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连续两年对22个茶树品种春梢的一芽二叶制蒸青样,进行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茶多酚含量品种间差异极显著,氨基酸含量年份间差异极显著,咖啡碱含量年份间差异显著、品种间差异极显著,水浸出物含量与茶多酚含量呈正相关。茶树体内生化成分含量因品种不同而不同外,还随气候条件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2.
对茶树品种进行基于常规生化成分的鉴定和多样性分析,可以指导茶树育种中优势互补亲本的选择,从而提高优异基因的交流累加和新品种选育效率。对189个茶树品种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参试茶树品种的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含量分别为2.3%~3.8%、21.5%~33.5%、11%~20%、3.7%~4.9%,4个常规生化成分性状Shannon-Weaver指数均值为1.83,变异系数均值为22%,遗传多样性丰富。基于4个常规生化成分性状分别计算乌龙茶品种与红绿茶品种的欧氏遗传距离,结果显示两类品种之间呈完全重叠的包含关系。主成分分析可将参试茶树品种分成3个亚组,亚组间具有相似的欧氏遗传距离,但又具组内品种特色,可提供茶树育种亲本选配利用。  相似文献   

3.
茶树花主要生化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茶树花的主要生化成分,便于其开发利用,对13个茶树品种、不同开放状态的花及花的不同部位主要生化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花的主要生化成分平均含量分别为:茶多酚10.51%、游离氨基酸1.60%、黄酮类化合物0.62%、水溶性糖35.46%、水浸出物56.11%;盛开期主要生化成分含量较高,露白期低;茶树花不同部位生化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花瓣水溶性糖、黄酮类化合物和水浸出物含量较高,雄蕊和雌蕊氨基酸含量较高,花托和花梗茶多酚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福建是我国的产茶大省,无性系茶树品种和茶类花色品种数量均称冠全国,素有“茶树良种王国”之称。众多的茶树品种一方面可丰富生产用种,另一方面也给茶叶生产中的品种选择带来了困惑,尤其是那些亲本来源相似或生育期相近的众多品种。  相似文献   

5.
茶树种质资源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是衡量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重要指标。本文简述近年来福建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福建茶树种质资源平均遗传距离变幅在为0.33~0.465之间,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上,相对较高,资源丰富;福建茶树乌龙茶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研究认为,指纹图谱与核心种质将加快福建茶树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15个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46,自引:11,他引:46  
陈亮  高其康 《茶叶科学》1998,18(1):21-27
应用十聚体随机引物.对原产于福建、湖南、浙江、陕西、贵州、江西和湖北等省的15个无性系品种及其中2个品种的扦插繁殖后代的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样性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20个随机引物在15个品种中共扩增出1050个位点.平均每个引物52.5个,每个品种70个位点。在得到的137条谱带中只有8条是所有品种共有的(单态的),129条是多态的,多态性程度达94.2%,证明了中国茶树品种资源在DNA分子水平上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类平均法聚类结果表明,可将15个品种分成五个类群:A类群为江苦2号、蓝山苦茶、蓝标1号、北斗1号、福建水仙和政和大白菜等6个品种,B类群为早春早芽、乌牛早和黄叶早等3个品种,C类群为蒿坪茶、狗牯脑、大方贡茶和恩标等4个品种,汝城早芽、龙井43单独成为二个类群。从类群内多态度来看,类群B多态性最低,类群C次之,类群A最高。从类群间平均多态度和净遗传距离反映出类群A与B、B与C之间的差异程度较小且基本相似.而类群A与C之间的差异程度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7.
利用ISSR和EST-SSR标记分析茶树遗传多样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EST-SSR和ISSR 2种标记在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上的适用性,应用这2种技术分析了33份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12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248条谱带,多态性比率为91.94%,平均多态信息量(PIC)为0.318.30对EST-SSR引物每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9个,平均多态信息量(PIC)为0.499.2种标记都能揭示茶树资源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但从信息量上比较,ISSR标记比EST-SSR标记有较高的分析效率.ISSR和EST-SSR揭示的茶树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709和0.734,二者接近.聚类分析表明二者有一定差异,遗传相似系数矩阵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种标记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r=0.817,P<0.01).因此,这2种标记均可适用于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52份茶树资源生化组分的表型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四川地区33个和从省外引进的19个茶树资源的主要生化成分(包括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总量、简单儿茶素总量等)进行鉴定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茶树资源生化组分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和变异;并以茶树资源生化成分为基础,可将52份茶树资源分为A、B两个组群。  相似文献   

9.
《中国茶叶》2008,(5):40-40
用12个ISSR引物和18个TRAP引物组合分别对11个茶树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ISSR引物共产生6l条带,多态性带占83.6%,遗传距离变化范围在0.231-0.707。TRAP引物共产生69条带,多态性带占79.7%,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200~0.755。基于两种标记的聚类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TRAP聚类结果能较好地体现供试品种的亲缘关系、地域特性和树型特点,与传统的基于形态特征建立的分类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0.
为挖掘四川高茶多酚、高儿茶素等特色资源,以24个古蔺牛皮茶新品系为研究对象,对其生化成分和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系新梢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总量分别为35.03%±0.20% ~47.81%±0.07%、27.24%±0.18% ~37.52%±0.85%、17.13%±0.89% ~27.09%±0....  相似文献   

