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为促进栎属植物引种驯化和开发利用,以北美红栎和沼生红栎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赤霉素、浓硫酸、热水、聚乙二醇、氢氧化钠、低温沙藏、物理去壳、去壳后赤霉素处理等18种处理方法,研究不同处理对两种栎属植物种子出苗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北美红栎1 000 mg·L~(-1)赤霉素浸种2、4、6,浓硫酸10、20 min,30%聚乙二醇浸种2、4、6 h,物理去壳和去壳后赤霉素处理均能显著增加北美红栎出苗率。1 000 mg·L~(-1)赤霉素浸种6 h、浓硫酸20 min、低温沙藏、物理去壳、去壳后赤霉素处理分别能使北美红栎平均出苗时间提前14.79、11.52、10.42、14.75、15.82 d。沼生红栎种子1 000 mg·L~(-1)赤霉素处理(2、4、6 h)、物理去壳、去壳后赤霉素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沼生红栎种子出苗率。1 000 mg·L~(-1)赤霉素浸种6 h、低温沙藏、物理去壳、去壳后赤霉素处理分别能使沼生红栎种子平均出苗时间提前16.09、13.98、18.85、21.45 d。赤霉素、物理去壳处理方法对北美红栎和沼生红栎种子出苗率提高、出苗平均时间缩短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明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种子表型性状和淀粉含量的地理变异规律。[方法]以8个种源的辽东栎种子为材料,对其表型性状及淀粉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不同种源辽东栎种子在种长、种宽、种长/种宽、单粒重及淀粉含量方面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种源辽东栎种长、种宽变异幅度分别为14.38~18.72和11.10~12.82 mm,种长/种宽变异幅度为1.19~1.53,单粒重变异幅度为0.69~1.28 g,淀粉含量变异幅度为46.71%~52.56%;种子种长与种长/种宽呈显著正相关(P〈0.05),种长与单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种长/种宽与单粒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7月均温与种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单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种宽与年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聚类分析表明,8个辽东栎种源可以划分为两大类群:大果高淀粉率类群和小果低淀粉含率类群,前者主要分布于辽东栎天然分布区的西部,后者主要分布于辽东栎天然分布区的东部;陕西黄陵、陕西陇县和内蒙古赤峰种源种子为优良种源。[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辽东栎良种选育、种子调运和原料林基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福建清流、南平、尤溪及江西九江无患子种子为供试材料,分析其种子形态及质量特征、种仁含油率和苗木生长状况。结果表明,福建清流无患子种子的长度、百粒重、发芽率均显著大于其他3个种源;无水乙醇对无患子种仁提取油脂效果最好,福建清流无患子种子的油脂提取率最高,为44.85%,显著大于其他3个种源;江西九江无患子1年生幼苗长势较差,其他3个种源长势相近。综合来看,福建清流无患子可作为南方无患子的备选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4.
辽东栎苗木早期生长与光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辽东栎苗木早期生长与光的关系 ,在苗圃设置了 4种人工控制下的光照强度 (1 0 0 % ,5 0 % ,30 % ,4% ) .对苗木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的出苗率、苗高生长、苗木地径、净光合效率等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全重种子的保存率高达 30 %~ 6 0 % ,而 1 /3,1 /2重处理的保存率为 1 %~ 43.3% ,低于全重种子 .光强对根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苗木的各项指标在全重 (对照 )区 ,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减少 ,而且在同一光照区 ,全重 (对照 )大于 1 /2 ,1 /3重处理的苗木 .辽东栎苗木在光照强度 5 0 %的条件下生长较好 ,相对光照强度小于 30 %时 ,其生长状况显著降低 .辽东栎属于阳性树种 ,从本实验的结果来看 ,虫兽害对种子的危害不是影响天然更新的主要因子 ,林内光照不足 ,对辽东栎幼苗的生长起主要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工作实际对栎类苗木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出苗率、苗高、地径生长、净光合效率以及生长综合表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栎类苗木对光照的需求是保证栎类育苗成败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6.
秃杉苗期生长分析及不同种源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29(1):87-89
秃杉(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种源育苗试验,共收集贵州剑河,云南龙陵、昌宁、腾冲以及湖北利川5个种源,在东至县播种育苗.对各种源苗高、地径、冠幅以及生物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秃杉各种源的生长物候与生态适应性无明显差异,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2)苗期生长出现两个高峰,分别在8月中旬和10月中旬;(3)秃杉种源内各生长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其苗高、地径、冠幅、鲜重、干重变幅分别为11.0~13.8 cm、0.23~0.28 cm、4.8~12.3 cm、1.39~3.22 g、0.63~1.47 g.经综合评定,表现较好的种源依次为:贵州剑河、云南龙陵、云南昌宁. 相似文献
7.
