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大数据时代的林业资源数据已成为一种基础性资源,以林业资源信息服务的方式实现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本研究明晰了林业资源信息服务的界定和基本特征,设计了林业资源信息服务的逻辑模式、架构模式和部署模式,通过在国家林业局和辽宁省开展的林业资源监管服务系统构建过程中对理论研究结果进行了实践应用和反馈修正,可为大数据环境下的林业资源信息服务体系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林业研究是林业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基础研究工作,数据和调查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与林业经济和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关。这是经营林业业务的先决条件和不可替代的条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出现给林业研究者带来了方便,并有效地增强了林业研究的安全性,提高了效率。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无人机技术在林业研究中的相关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林业资源监管信息系统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家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6):93-94
根据林业资源监管的需要建立以统一的林业资源空间分布信息为基础的系统,对森林资源、荒漠化土地资源、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资源等业务进行管理,以便于更高效、更方便、更直观的采集、整理、利用这些资源数据,实现对安徽省林业资源信息"全方位"、"全动态"监测,提供从宏观到微观多级林业资源分布信息,及时准确掌握林业资源历史、现状和动态信息,提高对资源利用的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4.
多源分布式森林资源监测数据集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资源数据分布广泛且来源多样,通过对其进行共享研究,可以为林业信息的共享和林业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服务。通过对森林资源数据使用情况进行分析,采用数据集成设计方法,基于ROA框架,使用REST方式,提出了一个关于多源分布式森林资源数据集成系统设计方案,用以满足各林业部门对森林资源数据集成整合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多层分布式林业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业信息管理和服务涉及不同层次的林业管理和业务部门。目前基于全国的林业互联信息管理服务应用系统还未建立健全。为有效实现林业系统内信息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应用和系统数据的整合以及林业行业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信息服务的无缝有机组合,基于软件即服务的理念,从林业管理、业务服务和技术实现等层面,提出一个多层分布式林业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设想。该平台是一个3层架构体系:信息数据层、业务服务层和信息表现层。提出了基于XML Web Service建立林业业务服务的方法与步骤,以及多层次多用户端的B/S与C/S相结合的林业信息服务应用模式。图1参11  相似文献   

6.
林业资源遥感信息的尺度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遥感数据中获取地面目标分布的专题信息(如林地覆被/森林类型等),是林业资源数据的主要获取手段之一.在对林业资源遥感数据获知的过程中,林业遥感数据的尺度问题是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忽视林业资源遥感的尺度效应,使得对林业资源观测难以获得精确的数据.林业资源遥感数据在时间上、空间上以及应用上都有尺度问题.本文从尺度的定义、林业遥感尺度问题以及尺度转换方法等方面来研究林业资源遥感信息的尺度问题.  相似文献   

7.
林业资源监管通用数据采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资源数据是林业资源管理的基础,简单通用的林业资源数据采集系统是提高林业资源监管信息化水平的重要途径。针对我国林业资源数据采集软件通用性低、重复开发的问题,本文对数据交换、动态数据库管理、功能界面自动生成、智能配置等柔性软件设计技术进行研究,设计开发了适用于林业资源监管的通用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具有简单易用、方便扩展等特点,能够满足林业资源监管各业务对数据快速采集的需求。结合云南省临沧市林业资源管理的需求,基于通用数据采集系统框架开发了临沧市林业资源监管数据采集软件并进行应用,验证了该系统具有很强的通用性与扩展能力。   相似文献   

8.
集成多业务的林业外业巡护系统是指集成森林防火和生态公益林等林业多业务处理的,基于移动定位服务的,集外业移动终端和内业处理的支撑服务为一体的林业外业巡护系统。全面分析了林业各业务中与外业巡护和终端信息交互相关的业务,得出林业各业务之间进行协同作业的重要性和构建集成多业务处理的林业外业巡护系统的必要性;对系统进行了架构设计和物理部署设计,构建了集成多业务的林业外业巡护系统;提出了集成多业务林业外业巡护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基于位置的服务(LBS)的终端信息采集技术、基于存储和转发服务(SM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的终端到各业务系统信息上传技术和基于LBS,SMS和GPRS的各业务系统到终端信息发布技术;并将以上技术及系统在云南省临沧市进行了应用实现。通过实际测试检验得出: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外业巡护的工作效率,增强了业务处理的协同性,节约了林业部门的运营成本。系统是适合当前林业发展现状和符合信息化管理需求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简要介绍相关背景后,针对辽宁省“数字林业”的业务需求,提出辽宁“数字林业”核心平台系统建设方案,利用J2EE企业级体系架构、数据库技术和websphere6.1等技术,建立辽宁“数字林业”核心平台,实现了单点登入、用户同步、多业务系统数据整合和Portal门户功能,为其他各业务平台和应用系统建设提供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保障.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省漳浦县林业资源信息化管理为例,以VB为开发平台,以国产大型地理信息系统超图软件SuperM ap SDX为数据引擎,采用SuperM ap组件式开发技术,对漳浦县现有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进行数据源的综合改造,设计、开发了漳浦县林业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林业资源信息空间和属性数据库.实际运行情况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林业资源管理的效率,增强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促进林业信息化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1.
石林县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建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森林资源信息在位置、多维结构和时序特征等方面表现出时空动态性 ,使GIS在林业中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 .该文以云南省石林县森林资源时空数据为研究源数据 ,借助GIS技术 ,结合遥感技术、数据驱动技术等 ,探讨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和技术 ,并在实践基础上深入分析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信息档案管理、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专题分析以及宏观决策等方面的应用 .应用表明 ,基于地理特征数据的显示平台有利于森林资源信息的可视化和档案管理 ,高分辨率卫星数据与林分消长预测模型的有机结合为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提供实时准确的更新数据 ,多样化、全方位的资源信息和空间分析技术可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类经营管理、预警监测体系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 .  相似文献   

12.
分布式数据挖掘在森林资源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分析了分布式数据挖掘技术在森林资源信息管理中的重要性,探讨了森林资源分布式数据挖掘系统的关键技术 森林资源管理部门的组织机构是一种层次式的结构,从林业基层单位到国家林业局数据量由小变大、数据粒度由细变粗 据此提出了包含客户端程序、服务器数据挖掘组件、分布式数据挖掘组件、数据转换中间件和"四库"等部分的森林资源分布式数据挖掘系统结构,并对结构的各组成部分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林业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林业行业的地理信息数据格式没有统一规范,并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提出了建立黑龙江省林业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构想.依据黑龙江省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体系,结合林业行业特点和《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中的相关标准体系,制定专题数据与框架数据空间配准规则相关联的空间数据工业化标准体系.通过技术平台、数据库平台和应用系统平台的设计,在黑龙江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基础上,增加林业行业基础空间数据和林业综合信息,建立林业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工程.该示范工程将为公众用户提供浏览查询基础地图、林业专题地图和林业综合信息的共享服务,为政府及林业部门提供基于GIS技术的森林资源管理、森林火灾预警、森林病虫害监测及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业务应用服务,为黑龙江省其他行业提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应用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相关规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森林资源数据采集规范、森林资源信息编码规范、森林资源数据库建设规范、森林资源数据传输规范、森林资源信息产品规范、森林资源核心元数据规范的制定原则、方法和内容。图6表1参5  相似文献   

15.
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各类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频发,严重威胁森林资源和公共安全。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应急平台是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和现代先进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以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应急管理流程为主线,是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应急管理和处置的工具,是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技术保障系统。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应急平台在体系上应包括国家林业局、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市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四级结构,在层次上应包括应用层、平台层、数据层和设备层。实施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应急平台建设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对保护森林资源、维护公共安全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图3参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