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东光’ב富士’苹果杂交后代为试材,研究苹果果实中苹果酸代谢关键酶与苹果酸和可溶性糖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负责苹果酸合成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细胞质NAD依赖的苹果酸脱氢酶(cyMDH)和负责苹果酸跨膜运输的H+-焦磷酸酶(VHP)在高、低酸苹果果实成熟过程中活性没有明显差异,而负责苹果酸跨膜运输的H+-ATPase酶(VHA)在高酸果实中有较高的活性,负责苹果酸降解的细胞质NADP依赖的苹果酸酶(cyME)和ATP依赖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激酶(PEP-CK)则在低酸果实中有较高的活性。还从苹果酸向可溶性糖转化的角度探讨了苹果酸代谢关键酶对可溶性糖积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蜂糖李’果实有机酸组成与含量特点,揭示其发育过程中有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苹果酸代谢相关酶的关系,阐明有机酸积累的关键时期和关键酶。【方法】以‘蜂糖李’及对照‘四月李’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HPLC)分析测试李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组分及含量,并测定苹果酸代谢相关酶的活性。【结果】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李果实中有机酸组分及含量,发现‘蜂糖李’果实成熟时总酸含量(ω,后同)为5.94 mg·g-1,包括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草酸、莽草酸和琥珀酸6种,其中以苹果酸含量最高(占总酸含量的88%),‘四月李’果实中有机酸组分与‘蜂糖李’一致,均属于苹果酸型。2个李品种果实中总酸含量的差异主要是由苹果酸含量的差异所致。通过分析李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含量的变化,发现‘蜂糖李’果实中苹果酸含量大量积累的关键时期在果实发育前期,整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草酸、酒石酸含量逐渐降低,而柠檬酸含量逐渐升高。与‘四月李’相比,‘蜂糖李’果实中苹果酸、草酸、酒石酸及总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之一致,且苹果酸及总酸含量在整个过程中均显著低于‘四月李’,而柠檬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最后通过分析苹果酸含量与相关代谢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表明‘蜂糖李’果实中苹果酸在果实发育前期大量积累主要是该时期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增强促进了苹果酸的大量合成以及NADP-苹果酸酶(NADP-ME)活性降低减少苹果酸的分解,与NAD-苹果酸脱氢酶(NAD-MDH)关系不大,而‘四月李’苹果酸积累的关键酶是NAD-MDH。在果实发育后期,‘蜂糖李’及‘四月李’NADP-ME活性迅速升高,前者PEPC活性减弱,后者NAD-MDH活性下降,使得2者果实中苹果酸的降解大于合成而呈降低趋势。【结论】‘蜂糖李’是以苹果酸为主要有机酸的低酸型李品种,其果实中苹果酸积累的关键时期为果实发育前期,苹果酸含量的变化由PEPC和NADP-ME协同调控,而对照‘四月李’由NAD-MDH和NADP-ME起主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红宝石苹果果实有机酸组成及其含量,分析苹果酸含量变化与其代谢相关酶的关系,探究红宝石果实低酸特性的生理基础。【方法】以不同生长发育期红宝石和富士2001苹果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果实总糖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机酸组分及含量,测定分析果实苹果酸相关代谢酶活性及与苹果酸含量的相关性。【结果】红宝石苹果果实中有机酸成分主要为苹果酸、草酸、柠檬酸、酒石酸和琥珀酸5种,与富士2001苹果果实中有机酸组分一致,其皆以苹果酸为主。不同发育期2个苹果品种果实中总糖含量相近,但总酸含量差异显著。对果实有机酸不同组分定量分析,发现果实总酸含量差异主要是由苹果酸含量差异所致。进一步分析苹果酸含量与其相关代谢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在发育前期红宝石苹果果实中苹果酸含量大量积累,主要是该时期NAD-苹果酸脱氢酶(NAD-MDH)活性增强促进了苹果酸的大量合成,以及NADP-苹果酸酶(NADP-ME)活性降低减少了苹果酸的分解,富士2001苹果与之类似。【结论】红宝石苹果是苹果酸为主的低酸型苹果品种,NADP-ME和NAD-MDH在其果实苹果酸积累中起主要协同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杂交二代(F2)2个功能型苹果优株及对照品种‘嘎拉’的果实风味品质,旨在为新疆野苹果资源的利用保存及功能型苹果育种理论与技术提供基本资料。【方法】以2个功能型苹果优株‘红心7号’和‘红心9号’为试材,以栽培品种‘嘎拉’为对照,对果实的类黄酮组分、糖酸组分、挥发性成分等风味物质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红心7号’与‘红心9号’硬度、Ca、Fe、Zn和花青苷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嘎拉’;3个参试材料均以果糖和苹果酸含量最高,2个功能型苹果优株糖、酸总量均显著高于‘嘎拉’;‘红心9号’果实各类挥发性成分种类数和特征香气成分种类数最高,含量以‘嘎拉’最高,但‘红心7号’各类挥发性成分和特征香气成分的种类数及含量均最低;‘红心9号’与‘红心7号’类黄酮含量分别是‘嘎拉’的3.1倍和2.3倍,但‘红心9号’味感偏酸,而‘红心7号’味感甜酸适口,与‘嘎拉’基本一致。【结论】‘红心7号’硬脆多汁,甜酸适口,果实类黄酮、花青苷和Ca、Fe、Zn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嘎拉’。因此,从新疆红肉苹果杂交二代分离群体中能够选育出综合品质优良的功能型苹果新品系。  相似文献   

