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满全 《甘肃农业》2004,(12):45-45
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的一体化、食品、饮品行业的竞争环境将如何应变?“入世”将给功能性食品、饮品产业带来哪些冲击和希望?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加入WTO,即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中国将全面、深入地融入国际大市场.WTO将给占世界总产量60%多的食用菌产业强国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不仅要知道我们的优劣,更要知道今后怎么干.我们应对食用菌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趋利避害,积极应对加入WTO后食用菌产业所面临的挑战,以更好地促进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是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粮食产业所面临的几点尖锐问题而引发的思考,是从基础而细微处对入世后我国粮食面临问题深入浅出的论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粮食问题虽有机遇,但挑战也异常严峻。如何在压力中成长、在逆境中生存,将是本文着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章是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粮食产业所面临的几点尖锐问题而引发的思考,是从基础而细微处对入世后我国粮食面临问题深入浅出的论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粮食问题虽有机遇,但挑战也异常严峻。如何在压力中成长、在逆境中生存,将是本文着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也就意味着我国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与竞争。对此 ,各行各业对“入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都在进行分析和思考 ,并积极寻求对策。高等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1 入世后高等教育面临的发展机遇1.1 有利于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 ,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会加速进入经济全球化的行列 ,伴随而来的是各行各业都要相继与国际接轨 ,因此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具体表现在 :外国人纷纷“走进来”进行跨国办…  相似文献   

6.
孙红 《吉林农业》2002,(5):33-33
目前,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入世"对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这将倍受广大业内人士的关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业谈判问题有关专家说:"入世"使中国的农产品市场面临着风险,但是这些风险是可以控制的.  相似文献   

7.
孙红 《现代农业》2001,(11):7-7
今年11月份,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诸多普通的农产品面临着国外进口农产品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机遇。加入WTO以后,我国究竟有哪些农产品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呢?笔者经过大量的市场调查和有关专家预测,入世后将给以下七种农产品带来出口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前 ,中国“入世”基本上已成定局。中国银行业在“入世”后 ,将面临难得的机遇 ,全方位的冲击和挑战。正确认识这些机遇和挑战 ,沉着地、理智地采取应对措施 ,将是我国银行业目前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一、加入WTO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机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从总体上来说 ,“入世”后 ,我国银行业将受益非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有利于促进我国银行业体制改革 ,建立现代化银行机制 ,提高银行的运作效率。市场经济最基本的原则是竞争原则 ,而目前我国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尚不是自主经营、…  相似文献   

9.
从长远来看 ,中国农业的国际化是一个必然趋势 ,那么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会对中国农业带来哪些影响呢 ?国际比较表明 ,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呈下降趋势。国际竞争实质上是国际市场份额的争夺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中国农业将面临新的挑战 ,必须及早采取措施 ,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文中介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背景 ,论述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和当前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以及如何增强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及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主流的必然。《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和《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的签署,加快了我国“入世”的进程。但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世界贸易自由化政策的影响。有哪些影响?程度如何?我国农业政策如何调整和改革,急待研究。  相似文献   

1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会给我国畜牧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在生产方面会削弱我国畜产品生产固有的比较优势 ;在畜产品加工方面除了肉类畜产品深加工的比重低之外 ,我国的肉类加工食品结构也不合理 ;在市场方面则更是面临着外来产品的严重冲击。如何看待入世给我国畜牧产业带来的影响和采取何种应对措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笔者试图在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种业面临的将是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广阔的国内、国际市场,这给我国种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发挥地缘优势和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带来更大的机遇。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我国种业发展水平、新产品研发和种子质量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入世给我国种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提出,建设种子产业标准化体系是培植我国种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 面对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挑战,我国的四大果业(南方的柑桔、香蕉,北方的苹果、酥梨)很难有出口的优势,将面临进口的冲击。而枣业是我国独有的果业,从“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经营战略出发,“入世”后,枣业又将遇上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鲜枣中含有人体必须的多种矿物质元素,维生素C的含量是号称“维C之王”的中华猕猴桃的2.5倍以上,是备受国内和西方国家青睐  相似文献   

14.
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战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作为食用菌生产大国,面对入世后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食用菌产业必须加强行业管理,加速完善标准化和法律体系,提高产业化程度。努力解决食用菌生产加工过程中资源消耗大、经营方式落后、产品单一等诸多问题,调整好区域布局,建立生产出口基地,发挥产销、生产技术、价格和历史文化的优势,积极发展绿色无公害产品和深层次产品,延伸产业,促进产业提升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后中国种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在即。“入世”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现行经济运行体制、方式和行业结构、运作及管理产生深远影响。农业首当其冲 ,作为农业重要基础的种业也面临新形势和新问题。全面、准确、客观分析“入世”给我国种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并以此为基础未雨绸缪、善谋对策 ,对确保我国种业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预期影响1 1 机遇1 1 1 促进中国种业外向化、国际化发展趋势 ,有利于运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部署 ,加快我国种业融入国际竞争格局的步伐我国种质资源具有品…  相似文献   

16.
杜建民 《山东农业》2002,(10):33-34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我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之中。一方面,入世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参与公平竞争、克服强权歧视提供了可能,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另一方面,入世后,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农业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这对一个弱质产业来说,在短期内遇到的挑战和冲击也是严峻的。入世后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现实,不仅需要我们正确运用WTO规则行使权利,来更好地保护自己、把握机遇、争得主动,加快农业发展,更应当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采取措施,克服困难,积极应对入世挑战。 ——应对入世挑战,要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国际市场上的大宗农产品(粮食、棉花等)价格长期低于国内价格,如小麦国际平均价格低于国  相似文献   

17.
王涛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5):213-216
经过15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终于迈进了世贸组织的大门。就人们普遍看好的中国服装业来说,似乎从此便可以高枕无忧地获得空前发展。然而,加入WTO虽然会改善我国服装业的出口环境,拓宽我国服装出口的增长空间,为我国服装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但实际上,我国服装业正面临着空前的挑战,这种挑战还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本文通过对"入世"给我国服装业带来的机遇以及我国服装业面临的巨大挑战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为正确应对"入世"挑战,我国服装业应当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在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向我国开放农产品市场的同时 ,我国又将按世贸组织相关要求开放国内农产品市场。本文具体分析了入世后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开放程度 ,对我国农产品产生的影响 ,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农产品贸易竞争激烈,国内市场农产品普遍处于供大于求,而我们的农业又面临入世后农产品进口冲击情况下,如何从多种途径寻求农村经济增长点,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中国的食用菌产业,尤其是香茹生产,在近20年来已获得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丰富城乡居民的食品结构;为贫困山区农民的脱贫致富,为出口贸易创汇,作出很大贡献。但是,食用菌范围很广(我们泛指可食用大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会议在多哈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加入WTO会给中国奶业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我们如何应对?就此,我们谈一些看法,以期与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