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谷县是玉米种植大县,但近年来随着玉米粗缩病的大面积发生,玉米产量不断降低。该文结合阳谷县玉米粗缩病的发生情况,总结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期指导广大农民防治玉米粗缩病。  相似文献   

2.
文章详细阐述了山东省东平县玉米粗缩病和灰飞虱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发生原因,以及玉米粗缩病无害化综合防治技术,科学分析了玉米粗缩病发生与灰飞虱发生的关系,以及玉米粗缩病在不同品种间发生情况,提出调整玉米播期、化学药剂防治传毒昆虫和防治技术的示范应用与大面积推广等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3.
关中东部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年代,玉米粗缩病曾在我国河北、河南、辽宁等地发生,在河北石家庄大发生,损失巨大。进入80年代,在北方玉米种植区零星发生。90年代初,玉米粗缩病在陕西关中东部零星发生,随后迅猛扩展,病情急剧上升,危害巨大,导致大面积减产,部分田块绝收。为了防治玉米粗缩病,笔者1994~1997年对关中东部的渭南市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2006年,山东省平邑县大面积发生玉米粗缩病,造成玉米生产的严重损失,由于农民不明白原因,怀疑玉米品种的质量,由此引发多起农民集体上访事件。为充分掌握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实际情况、分析病害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在省农科院、省玉米研究所的帮助下,我们对全县玉米粗缩病发生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走访农户,与种子生产经销单位广泛座谈,分析了2006年平邑县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基本原因。一、2006年平邑县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基本情况1.病害症状感病玉米植株叶片宽短密生,叶色变深、变厚、变小,植株明显变矮,相当于正常株高的1/2~1/3,…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气候及耕作条件的影响,玉米粗缩病在中牟县玉米田持续偏重发生,已由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成为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有效控制玉米粗缩病的发生,我们于2007~2009年,进行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技术有关方面的研究,并通过大面积示范、开展技术培训等措施,促进了玉米粗缩病综合治理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有效地遏制了病害重发势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夏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特点与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粗缩病是危害玉米生产的主要病毒病害之一,也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就兖州市来讲,由于夏玉米实行间作套种,播期提前,造成玉米粗缩病大发生,大面积减产。特别是2007年,一般田间病株率达到40%~50%,平均减产10%-30%。如何控制夏玉米病毒病,特别是玉米粗缩病的危害,已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玉米灰飞虱及粗缩病的生态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毒灰飞虱传播MRDV导致玉米粗缩病,系统调查了灰飞虱和玉米粗缩病发生状况,明确了玉米播种期、种植模式、玉米品种对粗缩病的影响,春玉米早播,夏玉米适期晚播病害发生程度减轻,不同种植模式病害发生程度有差别,当前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品种没有完全抗病的品种,都不同程度感病。粗缩病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适期早防的原则,突出生态学防治的作用,辅以关键期低毒农药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玉米粗缩病及玉米螟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在病虫害流行的严重地块,往往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该文主要对玉米粗缩病及玉米螟的发生规律、症状特征、防治措施等进行介绍,以供玉米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害,田间主要靠灰飞虱带毒传播。1994年发病较为严重,以后年份较轻。近年来,在部分地区又大面积发生危害,病株率达到8-12%,严重的地块达到20%以上,造成玉米严重减产。该病发生除为害玉米外,还可侵染小麦、高梁等作物。因此了解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及时进行综合防治,是保证玉米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一、发生症状:玉米出苗后即染病,  相似文献   

