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聚谷氨酸硫基复合肥在甜高粱和多花黑麦草上的肥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聚谷氨酸硫基复合肥(S-based γ-PGA fertilizer)在甜高粱(Sorghum bicolor)和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上的肥效,以尿素和硫基复合肥(S-based fertilizer)为对照,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75、150、225 kg·hm-2)下聚谷氨酸硫基复合肥对甜高粱和多花黑麦草生产性能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聚谷氨酸硫基复合肥处理的甜高粱产量、粗蛋白含量及氮素利用效率在1 50和225 kg·hm-2两个施氮水平下均优于对照(P<0.05);多花黑麦草生产性能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氮素利用效率在75和150 kg·hm-2两个施氮水平下均优于对照(P<0.05).分析结果说明,聚谷氨酸硫基复合肥肥效优于尿素和硫基复合肥,且甜高粱和多花黑麦草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品质,且氮素利用效率高.  相似文献   

2.
以多花黑麦草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施氮水平多花黑麦草反射光谱特征及产量品质的比较研究,同时分析了多花黑麦草产草量、植株氮含量与光谱反射率间的相关性,构建了多花黑麦草产草量和植株氮含量的高光谱监测模型,结果表明:施氮对多花黑麦草可见光区光谱反射率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施氮水平增加,多花黑麦草在可见光区反射率逐渐降低。不同施氮水平多花黑麦草在450、550、680、760nm处的光谱反射率以处理N200最低,显著低于处理N150、N100、N50和N0(P0.05)。不同施氮处理多花黑麦草产草量与R680间的相关性最高,植株氮含量与R760间的相关性最高,以R680和R760构建了多花黑麦草产草量和植株氮含量的高光谱监测模型,经检验,模型估测值与实测值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多花黑麦草产草量和植株氮含量的监测模型是准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盐土和非盐土种植多花黑麦草进行氮肥施用试验,研究施氮对不同土壤条件下多花黑麦草产量及饲用品质的影响,为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有效改善牧草产量品质提供依据。试验分别在江苏大丰金海农场和南京六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设置N0(对照)、N1(氮用量100 kg/hm2)、N2(氮用量150 kg/hm2)和N3(氮用量200 kg/hm2)4个处理,分别在多花黑麦草拔节期和初穗期进行刈割,测定牧草产量和饲用品质。结果表明在盐土和非盐土施用氮肥对多花黑麦草饲草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非盐土条件下不同施氮处理的多花黑麦草产量和饲用品质均高于盐土,其中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粗蛋白(CP)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非盐土条件下高于盐土,且第1茬高于第2茬;CP含量随着施氮量的上升而升高,而NSC含量随着施氮量的上升而下降;作为NSC主要组分的淀粉在盐土条件下的含量高于非盐土;施氮组的IVDMD高于对照,但不同施氮量间差异不显著;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盐土条件下高于非盐土,第2茬高于第1茬;盐土不同茬次、不同施氮处理的干物质含量(DM)均显著高于非盐土,且第2茬高于第1茬,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非盐土条件下的牧草产量高于盐土,且第2茬高于第1茬,随着施氮量的上升而升高,N2处理组,即氮素施用量150 kg/hm2的产量最高;但在盐土上施氮,多花黑麦草的产量增加幅度高于非盐土。  相似文献   

4.
