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牡丹皮中丹皮酚进行测定.牡丹皮中丹皮酚平均检出量为6.142 μg/mL,平均回收率为101.4%(RSD=0.75%).该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牡丹皮中丹皮酚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波及冰浴法对咪松酚乳膏进行前处理,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咪松酚乳膏中硝酸咪康唑、醋酸地塞米松和丹皮酚的含量.硝酸咪康唑线性范围为40.5~648.0 μg/mL,r=0.999 1;醋酸地塞米松线性范围为3.05~48.8 μg/mL, r=0.999 8;丹皮酚线性范围为20.5~328.0 μg/mL, r=0.999 4;硝酸咪康唑、醋酸地塞米松及丹皮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4±1.25(%), 98.46±1.04(%) 和98.24±1.29(%).  相似文献   

3.
周大学  骆小方  任邦春  潘峰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2):190-191,201
采用超声辅助萃取法从六味地黄丸中提取没食子酸,考察溶剂比例(甲醇:0.1%乙酸)、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对六味地黄丸中没食子酸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六味地黄丸中没食子酸超声辅助萃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六味地黄丸中没食子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比例(甲醇:0.1%乙酸)2:8、超声温度40℃、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180 W.没食子酸在1.6~19.2μg/mL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n=3).超声辅助萃取法与浸渍提取法相比,提取没食子酸含量增加了17.14%~23.62%.  相似文献   

4.
朱伟军 《长江大学学报》2007,4(4):380-381,388
目的:建立六味地黄丸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样品,利用缝管捕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铅含量。结果:六味地黄丸中铅的平均检测浓度为0.786μg/g.相对标准偏差为2.34%,回归方程为D=0.0797C+0.0028,r=0.9987,回收率为91.2%~104.8%。结论:微波消解-缝管捕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六味地黄丸中铅含量的装置简单,操作简便、快速,且准确度和灵敏度高,可用于六味地黄丸中铅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红花龙胆中重金属元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贵州少数民族药红花龙胆中重金属(Mn,Zn,Pb,Cu,Cr,Cd,Ni)的含量,采用HNO3HClO4(5∶1)体系消解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红花龙胆中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红花龙胆中Zn、Cu、Cd、Mn、Ni、Cr、Pb重金属含量分别为51.45 μg/g,9.64 μg/g,0.28 μg/g,62.79 μg/g,6.39 μg/g,5.60 μg/g,12.26 μg/g,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大小依次为Mn>Zn>Pb>Cu>Ni>Cr>Cd.加标回收率在96.7%~105.2%,RSD为0.46%~2.26%,该法快速、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红花龙胆中重金属元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县、石屏县、屏边县和金平县的小米辣中矿物元素Ca、Mg、Fe、Zn、Cu、Co、Ni等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在0.43%~1.86%之间,回收率在96.58%~106.92%之间.结果表明:Mg含量最高的是屏边小米辣,为2 266.6 μg/g;Ca、Fe、Co含量最高的是蒙自小米辣,分别为750.0、57.55、0.625 0 μg/g;Zn、Cu、Ni含量最高的是金平小米辣,分别为15.70、15.18、1.875 μg/g.Mg在测定的元素中含量最高,平均含量高达1 853.8 μg/g,其次是Ca,平均含量为631.9 μg/g,Fe平均含量为43.54 μg/g,所测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Mg>Ca>Fe>Zn>Cu>Ni>Co.小米辣中含有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Ca、Mg、Fe、Zn、Cu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湿疹纳米乳中丹皮酚的包封率测定方法,用于评价湿疹纳米乳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葡聚糖凝胶G-50柱分离湿疹纳米乳中包封的丹皮酚与未包封的丹皮酚。HPLC法测定湿疹纳米乳中丹皮酚的含量,并计算其包封率。结果 纳米乳中丹皮酚的含量在0.4160~41.6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为0.999 9,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98.43%,RSD为2.90%;纳米乳中丹皮酚的包封率值为(92.43±0.44)%,RSD为0.43%(n=6),葡聚糖凝胶柱分离纳米乳上样回收率为(90.5±0.17)%,RSD为1.84%。结论 葡聚糖凝胶G-50可以将湿疹纳米乳和游离的丹皮酚较好地分开,湿疹纳米乳中丹皮酚的包封率测定方法可作为工艺研究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UPLC法测定亳白芍中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没食子酸、儿茶素、丹皮酚6种成分含量,研究水煮时间、去皮、去皮水煮顺序等初加工方法对亳白芍中6种指标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白芍初加工方法。结果表明,水煮后白芍中的没食子酸、儿茶素含量增加,在15 min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53、3.11 mg/g;丹皮酚含量降低,水煮20 min含量由0.065 mg/g降至0.006 mg/g;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含量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在15 min时含量最高,分别为14.21、38.33、1.66 mg/g。去皮后没食子酸含量稍有增加,而其他5种成分含量下降。水煮后去皮没食子酸、儿茶素、芍药内酯苷含量高于去皮后水煮,而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含量较低。白芍初加工方法为沸水煮15 min取出,冷却,刮去外皮,干燥。  相似文献   

