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四川内省内江市市中区的华林,1991年高中毕业回乡后,看到当地人多地少,难以致富,就选择了养蛋鸭这一行,多年来,在饲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总结出一套蛋鸭高产高效低成本饲养经验──四季放牧。现介绍如下,供广大养鸭户参考。春季风和日丽,气候温暖,天然饲料较多,是蛋鸭产蛋的高峰期。他的做法是:“早放牧,选好场。”早春即放浅水塘、小河、小港,让鸭觅食螺蛳、鱼虾、昆虫、草根等水生动植物。春耕开始后,稻田放水时,“水进田、鸭进田”,让鸭充分觅食被水从田里淹出来而又未钻人干土的蚯蚓、昆虫等;翻耕时“鸭跟犁走”,…  相似文献   

2.
1 春季春季气候温和,天然饲料较多,是蛋鸭产蛋的高峰期,要选择好放牧场地提早放牧,并适当提高放牧时间,使蛋鸭获得较多的营养,迅速长膘,提早产蛋.早春可放浅水塘、河沟、小港,让鸭觅食鱼虾、螺蛳、泥鳅、草根等水生动植物.  相似文献   

3.
由于一年四季的气候条件和天然饲料不同,因此蛋鸭的放牧方法也要有所不同,科学的放牧,可以降低饲养成本,提高产蛋量,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春季气候温和,天然饲料较多,是蛋鸭产蛋的高峰期,要选择好放养区提早放养,并适当地延长放养时间,有利于蛋鸭获得较多的营养和冬后迅速长膘,提早产蛋。早春可放牧于浅水沟、水塘、小河、小港,让鸭觅食螺蚬、鱼虾、草根等水生动植物。在有风天气,应逆风而放,这样鸭毛不会被风揭开,鸭体不致受凉。春耕开始后,水田里有很多  相似文献   

4.
1“看天”放牧即注意季节和天气变化放养蛋鸭。做到“春晒、夏避暑,秋洗,冬避风”。越过冬后的鸭多瘦弱,春季放牧不能长时间在水中浸泡,应上岸多晒太阳,沥梳羽毛。夏季炎热,放牧应早出、晚归,中午遮阴休息。秋季气温适宜,茬地粮草丰富,应尽量延长洗浴觅食时间,让其吃饱。冬季天寒,放牧做到晚出、早归,吹风天逆风而放,避免吹开羽毛着凉,暴风天不出牧。2“看地”放牧即熟悉放牧地的食物资源及农作物生长等情况,对放牧路线做到心中有数。同时经常更换放牧地,让鸭多觅食。稻田做到“三不放”,即秧苗未稳蔸时不放,分蘖时不放…  相似文献   

5.
使用全价配合饲料圈养蛋鸭是近来新兴的饲养方式。但圈养蛋鸭低产蛋水平带来经济损失。笔者根据自己几年来实践,介绍保持蛋鸭高产稳产技术措施。回后备鸭选育我国南方圈养蛋鸭多为蛋用型麻鸭。其后备鸭的中维和大雏期,骨胳发育生长迅速,应使雏鸭体格得到充分发展,育成强健的鸭群。在生产实践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两群蛋鸭鸭群大小相似,采用同一饲料,相同饲养条件,但两群的产蛋水平差距甚大,可见蛋鸭自身因素,即后备鸭培育选择十分重要。蛋用麻鸭后备鸭培育一般采用放牧育成的方式,人工育雏至25日龄,为了使雏鸭适应放牧采食,放牧…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的华林,1991年高中毕业回乡后,看到当地人多地少,难以致富,就选择了养蛋鸭这一行,多年来,在饲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总结出一套蛋鸭高产高效低成本饲养经验——四季放牧。现介绍如下: 春季气候温暖,天然饲料多,是蛋鸭产蛋的高峰期,应早放牧,选好场。一般早春应放浅水塘、小河、小  相似文献   