氮肥种类对多花黑麦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西南地区牧草资源,完善牧草营养施肥技术,本试验以‘长江2号’、‘特高’、‘F4N’3个品种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种类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尿素的多花黑麦草的株高和产量均为最高,其中尿素处理的多花黑麦草第2茬鲜草产量为7 023kg·hm~(-2),显著高于碳铵和硝基复合肥处理(P0.05);硝基复合肥处理的前3茬多花黑麦草的粗蛋白(CP)含量均最高,但施用尿素的多花黑麦草的蛋白质产量(2 054.10kg·hm~(-2))显著高于碳铵和硝基复合肥处理(P0.05);尿素处理前3茬多花黑麦草的中、酸性洗涤纤维(NDF、ADF)含量均显著低于碳铵和硝基复合肥处理(P0.05);施用尿素和碳铵的多花黑麦草粗脂肪(EE)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硝基复合肥处理(P0.05)。碳铵处理的多花黑麦草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高于硝基复合肥和尿素(P0.05),但硝基复合肥和尿素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因此从产量和品质综合考虑,3个品种多花黑麦草均以施用尿素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多花黑麦草适宜的氮肥施用量,本研究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通过设置5个不同氮肥施用量,测定了不同施氮水平多花黑麦草的生产指标和营养品质,并分析了不同施氮水平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施氮量增加至150kg/hm2之后,随着施氮量的固定增加,虽然多花黑麦草的产草量和营养品质会继续小幅增加,但是产出增长的增长率不会再增加,说明研究区域多花黑麦草适宜的施氮量为150kg/hm2。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合理的亚热带地区冬季牧草高产、高品质种植模式,本研究通过将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分别与4种豆科牧草苕子(Vicia dasycarpa)、豌豆(Pisum sativum)、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进行混播,测定不同组合的生产性能和营养特性指标。结果表明,混播组合均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和鲜草产量以及良好的营养特性;在刈割3次的情况下,多花黑麦草+紫云英、多花黑麦草+豌豆、多花黑麦草+白三叶、多花黑麦草+苕子和多花黑麦草+苕子+紫云英组合的鲜草总产量分别为44 863.33、43 923.33、47 003.33、46 470.00和37 970.00 kg·hm-2,豆禾比分别为0.076、0.198、0.085、0.116和0.137;在品质方面,多花黑麦草+苕子和多花黑麦草+白三叶组合的营养产出量较优,但前者粗蛋白总产量最高,各项营养产出量中,多花黑麦草+豌豆组合与多花黑麦草+紫云英组合较接近,但稍低于多花黑麦草+苕子和多花黑麦草+白三叶两个组合。综合分析比较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产量和品质,以多花黑麦草+苕子和多花黑麦草+豌豆两个组合为最佳。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有机肥对黑麦草产量、营养成分及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以邦德品种的多花黑麦草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有机肥施肥水平,即750 (1组)、1 000 (2组)、1 250 (3组)、1 500 kg/hm2(4组),探讨施加不同水平的有机肥条件下多花黑麦草产量、营养成分及发酵品质的变化。结果显示,试验3组和试验4组黑麦草株高、鲜草产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试验3组黑麦草第一茬的干草产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和试验2组(P<0.05),试验2组、试验3组和试验4组黑麦草第三茬的干草产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试验3组和试验4组黑麦草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和试验2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试验1组(P<0.05)。试验3组和试验4组黑麦草青贮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氨态氮、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试验1组(P<0.05);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黑麦草青贮的乳酸、乙酸含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且试验3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试...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肥料施用对越冬期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生理指标及对产草量的影响,于2007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氮磷钾全施(NPK)、不施氮肥(PK)、不施磷肥(NK)、不施钾肥(NP)和不施肥(CK)5个处理,测定了越冬期叶片的部分生理指标,并收获了全生育期产量。结果表明:氮、磷肥施用均可显著提高多花黑麦草叶绿素含量(P<0.05),而施钾对叶绿素的影响相对较小;施氮可提高光合速率,其效果明显高于磷、钾肥;肥料对多花黑麦草水分利用率的影响顺序为氮>磷>钾;各处理相比,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以及水分利用率均表现为NPK>NP>NK>CK≈PK;氮、磷肥的施用均显著降低多花黑麦草蒸腾速率(P<0.05),其变化趋势为NPK≈NPCK≈PK,丙二醛含量则呈相反趋势;与不施肥对照处理相比,氮、磷、钾肥分别使干草产量提高268.3%、53.3%、22.7%。