10.
一、玉米病毒病的发生特点玉米病毒病是广泛发生的世界性病害,已经从原来的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该病是由病毒侵染所致,目前世界上报道的侵染玉米的病毒种类已达40多种。在中国,常见种类是粗缩病和矮花叶病两种,有时混合发生,其中粗缩病为害尤为严重。1993年,以掖107等自交系为亲本的制种组合在辽西大面积发生粗缩病,造成重大损失。但是,这也对玉米病毒病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河南省不同播期玉米粗缩病的发生情况及药剂拌种处理对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效果,选择在河南省常年玉米粗缩病发生较普遍的开封市开封县和新乡市原阳县进行不同播期和拌种处理对玉米粗缩病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013年开封试点的玉米粗缩病发生程度和普遍性比原阳试点严重,开封试点在5月4日-6月8日播种的玉米均发病严重,而原阳试点在5月4日-6月3日播种的玉米有粗缩病发生,其中以5月14日播种的玉米发病最重,但在6月8日后播种的玉米已能避免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开封试点玉米粗缩病为重度发生,原阳试点为偏重发生。拌种处理的结果表明,开封试点处理间株高和病情指数的差异均不显著,原阳试点各拌种处理间玉米粗缩病病情指数差异显著,株高、产量性状表现极显著差异。以高巧拌种处理的病情指数最低、株高最高,且分别和对照差异显著,效果相对较好,但在玉米粗缩病严重发生的情况下,所有拌种处理对玉米粗缩病均没有防治效果,即使在发病相对较轻的环境下,防治效果也有限。  相似文献   

12.
一、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危害 近年来,玉米粗缩病在我国北方发生呈明显上升趋势,对我国的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孟州市1995年以前,玉米粗缩病只在个别地区零星发生,2005年发生面积0.2万hm2,严重地块病株率6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种子处理及播种期对玉米粗缩病发生和防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种子处理对防治玉米粗缩病有一定效果,但不能完全解决灰飞虱传播的玉米粗缩病的发生;5月份种植的玉米,遇灰飞虱为害高峰期,玉米粗缩病发生最重;在衢州4月下旬至8月种植的玉米都会发生粗缩病,但1年中发病高峰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份。  相似文献   

14.
玉米粗缩病的研究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梅 《河南农业》2009,(10):18-18
一、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危害 近年来,玉米粗缩病在我国北方发生呈明显上升趋势,对我国的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孟州市1995年以前,玉米粗缩病只在个别地区零星发生,2005年发生面积0.2万hm^2,严重地块病株率60%以上。  相似文献   

15.
正近些年来,玉米种植区玉米粗缩病发病面积一直上升,危害逐年加重,成为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通过近些年对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做了分析,了解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原因,并找到了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玉米是中国重要的农作物,而玉米粗缩病是对玉米有着毁灭性的玉米病毒,玉米一旦发病,难以治理,严重的可能会造成绝收。为了防止玉米田粗缩病的发生,我们了解到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玉米病毒病。一、发生因素  相似文献   

16.
晋南玉米粗缩病流行原因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由飞虱传播的病毒病,过去在山西省玉米生产上不形成为害,1992年在运城地区局部发生,1993年起大面积流行,减产严重。经过3年调查,初步总结出粗缩病在晋南的发生规律,分析了其流行的主要原因,根据发病特点、提出加强研究、调整播期、清除杂草和药剂拌种4项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7.
徐春红 《新农业》2009,(10):27-27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病毒病。玉米感病后,轻者减产,重者绝收,是一种严重威胁玉米生产的毁灭性病害,农民俗称为癌症。过去粗缩病在大连市只有零星发生,危害不重。2008年由于受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沿海部分地区玉米粗缩病发生较重,株发病率达到20%~30%,个别严重地块发病株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18.
玉米粗缩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玉米病害,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其中以出苗到9叶期是粗缩病易感生育期。玉米粗缩病对玉米的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减产2~3成,严重的将会在5成以上,甚至绝收。自2007年玉米粗缩病在鹤山区玉米大田点片发生以来,呈逐年加重发生趋势,近两年,鹤山区60%以上的玉米田都  相似文献   

19.
玉米粗缩病是由粗缩病毒引起的玉米病毒病,每年在不同的地区都有发生,造成玉米减产。通过调查观察,总结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的方法,为玉米粗缩病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玉米粗缩病发生特点;总结了2007年丰县半夏玉米粗缩病大发生的原因;提出了玉米粗缩病的综合防治措施,要采取以调整播期等农业措施为主,同时坚持 "切断毒链、治虫控病"的化学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