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刚产下的仔猪有的出现全身瘫软,没有呼吸,但心脏仍在跳动的假死状况,如不及时抢救或抢救方法不当,仔猪就会由假死变为真死。急救前应先把仔猪口鼻腔内的粘液与羊水用力甩出或捋出,并用消毒纱布或毛巾擦拭口、鼻,擦干躯体。急救的方法有下列10种。1.立即用手捂住仔猪的鼻、嘴,另一只手捂住肛门并捏住脐带。当仔猪深感呼吸困难而挣扎时,触动一下仔猪的嘴巴,以促进其深呼吸。反复  相似文献   

2.
绥化市宝山种畜场现存栏基础母猪220头,年生产瘦肉型种猪4 000多头。在几年的养猪实践中,总结出使仔猪多活快长的措施———把好“六关”,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1初生关接产员将初生仔猪口、鼻黏液清理干净,将仔猪体表用柔软的干草擦干。寒冷季节放入保温箱内保温,待其体干后放回母猪旁哺乳;夏季直接放到母体旁自然哺乳。假死的仔猪应马上进行人工呼吸。使仔猪侧卧在地上,首先将口鼻黏液清理干净,用手反复按压其胸部,一手将仔猪倒立拎起,用另一只手拍打仔猪背、臀部直到救活。如不及时抢救,仔猪假死就会变成真死。仔猪出生3天内,严防…  相似文献   

3.
母猪难产或胎儿产出后护理不及时引起的仔猪窒息假死(心脏仍在微弱跳动),通常采用倒提、拍屁股等方法抢救,但效果并不理想。一次临床操作中,无意间用手捋(捏挤)几下假死仔猪的脐带,发现其腹部随之抽搐起来,接着连续捋脐数十次,结果假死仔猪竟被救活了。近几年来,采用“捋脐法”抢救假死仔猪107例,救活率达98%,显著高于一般方法。具体作法是,首先,尽快擦净胎儿口  相似文献   

4.
<正> 笔者在去年下乡工作期间,在盐城市郊区尚庄镇先后接触到因母猪年老体弱发生难产,致使两窝9头初生仔猪发生窒息(即仔猪假死)的病例,经采取母、仔腹压腹法,救活7头,死亡2头。用右手握住窒息的初生仔猪两后肢,使其头朝下,用左手轻轻拍打其胸、腹部使其喉咙里的粘液和  相似文献   

5.
刚产下的仔猪有的会出现全身瘫软、没有呼吸、但心脏仍在跳动的假死状况,如不及时抢救或抢救方法不当,仔猪就会由假死变为真死,常用急救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立即用手捂住仔猪的鼻、嘴,另一只手捂住肛门并捏住脐带。当仔猪深感呼吸困难而挣扎时,触动一下仔猪的嘴巴,以促进其深呼吸。反复几次,仔猪就可复活。2)将仔猪放在垫草上,用手伸屈两前肢或两后肢,反复进行,促其呼吸成活。3)将仔猪四肢朝上,一手托其肩背部,一手托臀部,两手配合一屈一伸拉动猪体,反复进行,直到仔猪叫出声为止。  相似文献   

6.
有的猪崽出生后不呼吸、不动弹,好象死了一样,但心脏仍在跳动,这种现象叫“假死”。下面介绍两种假死仔猪的急救法。 一、人工呼吸法。首先除净仔猪口、鼻上的粘液,用手反复推按仔猪胸部(向前推按),同时伸屈两前腿,  相似文献   

7.
《北方牧业》2012,(16):20
正急救前应先把仔猪口鼻腔内的黏液与羊水用力甩出或捋出,并用消毒纱布或毛巾擦拭口、鼻,擦干躯体。1立即用手捂住仔猪的鼻、嘴,另一只手捂住肛门并捏住脐带。当仔猪深感呼吸困难而挣扎时,触动一下仔猪的嘴巴,以促进其深呼吸。反复几  相似文献   