结果说明,施肥可以调节多花黑麦草越冬期的相关生理指标,具有提高多花黑麦草抗寒和抗旱能力,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以"长江2号"、"特高"、"F4N"3个多花黑麦草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水平对多花黑麦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的株高随施氮量的提高显著增加(第2茬除外);各品种前三茬的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300kg/hm2与450kg/hm2施氮水平下的产量差异不显著(第2茬除外),二者均显著高于150kg/hm2施氮水平的产量。多花黑麦草的粗蛋白(CP)和粗脂肪(EE)含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间CP含量差异极显著。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且各氮肥水平下的WSC含量差异极显著,中、高施氮水平下的NDF含量均极显著低于低氮水平。施氮量及品种与氮肥水平互作效应对多花黑麦草的CP、NDF和ADF含量的影响极显著。因此,从产量和品质及肥料成本综合考虑,3个品种多花黑麦草均以施用300kg/hm2纯氮较好,"长江2号"多花黑麦草在该区的表现优于"特高"和"F4N"。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用于西南地区“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饲用玉米(Zea mays)”轮作系统最佳种植组合,本研究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因素为饲用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副因素为不同多花黑麦草+燕麦前作混播组合,测定饲草生产性能和品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燕麦”前作混播组合及后作青贮玉米种植密度的交互效应对玉米的干物质产量、粗蛋白产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等指标有显著的影响(P<0.05);利用熵权法计算饲用玉米产量和营养成分权重,再利用灰色关联法综合评价轮作系统结果表明,前作单播燕麦(Y0),后作饲用玉米种植密度为78 400株·hm-2(D1)时,后作玉米的总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表现最优;前作组合为100%多花黑麦草+25%燕麦(M1)和后作饲用玉米种植密度(D1)组合下“多花黑麦草-饲用玉米”系统总饲草产量最高,可为西南地区的“多花黑麦草-饲用玉米”轮作系统推广可利用的组合。  相似文献   

11.
多花黑麦草饲喂广东灰鹅营养价值的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只健康、2月龄、体重3kg左右的广东灰鹅为试验动物,分两期进行试验:Ⅰ期饲喂基础日粮,Ⅱ期饲喂36%的基础日粮+ 64%的多花黑麦草.试验目的是测定多花黑麦草营养成分含量并通过代谢试验评定其对广东灰鹅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的干物质(DM)22.50%,粗蛋白(CP)11.80%,粗纤维(CF)21.90%,粗脂肪(EE)1.23%,粗灰分(Ash)11.48%,Ca 0.93%,P 0.64%,总能为16.40 MJ/kg;2月龄鹅对多花黑麦草粗蛋白、粗纤维的的消化率分别为77.22%和16.45%,表观代谢能为10.66 MJ/kg.可见,多花黑麦草是一种适合养鹅的优质牧草.  相似文献   

12.
水稻收获后施用0、30、75、120t/hm^3牛粪作基肥,研究了基肥用量对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cy.Teragold)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秋播多花黑麦草春季生长迅速,随生长发育的进程,在抽穗这前干物质生产量直线上升,但粗蛋白含量略有降低,体外干物质消化明显降低,与不施牛粪作基肥的对照相比,牛粪不同施用量处理对多花黑麦草各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生产及饲草品质均无显著影响(P〉0.05),农田种植多花黑麦草消化牛粪的能力大于8t/667m^2.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利用西南地区的饲草资源,以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和大豆(Glycine max)秸秆为材料,研究其混合青贮饲料的营养品质,筛选出适宜的混贮比例.设不同比例多花黑麦草与大豆秸秆混贮,青贮42 d后测定青贮饲料的营养品质.结果表明:大豆秸秆与多花黑麦草混贮显著(P<0.05)提高了青贮原料干物质(DM)含量,添加大豆秸秆显著(P<0.05)降低了青贮原料的粗蛋白(CP)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的损失率,显著(P<0.05)提高了酸性洗涤性纤维(ADF)和中性洗涤性纤维(NDF)的降解率;同时大豆秸秆与多花黑麦草混贮显著(P<0.05)降低了氨态氮/总氮(AN/TN)的值.从青贮品质及秸秆利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建议多花黑麦草与大豆秸秆以8:2和7:3的比例混贮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主要研究桑田冬闲期套种牧草的可行性。试验选择紫花苜蓿(维多利亚)和多花黑麦草(特高)两个品种,通过测定饲草可溶性糖含量、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每公顷可消化养分,探究不同种植密度对饲料桑和牧草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饲草的品质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尤其是对每公顷可消化养分有显著的影响(P0.05),根据每公顷可消化养分的变化规律可以实现紫花苜蓿和多花黑麦草与饲料桑的套种。  相似文献   

15.
