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浙江森林植被作为研究对象,在空间布局的基础上研究其森林植被生态保健功能,针对浙江省各个区域的森林植被现状和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未来森林植被的规划发展方向和保护的方法,并探索保护森林植被资源的创新性模式。  相似文献   

2.
城市森林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功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城市森林建设的宗旨就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居住环境。为认识城市森林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阐述了城市森林的内涵以及城市森林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3.
严妍  万福绪  申斓  高冬平  王国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5847-5849,5854
利用2007年苏州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参考国家林业局2008年发布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的计算公式,根据当今时代经济背景,对其中部分社会数据参数进行一定更新,对苏州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进行了初步量化评估。结果表明:苏州市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38.24亿元/a,其中涵养水源功能价值为21.01亿元/a,保育土壤功能价值为2.71亿元/a,固碳释氧功能价值为4.87亿元/a,积累营养物质功能价值为1.72亿元/a,净化大气环境功能价值为1.10亿元/a,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价值为6.20亿元/a。森林游憩功能价值为0.63亿元/a。  相似文献   

4.
北宫国家森林公园森林保健功能指数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明臣  梁玉莲  叶兵  喻素芳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4):185-188,194
基于人体舒适度指数、空气富氧度指数、空气清洁度指数3个单项指标构建城市森林保健功能体系和评价综合指数(UFHI),并给出了评判城市森林保健功能指数的等级标准.通过对春、夏、秋3个季节北宫国家森林公园单向指标及综合保健功能分5个时段进行评价,探讨北宫国家森林公园城市森林的整体保健功能.结果表明:北宫国家森林公园人体感觉舒适的时间秋季最长,其次为夏季,春季最短;空气富氧度夏季明显高于春秋两季,日变化成“W”形分布;空气清洁度亦为夏季明显高于春秋两季,春秋空气负离子含量较低且日变化缓和.城市森林保健功能指数(UFHI)夏季最高,春季次之,秋季最低,春季与秋季指数值差别不明显,3个季节的保健等级均在3级以上.北宫国家森林公园保健功能最佳发挥时段因季节而异,在夏季能为城市居民提供更高的保健效益.  相似文献   

5.
生态旅游地的保健功能及其在生态保健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生态旅游地的保健功能与其诸多环境因子有关,营造良好的保健环境是建造生态保健园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阐述生态旅游地保健园植物精气,空气负离子,小气候和绿色环境等多种森林环境因子对人体的生理功效的基础上,以广东增城金坑森林公园为例探讨了生态保健园的选址及树种改造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城市森林与绿地面积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大量资料论述了每公顷森林的生态功能,进而提出计算城市森林面积和覆盖率的依据,并以哈尔滨市为例,做了计算说明,提出城市森林,绿地布局与选择树种的建议、可供有关城市勘察规划设计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森林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从城市森林群落的多样性研究、群落的动态研究、群落树种的选择与人工群落配置模式研究3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城市森林植物群落结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中国城市森林群落结构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森林是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城市绿化模式.通过建立和完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保证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保持城市结构与自然生态相融合,实现森林进城、森林围城的目标,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河南省中牟县城的绿化情况,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设思路、绿化分布与框架规划;构建城区外围“一环二带六面”和中心城区“一横二纵三块多线”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建设模式;针对不同区域,对绿化树种进行科学规划.整体规划详细、全面、科学,具备可操作性,对城市绿化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2007年新乡市城市林业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借鉴有关评价森林生态效益的方法,选取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大的6个方面,即吸收CO2、释放O2、净化环境、旅游休闲、野生动物保护和节能减排,初步估算出新乡市城市森林生态功能效益年总价值为25.71亿元。  相似文献   

10.
以生态价值观的视角反思人类城市的发展,探讨以生态中心主义理论构建一种新的城市生态观.在新的生态观基础上的城市森林建设是城市发展建设中新的、更为理性的、多元的价值取向.城市森林作为陆生生态系统,在城市生态建设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改善城市生态坏境,就必须拓展居住环境的绿色空间,发展城市森林.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哈尔滨市区3种不同类型绿地与野外紫椴的叶面积指数、固碳释氧、降温增湿、杀菌滞尘、吸收SO2及重金属量,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环境下紫椴的生态功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野外和公园绿地的紫椴生态功能指标比较接近,某些指标例如固碳、释氧明显高于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公园绿地杀菌率明显高于其他环境,防护绿地对SO2的吸收最高。各种绿地单位面积的各指标值变化规律与单株指标值并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这主要是由叶面积指数、冠幅等的较大差异造成。对生态功能的综合评价显示,单株生态功能野外最强,公园绿地稍差,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功能指数明显较小。单位叶面积生态功能几乎相反,防护绿地最强,附属绿地稍差,公园绿地和野外明显较小。这说明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的紫椴生态功能相对低主要由于叶面积较小造成,如果通过加强栽培管理等措施,提高生活力,增大叶面积,紫椴在此2种城市环境中的生态功能还有巨大的提高空间。  相似文献   

