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仔猪何时断奶效益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立新 《畜禽业》2001,(6):31-31
仔猪生产仍是整个养猪生产过程的关键,仔猪适时断奶是养猪降本增效的途径之一.当今世界仔猪最早断奶日龄为14日龄,而我国农村仔猪断奶一般在45~60日龄,仔猪早期断奶确实提高了母猪繁殖利用率,但也带来了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疾病等方面的问题.那么我国农村现有的养猪生产条件下,仔猪何时断奶效益好?我场1997年开始仔猪35日龄断奶,应用效果明显,仔猪育成率稳定在96%以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成祖斌  陈兵 《畜禽业》2006,(3):50-51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早期断奶是规模猪场、母猪养殖户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优饲养模式之一。多数猪场采用28日龄断奶,一些管理水平较高的猪场提早到21—24日龄断奶,在给猪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存在母猪和仔猪严重应激的问题,极易引发其他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早期断奶是规模猪场、母猪养殖户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优饲养模式之一.多数猪场采用28日龄断奶,一些管理水平较高的猪场提早到21~24日龄断奶,在给猪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存在母猪和仔猪严重应激的问题,极易引发其他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仔猪早期断奶,能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减少由母猪向仔猪的疾病传播,并能提高生长期的生产性能。目前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已经开始推广应用14日龄超早期断奶技术。然而,对仔猪进行早期断奶,如果控制不好,也会给仔  相似文献   

5.
早期断奶可提高母猪年产胎数,减少仔猪疾病传染,但过早断奶又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不能盲目确定仔猪的断奶日龄,通过本试验,对仔猪生长速度和保育期死亡率的测定,在金华种猪场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加系约克仔猪25日龄断奶较适合。  相似文献   

6.
随着养猪技术条件和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猪场开始采用仔猪早期断奶技术。在现代养猪生产中,哺乳期的长短是关系产仔房等设备利用率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母猪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对实行仔猪早期断奶的生产效果与综合经济效益的分析,有利于促进猪场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断奶日龄,积极推进仔猪早期断奶。  相似文献   

7.
浅谈气候条件对断奶仔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娜  许艳 《畜禽业》2004,(12):48-49
早期断奶在70年代已普遍用以提高母猪的生产率。现在多数国家仔猪断奶平均约在27-30日龄。然而,早期断奶使仔猪特别是5-8kg体重的仔猪对营养和环境的要求提高了。本文就环境温度、气候、相对温度对3-4周龄断奶仔猪的饲养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上接第9期)9仔猪的早期断奶、营养和管理仔猪生产是整个养猪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当今养猪科学的一大革命便是为了提高母猪的繁殖利用率而推行的仔猪早期断奶新技术。欧美养猪业中,21日龄断奶已很普遍,2周龄断奶也已在积极推广中。但是,随着  相似文献   

9.
作者搜集整理了新疆天康畜牧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米泉种猪选育基地2005年—2006年完整的母猪发情配种记录和产仔记录。对母猪不同胎次、配种次数对断奶日龄与窝产总仔数、窝产活仔数、出生重及断奶重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胎次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影响较大,第一胎繁殖成绩较低,以后逐渐提高;母猪初次配种对其产仔数方面有较大影响,经产母猪繁殖性能稳定。而在排除繁殖障碍等疾病的前提下,泌乳期长的母猪该胎次仔猪断奶重显然高于泌乳期短的;平均断奶重随断奶日龄的增加显著提高(P<0.01)。在仔猪成活方面,断奶期长的仔猪成活数也明显高于断奶期短的仔猪。  相似文献   

10.
王春福  李岩  翟秀侠 《畜禽业》2006,(11):36-37
仔猪生产是养猪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为了提高养猪生产的整体经济效益,通常对仔猪实施早期断奶。早期断奶可使母猪体重损耗小,及时配种,从而缩短产仔间隔,有利于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和利用强度。同时,为防止断奶后生理、营养、环境的变化对仔猪造成不良影响,在生产上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用10窝产期相近的二元杂母猪所产的杜长大仔猪82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5窝,分别进行20日龄(试验组)和28日龄(对照组)仔猪进行饲养至77日龄的试验,结果两组仔猪45日龄时体重己接近(P>0.05),其发病次数百分率、断奶成活率和育成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单位增重成本比对照组低0.63元/kg,母猪断奶至发情持续天数、发情间隔时间、受胎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母猪年产仔胎数试验组比对照组可提高0.2胎/年,本试验表明:在规模化养猪的条件下,仔猪20日龄隔离断奶是可行的,且较28日龄断奶可减少疾病发生、提高生产水平和饲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朱兴富 《畜禽业》2012,(5):61-63
<正>在目前规模化养猪生产中,随着养猪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仔猪断奶日龄由过去的60日龄逐渐提前到35日龄或更早些,从而大大提高了母猪生产能力和固定资产利用率。然而早期断奶也给仔猪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尤以腹泻为主,严重影响仔猪后期的生长发育。据对  相似文献   