<正> 1. Quercus aliena B1. var. pekingensis Schott. f. alticupuliformis (Liouet S. X. Li)H. W. Jen et L. M. Wang comb. nov.—Q. aliena B1. var. jeholensis Liou et S. X. Li in F1. Lign. N. -E.Chin. 219. 1955. —Q. aliena B1. var. alticupuliformis H. W. Jen et L. M.Wang in Bull. Bot. Res. 4 (4):197. f. 3. 1984.2. Quercus serrata Thunb. var. tomentosa (B. C. Ding et T. B. Chao)Y. C. Hsu et H. W. Jen comb. nov.—Q. glandulifera B1. var. tomentosa B. C. Ding et T. B. Chao F1.Honan 《河南植物志》 1:248. 1981.3. Quercus senescens Hand. -Mazz. var. muliensis (Hu)Y. C. Hsu etH. W. Jen comb. nov. 相似文献
8.
以野生酸枣种子的种仁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播种时期对酸枣出苗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月16日和5月6日播种出苗率最高,分别为89.61%和87.19%,显著高于4月26日的处理,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5月6日播种的种苗长势最强,各生长指标最高,地径可达7.59 mm;其次是4月26日的处理。5月16日播种的种苗长势最弱,地径仅为5.80 mm,极显著低于其他5个处理。综合酸枣出苗及生长指标,酸枣育苗最佳播期为5月6日,其次为4月26日,建议当地酸枣育苗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 相似文献
9.
10.
栎属和青冈属角质层表面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比较了栋属20种、3变种和青冈属11种叶片角质层内外表面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外表面特征变化不明显,但内表面特征差异显著,落叶栎类、高山栎类、青冈栎类都有各自较突出而稳定的特征.该文综合讨论了栎属、青冈属各方面研究的资料,作者认为:把栎属、青冈属归为一属是有一定依据的,建议分为三个亚属,即落叶栎亚属(Subg.Quercus)、青冈栎亚属(Subg.CyclobaIanopsiS)、高山栎亚属(Subg.Suber).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油松种源的遗传变异,确定种子调拨区划,为开展高世代育种提供遗传基础广泛且品质优良的育种群体。从油松分布区5个种子区内的种子园、母树林和人工林(对照)收集种源30份,分析了不同种源种子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种子在长、宽、千粒质量、饱满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发芽时间和圃地发芽率间差异均显著;种子的长宽、千粒质量、发芽率、发芽速度基本符合地理变异规律;发芽指数与饱满率、发芽率、发芽势及圃地发芽率均相关,千粒质量仅与种子长和种子宽正相关;根据油松种源种子的发芽指数,河北平泉(种子园、母树林、人工林)、甘肃省正宁县、河北阜平县和山西隰县人工林种源的萌发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2.
谭飞;陈洪;胡红玲;廖玉华;胡庭兴;陈玉凤;周光良;王曦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8,36(5)
【目的】研究桢楠母树树龄和种粒大小对种子发芽率、多胚率及初生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桢楠良种育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分布于四川盆地西部低山区3个桢楠种群(雨城区小宝洞种群、金凤寺种群和都江堰灵岩山种群)的12株桢楠母树,分别收集其单株种子并进行分级。通过发芽和幼苗培育试验,观察种子萌发情况以及初生苗生长特性。【结果】①12株母树种子的发芽率都在92.00%以上,不同母树间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差异,种粒大小间的发芽率也无显著差异;②所有母树个体都存在多胚现象,但不同母树个体多胚率不同,最高达60.00%,最低为6.33%。每个植株均表现为单胚率最高,双胚率次之,再依次为三胚率、四胚率。双胚率与三胚率、四胚率之间差异显著;③同一母树不同粒级种子多胚率无显著差异。参试个体为刚成熟的壮龄母树,在这一树龄段(60~150 a)内,不同树龄母树的多胚率没有表现出随其树龄变化的规律;④30 d龄的初生苗中,单胚苗的苗高、地径、根、茎、叶等生长指标显著优于多胚苗。【结论】处于壮龄阶段的桢楠母树,树龄和种子粒级对其种子的多胚率和发芽率没有显著的影响,单胚苗生长指标明显优于多胚苗。种子质量和多胚苗对幼苗的出圃有一定的影响,在健康生长的桢楠母树中选用大中粒级种子育苗可提高幼苗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研究实验室条件下不同深度的沙埋和种子大小对沙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埋深度对沙蒿的种子萌发率、休眠率、幼苗出土率及生物量均有显著影响。没有沙土覆盖时沙蒿种子即可萌发;0.5~5 cm的浅层沙埋下,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幼苗存活率及生物量最高,休眠率最低;沙埋深度>5 cm 时,沙蒿的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幼苗存活率及生物量随沙埋深度增加显著降低,而休眠率却显著升高;沙埋深度为12 cm时,种子不出苗,幼苗也不能存活。种子大小对沙蒿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幼苗存活率及休眠率均无显著影响,但对幼苗生物量大小具有显著影响,在0~12 cm的沙埋深度中,除5 cm和7 cm深度下中粒种子和小粒种子萌发的幼苗的生物量间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他深度处理时,大粒种子萌发的幼苗的生物量显著高于同一沙埋深度下中粒种子萌发的幼苗生物量,后者又显著高于小粒种子萌发幼苗的生物量,因此研究认为,沙蒿种子最适宜沙埋深度为 1~ 3 cm的浅层沙埋。 相似文献
14.