9.
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丹皮酚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L16(45)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丹皮粉粒径(A)、浸润时间(B)、氯化钠用量(C)和馏出物量(D)对丹皮酚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丹皮酚提取量的主次因素为A>D>B>C;最佳工艺条件为丹皮粉粒径0.45mm,氯化钠用量60g/kg,浸润时间3h,收集馏出物量300mL。按筛选的最优工艺重复提取2次,结果表明,第1次蒸馏丹皮酚的平均提取量达23.72g/kg,第2次蒸馏丹皮酚的平均提取量为1.69g/kg,说明第1次蒸馏基本代表了样品内丹皮酚量。  相似文献   

10.
《农村实用技术》2012,(12):63-63
六味地黄丸是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6味中药组成,具有滋补肾阴之功效,是治疗肾阴不足的基本方,近年来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还有许多新功效。1、调节免疫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六味地黄丸能提高实验动物降低的脾脏白细胞介素-2活性,拮抗使用醋酸可的松造成的脾脏重量减轻。同时发现,六味地黄丸对多形核白细胞的免疫功  相似文献   

11.
采用FRAP、DPPH和ABTS 3种方法测定了8种市售茶类饮料的抗氧化活性并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其总酚含量。结果表明:8种茶类饮料在抗氧化活性和总酚含量方面是很好的抗氧化剂来源。在FRAP和ABTS试验中,绿茶饮料的抗氧化活性最强,TEAC平均值分别为5 878.66、7 266.99 μmol/L,红茶饮料的抗氧化活性最弱,TEAC平均值分别为2 748.40、3 478.71 μmol/L;在DPPH试验中,红茶饮料的抗氧化活性最强,VCEAC平均值为20 406.10 μmol/L,绿茶饮料的抗氧化活性最弱,VCEAC平均值为17 481.76μmol/L;总酚含量结果表明,绿茶饮料450.76 μg GAE/mL>乌龙茶饮料357.91 μg GAE/mL>红茶饮料247.83 μg GAE/mL。此外,试验结果显示,茶饮料的总酚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并不一定存在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2.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小蓟(Cephdanoplos segetum)中绿原酸含量.其中色谱柱为Acquity-BEH C18(50×2.5 mm,1.7 μm);流动相A和B分别为甲醇和0.1%(V/V)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柱温30℃;进样量5.0μL;检测5.0 min;检测波长327 nm.在该色谱条件下,小蓟中的绿原酸无干扰峰,含量在5.0~60.0 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试验结果的RSD分别为0.79%、2.70%和2.52%,平均回收率达101.0%.汉中小蓟中的绿原酸含量为2.15±0.06mg/g.色谱方法快速、简便、稳定、可靠,为小蓟及其他植物材料中绿原酸的含量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六味地黄胶囊中马钱苷、芍药苷和丹皮酚3种成分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方法]以Waters ODS C18(4.6 mm×250 mm,5μm)柱为分析柱、甲醇-0.1%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芍药苷和马钱苷为230 nm、丹皮酚为274 nm,柱温40℃。[结果]芍药苷在0.066 5~1.663 2μg、马钱苷在0.107 9~2.697 7μg、丹皮酚在0.122 4~3.060 0μg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4、0.999 8、0.999 9,平均回收率为芍药苷97.63%(RSD=0.82%)、马钱苷97.66%(RSD=0.74%)、丹皮酚96.22%(RSD=1.2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六味地黄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凤丹与洛阳红根际微生物及其与根皮中丹皮酚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涂布平板法测定牡丹品种凤丹与洛阳红根际微生物种类及数量,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其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研究牡丹根际微生物及其与根皮中丹皮酚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凤丹根皮中丹皮酚含量(24.688 g/kg)高于洛阳红(13.024 g/kg);凤丹品种根际微生物数量明显低于洛阳红;丹皮酚含量与根际真菌、细菌数量呈负相关。凤丹和洛阳红根际真菌、细菌与放线菌总量均大于非根际;凤丹根际真菌、细菌数量均小于洛阳红,而放线菌数量大于洛阳红。  相似文献   

