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番茄子叶总蛋白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IPG胶条梯度、上样方式、上样量、聚焦条件等4方面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番茄子叶总蛋白双向电泳体系,即采用TCA丙酮沉淀法提取番茄子叶总蛋白,选用24 cm pH3-7NL的IPG胶条,采用水化上样,上样量300 μg,按聚焦程序Ⅰ或Ⅱ聚焦后进行双向电泳分离和银染染色。若采用制备胶,以获取高含量蛋白点,则将上样量提高至1.5 mg,按聚焦程序Ⅲ进行聚焦后进行双向分离,并采用胶体考马斯亮蓝染色。采用该优化的体系可以获得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双向电泳图谱。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提取方法和电泳条件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双向电泳的关键。为建立适合甘蓝柱头总蛋白质的双向电泳体系,本试验以甘蓝柱头为材料,采用改良TCA/丙酮沉淀法提取柱头总蛋白质,通过对IPG胶条、上样量、聚焦程序、SDS-PAGE胶浓度等的优化,建立了甘蓝柱头总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即选用长17 cm、pH 3~10 NL的IPG胶条,上样量150 μg,按照聚焦程序Ⅰ进行等电聚焦,第二向SDS-PAGE胶浓度选用12%,得到了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双向电泳图片。  相似文献   

3.
以苹果果实表皮为试材,采用3种方法提取果实表皮总蛋白,并对双向电泳(2-DE)操作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改良酚提法适于苹果果实表皮总蛋白的提取,优化后的2-DE分离体系为预制IPG胶条18cm pH 4~7,上样量600μg,改进后的等电聚焦程序,浓度16%的分离胶,适于苹果果实表皮总蛋白的2-DE分离。  相似文献   

4.
以硼毒害下酸柚实生苗的根和叶为试验材料,对双向电泳技术中的样品制备方法、蛋白上样量、凝胶染色方法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适用于柑橘蛋白质组研究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结果表明,使用改良后的酚抽法提取柑橘总蛋白效果较好,所获蛋白在2-DE图谱上获得的点数较多;当采用pH 4~7 IPG胶条、上样量为1.5 mg时,蛋白点分布广,点数最多;使用胶体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可得到背景清晰、重复性好、蛋白点分辨率较高的双向电泳图谱。该体系为开展柑橘硼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枇杷叶片和果实总蛋白质提取及双向电泳的优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枇杷叶片和果实为材料,探索适于枇杷总蛋白质分析的双向电泳方法.比较2种不同蛋白质提取方法对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并对双向电泳蛋白质上样量、等电聚焦条件等进行了优化,探索出一种适于枇杷叶片和果实总蛋白质分析的高分辨率、高重复性双向电泳方法.采用酚抽法提取枇杷叶片和果实蛋白质,以24 cm、pH 4~7的IPG胶条,按15...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行葡萄种子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以葡萄种子为试材,通过对比粗蛋白质不同溶解方法、IPG胶条、上样量、等电聚焦参数以及不同SDS-PAGE分离胶浓度对双向电泳效果的影响,建立了适合葡萄种子的双向电泳体系。结果表明:TCA-丙酮提取蛋白质经酚抽提后蛋白质溶解快、杂质少、浓度高,筛选获得17cm pH 5~8的IPG胶条,上样量600μg,第一向的聚焦步骤达到80 000Vh以及11%的SDS-PAGE分离胶的双向电泳参数,蛋白质分离效果好。所建立的双向电泳体系,适用于不同葡萄品种的种子蛋白质分离。  相似文献   

7.
山葡萄花序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开展山葡萄花序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以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花序为试材,通过对蛋白质提取方法、裂解液成分、胶条pH梯度的改进,建立了适于山葡萄花序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最佳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结果】采用酚提取法提取花序蛋白质,用含有硫脲和DTT的裂解液Ⅱ裂解,选用17 cm pH 4~7的IPG胶条在适宜的双向电泳条件下分离,可以获得分辨率高、背景清晰且重复性好的双向电泳图谱,可以检测出1 088个清晰的蛋白点。【结论】酚提取法适于山葡萄花序蛋白质的提取,硫脲和DTT可增强花序蛋白质的溶解性。  相似文献   