5.
<正>‘王林’苹果,日本品种[1,2]。原产日本福岛县,其起源通常认为是产于‘印度’与‘金冠’混植园中,以‘金冠’种子播种后,从实生苗中选出的,1952年命名,是日本的重要栽培品种。我国1978年从日本引入后,在主要苹果产区均有少量栽培。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苹果研究室于2009年春季从前所果树农场引进‘王林’苹果接穗,  相似文献   

6.
‘红玉’ב金冠’苹果杂交后代果实糖酸组分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酸组分在苹果杂交后代中的遗传规律。【方法】以苹果品种‘红玉’与‘金冠’及其杂交后代的实生群体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测定‘红玉’与‘金冠’及其杂交后代果实糖酸组分含量。【结果】糖组分含量在‘红玉’与‘金冠’杂交后代中呈正态分布,符合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在亲本与其杂交后代果实中,果糖、葡萄糖、蔗糖是主要糖组分。亲本的果糖与葡萄糖含量比例要低于杂交后代中2者的平均比例。杂交后代群体果实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39.86、15.46、23.02 mg·g~(-1),遗传传递力分别为71.59%、65.56%、182.55%;果糖、葡萄糖的遗传主要是加性效应引起的,蔗糖的遗传除存在加性效应外,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非加性效应。果实中酸的主要成分有苹果酸、枸橼酸、琥珀酸和草酸,草酸、琥珀酸、枸橼酸含量都呈不连续变异,苹果酸呈连续变异,具有典型的数量性状遗传特征。杂交后代群体果实中苹果酸、枸橼酸、琥珀酸、草酸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55、0.04、0.03、0.02 mg·g~(-1),遗传传递力分别为90.09%、57.62%、84.26%、91.57%。【结论】果糖、葡萄糖、蔗糖、苹果酸是由微效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草酸、枸橼酸、琥珀酸可能是由2对主效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并受微效基因影响;分别控制琥珀酸、枸橼酸含量的2对基因间可能存在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7.
苹果果实酸/低酸性状的SSR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姚玉新  翟衡  赵玲玲  伊凯  刘志  宋烨 《园艺学报》2006,33(2):244-246
 以91株‘东光’和‘富士’的正反交F1 代群体为试材, 测定了成熟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和果实不同发育阶段苹果酸含量的变化, 从表型上分析了苹果酸的遗传规律。利用140对共显性遗传的SSR引物对高酸和低酸个体群体分离分析, 筛选到一个与果实酸/低酸性状连锁的标记SDY085, 遗传距离为8.89 cM, 表型分析和标记分析都表明苹果果实酸/低酸性状由一对主效基因Ma/ma控制, 并且Ma对ma为完全显性, 而酸个体中苹果酸的连续分布则是加性多基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以‘寒富’苹果及其亲本系‘东光’、‘富士’为试材,对人工低温胁迫下枝条电导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苹果品种枝条的电导率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但品种之间差异不明显。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出的‘寒富’、‘东光’、‘富士’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43.3、-45.3、-37.5℃。通过对3个苹果品种枝条电导率的比较表明,‘东光’苹果低温适应性最强,‘富士’苹果对低温适应能力最弱,‘寒富’苹果居中。  相似文献   