7.
农村一些养鸭户养产蛋鸭,一养就养上三、四年,有的甚至一直养到自然老死为止。鸭农明知老鸭产蛋率低,可仍舍不得淘汰。久养老蛋鸭,每天要白耗150克左右的饲料,而产蛋甚少,甚至完全不产蛋,使整个鸭群经济效益很低。 产蛋鸭到底养多久的时间才比较合算呢?按鸭的最佳产蛋年龄,从出壳到120日龄左右开产,第一个产蛋年的产蛋率最高,圈养鸭年产蛋重量可达20千克。到第二个产蛋年一般就要下降5%~10%,到第三个产蛋年后下降更多。老鸭活动能力差,放牧觅食困难,对气候变化适应性弱,饲料消耗大,利用率低。据许多鸭农反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养鸭专业户和工厂化养鸭的发展,产蛋鸭群已由散养发展到鸭群放牧饲养。产蛋鸭群放牧饲养,既可减少精饲料的用量,又能防止母鸭过肥而影响产蛋量,还有益于农业生产,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鸭群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放牧饲养,但放牧时要注意天气和季节的变化,掌握“春鸭要晒,夏鸭避雨,秋鸭要洗,冬鸭避风”的原则。春季气候逐渐变暖,日照渐长,天然饲料逐渐增多,这是蛋鸭产蛋的高峰期,也是育种繁殖的好季节。放牧时要晚出晚归,随着天气变暖而逐渐延长放牧时间。放牧时要掌握“空腹快赶,吃饱慢走,上坡下岭,不能过急”的原则。在有风天…  相似文献   

9.
圈养蛋鸭又称关棚养鸭或蛋鸭密集型舍饲。在距离水源较远以及放牧条件较差的地区,都可以在圈舍内饲养蛋鸭。圈养蛋鸭的好处是:提高劳动效率;蛋鸭受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减少;缩小了鸭的活动范围,减少了鸭的运动量和体力消耗;四季均可产蛋,饲料报酬高。圈养蛋鸭还能减少农药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有利于鸭群的防疫,也减少了由放牧带来的伤亡、散失等。  相似文献   

10.
4~8月份是蛋鸭产蛋高峰时节。在此期间,要留心观察,精心管理,以促进蛋鸭高产稳产。1观察鸭子的精神状态进入产期的鸭不但不怕人,反而喜欢接近人。在鸭舍时常独个儿伏地安静休息;放牧时到处觅食,吃得非常香甜;下水后精力充沛,潜水时间长,从水中上岸后,羽毛光滑不湿。如果发现鸭子精神不振,行动无力,怕下水,下水  相似文献   

11.
在距离水源较远以及放牧条件较差的地区,蛋鸭可以进行圈养。圈养蛋鸭又称关棚养鸭或蛋鸭密集型舍饲。一、圈养蛋鸭的好处 1.圈养蛋鸭能提高劳动效率,饲养规模大。一般每个劳力可饲养蛋鸭500~1000只。每批鸭可饲养二年,不需每年大批更换母鸭。这样,以同样的人力,圈养鸭数量是放养的几倍。 2.圈养后,母鸭受季节、气候、野外饲料等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减少,活动范围缩小,减少了运动量和体力消耗,四季均  相似文献   

12.
圈养蛋鸭又称关棚养鸭或蛋鸭密集型舍饲。在距离水源较远以及放牧条件较差的地区,都可以在圈舍内饲养蛋鸭。圈养蛋鸭的好处是:提高劳动效率;蛋鸭受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减少;缩小了鸭的活动范围,减少了鸭的运动量和体力消耗;四季均可产蛋,饲料报酬高。圈养蛋鸭还能减少农  相似文献   

13.
<正> 浙江三门县任齐井饲养产蛋鸭122羽,与邻村一专业户的鸭群混放在海涂,放牧结束,发现少了八羽。次日他将114羽鸭全部剪去尾羽以签别池鸭。二天后此群鸭产蛋率就出现明显下降,从98.4%一周后降至70.2%。后来他通过多方努力,增喂配合饲料、多喂白蛤、小鱼等动物性饲料,经15天后,产蛋率才回升到81.7%。鸭在产蛋期剪去尾羽、翅羽都会引起产蛋率明显下降,故蛋鸭做记号最好用烙铁烙在嘴巴上方打洞编号码。  相似文献   

14.
蛋鸭圈放结合饲养模式的主要特点在于:圈小管大放中间,从20-130日龄的青年鸭期间,利用山塘、水库、溪流,特别是荒芜空闲的弃耕田,实行放牧或稻鸭共育,可使蛋鸭采食到大量的鲜草嫩叶、虫类、鱼虾、螺蛳等,既可减少喂养饲料,又能使鸭子摄入生长所需的营养、维生素、矿物质,不但可以节省饲料成本开支,还能加速青年鸭的成长速度。如浦江县杭坪镇前河村养殖户于新钱,饲养1000只蛋鸭,采取全日放牧法,  相似文献   

