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草原蝗虫鼠害在玛纳斯的分布、发生危害,分析草原蝗虫鼠害的发生原因;自然条件的变化和人们活动常改变蝗虫鼠害的生态条件及环境,并诱发或抑制蝗虫鼠害的发生。文章指出治理蝗虫鼠害应立足于维护生态平衡,加强蝗鼠情监测,提高防治水平,综合治理等。  相似文献   

2.
草原鼠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草原生态脆弱,植被低矮稀疏,加之长期以来人为因素的破坏,为草原害鼠提供适生环境,一直以来草原鼠害每年以66.67万hm2的规模发生,鄂尔多斯草原是草地鼠害的频发区和重发区。从1974年开始鄂尔多斯市进行大面积鼠害防治。1974~1995年灭鼠完全使用化学制剂,从1996年开始应用生物制剂C型和D型肉毒梭菌毒素灭鼠。草原鼠害治理工作经历了从单一化学防治到以生态控制为主,药物防治为辅的综合治理过程。进入十二五,鼠害灭治更加突出绿色植保理念,强化监测预警能力,加大防治力度,有效防治草原鼠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5.
碌曲县草原鼠害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11年,采取实地调查,按主要生境,地形地貌和鼠害区域设置调查范围和调查点,利用每年春秋季灭鼠机会进行捕鼠,统计鼠种类及数量分布状况,研究了碌曲县草原鼠害区划,提出了县级草原鼠害区划原则、区划指标、区划系统和命名方法。碌曲县草原鼠害区划系统包括草原鼠害小区和鼠害草地2级,前者采用地形地貌+鼠害小区命名,后者用鼠害核心区地名+鼠害草地命名;将碌曲县草原鼠害区划为4个鼠害小区,14个鼠害草地。  相似文献   

6.
7.
蝗虫鼠害的发生会严重导致草场退化,恶化草原生态环境,本文首先分析了草原蝗虫鼠害的分布,其次,深入探讨了治理草原蝗虫鼠害的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甘肃草原鼠害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甘肃草原啮齿类动物区系由68种组成,占全省啮齿动物总种数的75.6%,其中,大多数种的种群密度不超过经济损害水平,有一定的生态学价值;有18~26种的种群密度几乎经常维持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上,是不同草原类型的优势种害鼠。草原鼠害区划工作应遵循历史发展、生态适应和生产实践的原则。以草原啮齿动物区系组成、地带性生物气候和地带性植被为指标将甘肃草原鼠害划分为5个区;以具有一定优势的地带性草原类型,具有代表性鼠类分布型和优势种害鼠为指标,将甘肃草原鼠害划分为13个草原鼠害亚区。  相似文献   

9.
为了摸清昌吉州草原害鼠种类、分布范围、危害程度,正确地指导生产防治,2008~2012年我们对昌吉州草原鼠害的发生分布进行了调查。据调查,全州草地害鼠种类有8科21属32种,按地形植被和害鼠的分布情况把全州草原鼠害分布区划分为2个分布区、6个带,总面积249.1万hm2。  相似文献   

10.
宁夏盐池县是以牧为主的县,也是鼠害最为严重的县之一,为了控制这一危害,减少牧草损失,盐池县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鼠害防治的研究工作,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特别是自2001年全国无鼠害示范区建设项目实施以来,鼠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效.为总结经验,推广有效的鼠害治理措施,就如何解决鼠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立鼠害控制的长效机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阿拉善左旗荒漠草原鼠害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阿拉善左旗荒漠草地的害鼠种类、危害情况和发生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意见,荒漠草地鼠害防治应采取加强封育、保护招引天敌、人工机械防治、药剂防治、综合治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盐池县通过40多年的鼠害防治,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对遏制草原退化、维护生态安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总结经验,推广有效的治理措施,就如何解决鼠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立鼠害控制的长效机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次调查选取乌兰察布市鼠害危害4个重点区域,分别为四子王旗、化德县、商都县和察哈尔右翼后旗。通过对4个旗县草地种类、密度、鼠害情况进行防治前摸底调查,确定7个试验区。同时为保护生态安全,选取生物制剂C型肉毒素生物拌制小麦毒饵,使用飞机、大型机械进行鼠害防控,并对试验区防控效果进行全面评估,为今后鼠害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据调查,博州草原害鼠种类分6个科、5个亚科,共有20种。发生危害范围之广,几乎遍布博州各类草场,鼠害区域总面积8.2万hm2。  相似文献   

15.
2000年我国草原鼠害发生状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施大钊  钟文勤 《草地学报》2001,9(4):248-252
2000年我国青海、新疆、内蒙古、四川分别发生不同程度的草原鼠害,经济损失巨大。对鼠害发生区的草原以及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造成严重破坏。草原鼠灾发生的主要特点是:害鼠以小型群居鼠类或地下生活的鼠种为主。草原害鼠加剧了草场退化和荒漠化进程。过度或不合理放牧是鼠灾“爆发”的诱发成因。本文提出防治鼠害发生的对策:建立健全鼠灾预警系统;推广综合防治示范区;讲究合理用药与用药安全;加强对牧工的培训,合理安排草场载畜量;统筹安排畜牧、环境保护与卫生部门的经费,发挥地方政府和群众及各方面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新疆畜牧业》2012,(5):20-20
根据去冬今春监测数据分析预测:2012年新疆草原害鼠中等偏重发生,危害面积511.93万hm^2。主要危害种类有黄兔尾鼠、大沙鼠、鼹形田鼠、赤颊黄鼠等,主要发生在荒漠草原、山地草原和草甸草原,发生区域涉及伊犁、塔城、昌吉、哈密等14个地州60余个县市。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瓜州县草原鼠害的现状,控制鼠害的主要方法及利弊,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大力推行生物防治和生态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05年9月2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原工作站王洪波站长出席全国草原鼠害防治工作会议,作为会议的第一个典型介绍了宁夏防治鼠害的做法和体会,现将其讲话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年,国家高度重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加大人工种草力度,天然草场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但草原利用不合理,过量放牧,超载放牧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加重,在此背景下给草原鼠害的发生流行提供条件。草原鼠害是危害草地生态环境的主要害虫,一旦发生流行,不但会降低草原的载蓄量,使得优质牧草的显著下降,且还会造成草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进一步加重人、畜、草地之间的矛盾,影响草地畜牧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该文主要论述内蒙古亚克石市草原除害的防治现状,并提出草原鼠害防治的建设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07年开始国家在齐齐哈尔市郊区实施草原无鼠害示范区建设,使草原鼠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加之草原的全面禁牧,使草原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载畜量增加,农牧民增收。同时也控制了鼠的疫源性疾病的传播。利用生物药剂防治鼠害保障了人及家畜的安全,为畜牧业绿色、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