9.
作者就甘肃省苹果产区矮化密植苹果新品种的抗病性和药剂防治效果进行调查和试验。结果表明,‘烟富10’‘福布瑞斯’及‘响富’对炭疽叶枯病、斑点落叶病的抗性较强,‘秦脆’对白粉病的抗性较强;克菌丹和苯甲丙环唑对‘福布瑞斯’‘响富’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丙森锌和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对所有供试品种苹果斑点落叶病和炭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都好,代森锰锌和腈菌唑对所有供试品种3种病害的防治效果都好。  相似文献   

10.
测定贵州省2个苹果主产区‘红富士’苹果常温贮藏下失重率、病果率、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项指标的变化,比较2个产地‘红富士’苹果常温下贮藏性能。结果表明:‘红富士’苹果果实失重率随着贮藏时间的推移均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长顺‘红富士’苹果失重率明显高于威宁‘红富士’果实;常温贮藏15~20d未出现病果;长顺‘红富士’苹果常温下耐贮性好于威宁‘红富士’苹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果菜》2023,(9):1-2+10
<正>近年来,河南省苹果产量、面积保持相对稳定。据河南省统计局统计,2021年全省苹果园面积176.48万亩(1亩≈667 m2,下同),较上年减少1.37%;产量405.12万t,较上年减少0.60%。1生产布局1.1品种布局目前,全省的苹果品种丰富,主栽品种以晚熟品种为主,早中熟品种为辅。早中熟品种(‘嘎啦’‘美八’‘华硕’‘红露’‘蜜脆’‘锦绣红’等)占全省苹果面积的30%左右;  相似文献   

12.
1‘寒富’苹果的发展情况 义县地处辽宁省西部,气候条件适宜栽培苹果、梨等水果。在全国苹果栽培区划中义县属于苹果栽培北部边缘区。20世纪90年代前,苹果品种主要是‘国光’‘黄元帅’‘锦红’等。由于盲目发展,管理粗放,  相似文献   

