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省贵南县是棘球蚴病的高发地区,从2012年6月起对全境内所有登记在册的7 002条犬进行了月月驱虫的综合防治措施。通过几年的综合防治,2014年牛棘球蚴感染率为22%,绵羊棘球蚴感染率为25.33%,综合防治未取得明显的成效。通过调查结果表明,全境内散养犬达到2 903条,占全县饲养犬的41.46%;全县还有占饲养总量4%左右的流浪犬(无主犬)280多条;近几年对野生生物的保护,狼、狐的数量有所增加。提出了将散养犬全部拴养,限制野生动物狼、狐的数量和活动范围,继续加大犬的驱虫工作,并对犬驱虫后5 d内的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利用棘球蚴基因工程苗对新生羔羊进行免疫注射等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祁连县防治前后牛羊棘球蚴及家养犬棘球绦虫感染情况与人间包虫病感染情况,为更好地防治包虫病提供依据。采用随机抽查宰杀牛羊的肝脏、肺脏等内脏器官中棘球蚴包囊或囊肿,ELISA方法检测犬粪棘球绦虫抗原,剖检法检查家养犬棘球绦虫成虫,走访调查和采用B超及血清学诊断法进行人包虫病感染情况调查。结果为:牛棘球蚴感染率分别为5.7%、4.0%和3.27%;羊棘球蚴感染率分别为7.75%、5.36%和3.75%,均呈逐年下降趋势。未驱虫犬粪便抗原阳性率34.7%。驱虫后犬粪便抗原阳性率分别为28.9%和阳性率3.33%。剖检未驱虫犬感染率83.3%,驱虫后犬感染率0.0%。调查成年人3 0622人,检出包虫病阳性20人,调查儿童3507人,检出包虫病阳性29人。结果表明祁连县畜间包虫病呈一定的流行性,防治工作具有成效。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青海省门源县所辖地区畜间包虫病(棘球蚴病)流行情况进行调查,为畜间包虫病的净化和综合防治提供依据。2016年1—12月,对青海省门源地区犬、牛、羊棘球蚴感染情况进行采样、实验室检测等方式进行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门源地区犬棘球绦虫,牛、羊棘球蚴感染情况进行剖检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共剖检7条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为42.86%,棘球绦虫数量在0.08万~28.8万条,发现为泡状带绦虫感染;检测犬粪抗原样品270份,阳性数为58份,阳性率为21.48%;该次调查共抽查剖检羊脏器150份,检出阳性110份,棘球蚴感染率为73.33%;抽查剖检牛脏器100份,检出阳性30份,感染率为30.00%。不同地区的犬、牛、羊均有感染,涉及全县浅、川、脑不同地区。建议加强犬只管理,加大对畜间包虫病的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积极开展犬的驱虫工作,加强牛羊屠宰管理,充分发挥动物防疫部门的作用,以期为今后畜间包虫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海晏县棘球蚴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综合防治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1年9一11月在海晏县进行棘球蚴病流行病学调查,剖检绵羊2230只,感染率平均87.04%,剖检牦牛1040头,感染率平均80.58%,剖检犬11条,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为63.64%,确认海晏县是犬棘球绦虫感染和家畜棘球蚴病的高发区。并于1991年11月至1993年11月在全县境内进行了棘球蚴病综合防治。采取“犬犬投药,月月驱虫”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下降到零,2岁羊棘球蚴感染率由防治前的56.93%下降到21.62%,1岁羔羊由防治前的47.50%下降到13.28%,两年来的综合防治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正为全面掌握大通县犬棘球蚴病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状况及防治后的效果,在全县范围内对犬棘求绦虫病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驱虫后犬粪进行棘球绦虫抗原检测,结果显示本县犬棘求绦虫抗原检测阳性率6.6%,犬剖检阳性率0%,犬棘求绦虫感染范围较广,只有因地制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此病的传播流行。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是由寄生于犬、狼、狐等肉食动物小肠内的棘球绦虫的中绦期幼虫—棘球蚴感染中间宿主人或动物所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包虫病几  相似文献   