12.
采用查阅文献资料归类分析的方法,推算出不同类型公益林吸收各种主要污染气体的参数.在此基础上,推算出昆明市公益林总体的年吸污量,并计算相应创造出的经济价值效益.将公益林的吸污能力与昆明市各种污染气体排放量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检验是否达到吸排平衡,能否满足昆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环境空气质量的要求标准.  相似文献   

13.
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5 a后,所种植的林木大部分都已经成林,生态健康问题也开始彰显。将生态健康的理念与退耕还林工程的结合是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新尝试。目前国际上关于退耕还林生态健康的研究很少,尚未有一个完整的定义,远未形成系统研究体系。中国对此研究则刚开始, 更多的问题需要调查和研究。在退耕还林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退耕还林生态健康的概念,探讨其概念体系形成发展的历史,并试图构建退耕还林生态健康诊断指标,提出进一步加强植被恢复研究的相关建议,展望退耕还林生态健康研究的可能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哈尔滨市城市森林的天然更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哈尔滨市建成区内0.5hm2相似林龄的11种城市森林类型进行了林木天然更新调查,结果表明:11种城市森林类型中有6种林下更新数量达到天然更新要求,2种林下更新数量接近天然更新要求。更新树种是以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为主的阔叶树种,榆树(Ulmus propinqua)、黄波罗(Phellodendron amurense)更新也很好。各类森林类型林下没有针叶树种的天然更新。蒙古栎(Quecus mongolica)林下没有任何苗木更新,但其他林分林下有蒙古栎更新苗木。对更新苗木进行高度结构和年龄结构测定,结果表明:近4a,水曲柳天然更新数量相对较大,4~7a前黄波罗天然更新数量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保护一定比例的生态用地,在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城市绿地相对,区域绿地一般位于城市建成区外围,具有重大自然价值和区域性影响力,包括重要生态功能区、具有生态调节功能区的绿地等5大类。研究综述了区域绿地在空气污染削减、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三大主要生态功能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由于人们对区域绿地复杂结构、生态功能和生态过程之间缺乏明确的认识,建议在识别不同时空尺度下权衡区域绿地特征、探讨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耦合机制及科学评价区域绿地生态功能等方面进一步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16.
Lu Ying  陆瑛  段渊古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2-74,153
简要介绍生态风景林在城市综合性公园中的发展趋势,并以河津市九龙公园生态风景林为例,从景观设计、及生态设计、景观-生态互融设计来探讨如何营造在特定的城市综合性公园环境中的生态风景.  相似文献   

17.
江西铜鼓县公益林效益计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等效益转换和货币置换,将森林多种效益币值化。计算出铜鼓县公益林总效益为58 150.17万元(1999年现价)。其中,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形产品三者的经济价值分别为30 840.11万元、20 401.28万元、6 908.78万元。除掉生态效益中净化大气这一潜在价值,得出三者经济价值比为1.83∶1∶。  相似文献   

18.
王飞    曹秀文    刘锦乾    齐瑞    赵阳    张涛    陈学龙    曹家豪    王若鉴    武亚男    杨静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36(3):44-51
分析白龙江林区2种次生林群落与结构组成,丰富该地区森林动态资料,为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采用群落生态学研究方法,于自然恢复林中选取次生林栎林(LL)和桦木林(HM)2种林分,分别设置8块20 m×20 m固定样地,对胸径≥3 cm的林木进行每木检尺,计算群落多样性指数、特征值和相似性系数等指标。结果表明,HM和LL中树种丰富且在群落内空间分布比较均匀。LL中共有植物70种,属于46个属、26个科,以壳斗科、蔷薇科、松科、忍冬科为主;HM中共有植物63种,属于35个属、22个科,以桦木科、蔷薇科、松科、杨柳科为主。LL和HM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群落个体主要集中在Ⅰ~Ⅲ级,Ⅴ龄级以后个体较少,表明2种群落均为增长型。2种次生林群落树种组成、空间结构存在异同,HM和LL群落均表现出多数种集中在少数科。说明试验林分植被恢复遵循群落演替动态规律,选择起源和演化具有相似性的树种作为建群种。建议在该地区搭配合理的其他树种,提高林分质量,加强次生林优势植物的利用。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不同人工生态林对土壤主要营养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土高原地区典型流域人工生态林为研究对象,以土壤有机质和主要营养元素的理化特性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人工生态林对林地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后侧柏幼龄林有机碳、全氮和水解氮质量分数均下降,降低率分别为45.73%、30.00%和34.57%,全磷、全钾质量分数分别降低了4.41%和5.61%,但磷、钾的速效成分较先前提高了96.04%和10.71%;刺槐幼龄林0<土壤深度h≤10cm有机碳质量分数有明显的上升,10cm<h≤80cm变化均不明显,但0<h≤80cm总体降低了4.96%,全氮和水解氮质量分数分别降低18.33%和36.31%,全磷、全钾质量分数几乎无变化,但磷、钾的速效成分较先前分别提高了80.77%和12.28%.可见,8年生的刺槐和侧柏对土壤营养元素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侧柏林对土壤营养元素的重组效应优于刺槐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