13.
苹果细胞质型苹果酸脱氢酶基因克隆、表达及酶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亚细胞定位,苹果酸脱氢酶可分为5种类型,其中依赖于NAD的细胞质型苹果酸脱氢酶(cyMDH)在植物上的研究较少.从苹果果实中分离了cyMDH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Mal-cyMDH (GenBank登录号为DQ221207),该序列含有一个996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Mal-cyMDH与其他物种cyMDH有较高的同源性,进化树分析表明几乎所有的cyMDH可以聚类在一个分支上,并且cyMDH可能是MDH的最原始种.原核表达得到一个37 kD左右的融合蛋白,酶活测定表明该酶主要催化合成苹果酸.苹果果实中cyMDH酶活分析表明在高酸和低酸基因型中该酶的还原活性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套袋‘瑞雪’苹果果皮不同部位褐变的差异,明确‘瑞雪’苹果褐变发生原因,作者以套袋‘瑞雪’苹果为试材,于采收期调查果实不同部位(梗洼部、胴部、萼洼部)的褐变率,测定不同部位生理指标和观察细胞结构,探寻苹果果皮不同部位褐变的差异性。结果显示,‘瑞雪’苹果果实各部位的褐变率,梗洼部最高(63.0%),萼洼部最低(23.5%),胴部居中(35.0%)。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褐变果各部位果皮细胞结构受损程度均高于未褐变果,褐变果梗洼细胞受损最重,萼洼则最轻。全钙含量、PPO活性和POD活性与‘瑞雪’苹果褐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用‘红星’、‘全家红’、‘荷红’、‘美红’、‘火焰’、‘绚丽’、‘道格’、‘雪球’和‘粉芽’做授粉品种,为‘富士’苹果授粉,探讨不同的花粉源对苹果果实品质的直感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授粉品种对‘富士’苹果的单果重、糖度、酸度、着色等品质指标有显著影响,果实直感现象均有表现。‘美红’和‘火焰’可作为专用授粉树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亚细胞定位,苹果酸脱氢酶可分为5种类型,其中依赖于NAD的细胞质型苹果酸脱氢酶(cyMDH)在植物上的研究较少。从苹果果实中分离了cyMDH的全长cDNA序列, 命名为Mal-cyMDH(Genebank登录号为DQ221207),该序列含有一个996 bp的ORF。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Mal-cyMDH与其他物种cyMDH有较高的同源性,进化树分析表明几乎所有的cyMDH可以聚类在一个分支上,并且cyMDH可能是MDH的最原始种。原核表达得到一个37 kD左右的融合蛋白,酶活测定表明该酶主要催化合成苹果酸。苹果果实中cyMDH酶活分析表明在高酸和低酸基因型中该酶的还原活性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综述新西兰苹果产业现状,简介新西兰苹果新品种特性,以期为我国苹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2017年,新西兰苹果栽培面积9 535 hm~2,主栽地区为豪克斯湾(Hawke’s Bay),占全国栽培面积的60%以上;主栽品种有‘皇家嘎拉’‘布瑞本’‘太平洋皇后’‘富士’‘爵士’‘粉红女士’和‘艾娃’等,其中‘皇家嘎拉’栽培面积最大,约2 604 hm~2,近几年栽培面积增长较快的品种主要为‘火箭’‘艾娃’和‘爵士’;单位面积产量约为62.0 t/hm~2;苹果出口量为34.3万t,出口额约7亿新元;生产模式主要为综合水果生产(IFP)和有机生产2种,前者约占93%;主要的苹果生产企业为Mr. Apple、Yummy、Bostock和T&G,Mr. Apple出口约25%份额的主栽品种,Yummy主要销售到国内市场,Bostock为最大的有机苹果生产企业,T&G主要生产‘爵士’‘艾娃’和‘太平洋玫瑰’。可见,新西兰苹果品种结构丰富、单产高、出口比例大,具有标准化的栽培模式和战略布局,为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可以作为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辽北‘寒富’苹果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岭县地处辽宁省的北部,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1995年引进‘寒富’苹果在铁岭县镇西堡镇栽培,同期引栽的还有‘寒光’‘宁丰’‘宁酥’‘丹光’‘丹苹’等品种,三年后结果,‘寒富’的早果性、早丰性、果实品质等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其他品种。特别是经历2001年极端低温的考验,‘寒富’苹果依然安全过冬,从此,‘寒富’苹果的栽培面积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19.
以40个苹果品种和60个苹果砧木的1年生健康枝条作为试材,通过接种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强致病菌株03-8,评价试材对苹果树腐烂病的抗性,以期为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苹果品种和砧木病斑大小均表现出多样性。通过分析病斑大小,发现‘特殊短枝’‘苹果A’‘沈阳农大’‘爱佳香’‘津轻’和‘郡马’为抗病品种,‘长富2号’‘首红’‘安杞草’‘H2’‘金冠’‘黄乔纳金’‘礼泉短富’‘丽嘎’‘丰富士’和‘粉红女士’为感病品种;冬红果、太谷早熟沙果、平邑甜茶、海棠花、变叶海棠(昆明)、中熟红果子、小黄海棠、西府海棠和樱叶海棠等砧木资源为抗性材料,克孜阿尔玛、野苹果5号和卡拉阿尔玛为感病砧木材料。未发现免疫或高抗病性的苹果品种和砧木。  相似文献   

20.
邵兴锋  屠康  赵妍  苏晶 《园艺学报》2009,36(3):405-408
 以‘嘎拉’和‘红富士’苹果为对象,研究热空气处理(38°C 4d)对苹果伤口愈合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发现,38°C 4d热空气处理能使苹果表面的果蜡融化,从而封堵微小伤口,并使真菌菌丝体胶囊化而失活,阻止病原菌的入侵。与人工刺伤后立即接种病原菌相比较,苹果伤口在38°C或者20°C下处理 4d后再接种病原菌能显著提高伤口的抵抗能力,降低伤口处病害的发生和发展。与20°C处理相比,38°C热处理有利于‘红富士’苹果人工刺伤伤口的愈合,但是不利于‘嘎拉’的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