15.
曹志  何生虎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334-2336,2340
建立了同时测定中药复方透皮软膏中绿原酸和咖啡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 1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和0.1%磷酸溶液(体积比为9∶91)为流动相,等度洗脱,327 nm处检测,绿原酸和咖啡酸分别在0.078~0.786 μg/mL(R2=0.9997)和0.042~0.420 μg/mL (R2=0.999 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5%和100.06%,RSD分别为0.42%和1.35%.结果表明,此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中药复方透皮软膏中绿原酸及咖啡酸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野生萝藦花总黄酮含量,研究了萝藦花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采用A1(NO3)3-NaNO2-NaOH显色体系测定萝藦花总黄酮含量,最佳测定时间为显色后70~80 min,测定方法精密度RSD=0.99%(n=5),回收率为107.43%(RSD=2.40%),利用该法测得萝藦花样品总黄酮含量为2.41%(RSD=3.02%,n=5);制得的萝藦花黄酮对·OH、DPPH·、ABTS·+清除作用的IC50分别为25.06 μg/mL、9.94 μg/mL、1.33 μg/mL,最大清除率分别为57.87%、85.79%、99.52%.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三速和单速循环风机,研究密集烤房不同循环风机对烤烟色素及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三速循环风机烤后烟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分别为5.10、167.74 μg/g,分别为单速循环风机的72.11%和93.30%;叶黄素、β-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0.84、155.56、156.40 μg/g,分别为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新疆不同品种葡萄及葡萄干白藜芦醇含量进行HPLC测定,研究不同品种葡萄制干前后白藜芦醇的含量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 ×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45∶55,V/V),流速0.8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06 nm.测定了40个品种葡萄及53个品种葡萄干的白藜芦醇含量.[结果]该方法测定白藜芦醇的平均保留时间为13.80 min,平均回收率为103.2;,最低检出限为0.8 μg/mL.采用该方法测定的40个品种葡萄果实白藜芦醇平均含量为4.406μg/g,最高9.041μg/g,最低2.680 μg/g.53个品种葡萄干白藜芦醇平均含量为3.569 μg/g.最高6.295 μg/g;最低1.594 μg/g.[结论]该方法分析速度快,具有较高的重现性及灵敏度,适用于葡萄及葡萄干中白藜芦醇的测定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李玉贤  王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31-12132
[目的]优选丹皮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丹皮酚的提取量/率为指标,考察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提取溶剂浓度(氯化钠溶液)、料液比对提取量/率的影响。[结果]丹皮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20 min、氯化钠溶液浓度3%和料液比1∶10。在此条件下,丹皮酚的提取量和提取率分别为0.964 0 g和85.69%。[结论]超声波提取对丹皮酚的提取量/率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不同采收期川丹皮多组分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志川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5):997-1003
【目的】明确不同采收期川丹皮药材多组分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确定川丹皮最佳生长期与采收期,并为丹皮药材建立一种更符合中医理论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运用HPLC法在273 nm测量各样品中丹皮酚含量;在242 nm建立各样品的色谱指纹图谱,并以丹皮酚成分峰为参照计算其它成分的相对含量,图表分析展现牡丹皮多组分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1)垫江牡丹皮药材中丹皮酚的平均含量为1.25%,10月份川丹皮样品丹皮酚平均含量最高;(2)川丹皮中多组分化学成分在第5年11月份达到最高,其变化规律与丹皮酚不呈正相关。【结论】中药材多组分化学成分色谱指纹图谱技术是一种全面评价中药材质量的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可以更广泛地应用于生产、流通领域中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