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选育经过秀麦2号(原名秀87—8)是我所于1981年用(7817/77—1303)F_3中间耐黄花叶病材料作母本,耐黄品种泾大1号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方法,通过大麦黄花叶病田系谱法连续选择,于1985年定型,1985年赴云南省曲靖高原夏繁种子。1985—1986年度参加我所大麦新品系鉴定圃,平均亩产335公斤,在参试43个新品系中名列第三。1986—1987年  相似文献   

2.
啤酒大麦新品种予大麦一号,系驻马店地区农科所系选育成。1982年引进我所,连续两年观察鉴定,表现良好。1984年小面积试种,亩产568—709斤,我所高产试验田1.8亩,平均亩产810斤。1985年我所农场及信阳县推广1000余亩,在后期严重涝害情况下,仍获亩产420—556斤的好收成。1986年我所配合信阳县政府在信北八个乡、镇(明港、肖店、蓝店、邪集、王岗、查山、平昌、长台)建立了予大麦一号示范推广基  相似文献   

3.
“冈二”(84—3)系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局、连云港市农科所和啤酒大麦改良中心,于1984年从日本引进的优质二棱啤酒大麦新品系。1987—1988年参加并通过江苏省大麦品种区域试验,比对照增产5.21%,达极显著水准。我市1988年引进示范种植,表现出适应性强、抗黄花叶病、品质优、产量高等特点,并被确认为我市推广品种。为充分发挥该品种的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提高饲用、食用大麦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我院大麦室于1985年以高产抗倒大麦“泾大1号”与国外引进高蛋白高赖氨酸大麦“Hiproly”配制杂交组合,采取系谱法,经过多年单株选择和株系比较,于1994年选择到1优良株系进入本院品系比较圃,经两年品系比较,该品系于1996年以“苏B9602”为代号参加全国大麦多点试验,1997-1999两年参加省大麦联合鉴定试验,1999—2001年参加省大麦区试,2001-2002年度参加省大麦生产试验,于2002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B9602被定名为“扬饲麦3号”。  相似文献   

5.
湘油11号(原名83—64—1)是湖南农学院农学系油菜育种组育成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1987年8月通过审定。该品种采用杂交育种法育成,母本为澳大利亚双低油菜品种马努(种子含芥酸0,硫代葡糖甙0.21%),父本是国内丰产品种甘油5号(种子含芥酸47.6%,硫代葡糖甙未测),1981年春作杂交,经两年夏繁加代,1983年定型。从1984年秋起参加湖南省单双低油菜区域试验,在1984年—1985年预备区试中,平均亩产107.3公斤,比对照湘油5号增产13.4%,居参试品系首位;在1985—1986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103.3公斤,比对照湘油5号增产11.2%,居参试品系首位;1986—1987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122.99公斤,比对  相似文献   

6.
一、品种来源昆仑10号系我所青稞育种组于1974年以昆仑8号作母本与南繁3号杂交,经多次单株选择培育而成。组合编号74—117,原代号“1039”。1977年品系定型。1979—1984年参加品种(系)产量比较试验。与此同时,在全省布置区域试验和生产试种,绝大部分的点增产,表现抗旱、耐寒、苗期耐地面最低温-12℃,抗病、优质、高产。具有  相似文献   

7.
1选育经过通引一号大麦,原名“88-57”,系我所1988年从日本引进的大麦材料中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1991年参加所内品系比较试验,表现高抗大麦黄花叶病,生长清秀,分率性强,有效德多,成熟期早,丰产性好。1992、1993年参加南通市大麦品比试验;1994、1995年参加江苏省大麦品比试验,区试均已通过。1996年通过了江苏省种子公司委托南通市种子公司组织的大麦生产试验,1997年2月经南通市品种审定小组审定通过,定名为“通引一号大麦”。2产量表现1991年所内品系比较试验,平均亩产368.46kg,比对照如东三号增产IO.56%;1992、1993年…  相似文献   

8.
根据浙江省大麦高产攻关协作规定,我站于1984—1985年搞了大麦73—21和904试验田三块,于5月10—12日成熟收割。经验收,共计面积4.043亩,总产3358.7斤,平均亩产826.5斤。比1983—1984年4.665亩大麦试验田766.3斤,平均亩增60.2斤,增产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继续鉴定1984—1985年省区试获第一位的品种—79026在生产上的适应范围,产量表现和纤维品质,为大面积推广接班品种提供依据。参试品种为79026,以外省引进的泗阳835和本省1984年前鉴定的赣棉78—7分别作为它的对照品种。并在全省不同生态地区的彭泽县棉种场、玉山县农科所、丰城荣塘棉种场、省滨湖所、省棉花所等五个试点进行鉴定。试验制订了统一的设计方案,随机排列,重复两次,小区面积0.2—0.3亩,全试验净面积1.2亩(彭泽点1.8亩),每亩密度4000株左右。综合试验结果:各参试单位,除玉山点因田间施工不严,数据不全报废外,其余各点均按实施方案执行。79026 1984—1985年参加省区试,产量列第一位。1986年各点子棉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10.
闽红82/34系我所1980年从南选×紫光有性杂交后代中育成的红麻新品种。1984—1989年经品系比较和多点试验,平均亩产原麻352.5公斤,比主对照品种青皮3号增产12.98%;比副对照品种722(对比44点次)增产9.66%,均达极显著标准。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的特性。1987—1990年省内外累计示范试种1万多亩。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大麦总产的 70 %左右用于饲料 ,因此培育高产优质的饲料大麦新品种意义重大。饲料大麦新品系 97- 1 1 7是我所于1 994年采用杂交后代“940 572”( 90 44×岗 2 )为母本 ,“94396 4”[( 841 6 5×成城 1 7)×沪麦8号 ]为父本杂交 ,经过 3年当地及异地 (云南夏繁 )的连续选择 ,1 997年进入鉴定圃 (比对照品种沪麦 1 0号增产 5 7% ) ,1 998年升入品比圃 (比对照品种沪麦 8号增产32 3% ) ,1 999年参加上海市区域试验 ,2 0 0 0年继续参加上海市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 ,表现优异 。1 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结果1 999年上海市区域试验 ,该品系 …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为全国大麦的主要产区之一,常年栽培面积在400万亩左右,最高的1984年高达447.4万亩。由于复种指数较高,给轮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大麦黄花叶病发病面积有所增加据省农业厅植保站统计,1984——1987年,全省平均发病面积约3.8%,年度间的幅度为2.3——5.8%,一般病田亩减50公斤左右,重则减产100公斤以上,仅黄花叶病一项,全省四年大麦损失达2000万公斤左右。嘉善县于1983年开始进行耐“黄”大麦品种(系)引种、鉴定工作。经过五年的努力,从87个新品种(系)中,筛选出耐“黄”能力强,综合性状好的沪麦10号新品种。1988年浙江省种子公司已确认沪麦10号适宜于全省黄花叶病地区种植,并通过了加兴市农作物品种审  相似文献   

