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75份长荚豇豆品种为试材,采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研究了75份长荚豇豆品种的14个农艺性状,以期更好的挖掘利用长荚豇豆种质资源。结果表明:参试的75份长荚豇豆品种荚长、叶片含水率和叶厚3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最小,性状最稳定,而豆荚含水率、667 m^2产量、荚肉厚、初花节位、单荚质量、叶绿素含量、小叶长宽比、茎粗、第3节长、荚横茎、百粒种子质量等11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较高,可作为豇豆选育与筛选改良的方向。14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豆荚含水率>667 m^2产量>荚肉厚>初花节位>单荚质量>叶绿素含量>小叶长宽比>茎粗>第3节长>荚横径>百粒种子质量>10%>叶片含水率>荚长>叶厚。14个农艺性状可转化为8个主成分,其中特征值前8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2.41%,能较好代替14个农艺性状来评价75份长荚豇豆品种。75份长荚豇豆材料在欧式距离为11时可分为Ⅰ、Ⅱ、Ⅲ、Ⅳ、Ⅴ5类,其中Ⅱ类产量高,适合海南种植,Ⅴ类产量最低,不适合海南种植。  相似文献   

2.
王飞马 《蔬菜》1996,(6):29-29
介绍几个豇豆新品种223453江苏省涟水县石湖良种研究会王飞马一、白粒无架豇豆该品种早熟性、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均优于美国无架豇豆。种子白色、较小,花为白色,无限结荚习性,荚长55~60厘米,粗1~1.3厘米,幼荚浅绿色,后期乳白色,荚长肉厚,耐老...  相似文献   

3.
以之豇28-2为对照,对8个新选豇豆品系的早熟性、农艺性状、抗病性和产量进行了试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品系2-13-8和5-10-7熟性较早,后期翻花能力强,采收期长,荚长、荚粗和单荚质量有较大优势,田间对枯萎病、疫病、病毒病等表现出较强抗性,前期产量和总产量高,667 m2产量分别达3206.05、3294.98 kg/667 m2,与对照差异分别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因此,2-13-8和5-10-7可作为长沙地区的优良早熟豇豆新品系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陈禅友  胡志辉  郭瑞  潘磊  兰红 《园艺学报》2018,45(Z2):2771-2772
‘鄂豇豆14’是以‘之豇28-2’为母本、‘长青豇豆’为父本杂交后,经系谱法选择而育成。荚深绿色,长圆条形,荚条均匀,肉质紧密。平均荚长65.7 cm,荚粗0.80 cm,单荚质量27.8 g。鲜荚可溶性糖含量2.06%,蛋白质含量2.4%,粗纤维含量1.2%,适宜于鲜食和加工。单株平均结荚14个,平均鲜荚产量达30 000 kg ? hm-2。抗性强,对光周期不敏感。2017年起在湖北多地推广,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5.
向娟  陈玲  杨建 《园艺学报》2022,(S1):87-88
豇豆‘成豇17’是以优选早熟株系31为母本,‘成豇3号’为父本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极早熟新品种。豆荚浅绿色,长圆条形,肉厚。平均荚长60 cm,荚粗0.69 cm,单荚质量21.54 g。纤维少,品质优,鲜食与加工兼宜。平均鲜荚产量达32 000 kg·hm-2,对日照时数要求不严,抗根腐病与病毒病,适宜四川省豇豆产区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6.
加工型豇豆丰纯206地膜覆盖无公害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工型豇豆品种丰纯206早熟,蔓生型,株高2.5m左右,生长势中等,豆荚粗长而多,一般长度65-70cm、粗0.8-1cm,单荚重20-30g,荚色淡绿,纤维少,品质好,耐寒耐热,抗病高产,适宜春秋两季栽培,每667m^2产量3000kg左右。  相似文献   

7.
白豇二号     
《长江蔬菜》1990,(4):25-25
白豇二号是南京市蔬菜研究所1981年育成的豇豆新品种,并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推广到全国21个省、市。该品种属蔓性生长型,主侧蔓同时结荚,主蔓从第5节开始节节结荚,豆荚长而粗,商品性好,嫩荚绿白色,荚面平整,荚粗1厘米,荚长一般65厘米,最长达96厘米以上,单荚重20~30克,质鲜  相似文献   

8.
矮生豇豆新品种“长秆矮豇”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缪其松  王夏  孙菲菲 《蔬菜》2019,(1):79-82
为了解决在生产中矮生豇豆豆荚易拖地而影响其品质和产量的问题,以架豇豆自交系cg-1-3为母本,以美国无支架豇豆为父本,进行杂交、分离后,经系统选育,培育出矮生豇豆新品种——长秆矮豇。其矮生,中晚熟,荚长30~40 cm、粗0.7~0.8 cm,单荚质量为12~16 g,长圆条形,每荚籽粒数为9~12粒;豆荚肉质脆嫩,纤维少,味甜,品质优;花梗长而硬,长度大多数在35~45cm,高于豇豆长度和植株叶片高度,对豇豆荚起强烈的支撑作用,并保证豇豆在整个生长期间基本不拖地,便于采收。667m2产量1 300 kg左右,田间对锈病、叶斑病的抗性强于对照美国无支架豇豆,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性。  相似文献   

9.
镇研翠冠是一个优良的豇豆新品种,中早熟,商品荚翠绿色,有光泽,荚肉厚、结实,口感鲜嫩。荚长80~90 cm,荚粗0.83 cm左右,条荚顺直,无鼠尾,不鼓籽,耐老化,耐贮运,商品性好,抗病性强,采收时间长,产量高。  相似文献   

