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由粟单胞锈菌(Uromyces setariae-italicae)引起的谷子锈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真菌性病害,该病可在短期内大面积流行,通常导致减产10%~30%。谷子锈病病原菌U.setariae-italicae,属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柄锈菌科(Pucciniaceae)、单胞锈菌属(Uromyces),是一种多孢型转  相似文献   

2.
由豇豆单胞锈菌(Uromyces vignae Barclay)引起的小豆锈病是小豆生产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建立早期分子检测技术体系对病害早期诊断和及时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豇豆单胞锈菌ITS序列为依据设计引物,结合已报道的单胞锈菌属特异检测引物,以豇豆单胞锈菌为目标菌,以茄链格孢、茄丝核菌、禾谷镰刀菌、稻瘟菌、苹果轮纹病菌、半裸镰刀菌、玉米链格孢菌、尖孢镰刀菌和禾顶囊壳等9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为参照菌,采用CTAB法提取上述各菌株的基因组DNA,应用普通PCR技术筛选出豇豆单胞锈菌的特异性检测引物UV-ITS,在此基础上设计巢式PCR引物UV-MX,构建了基于巢式PCR的高灵敏度小豆锈病分子检测体系。该巢式PCR体系在基因组DNA浓度仅为4×10-6 ng·μL-1时仍可实现有效扩增,其灵敏度是普通PCR的10万倍。以感病小豆品种‘宝清红’接种锈菌后不同时间的叶片为材料检验检测体系的应用效果发现,接种后12 h的小豆叶片样本即可扩增出豇豆单胞锈菌的特异性条带。本研究建立的小豆锈病分子检测体系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具备对潜伏期病害进行早期诊断的应用潜力,可为小豆锈病的早期快速诊断和及时防控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茭白广泛栽培于许多地方,对调剂蔬莱淡季起重要作用。根据南昌、抚州调查得知,茭白锈病发生普遍,危害一般减产10%~20%,危害严重的可减产30%~40%。1989~1990年间进行了观察和防治研究。一、症状茭白锈病病原菌为茭白单孢锈菌(Ur-omyces coronatus Miyabe et Nishida.),属锈菌目蔬单孢锈菌属。茭白锈病发生在叶部,叶面及叶背生黄褐色斑点(夏孢子堆),冬孢子堆与夏孢子堆生在同一叶面,呈黑褐  相似文献   

4.
甘草单胞锈菌的孢子阶段、生活史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草单胞锈病是新疆南北地区甘草栽培中一种毁灭性病害。1987—1989年在田间和室内对甘草单胞锈菌〔Uromyces glycyrrhizae(Rabenh.)Magn.〕的孢子阶段、生活史和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菌为单主全孢型锈菌,能在甘草生长期产生5种不同的孢子。人工接种证实本菌的夏、冬(担)孢子能于冬前发芽侵染甘草根蘖芽,潜伏越冬,于次春出现夏孢子型、性(锈)子器型和混生型3种不同的系统侵染病株,成为当年发病的初侵染源。夏孢子于生长季节重复侵染叶部、茎梢和根蘖芽、腋芽,产生局部和系统侵染,造成毁灭性为害。  相似文献   

5.
 把豇豆单孢锈菌(Uromyces phaseoli var.vignae)侵染豇豆(Vigna sesquipdalis)的整个夏孢子世代区分为孢子、芽管、附着胞、气孔下泡囊、菌丝、定殖和孢子堆等七个阶段。在自然条件下,利用豇豆单孢锈菌侵染豇豆幼苗叶片世代发育过程的试验结果,编制了其生命表和繁殖表,计算结果表明:其最大相对增长率rmax=0.68(天-1),平均世代时间Tg=1.31(天),净殖率Ro=7097(个)。
本文还根据真菌生活史有别于昆虫这一事实,通过修改Morris-Watt模型,初步描述了一种计算真菌种群趋势指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谷锈病Uromyces setariae-italicae Yosh,1990年在河北盐山县严重发生。该县种植的10万亩谷子均发现此病,其中2万余亩绝收,一般减产50-80%,损失粮食2029.5万公斤。此病以前在该县仅有的年份零星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小麦条锈病是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f.sp.tritici Eriks.Henn.)引起的气传病害,是我国和全世界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一般年份可造成小麦减产10%~30%,流行年份减产50%~60%,甚至绝收。小麦条锈病是大区流行性病害。陕西地处越夏菌源基地和黄淮海冬麦区的地理接合地域,是条锈病流行的重要"桥梁"地带~([1])。早期研究认为甘  相似文献   

8.
自1867年锡兰(斯里兰卡)发现咖啡叶锈病和伯克利(Berkeley)记述咖啡驼孢锈菌(Hemileia vastatrlxBerk&.Br.)以来,咖啡锈病成为世界各咖啡产区的主要问题。另一种危害咖啡的锈菌(H.coffeicicda Maubl.& Rogers)局限於非洲中部和西部,因此不太重要。 19世纪后期,咖啡驼孢锈菌引起的咖啡锈病毁坏了亚洲的咖啡园,使英国的主要饮料基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小豆应答锈菌侵染的生理机制,以不同小豆抗性品种与豇豆单胞锈菌Uromyces vignae互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锈菌侵染后不同抗性品种中防御酶活性及防卫反应基因表达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接种豇豆单胞锈菌后小豆抗病品种叶片内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均比感病品种显著提高;接种192 h后,小豆抗病品种中CAT和SOD活性最高,分别为16.93 nmol·g-1·s-1和950.89 U/g,较对照提高了496.13%和89.61%,小豆感病品种中CAT和SOD活性分别在接种192 h和120 h后达到峰值,分别为10.54 nmol·g-1·s-1和884.51 U/g,较对照增加了256.08%和55.50%,增加幅度小于抗病品种;接种12 h后,小豆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10.
自78年来,由于当家品种红嘴雁抗性减弱,加之气候等因子影响造成病毒病猖獗蔓延,一般发病率达40%,严重地块达100%,肇使济南地区豇豆减产一半以上,个别地块绝产。引起这一病害的主要毒源属于马铃薯y病毒组中的豇豆蚜传花叶病毒(CAMV)和黄瓜花叶病毒豇豆株系(CMV)单独或混和浸染。种子带毒是田间的初次侵染来源,介体菜豆蚜(Aphis laburni anct nec Kaltchbach)是田间蔓延的主要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1.
碱茅Puccinella distans(L.)Parl.是禾本科碱茅属杂草,北京市50年代有少量发生,未进入农田。1980年在通县次渠乡麦田首次发现,1985年京郊部分县(区)稻茬麦田均有发生,以通县次渠、大兴红星危害最重。受害小麦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80%以上。1985年京郊稻茬麦田  相似文献   