13.
吕纪增 《畜禽业》2006,(17):14-15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规模化猪场大多实行早期断奶,即在仔猪21~28日龄时断奶,同时给仔猪提供营养全面及经过强化的日粮。临城种猪公司饲养的法系大白、长白猪,早期断奶后经1周的强化饲养,平均体重均可达到9kg以上,除了法系猪本身优良的遗传潜力外,与科学全面的营养措施是分不开的。本文拟结合我公司的生产实践,讨论与早期断奶有关的营养措施。1饲喂阶段与方式1.1饲喂阶段仔猪料的配方设计,应根据生产实际尽可能细化,仔猪受消化道容积的限制,不可能像育肥猪那样,通过调节采食量而满足自身的营养需要量,因此仔猪对饲料营养浓度很敏感。仔猪不同…  相似文献   

14.
王春福  李岩  翟秀侠 《畜禽业》2006,(22):36-37
仔猪生产是养猪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为了提高养猪生产的整体经济效益,通常对仔猪实施早期断奶。早期断奶可使母猪体重损耗小,及时配种,从而缩短产仔间隔,有利于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和利用强度。同时,为防止断奶后生理、营养、环境的变化对仔猪造成不良影响,在生产上应采取以下措施。1减少应激反应,预防“仔猪断奶综合症”断奶仔猪对于生理、营养、环境条件的变化,会立刻做出应激反应,出现采食量下降、消化不良、饲料利用率降低、抗病力和免疫力差、腹泻、生长停滞等所谓的“仔猪断奶综合症”。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以缓解或消除上述症状。1.1…  相似文献   

15.
王石瑛 《畜禽业》2005,(12):34-36
现代养猪生产中,仔猪早期断奶技术已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即从过去一般的28d断奶提前至21d甚至21d以下断奶。仔猪早期断奶不仅可缩短母猪的哺乳时间从而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年产仔数、提高分娩舍利用率、降低仔猪的生产成本,而且能阻断某些传染病的传播。然而,伴随着断奶日龄越来越小,机能不健全的早期断奶仔猪发生腹泻病已变的越来越普遍,其危害也日趋严重。据调查,目前我国仔猪腹泻全年平均发病率约为46.5%、死亡率达10.3%,有些猪场的仔猪的腹泻率甚至达到700k-800k、死亡率达15%~20%。即使在养猪业较发达的美国,早期断奶仔猪因腹泻造成的死亡率也达15.5%,荷兰为11.5%~14.2%。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已成为全球养猪业中普遍和高发的疾病,给养猪生产者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01,(10):17
武汉工业学院侯永清等选取来源一致、体重接近的杜长大早期断奶仔猪26±1日龄,6.68±0.04kg体重72头,按2×3因素水平设计,即2个蛋氨酸水平0.29%和0.39%和3个苏氨酸水平0.6%、0.68%和0.76%分为6种日粮处理.基础日粮为玉米-小麦-豆粕-花生粕型日粮(DE 13.4MJ/kg、CP 20%),试验期22d,测定仔猪断奶后0~10d、11~22d及全期生长性能.结果表明:早期断奶仔猪断奶后营养应进一步分阶段供给,断奶早期(26~36日龄,6.68~8.31kg体重)日粮中适宜的蛋氨酸与苏氨酸水平应为0.39%Met+Cys 0.71%及0.68%;断奶后期(37~48日龄,8.31~14.0kg体重)为0.29%(Met+Cys 0.61%)及0.68%.  相似文献   

17.
吕纪增 《畜禽业》2006,(9):14-15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规模化猪场大多实行早期断奶.即在仔猪21-28日龄时断奶,同时给仔猪提供营养全面及经过强化的日粮。临城种猪公司饲养的法系大白、长白猪,早期断奶后经1周的强化饲养,平均体重均可达到9kg以上,除了法系猪本身优良的遗传潜力外,与科学全面的营养措施是分不开的。本文拟结合我公司的生产实践,讨论与早期断奶有关的营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断奶仔猪科学饲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永  胡红梅 《畜禽业》2008,(1):57-57
<正>仔猪断奶前和母猪在一起,有舒适而熟悉的环境,其营养来源为母乳和全价猪配合饲料,营养较为全面,而断奶后,母子分开,失去母猪的保护,开始独立生活,因此,断奶关是仔猪生活中营养方式和环境条件的较大变化和转折。如果饲养管理不好,仔猪易掉膘,再加上其他应激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发生下痢疾病,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现代养猪生产中,规模化猪场已逐步采用仔猪超早期断奶(SEW)或早期断奶,国外有的提前到5~10日龄,而我国较多是4周龄断奶[1].早期断奶可以提高母猪年生产力,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然而仔猪阶段是生长发育最强、饲料转化率最高,同时也是死亡最高、饲养管理最复杂的阶段[2].主要是由于仔猪消化系统和免疫器官发育不完善,消化酶系统和胃酸分泌量不足,正常的消化道微生态系统还未完全建立,断奶应激往往导致仔猪食欲减退,消化能力差,饲料利用率低,抗病力差,出现腹泻等"仔猪早期断奶综合症"[3].仔猪早期断奶应激主要有心理、营养和环境三方面,本文就其中营养因素中的日粮酸化调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7,(3)
仔猪实行早期断奶是目前养猪生产中防控疫病,提高母猪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如果饲养管理和技术水平跟不上,就会有许多仔猪断奶后绝食、消瘦、腹泻。这是当前养猪场实行早期断奶仍较普遍存在的一种仔猪断奶应激综合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