6.
为了摸清湟中县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情况,采用ELISA方法,对采自14个乡镇的驱虫前和驱虫后各90只犬粪便进行细粒棘球绦虫粪抗原检测。结果驱虫前阳性率为12.2%,驱虫后阳性率为3.3%。结果表明调查区的犬细粒棘球绦虫粪抗原阳性率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驱虫后阳性率明显低于驱虫前。提示对犬进行定期驱虫、控制传染源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宁夏吴忠市畜间包虫病流行范围及防治效果,科学规范指导下一阶段包虫病防治工作,2020年对吴忠市5个县(市、区)采用基本情况调查、实验室抽样检测等方法进行了畜间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共检测犬粪样品1 861份,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阳性率为0.75%;抽检羊脏器4 027份,棘球蚴感染率为0.22%,有3个县区检出感染;检测牛脏器1 207份,棘球蚴感染率为0.17%,仅1个县检出感染。3个免疫试点县区中,同心县新生羔羊免疫率较低(36.18%),而羊棘球蚴感染率最高(0.66%)。统计分析显示,犬棘球蚴感染与牛羊感染呈正相关。结果表明,吴忠市畜间包虫病控制效果较好,但仍存在一定的棘球蚴感染,需要继续做好牛羊饲养管理和犬只驱虫,加强包虫病防治宣传,在重点地区大力推广包虫病疫苗免疫,逐步净化包虫病。本调查为该地区包虫病综合防治和净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1989年某军牧5志向匀以下羊棘球蚴的平均感染率为80%,牛为66.67%;彩用氢溴酸槟榔碱驱虫法监测犬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率为38.46%;1969年以来,人间包虫病累计手术病例数超过当地居民数的0.5‰。1990-1994年施行控制养犬数量,吡喹酮定期给犬驱虫、妥盖处理患病脏器等综合性防治,连续防治5年后监测结果:5岁以下羊棘球是细的平均感染率下降至9.58%,牛棘球蚴的感染率下降至6.06%,犬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率下降为零。在人间再未发现新的包虫病病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宁夏部分地区畜间包虫病(棘球蚴病)流行情况,为包虫病的净化和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6—12月,对宁夏地区家畜和野生动物棘球蚴感染情况、农牧民对包虫病的知晓情况,采取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实地走访座谈等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抽查羊脏器2 092份,棘球蚴感染阳性率为3.35%;牛脏器1 749份,阳性率为0;检测羊血清样品2 080份,棘球蚴感染抗体阳性率为40.39%;检测犬粪样品4 620份,棘球绦虫感染阳性率为4.05%。调查3个县(区)的高原鼠兔、黄鼠等300只,均未发现有棘球蚴感染。调查还发现,农牧民对包虫病的知晓率参差不齐。[结论]针对宁夏地区畜间包虫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强犬只管理,积极开展犬的驱虫工作;加强牛羊屠宰管理;对新生母羔羊采用基因工程疫苗进行免疫;加强对农牧民的健康教育;加大政府的防治投入。  相似文献   

10.
包虫病或称棘球蚴病,是由带科棘球属和泡球属绦虫的中绦期(幼虫)寄生于人和动物而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为了了解乐都区犬包虫病的感染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驱虫前后的260份犬粪进行了包虫抗原检测,检出阳性4份,阳性率为1.54%。  相似文献   