8.
番茄子叶不定芽分化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番茄子叶不定芽分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番茄子叶(或子叶切段)离体培养中,以2/3子叶片处切取子叶所获得的外植体,用于子叶不定芽分化的起始材料最好;利用番茄种子的胚体直接进行组培,再从胚体上切取子叶作为外植体进一步培养可有效缩短组织培养周期。  相似文献   

9.
桃叶片总蛋白双向电泳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的O'Farrell双向电泳系统,研究适于桃树叶片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方法。通过对不同蛋白样品提取方法、不同pH梯度范围、不同上样量的比较,探索出一套适合桃树叶片总蛋白分析的双向电泳方法,即以TCA/丙酮沉淀法提取叶片蛋白质样品,采用两性电解质配比pH3~10︰pH5~7为1∶4的IEF胶条,按90μg蛋白上样量,并结合适宜的双向电泳参数,可获得背景清晰、重复性较好、蛋白分辨率高的双向电泳图谱。经此方法分离的桃叶片蛋白质经串联质谱分析(MS/MS)得到了较好的鉴定。  相似文献   

10.
以樱桃番茄为试材,建立了樱桃番茄高频再生体系,并对农杆菌介导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基因转化樱桃番茄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1d苗龄的子叶外植体在MS+6-BA 3.0mg/L+IAA 0.2mg/L的培养基上预培养2d后,用OD值为0.6的农杆菌侵染15min,可使樱桃番茄植株达到最佳的遗传转化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特大瑞光"番茄为受体植物,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含有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外壳蛋白(TYLCV-CP)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转入番茄子叶外植体,对获得的13株草胺膦抗性番茄植株进行PCR和Southern Blot技术检测。结果表明:有10株呈阳性检测反应,说明TYLCV-CP基因已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中,阳性率为76.9%;番茄转基因植株较非转基因植株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抗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2.
桃果实蛋白质双向电泳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久保’桃(Prunus persica L.'Okubao')果实为试材,通过比较不同上样量、不同上样缓冲液、不同平衡缓冲液、不同染色方式等条件下的双向电泳图谱,探讨以上各因素对桃果实双向电泳图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考马斯亮蓝染色后的电泳图谱虽然蛋白质点的数量少于银染色后的图谱,但背景较为清晰,适用于蛋白质组分析。采用固相pH梯度17 cm胶条,100 μg蛋白质上样量,样品干粉溶于375 μL含有硫脲、磺基三甲基胺乙内脂3~10的上样缓冲液中,等电聚焦后用含有磷酸三丁酯的平衡缓冲液还原,进行SDS-PAGE,银染色得出的双向电泳图有蛋白点1 209个,纹理较少,适用于桃果实蛋白质组学分析且兼容于下游技术的蛋白质质谱鉴定。  相似文献   

13.
以番茄品种渝粉109为试验材料,在建立番茄植株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基础上,将带绿芽生长点的子叶愈伤组织接种到含有秋水仙素的固体培养基中进行诱导。结果表明:以0.2%秋水仙素处理48 h效果最佳。对番茄四倍体与二倍体植株形态、生理指标比较分析发现:四倍体植株长势强,表现出巨大性|四倍体番茄叶片中叶绿素总量、POD活性、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二倍体,MDA含量低于二倍体。  相似文献   

14.
BA和激素对试管番茄愈伤组织形态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番茄‘Bonny Best’品种的子叶和下胚轴作为外植体,在MS附加不同水平的BA和激素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形态发生的情况是不同的。本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水平下,番茄子叶外植体较下胚轴外植体更容易形成愈伤组织和生根;番茄子叶和下胚轴愈伤组织的形成要求不同的激素水平,较高的水平适合于子叶愈伤组织的生长,而下胚轴愈伤组织的生长要求较低的激素水平;较高浓度的BA诱导子叶和下胚轴外植体形成白色紧密的愈伤组织,而且茎的分化出现较早,较低水平的BA产生疏松的愈伤组织,分化效迟;在MS BA22.2-44.4μM IAA1-5μM的培养基上,番茄子叶和下胚轴切段可直接分化成茎;在无激素MS培养基上,下胚轴切段可直接成苗;疏松的愈伤组织是进行悬浮培养的良好材料,可利用它们进行原生质体培养和抗性克隆的筛选。  相似文献   