阿魏是重要的民族药材,其药材来源于新疆阿魏等几种植物。收集到全裂叶阿魏、新疆阿魏和托里阿魏三种植物种子,从种子外观特征、千粒重、吸水性、萌发特征、及温度层积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目的是阐明几种种子的萌发特性。研究表明,三种阿魏种子具有快速吸水能力,但种子萌发率不同。全裂叶阿魏种子不存在萌发困难。托里阿魏与新疆阿魏种子存在不同程度生理休眠,低温层积可打破种子的休眠,经高温-低温层积过程的处理,可有效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托里阿魏在高温(25℃/15℃)处理14 d,再低温(4℃)层积处理42 d时萌发率可达46%;新疆阿魏在高温处理42 d,再低温层积处理56 d时萌发率可达64%。 相似文献
15.
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无籽西瓜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赤霉素(GA3)、细胞分裂素(6-BA)、天然芸苔素(NBR)浸种处理无籽西瓜种子,探讨这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无籽西瓜发芽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6-BA)和天然芸苔素(NBR)浸种均能明显促进种子活力,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使幼苗生长健壮、整齐一致,其中以150mg/L6-BA与1:4000NBR处理效果最佳。赤霉素处理对种子发芽无明显效果,且苗长势不良,其原因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处理方法对月季种子萌发的影响,为有效提高月季种子发芽率及育种效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以月季种子为材料,开展低温层积处理、不同激素及浓度、不同播种基质及无菌播种对其萌发影响的研究.[结果]低温层积处理的月季种子发芽率为42.22%,发芽势为24.44%;100.0 mg/L GA3和100.0 mg/L NAA处理可显著提高月季种子萌发率和发芽势(P<0.05),发芽率分别为55.56%和48.89%,发芽势分别为42.22%和30.00%;月季种子在河沙中发芽率为42.22%,发芽势为24.44%,优于泥炭:珍珠岩(体积比为2∶1)及菜园土基质;在MS培养基中添加GA3更有利于月季种子萌发,当GA3浓度为0.5 mg/L时,其发芽率为55.56%,发芽势为34.44%.[结论]低温层积处理、100.0 mg/L GA3和100.0 mg/L NAA浸泡月季种子可有效提高其萌发率;适宜的播种基质及培养基对月季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贮藏法和处理法对长白山区柴胡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采用3种不同贮藏法和5种不同处理的3种柴胡种子进行发芽率情况调查,结果表明:狭叶柴胡和北柴胡的种子在4℃冰箱中贮藏发芽率最高,室内次之,湿沙包埋后放在4℃冰箱贮藏的最低;用250 ppmGA处理过的种子发芽率均为最高.经4℃冰箱贮藏、用250 ppmGA处理过的柴胡种子发芽率最高,狭叶柴胡达57.3%,北柴胡达80.0%. 相似文献
18.
盐碱胁迫对M-81E甜高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M-81E甜高粱为材料,分别用0.3%~2.4%的NaCl溶液和pH值7.0~9.6的NaOH溶液对其种子进行单盐、碱胁迫,测定其发芽率,并用0.3%~0.9%的NaCl溶液,pH值7.0~9.6的NaOH溶液对其苗期进行盐碱混合胁迫处理,测定其存活率、相对生长率、相对含水量、束缚水含量、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M-81E甜高粱种子耐单盐、单碱胁迫能力极强;M-81E甜高粱种子发芽率与盐质量分数相关极显著,发芽率随着盐质量分数下降而下降,耐盐极限为1.8%~2.1%;在pH值7.0~9.6时,M-81E甜高粱种子发芽率与碱度相关不显著。M-81E甜高粱苗期耐盐碱能力很强,在盐质量分数0.9%、pH值9.0胁迫下苗期存活率很高,达94.44%;相对生长率、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随盐碱度增强而降低,且盐碱混合胁迫越强下降越快;束缚水含量随盐碱度增强而增高,且盐碱混合胁迫使束缚水含量增加更快;相关分析表明,随盐质量分数升高高粱各指标与pH值相关指数增大,相关性增强;盐碱胁迫影响幼苗生长,盐碱胁迫之间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9.
20.
孟凡丽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3-4
试验以新西兰玫瑰种子为材料,观察其种子形态、测定种子千粒重、饱满率和有仁率,并对不同层积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新西兰玫瑰种子外形三角棱形;外皮黄白色,表皮较光滑略有纹络;种子平均长度0.397 cm、平均宽度0.102 cm、平均厚度0.113 cm;种子平均千粒重为8.819 g。在土壤肥力好,水分充足的条件下,新西兰玫瑰种子的饱满率达78.5%,有仁率为96.9%。新西兰玫瑰种子最佳的层积处理是用30℃温水浸泡后,在0~4℃条件下低温层积140 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