8.
刚产下的仔猪有的出现全身瘫软,没有呼吸,但心脏仍在跳动的假死状况,如不及时抢救或抢救方法不当,仔猪就会由假死变为真死。急救前应先把仔猪口鼻腔内的粘液与羊水用力甩出或捋出,并用消毒纱布或毛巾擦拭口、鼻,擦干躯体。急救的方法有下列10种。  相似文献   

9.
刚产下的仔猪有的出现全身瘫软,没有呼吸,但心脏仍在跳动的假死状况,如不及时抢救或抢救方法不当,仔猪就会由假死变为真死。急救前应先把仔猪口鼻腔内的粘液与羊水用力甩出或捋出,并用消毒纱布或毛巾擦拭口、鼻,擦干躯体。急救的方法有下列10种。  相似文献   

10.
刚产下的仔猪有的出现全身瘫软,没有呼吸,但心脏仍在跳动的假死状况,如不及时抢救或抢救方法不当,仔猪就会由假死变为真死。急救前应先把仔猪口鼻腔内的粘液与羊水用力甩出或捋出,并用消毒纱布或毛巾擦拭口、鼻,擦干躯体。急救的方法有下列10种。  相似文献   

11.
正1初生仔猪护理1.1擦净口鼻黏液对刚出生的仔猪要立即擦净口、鼻的黏液,以免其窒息而死。仔猪出生时,个别会出现假死,对假死仔猪应立即擦净口、鼻黏液,然后一手抓其肩部,一手抓其臀部,并有节奏地向腹部弯曲,也可连续拍打腹部,将其救活。1.2断脐擦净仔猪口、鼻的黏液后要立即给仔猪断脐。脐带通常留下3~5 cm长的断端,断脐之前要把脐带内的血液向仔猪腹部回挤,断脐后断端涂以2%的碘酒消毒。二次断脐在首次断脐的  相似文献   

12.
母猪分娩过程中,由于难产,或因胎儿产出后护理不及时.引起仔猪窒息,停止呼吸,但心脏仍在微弱跳动,如能及时抢救.仔猪仍可复活以往抢救假死仔猪,笔者一直采用倒提、拍屁股等方法,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偶尔笔者在一次抢救假死仔猪时,无意间用手捏挤了几下仔猪的脐带,随即发现仔猪腹部抽搐了几下,再连续担挤了几十次,结果假死仔猪被救活了.笔者从中得到启发,反复捏挤假死仔猪的脐带,可促进其血液循环,增强心脏跳动,恢复呼吸功能近几年间,采用此法抢救假死仔猪53例,救活52例,显著高于一般急救活,且操作简单此法笔者称为“捏…  相似文献   

13.
在母猪分娩时,由于难产,仔猪在产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常会出现呼吸停止,而脐带和心脏仍有跳动的“假死仔猪”。发现这种仔猪应迅速将其口、鼻内粘液拭干净,然后采取下列急救方法:  相似文献   

14.
1初生关仔猪初生后,把其口、鼻、体表的粘液擦干,剪断仔猪脐带,脐带留约4厘米,断端用碘酒消毒。如发现仔猪假死,可用人工呼吸法进行急救。方法是将仔猪头朝下,2只手分握两肋骨处,一张一合有节奏地挤压,直到仔猪叫出声为止。仔猪出生后24小时内要用齿钳将其4个犬牙剪掉,断面要与其他牙剪平,以免仔猪互相咬架或咬破母猪乳头,使母猪不肯哺乳。仔猪出生当天用剪子在距尾根1/3处把尾巴剪掉2/3,剪后涂沫碘酊,可减少尾部生长的营养消耗,节省饲料。尽早给仔猪固定乳头,让其吃到初乳,以提高成活率。初乳呈黄色浓稠状,蛋白质含量高,维生素丰富,又富含抗体和镁盐等。  相似文献   