15.
按蛋鸭最佳产蛋日龄,从出壳到120日龄左右开产,第1个产蛋年产蛋率最高,年产蛋量可达20kg。第2个产蛋年一般下降5%-10%,第3个产蛋年则下降更多。老鸭活动能力差,放牧觅食困难,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弱.饲料消耗大且利用率低。同样产1kg蛋.老鸭要比新鸭多耗20%左右的饲料。  相似文献   

16.
宁海县西店镇王家村“万鸭场”场长王贤伟,从1983年开始饲养蛋鸭。17年来,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鸭场规模不断扩大,产销结合,以销促产,增加产量,提高效益,成为全国百强之乡——“中国蛋鸭之乡”西店镇最大的蛋鸭饲养场。鸭场总资产达100余万元,王贤伟走上了养鸭致富之路。1 自我积累,不断发展,走畜牧产业化之路1983年,王贤伟购进苗鸭300羽,开始养鸭,当年纯收入3000元。尝到甜头后,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到如今的1.8万羽,实现了规模经营。1985年,他利用山塘水库,多次改造扩建鸭舍。现已拥有鸭舍4幢共2500m2,拖拉机、发电机生产工具等资产近…  相似文献   

17.
我区放牧蛋鸭和蛋品加工历史悠久.由于农业生产方式、耕作制度的不断发展,蛋鸭放牧饲养逐渐改为圈养.新的生产方式必须与新的生产技术配套,生产才能正常进行.现根据我区实际,就如何提高蛋鸭生产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进行初步探讨.1品种选择不同的品种要求不同的饲养条件.有的品种如金定鸭、康贝尔鸭等,个体较大,步行速度慢,觅食能力较差,采用圈养方式,供应足够的配合料,可以发挥体大、蛋大的优势;而洞庭麻鸭,攸县鸭等品种则适于放政方式.1996年冬我们对几个品种在圈养条件下的生产性能作了调查,这些农户都是采用我区同一饲…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蛋鸭饲养业得到迅猛发展,养鸭规模不断扩大,从传统的一家一户饲养,逐渐过渡到养鸭专业村、养鸭生产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加养鸭户或者大型的养鸭企业集团。在养鸭数量和区域不断扩大的今天,蛋鸭科学饲养与主要疾病防治技术已成为养鸭场户关注的焦点。为此,特将生产实践中成功的经验总结如下:1科学饲养管理1.1小鸭的饲养管理选择恰当的育雏期,一般在4月底5月初育成“早春鸭”最好,也可在6月间养“晚春鸭”,或在8月间养“秋鸭”。1.1.1适时开食小鸭出壳后的第2天,有1/3的小鸭表现觅食状态,这时可喂食。多用雏鸭全价配合饲料直接饲喂,也…  相似文献   

19.
放鸭小经验     
阳新县荆头山农场荆头山大队养鸭专业户余昌卫同志自 1 998年以来 ,每年饲养蛋鸭 2 50只 ,根据“鸭要腥和放”的生物习性 ,充分利用天然饲料 ,通过精心细致的野牧 ,达到生长快、日均产蛋 1 80枚以上的高产水平 ,现将他的放鸭小经验介绍给同行参考。( 1 )视天气放鸭。春初 ,气温、水温一般比较低 ,鸭群在水里逗留的时间不能过长 ,要上岸多晒太阳梳理羽毛。夏、秋季气温高 ,鸭最怕热 ,中午千万不要在晒热的水田和浅水塘中放牧 ,也不要在晒热的地面尤其是石板路上赶鸭 ,以免鸭受热或烫伤。夏、秋季放鸭应早晚放牧 ,中午休息 ;同时 ,夏、秋季节…  相似文献   

20.
浙江三门县头岙乡头岙村任齐井饲养产蛋鸭122羽,84年4月8日与邻村一专业户的鸭群混放,放牧结束,发现少了8羽。第二天他对114羽鸭全部剪去尾羽,以鉴他鸭。两天后产蛋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从4月7日的98.4%,到4月15日降至70.2%。后来他通过多方努力,饲喂配合饲料,多喂小鱼、白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