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牙鲆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云雷  刘悦 《水产科学》1997,16(1):13-17
1991和1992年研究了饵料种类、水温、密度及流水与静水对牙鲆鱼苗生长和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初孵仔鱼至稚鱼的生长适宜水温为18℃,从稚鱼至幼鱼的生长适宜水温为18 ̄22℃,在投喂轮虫时增投小球藻以及在鱼苗变态阶段增投牙鲆初孵仔鱼可减少体色异常鱼的出现。流水培育效果优于静水。培育密度由1 ̄2万尾/m^3(初孵仔鱼)逐渐降至300 ̄1000m^3(3 ̄5cm鱼苗)。  相似文献   

2.
本文全面系统总结了1995年牙鲆育苗自受精卵运输、孵化和仔鱼饲育的全过程,3批育苗总水体22.5m^3,获平均体长6.16cm的幼鱼45000余层。文中了降低仔鱼饲育期饵米,提高单位水体出苗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牙鲆(Paralichthyso livaceus)是我国鲆鲽类中生长最快的名贵种类。牙鲆的养殖在近年来发展迅速,苗种供应成为制约牙鲆养殖生产的重要因素。为了开发海水池塘的生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生产优质牙鲆苗种,我们在1996、1997年进行了牙鲆池塘人工育苗的试验。1996年在面积为25亩的1个池塘中,育成平均全长为 30. 7 mm(21. 0~40.  0 mm)的苗种 15 297尾,平均亩产苗种612尾。 1997年在总面积为75亩的2个池塘中,育成平均全长为61.4mm(30.0~…  相似文献   

4.
漠斑牙鲆属广温广盐性底栖鱼类,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均能养殖,不仅能在海水中养殖,还可在淡水中养殖,是一个推广前景非常广阔的名贵品种.为此,我市积极开展了漠斑牙鲆引养、养成与育苗试验.现将全人工育苗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牙鲆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牙鲆属于鲽形目、鲽总科、鲽科、牙鲆属,在我国的渤海、黄海以及东海有广泛的分布。因其肉质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市场潜力很大。近年来,牙鲆的人工养殖在北方地区特别是山东省发展比较迅速,有关其育苗技术也得到了深入的研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漠斑牙鲆人工育苗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报道了2006年12月12日、17日和2007年1月15日分三批次从山东引进1.1kg漠斑牙鲆受精卵进行人工育苗研究的结果.获受精卵110万粒,孵出仔鱼70万尾,孵化率64%.在育苗水温为18.1~23℃,盐度为32~34,光照50~2000lx,经100天左右培育,育出全长3.8~5.4cm鱼苗17万尾,成活率24.3%.  相似文献   

7.
牙鲆人工育苗期间的几种病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婧  徐志明 《水产科学》1991,10(3):16-19
本文报导了1990—1991年大连地区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人工育苗期间的几种常见鱼病及防治方法。其中细菌性鱼病2种,寄生纤毛虫病2种,其它鱼病2种。  相似文献   

8.
牙鲆室内人工养殖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室内养殖牙鲆的试验结果,1992年-1995年进行的小规模试验。将受精卵培育至鱼苗、成鱼直至成熟亲鱼。在水温为2-25℃范围内,经过36个月将全长为5.3cm鱼苗培育至全长为46.8cm、体重为1780g的商品鱼,成活率为50.6%。1997年-1998年进行的生产性养殖试验,在水温为10-33℃范围内。经过10个月将全长为5.4cm鱼苗养至全长为33.4cm、体篝为356g的商品鱼、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正>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 igma),又称美国漠斑牙鲆、南方鲆、太平洋漠斑牙鲆,隶属鲽形目、鲆科、牙鲆亚科、牙鲆属。漠斑牙鲆属底栖鱼类,主要分布在美国的大西洋沿海地区和墨西哥湾。漠斑牙鲆肉质细嫩鲜美,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广温、广盐等优良生物学特性,适合于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养殖等多种养殖方式,在肉质和生长速度及对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均优于褐牙鲆,被公认为是一种优良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0.
漠斑牙鲆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隶属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鲆科(Bothiche),牙鲆属(Paralichthys)。该鱼原产于美国,分布于大西洋美国佛罗里达州北部沿海和墨西哥湾沿海,肉质细嫩、鲜美,并具有食性杂,适盐范围广,生长快,抗病力强,较耐高温,易活运等特点。在美国、日本、韩国倍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  相似文献   

11.
张耀辉  朱伟 《海洋渔业》2001,23(2):71-73
1999-2000年进行了三疣梭子蟹生产性人工育苗试验。2000年共育出仔蟹188.5万只,平均成活率6.35%,其中第一茬成活率为3.19%,第二茬为11.81%;平均单位水体出苗量为2945只/m^3,其中第一茬为1876只/m^3,第二茬为4013只/m^3。  相似文献   

12.
牙鲆在低温无水保活过程中的生化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淇 《水产学报》1999,23(3):296-299
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属于鲽形目,鲆科,牙鲆属。近几年,随着海水鱼类养殖业的发展,牙鲆的养殖产量有了明显增加。以日本为代表的国外渔业发达国家相继开发了机械充氧高密度运输技术,最近几年又将生态冰温技术开发应用于部分海产动物的无水干运,并对日本对虾无水活运中的生化变化进行了研究[古庄真喜1989]。在我国,海水动物活运技术也得到了提高,殷邦忠等[1994、1996]采用低温法无水活运菲律宾蛤仔、魁蚶获得了成功。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牙鲆低温无水保活过程中生化变化的研究未…  相似文献   