张琛  李昌宁  姚拓  何礼  陈鑫  张澜  席博爱 《草地学报》2022,30(11):3009-3017
为探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对非生物胁迫下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的作用效果,本试验以不同浓度(0,50,100,150mg·L-1)四环素胁迫下多花黑麦草为研究材料,探讨四环素胁迫下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MI)对多花黑麦草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菌剂(MI)能够增加四环素胁迫下多花黑麦草幼苗根长芽长,增加叶绿素含量、株高根长及地上地下生物量,改善根尖细胞数量及形态,改善根系性状,增加抗氧化酶(SOD,POD及CAT)活性,降低细胞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MDA)含量。因此,添加复合微生物强化了多花黑麦草对四环素的降解作用,菌剂对四环素胁迫下多花黑麦草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并对四环素胁迫造成的细胞损伤具有修复作用,菌剂的添加提高了多花黑麦草的抗四环素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将多花黑麦草与大豆秸秆以不同比例混合青贮,评价其发酵品质,筛选出适宜的混合比例。试验设多花黑麦草与大豆秸秆的混合比例为10∶0(对照组)、9∶1 (S1)、8∶2 (S2)、7∶3(S3)和6∶4(S4)5个处理。青贮42 d后打开青贮桶,测定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与大豆秸秆混合青贮显著提高了干物质含量,降低了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氨态氮/总氮的值,其中S2和S3处理的丁酸和氨态氮/总氮值最低。V-Score 评分显示各混贮组的V-Score 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S2和S3处理的发酵品质为优等,而对照组的发酵品质为不良。从发酵品质和秸秆利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建议将多花黑麦草和大豆秸秆以7∶3的比例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在马尔康县进行多花黑麦草品种引进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4个多花黑麦草在该地区能够完成生育史,其中多花黑麦草长江2号的产量最高,年均鲜草产量为79800kg/hm2,干物质产量可以达到18700kg/hm2,与其他3个品种的产量相比,并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多花黑麦草饲喂的新西兰肉兔生长兔食物消化率和肠道消化道酶活性进行了测定,旨在为合理利用多花黑麦草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分别用含0、10%、15%、20%多花黑麦草的饲料饲喂新西兰肉兔,测定饲料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等表观消化率,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空肠和十二指肠食糜的淀粉酶、胰蛋白酶活性及盲肠食糜的纤维素酶活性。结果表明,20%多花黑麦草组显著提高了新西兰肉兔空肠胰蛋白酶的活性(P0. 05),极显著提高了盲肠纤维素酶活性(P0. 01)。而10%多花黑麦草组肉兔空肠淀粉酶、胰蛋白酶活性及盲肠纤维素酶活性显著低于15%、20%多花黑麦草组(P0. 05);多花黑麦草组各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基础饲粮组,多花黑麦草添加对新西兰肉兔NDF、ADF的消化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氮肥对两个品种多花黑麦草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通过测定主要生长和生理指标,初步探讨了氮素水平对2个多花黑麦草品种生长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在适量范围内,多花黑麦草的分蘖数、株高和产量随着氮肥水平的提高增长,2个品种最高产施氮肥量相同,为300 kg/hm2;2个多花黑麦草品种随着氮肥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不同;氮肥的施加同时会启动多花黑麦草抗逆防御系统,并且不同品种对氮肥的耐受性不同,美克斯比海克里斯抗逆性更强一些。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晾干及青贮时间对多花黑麦草青贮品质的影响,以确定高水分多花黑麦草青贮的适宜方式。分别在黑麦草刈割当天,晾干1、2、3d后,对其进行30、40、50d的袋装青贮,然后从发酵产物方面分析不同处理的青贮品质。结果表明:通过晾干处理可以降低黑麦草的含水量,提高黑麦草的青贮成功率和青贮品质。通过晾干处理3d后将多花黑麦草含水量降至80%左右再进行袋装青贮40d时青贮品质最佳,p H值为4. 06,乳酸含量达到2. 27%,丁酸含量为0,具有较好的青贮品质。但青贮时间超过40d后会使乳酸含量快速下降,丁酸含量快速上升,导致青贮品质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