11.
棘球蚴病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应用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1996 —1998 年在海北州3 县5 场进行棘球蚴病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对项目区21 万只犬应用吡喹酮药物采取“犬犬投药、季节驱虫”的模式,连续三年累计驱虫达3483 万只( 次) ,平均驱虫密度达95 % ,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由综防前的6207 % 下降到零;1 ~3 岁幼年羊棘球蚴感染率由综防前的3631 % 、4006 % 和5786 % 分别下降到780 % 、1016 % 、1343 % ;幼年羊多头蚴感染率由综防前的429 % 下降到032 % ;1 ~3 岁牛棘球蚴由综防前的1940 % 、4261 % 和5926 % 分别下降到零和243 % 、566 % ,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不同地区棘球蚴感染率的差异较大,从1989—2003年的资料分析,都兰县羊棘球蚴感染率98.53%,门源县羊棘球蚴平均感染率为29.42%,达日县牦牛的的感染率86.80%,某军牧场4岁以上牛感染率100%。天峻县牦牛棘球蚴感染率为37.8%,玉树州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78.13%,海南州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为19.30%。青海人群本病的平均患病率为2%,少数牧区高达7%~10%。海北州从1991—2003年间开展棘球蚴病综合防治,牛棘球蚴平均感染率降至5.23%。羊棘球蚴平均感染率降至8.50%。犬细粒棘球蚴绦虫感染率由综防前的63.64%下降为零,防治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对珠固乡棘球蚴病感染情况的调查,发现在2008年绵羊棘球蚴病感染较为严重,2016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而大的感染没有明显变化,有必要继续巩固和加大对犬和绵羊进行棘球蚴驱虫的力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剖检法和ELISA法对青海省民和县22个乡镇的6条犬进行了剖检、180份犬粪样进行了包虫粪抗原检测,以此判定犬细粒棘球蚴绦虫病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2016年相比,2017年犬细粒棘球蚴绦虫感染率为0,犬包虫粪抗原阳性率为2.7%,阳性率明显下降,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正包虫病(Hydatidosis)是由棘球绦虫幼虫-棘球蚴寄生于人和动物体内而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病~([1])。我国是世界上棘球蚴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包虫病流行区人群平均患病率0.34%~([2])。棘球蚴病不仅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也影响我国畜牧业的发展。2013年以来,北京市每年都将包虫病列为常规监测项目,监测结果显示,牛、羊、犬均存在感染情况(驱虫前犬细粒棘球绦虫检测阳性率为  相似文献   

16.
海北州棘球蚴病综合防治远期效果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北州自1991年11月首先在海晏县全县范围内开展“犬犬投药、月月驱虫”为模式,以切断犬的感染循环链为主的综合防治,在此基础上1996-1998年在全州范围内大面积开展了“犬犬投药、季节驱虫”为模式的棘球蚴病综合防治新技术示范推广,为了及时掌握全州牛羊棘球蚴病的流行动态,了解全州开展综合防  相似文献   

17.
阿克苏地区家畜棘球蚴病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阿克苏地区家畜感染棘球蚴绦虫情况,笔者对辖内县市牛、羊、犬感染棘球蚴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屠宰场牛感染率为5%,羊感染率为9%;1629份犬粪检测阳性率为29.3%。结果表明,棘球蚴绦虫在阿克苏地区流行普遍、感染率高。本次试验为阿克苏地区家畜棘球蚴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1]。  相似文献   

18.
2006年3~6月份,对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的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情况和家畜棘球蚴病和流行病学进行调查,结果如下:羊1700只,阳性818只,感染率为48.12%;牛96头,阳性54头,感染率为56.25%;犬63条,阳性22条,感染率为34.92%;同时对人包虫病的感染率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表明共和地区属棘球蚴病高发流行区。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四川省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情况,评估防控措施的有效性,2019—2022年对四川省35个棘球蚴病流行县,采集犬粪便通过抗原夹心ELISA检测方法开展犬只棘球绦虫感染情况监测。结果显示:2019—2022年,全省35个棘球蚴病流行县的犬细粒棘球绦虫年均感染率分别为3.06%(159/5 200)、2.11%(123/5 826)、1.33%(83/6 227)、1.12%(67/5 968),不同年份间的犬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雅安市的年均犬感染率分别为1.30%(166/12 673)、3.09%(205/6 627)、1.48%(35/2 367)、1.78%(26/1 464),阿坝州感染率明显较高(P<0.05)。结果表明:四川省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在川西高原草原牧区依然较严重,对当地家畜及人类构成了较大威胁,需要继续加强犬棘球绦虫感染的控制,通过犬只驱虫、犬粪便无害化处理,从源头做好棘球蚴病防控工作,保障该地区家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人类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20.
对青海部分地区的牦牛、藏羊棘球蚴包囊进行了可育囊、不育囊、钙化包囊的调查分析结果:188份牦牛棘球蚴包囊中,可育囊18份、不育囊91份、钙化包囊79份,分别占调查样品的9.57%、48.40%和42.02%;105份藏羊棘球蚴包囊中,可育囊52份、不育囊24份、钙化包囊29份,分别占调查样品的49.52%、22.86%和27.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