15.
番茄子叶和下胚轴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09-22’番茄无菌苗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了其在MS附加不同浓度6-BA和NAA/IAA的培养基上的诱导分化及不定芽生根情况。结果表明:IAA比NAA更利于该品种子叶的再生;在不同激素组合下,番茄子叶和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率均达100%,但子叶的愈伤组织生长状态好于下胚轴,不定芽分化率也略高于下胚轴,然而,下胚轴来源芽的生根较快,且生根效果好于子叶来源芽。该研究筛选出‘09-22’番茄子叶和下胚轴不定芽再生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 1.0mg/L+IAA 0.5mg/L,最佳生根培养基配方为MS+IAA 0.1mg/L。  相似文献   

16.
以中杂302为试材,将番茄穴盘苗生长发育分为5个阶段(Ⅰ:播种至出苗;Ⅱ:出苗至子叶平展;Ⅲ:子叶平展至二叶一心;Ⅳ:二叶一心至三叶一心;Ⅴ:三叶一心至四叶一心),分段设定9个营养液浓度组合,研究潮汐灌溉条件下营养液浓度分段设定对番茄穴盘苗生长发育、养分积累量及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第Ⅰ阶段,灌溉1.0×营养液,番...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苹果叶片叶绿体及其蛋白的提取方法,建立叶绿体蛋白双向电泳分离技术体系。【方法】以苹果叶片为试材,采用4种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苹果叶片叶绿体,检测提取叶绿体的完整度、纯度及提取率。采用酚抽提法、改良酚抽提法提取叶绿体蛋白,检测蛋白样品的质量。优化胶条长度、上样量、等电聚焦程序、分离胶浓度等双向电泳条件。【结果】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D提取的叶绿体纯度高、提取率高,优于其他3种方法;改良酚抽提法提取的叶绿体蛋白,经2-DE分离所得蛋白点数多、分离效果好,优于酚抽提法。蛋白样品经优化后的双向电泳体系分离,获得了较为理想的2-DE图谱。【结论】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D、改良酚提法适于苹果叶片叶绿体及其蛋白的提取。苹果叶片叶绿体蛋白使用优化后的双向电泳体系进行分离,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2-DE图谱。  相似文献   

18.
提高农杆菌介导番茄遗传转化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对番茄进行遗传转化,比较了不同的农杆菌种类、农杆菌侵染时间、外植体种类及番茄品种对农杆菌侵染效率的影响.转化后得到的再生植株,利用PCR、Southern杂交检测GUS基因是否整和进入基因组.结果表明:农杆菌介导法成功介导了GUS基因导入番茄.农杆菌EHA105侵染番茄的效率明显高于LBA4404,侵染时间3 min较好.子叶外植体的转化明显优于下胚轴,黄色串珠樱桃番茄的遗传转化效率高于中蔬5号;优化的转化条件可以使番茄获得较高的遗传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9.
以苹果果肉为试材,通过比较总蛋白不同提取方法 (TCA-丙酮沉淀法、匀浆法以及改良酚抽提法),建立适于苹果果肉总蛋白提取技术。从所得双向电泳图谱分离效果来看,改良酚抽提法所得蛋白点个数最多、图谱背景清晰,分离效果好,明显优于TCA-丙酮沉淀法和匀浆法。同时,通过对各图谱分离效果的综合比较,认为在现有研究条件下,苹果果肉总蛋白双向电泳分析的理想上样量为250μg。  相似文献   

20.
弱光处理对番茄不同生育期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5  
 研究结果表明: 番茄不同生育阶段耐弱光性不同, 弱光下番茄苗期表现为徒长趋势, 叶干样质量/ 叶面积与叶面积/ 全株干样质量上升, 叶绿素含量、叶绿素b/ a 值和坐果率增加, 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 与苗期相比, 开花坐果期POD 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 坐果率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