15.
本病常发生于母猪分娩时,病症轻者,仔猪生下后粘膜青紫,口腔、鼻腔内有大量粘液,呼吸困难,张嘴伸舌,脉搏快而弱;症状严重者在生后3~5分钟内死亡。只要患猪的脐带基部还在跳动,大都能救活。抢救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研究探讨了是否可以通过提供吮吸奶嘴和拱鼻软垫等乳头和乳房仿制品来减少人工饲养仔猪的口腔行为。在一个2×2组间因子设计试验中,每个人工饲养仔猪圈内采用了4种处理方法中的一种:提供吮吸奶嘴、提供拱鼻软垫、提供吮吸奶嘴+拱鼻软垫,不提供任何仿制品。在仔猪进入人工饲养系统后的第4天和第18天,对126头仔猪(分成21组,每组6头)进行连续集中观察,每次观察90 min,并对其行为进行评分。使用线性混合模型分析数据。在所有试验处理中,仔猪的拱鼻行为(包括拱腹或拱仔猪的其他任何部位)从第4天到第18天都在增加,但提供复合仿制品(吮吸奶嘴+拱鼻软垫)的仔猪组拱鼻行为增加幅度最小。人工饲养的仔猪将时间更多地用于拱吮吸奶嘴+拱鼻软垫组合仿制品,而不是某一单个仿制品,并且不是因为提供了仿制品而导致仔猪的拱鼻行为。所有仔猪至少有1次拱鼻行为(只有1头例外)。仔猪的休息、玩耍争斗、或其他口腔行为(非拱鼻行为),仿制品(吮吸奶嘴和拱鼻软垫),猪圈设备几乎不受不同试验处理的影响。与其他处理相比,复合仿制品(吮吸奶嘴+拱鼻软垫)处理组里的仔猪平均休息时间更长。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只有复合仿制品(吮吸奶嘴+拱鼻软垫)处理组里的仔猪才能在减少拱鼻行为增加方面显示现出某种效果。然而,拱鼻行为的减少非常有限,因此可以说提供奶嘴和软垫等仿制品并没有有效地防止仔猪的拱鼻行为。因此,供试仿制品(吮吸奶嘴和拱鼻软垫)未能成功地消除人工饲养仔猪的口腔重定向行为。  相似文献   

17.
1母猪接产 通常母猪羊水破后数分钟至半小时即可生产第一头仔猪。仔猪产出后,应同脐带移到安全处,工作人员先用手指清除其口腔中的粘液,然后用干净的毛巾、布或垫草将其鼻和全身粘液仔细擦干净,促使其呼吸,减少体表水分蒸发散热。  相似文献   

18.
福州市郊鼓山公社洋里畜牧场的全体职工,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在养猪战线上,获得仔猪成活率百分之九十三的成绩。这个场一九五九年生产仔猪三千余头,除自给自养一千四百余头外,还支援场外一千六百余头。他们在养好仔猪的工作中,摸索出一套很好的经验:当仔猪出生后虽即用干净布或软草擦掉仔猪口、鼻、身上的粘液。仔猪脐带不剪断,让它在一二天后自然断掉。仔猪第一次哺乳前,用温水把母猪乳房洗干净。再让仔猪哺  相似文献   

19.
笔者1986年以来出诊助产41例中,遇到15例刚产出的犊牛,只有脐带基部血液有波动力,而四肢发软,眼睛关闭,鼻孔、口腔布满粘液,此时呼吸微弱,甚至无呼吸的假死现象。经采用倒挂洗涤及人工呼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抢救,救活13头,群众满意。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20.
正在给母猪接产时,事先准备好半盆麸皮,当母猪生产时,接产人员用左手握住仔猪躯体,成水平状态,右手立即用手把口、鼻内的粘液掏除,并用清洁布擦净头脸,防止粘液堵塞口鼻,闷死仔猪,然后将仔猪放入盛麸皮的盆中,用双手往仔猪身上从前向后撒麸皮,接着从前向后(包括腹下及腿部)搓掉麸皮,仔猪身上立即会变得干干净净,从子宫内带出的粘液均被麸皮吸干,用过的麸皮可以晒干后用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