10.
浙西南山区豇豆荚螟发生严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宁县地处浙江省西南山区,2005年全县发展高山菜豆、豇豆等高山蔬菜面积412hm^2,产量1.23万t,产值1470万元,给山区农民增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2006年由于受格美、桑美等台风频繁影响,高温潮湿的气候导致豇豆荚螟(Maruca testulalis)大发生,严重影响豆类蔬菜的产量、品质和商品性。笔者于2006年8月25日在澄照乡叶源村、大际乡大际村、金钟乡绿草村等地调查发现,田间豇豆荚螟发生严重,株被害率为100%,荚被害率达84.3%。为此,及时做好豇豆荚螟的科学防治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豇豆吊蔓栽培中节间伸长的问题,采用10种不同浓度甲哌鎓溶液处理豇豆,测定豇豆株高、茎粗、叶长、叶宽、节间长和节间数目、嫩荚长宽及单荚质量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甲哌鎓对豇豆生长的抑制效果需要一段时间之后才会表现,对豇豆生长适宜的甲哌鎓质量浓度为150~200 mg/L.  相似文献   

12.
豇豆荚螟是豇豆上常见的重发危害害虫,其发生危害期长,世代重叠,着卵分散,幼虫又有钻花蛀荚的生活习性,致使生产中防治难度大,一般药剂防治效果差。在7、8月份主发生期内一般田块豆荚被害率达50%以上,极大地影响豇豆的产量和品质。同时,由于盲目滥用农药,造成的农药残留严重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
‘鄂豇豆12’是经有性杂交系谱选育出的优质高产中熟蔓生长豇豆新品种。荚绿色,有红嘴,长圆条形,平均荚长68.4 cm,单荚质量24.3 g;持续结荚能力强,产量达27 000 kg · hm-2。适宜于湖北大部分地区春、夏、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14.
《蔬菜》2017,(5)
为解决豇豆吊蔓栽培中节间伸长的问题,采用10种不同浓度甲哌鎓溶液处理豇豆,测定豇豆株高、茎粗、叶长、叶宽、节间长和节间数目、嫩荚长宽及单荚质量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甲哌鎓对豇豆生长的抑制效果需要一段时间之后才会表现,对豇豆生长适宜的甲哌鎓质量浓度为150~200 mg/L。  相似文献   

15.
天畅5号是农家品种杨家豇豆与之豇28—2杂交,并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极早熟豇豆新品种。该品种表现早熟,叶片小。以主蔓结荚为主,有侧蔓1-2个,始花节位2-3节。成荚率高。每花穗结荚2~4条,前期产量较高。嫩荚白绿色,荚条长而直,荚长65cm,单荚质量22g。荚条肉质脆嫩,品质优,商品性极佳。春播从播种到商品荚采摘期为52天。露地种植的产量1800-2500kg/667m2,适于长江流域栽培。  相似文献   

16.
两个红色豇豆良种蓝山春秋红豇豆和蓝山红色肉豇豆是我所最新选育的两个红色豆角良种。一、蓝山春秋红豇豆特征特性:植株蔓生,长势强,株高280~320厘米,6节以上着生花序,每序先后结荚3~4对,荚长70~90厘米,横径0.9厘米,深红色,单荚重35~45...  相似文献   

17.
<正>豇豆又名豆角、长豆角、角豆、带豆,黄石地区3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5月下旬至11月收获,是夏秋主要蔬菜品种之一,以嫩荚销售为主,还可腌制和加工干菜销售,对蔬菜周年供应,特别是对7~9月蔬菜淡季供应有重要作用。2020年江汉大学培育的豇豆新品种鄂豇豆12号和鄂豇豆14号开始在黄石地区试种示范,2个品种虽然有点差异,但均表现优秀,主要表现是鲜荚颜色深绿、荚长、粗壮、产量高、抗病性好、鲜荚易炒熟、口感柔嫩、鲜美。通过示范推广,成为黄石种植的当红品种,种植范围、面积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8.
长豇101是以JD1801为母本、JD5809为父本,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豇豆新品种,该品种早中熟,植株生长势强,结荚性好,荚条嫩绿色,荚长71 cm左右,商品荚横径约1.0 cm,单荚质量约25 g,产量达46.5 t/hm~2,适宜长江流域春夏秋季播种。  相似文献   

19.
济南豇豆上豆野螟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豆野螟( Maruca testulalis Geyer)又名豆蛀螟、豇豆荚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在济南地区一年发生3~4代,主要危害豇豆、菜豆,成虫产卵于花蕾或嫩荚上,初孵化的幼虫蛀入花蕾的子房或撤荚内危害,造成花蕾、嫩荚脱落。枯梢,3龄后幼虫蛀入果荚内危害,荚条上堆有幼虫排泄的粪便,对产量、品质影响很大,使豇豆生产受害率达30%,干旱年份达40%以上。 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的残留,掌握有利的防治时期和技术,1988年笔者在济南西郊田间,对豆野螟及寄主的生育特点进行了观察。豇豆开花有明显的分…  相似文献   

20.
扬豇40是从之豇28—2中系统选育的中熟豇豆新品种,耐热、抗逆性好,植株生长势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栽培产量达1500千克/亩,夏季栽培产量达1300千克/亩,嫩荚绿白色,荚长60~70厘米,肉质厚而紧实,商品性好。1999年和200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