12.
日本黄脊蝗Patanga japonica(I.Bol.)是以成虫越冬的土蝗种类之一,在河北省从未造成过危害。1989年此蝗在太行山脚下的平山县寨北、古月乡镇的半山坡农田成灾。发生面积16962亩,5—30头/m~2的有6550亩;31—50头/m~2的有5500亩:51—150头/m~3的有1450亩。受其危害减产10—15%的有7550亩;减产15—30%的有4550亩;有1450亩谷子、玉米、豆类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3.
几种蔬菜病毒病严重发生原因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蔬菜病毒病在荆州市呈逐年上升趋势,一般年份春夏季只在茄果类蔬菜番茄、辣椒上零星发生,2004年却在茄果类、瓜类、豆类等多种蔬菜上严重发生,番茄、辣椒、西葫芦、丝瓜、豇豆、菜豆等因病毒病减产50%以上,部分田块几乎绝收,严重影响了市场蔬菜供应,导致多种蔬菜价格居高不下。为避免今后蔬菜因病毒病造成重大损失。我们认真分析总结了其重发原因,制定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张艳秋  刘伟 《植物医生》2005,18(1):13-14
菜豆细菌性疫病又名火烧病、火疫病,是菜豆常见病害之一,在世界各国菜豆区均有发生,1956年我国已有报道,现分布于全国各地菜豆产区.局部地区发生严重,轻者减产10%~20%,高温多雨年份,个别管理粗放的田块减产40%左右.严重影响了菜豆的产量和品质.因此,2000-2002年我们在徐州市郊、铜山等地主要菜豆基地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调查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粟锈病菌(Uromyces setariae-italicae(Diet.)Yoshino)的寄主范围,国内外研究报导不一,戴芬澜等(1958)曾报导青狗尾草(Setaria virids)和金狗尾草(S.glauca)上发生粟锈病。国外也有类似报导,有的文献还未加说明地将这些杂草列为粟锈病的寄主,这些杂草上的锈菌是否起传播粟锈病的作用还应澄清。  相似文献   

16.
高梁(Sorghum bicolor(L.)Moench)是印度中部半干旱地区的一种重要粮食作物。该作物在夏季雨季来临时开始种植,在降雨量充沛的年份,杂草生长繁茂,估计因杂草造成高梁减产25—29%。在其它国家,因未及时除草而造成减产的幅度在8—14%。目前几乎没有关于行内杂草生长的竞争作用及适宜的除草时间等方面的资料,也缺乏有关人工除草、出苗前和出苗后施用除草  相似文献   

17.
金叶女贞褐斑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致病性测定、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及生物学特性测定,明确引起金叶女贞褐斑病的病原菌为素馨生棒孢(Corynespora jasminiicolaMeenu,Kharwar&;Bhartiya),并描述了其病原菌形态特征。该病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用孢子悬浮液人工接种,该菌可侵染菜豆和豇豆,不侵染黄瓜、番茄、茄子和辣椒。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我国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主要越夏地区的群体遗传结构及演变情况,利用SSR荧光检测技术,对甘肃省甘谷县2013—2015年期间连续5个小麦生长季采集的141株小麦条锈菌单孢系基因组DNA进行分子标记分析,对小麦条锈菌季节亚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谷地区小麦条锈菌的遗传多样性丰富,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71,Shannon信息指数为0.66,2014年秋季(2014A)亚群体的基因型多样性低于其余亚群体。分子变异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小麦条锈菌季节亚群体间变异仅占21%,变异主要出现在亚群体内部,表明甘谷地区各季节亚群体间遗传分化水平差异较小,小麦条锈菌群体在一个小范围内基本能维持稳定状态。主坐标分析(PCoA)、遗传分化、基因流以及共享基因型分析均表明2014年秋季(2014A)亚群体的遗传结构与相邻季节亚群体存在一定差异,表明越夏过程对甘谷地区个别年份小麦条锈菌群体周年稳定性造成较大的影响,越冬过程对小麦条锈菌群体的影响相对较小,春季受外来菌源干扰的可能性较低。  相似文献   

19.
豆科蔬菜锈病的发生和防治措施王润初,陈俊炜,易国强(郑州市植保站,450006)豆科蔬菜的种类很多,本文主要将近年发生较重的菜豆和豇豆锈病发生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1发生和危害豆科蔬菜锈病是一种侵染性气传病害,年份间流行频率差异较大,近年中原地区该病...  相似文献   

20.
正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简称小麦条锈菌,是引起小麦条锈病(wheat stripe rust or yellow rust)的病原菌。近年通过人工室内接种证实小檗(Berberis spp.)是小麦条锈菌的转主寄主~([1]),由此揭示了小麦条锈菌是具有性、锈、夏、冬和担孢子5种孢子类型的全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