13.
啤酒大麦吉啤1号系吉林省农科院作物所大麦室于1982年以六棱皮大麦莫尼斯(Morex,美国当今标准啤酒大麦)为母本,六棱大麦明谷(Mingo,加拿大耐湿啤酒大麦)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经过四次南繁加代六个世代的选择育成的疏穗六棱长芒皮大麦新品种。1984年进入鉴定、品比试验;1986—1989年参加省区试及生产试验;1990年1月报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992年11月吉啤1号被农业部定为全国唯一的一个啤酒大麦开发品种并被农业部列为“八五”农业重点科研开发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14.
优质、高产、抗病啤酒大麦新品系 KA—4B。KA—4B 系连云港市大麦品种改良中心,从西海皮32/T133/F4/T157杂交组合中选育而成的。经省区试平均亩产362.5公斤,91年我所大麦品资组  相似文献   

15.
鲁花5号是山东省潍坊市农科所于1971年以花27为母本,白沙1016为父本杂交后经11年反复选择鉴定,于1982年育成。参加了1983—1985年省春播花生早熟组区试及1984—1985年生产试验,1986年经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并确定在全省推广。 产量表现 1983—1985年省三年区试共30点次平均亩产荚果277.9公斤,居参试的七个品种首位,比对照花28增产10.2%;1984—1985年省生产试验,两年5点10次,平均亩产荚果243公斤,居首位,比花28增  相似文献   

16.
优质高产啤用大麦新品种蒙啤麦一号(原代号2001-132)系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作物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联合选育而成.该品种经过多年的株系比较、品系鉴定、品系比较、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均表现出高产、抗旱、抗病、抗倒伏、品质好等特点,2008年4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适宜在内蒙古的东、西部不同生态区种植,在生产上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苏豆4号(原名苏88-M21)是以中豆5号为母本、苏系5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采用综合选择法而育成的淮南夏大豆新品系,1999年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过程该品种1984年配制杂交组合,1985年种植杂种一代,去伪存真,1986年至1988年采用综合选择法选择优良单株,1989年对决选的单株进行株行种植,1990-1991年种植鉴定圃,1992-1994年参加多点试验,1995-1997年参加淮南夏大豆区试,1998年参加淮南夏大豆生产试验。2 产量情况(1)1995年区域试验,7个品系(种),6个试点,平均亩产15373公斤,比对照种南农88-48增产765%,名列第3位。(见…  相似文献   

18.
甘啤8号是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与啤酒原料研究所以甘啤4号为母本、chariot为父本,2004年组配杂交组合,经14年选育而成的啤酒大麦新品种。2014—2016年参加甘肃省区域试验,同年参加甘肃省生产对比试验和生产示范,产量位居参试品系第一;2015—2016年参加第二届国家大麦(春播)品种区域试验,产量位居参试品系第一;2016年参加国家大麦(春播)品种生产对比试验。据百威英博武汉啤酒厂、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西北啤酒大麦及麦芽品质检测实验室分析结果,其酿造品质达到国标优级标准。该品种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倒伏、抗病强,酿造品质优良,是一个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啤酒大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大麦新品种湘裸麦2号的选育潘端芝,李亦斌,杨昌宗(湖南省娄底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邵东,422808)1984年以早熟43与镇鉴12杂交,其后代经多次加代,1988年进入新品系鉴定,1989年进入品种比较试验,1990~1992年参加娄底地区大麦品种区试...  相似文献   

20.
浙皮2号(原名83—122)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一个大麦新品种,具有生育期短,分蘖性强,矮杆抗倒和耐迟播的特点。1984年引入我市试种并参加市大麦品试,1985年进行繁殖,1986—1989年全市累计种植面积2360亩。据1984—1985年度5个试点汇总:浙皮2号平均亩产313.5公斤,比对照浙皮1号增产4.29%,仅次于秀麦1号和浙农大3号,据11个参试材料的第三位;1987年市原种场种植浙皮2号146.8亩,在生育中后期屡遭冷害的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