13.
李鲁晶 《海洋渔业》1996,18(4):150-152,149
附着最佳投放时间的确定是虾夷扇贝育苗生产中的关键技术。本文通过一个生产性试验,即在虾夷扇贝育苗中眼点幼虫出现后的第2、6、8天,分三个批次分别投放附着基。依据不同批次的附着基上幼虫的附着量、变态与发育生长情况,得出虾夷扇贝育苗中附着基的最佳投放时间为眼点幼虫出现后的第3 ̄4天,并对其机理及虾夷扇贝育苗的生产工艺的改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从福建厦门引进花尾胡椒鲷受精卵95×10~4粒,进行了室内人工育苗、海上网箱中间培育试验。受精卵孵化率67.8%,室内培育56d,出池全长2.3cm的鱼苗21.1×10~4尾;海上网箱暂养至全长5.77cm,成活率达83.7%。  相似文献   

15.
大连紫海胆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廖承义  邱铁凯 《水产学报》1987,11(4):277-283
本文报道了有关海胆人工育苗的方法,并对大连紫海胆幼虫的生长发育和变态作了详细描述。大连紫海胆的幼虫可分为,棱柱幼虫、二腕长腕幼虫、四腕长腕幼虫、六腕长腕幼虫和八腕长腕幼虫五个时期。在山东省荣城浬岛海区,大连紫海胆的育苗时间为7—8月。在水温为23—24℃时,自受精卵发育至变态成幼海胆的时间大约需要19—20天。幼虫的饵料以角毛藻为最佳,而幼海胆的饵料早期为底栖硅藻,后期以石药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6.
渤海半滑舌鳎人工育苗工艺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2,他引:19  
对渤海半滑舌鳎人工育苗的水温、盐度、饵料等培育条件与种苗发育、生长及成活率的关系进行了试验,建立了人工育苗工艺流程。结果表明半滑舌鳎受精卵在不同水温范围内的孵化率有明显差别。种苗培育分前期、后期和幼鱼期3个阶段。前期鱼苗成活率为12.9%;后期为66.0%;幼鱼期为100%。饵料种类为轮虫、挠足类和卤虫,开口饵料为轮虫。1987年2次分别育出仔鱼4.8万尾和0.6万尾;1989年育出仔鱼3.13万尾,45天内培育出完全变态的鱼苗3080尾。种苗培育80天,体长达30.0mm,外形与成鱼完全相同,达到放流规格。  相似文献   

17.
福建海区人工养殖的高体于5~7月繁殖,盛期为5月中旬~6月中旬。成熟亲鱼注射HCG就可产卵,产卵率20%~90%,受精率70%~89.8%,孵化率61.9%~82%。水温22~28℃、盐度32~35有利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苗种培育期间加强了水质管理、饵料生物的营养强化和病害防治等工作,培育出平均叉长为33.5mm的幼鱼22.4万尾,确立一套较完善的育苗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8.
人工控制培育缢蛏幼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探索采用缢蛏幼体实验生态研究的成果,控制缢蛏幼体各发育阶段较佳生态条件,进行人工控制培育幼苗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单位出苗量为5.46万粒/M^2。至21.06万粒/M^2。,每公顷产量达8000千克至20000千克.这比自然海区正常年景蛏苗产量提高10-20多倍,从而显示出工厂化人工育苗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文中也提及在人工控制培育幼苗中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这些为缢蛏人工控制培育幼苗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Two feeding trials were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feeding rates in juvenile olive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 at the optimum rearing temperature. Fish averaging 5.0 ± 0.11 g (mean ± SD) in experiment 1 and 20.2 ± 0.54 g (mean ± SD) in experiment 2 were fed a commercial diet at the feeding rates of 0%, 3.0%, 4.0%, 4.25%, 4.5% and 4.75% body weight (BW) day?1 and satiation (5.52% BW day?1) in experiment 1 and 0%, 1.0%, 2.0%, 3.0% and 3.5% BW day?1 and satiation (4.12% BW day?1) in experiment 2 at 20 ± 1 °C. Both feeding trials lasted for 2 weeks. Results from experiment 1 indicated that weight gain (WG) and specific growth rate (SGR) of fish fed to sati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fish fed at other feeding rates while feed efficiency (FE) and protein efficiency ratio (PER) of fish fed at 4.25% BW day?1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fish fed to satiation and fish fed at 3.0% BW day?1 (< 0.05). In experiment 2 WG, SGR and PER leveled out after the feeding rate of 3.5% BW day?1 whereas FE reached a plateau at 3.0% BW day?1. anova of FE indicated that the optimum feeding rates in 5.0 and 20 g juvenile olive flounder could be 4.25% and 3.0% BW day?1, respectively. Broken line analysis of WG suggested the optimum feeding rates of 5.17% and 3.47% BW day?1 in 5.0 and 20 g fish, respectively. Therefore,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ptimum feeding rates could be >4.25 but <5.17% BW day?1 for 5.0 g, and it could be >3.0 but <3.47% BW day?1 for 20 g size of juvenile olive flounder at the optimum rearing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