11.
分析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和构建茶树品种分子指纹图谱对茶树育种、品种鉴别、品种权益保护、苗木纯度检测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SSR标记对28份无性系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和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22对引物共检测到等位位点56个,平均每对引物产生2.55个;共检测到97个基因型,平均每对引物所扩增的基因型有4.41个,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79~0.709,平均0.527,表明SSR标记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42~0.973之间,平均为0.797,表明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小,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基础较窄。根据SSR标记特点,将SSR引物扩增统计的“0”、“1”转换成基因型,通过不同基因型组合,构建了云南无性系茶树品种的分子指纹图谱,使每个品种都获得了1个22位数的指纹图谱号码,进而可将不同品种完全区分鉴别。  相似文献   

12.
基于SCoT标记的福建茶树品种(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CoT标记对福建茶树资源进行分析,构建适用于福建茶树资源SCoT-PCR扩增体系。从38条SCoT引物中筛选出的16条多态性引物,构建了55份茶树品种(系)的SCoT标记指纹图谱。对55份材料共扩增出219条条带,多态性条带为216条,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3.8条,多态性比率PPB为93.15%,55份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Genetic similarity, GS)介于0.49~0.85,平均为0.67。SCoT标记分析55份供试材料共两个群体的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93,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54,Nei基因多样性为0.32,香农指数Shannon为0.48,遗传分化Gst为0.067,基因流Nm为7.01。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4处,将55份茶树资源分成2大类。  相似文献   

13.
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51个茶树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选用10个多态性高、分辨力强的ISSR引物分别对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53条清晰可辨的带,其中多态性带49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2.45%,表明供试品种资源在DNA水平上存在广泛的变异.51份资源所检出的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基因多样度、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1.621±0.333,0.351±0.162,0.514±0.219.遗传距离介于0.097~0.692之间,平均为0.337:UPGMA法将51份资源分成4个类群.亲缘关系树状图在分子水平上显示了供试茶树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今后茶树育种亲本的选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62对SSR引物对16个白化、黄化茶树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初步明确了不同白化、黄化品种的遗传结构,以及SSR标记在白化、黄化品种鉴定上的适用性,为此类茶树品种资源的鉴定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经过对引物筛选和扩增条带的分析,结果显示:具有多态性的55对引物中,共检测出169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为2~5个,平均为3.07个;多态信息含量(PIC)和Shannon信息指数(I)的平均值分别是0.40和0.79;169个等位基因出现频率在3.12%~96.88%之间;16个参试品种的遗传距离在0.086~0.532,品种间遗传结构差异明显;当D≈0.18时,可将16个品种划分为3类,其中大部分亲缘关系相近或地理位置一致的品种聚为一类。此外,笔者根据不同引物的等位基因带型构建了16个白化和黄化茶树品种的分子指纹图谱,并筛选出3对核心引物(TM156、TM508、MSG0380)用于不同白化、黄化茶树品种的鉴定。  相似文献   

15.
凤凰单丛古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AFLP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AFLP技术,选用分辨能力强、多态性高的5对引物组合对34个凤凰单丛古茶树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对引物共扩增出438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87.6条带,多态性条带348条,多态性频率为79.3%。34个凤凰单丛古茶资源之间遗传距离的变异范围在0.13~0.49之间,平均为0.33。其中大庵宋茶与棕蓑挟之间的遗传距离最低,为0.13,字茅黄栀香与福南蜜兰、白叶单丛与通天香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均为0.49。构建的聚类图表明,34个凤凰单丛古茶树资源的遗传关系和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和香味类型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云南白莺山地区茶树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云县白莺山地区是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阿萨姆茶(C. sinensis var. assamica)及中间过渡形态茶树广泛分布的区域。本研究利用30个SSR核心标记分析了130份白莺山地区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202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A)为6.73,期望杂合度(HE)为0.6135,近交系数(Fis)为–0.1745,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652,基因多样性(H)为0.6112。通过模拟不同样本数量,计算遗传多样性参数与样本量变化的回归曲线,发现样本量在40个时,能较好地反映白莺山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白莺山地区茶树的遗传多样性及取样策略,对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利用48对SSR引物对来自龙井群体种的5个不同居群的91份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研究。结果表明,龙井群体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0567~0.7476之间,平均为0.4382,其中有16个位点属于高度多态位点,30个位点属于中度多态位点。哈迪-温伯格法则(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结果表明,33.3%的位点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66.7%的SSR位点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AMOVA分析表明,不同群体之间所贡献的变异百分比为3.45%,个体间的变异百分比为94.98%。龙井群体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个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IT为0.0502,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仅为0.0345。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不同来源地茶树种质资源进行鉴定评价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来自福建、广东、台湾的72份茶树种质作为研究对象,对其27项表型性状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72份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变异性丰富,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1.30,其中数量性状(1.82)大于质量性状(0.94),以梗粗的最大(2.15);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CV)为17.86%,以百芽重的最大(29.21%),其次是发芽密度(23.46%)。相关性分析发现多个数量性状间的关系复杂,有22对性状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8对达显著水平(P˂0.0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72份茶树种质在遗传距离为16时被划分为4个类群,各类群间的主要性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且形态特征和进化类型各异;主成分分析表明,前10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代表了27项表型性状76.04%的信息;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大小,筛选出综合得分前5的茶树种质可在茶叶新产品开发、茶树育种等方面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