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化学除草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很快,但在使用除草剂防除农田杂草的过程中,由于除草剂品种选用或施药方法不当,给当季或后茬农作物,造成严重药害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防止除草剂药害的产生,现将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介绍如下:1.保管不严,错售错用。由于对除草剂保管不严,导致包装标签脱落或标签腐蚀,看不清楚。将除草剂错当成杀虫剂、杀菌剂使用,或不按除草剂标签说明施药,造成药害。防止措施:妥善保管好除草剂,防止包装标签脱落,若发现标签丢失,应立即贴上新标签,标明该除草剂名称。另外,施药时一定按… 相似文献
3.
4.
在全面分析白洋淀地区美国白蛾发生现状和严重发生原因的基础上,针对白洋淀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美国白蛾在本地的发生规律。提出了加强监测合理确定防治适期、分区分类防治、强化督导检查、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以及保护利用天敌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6.
7.
8.
义乌市马铃薯疮痂病发生原因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疮痂病已成为威胁义乌市马铃薯生产的最主要病害。当田间有大量病原菌存在时,该病的发生程度与土壤酸碱度、土壤湿度、品种抗性等因素密切相关。选用抗病品种、水旱轮作、施用酸性肥料、调节土壤酸碱度、利用太阳能杀灭土壤病菌,块茎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度、选用无病种薯并进行消毒、防治好地下害虫等防控措施,可有效地抑制疮痂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阳谷县大棚番茄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番茄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也日益严重。特别是在温室条件下四季连续发病,毁苗种植事件经常发生。结合阳谷县大棚番茄根结线虫病发生为害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陡削以兰州新区的一段陡峭边坡作为试验地点,通过分析在植被重建初期经人工整地后形成的4种微地形(大圆形坑、小圆形坑、条形坑和原状坡面)的植被盖度特征及环境因子(土壤硬度和水分、地表和空气温度、坡位、无纺布)对植被盖度的影响,探寻能有效提高植被盖度的几种工程改造措施。研究表明:①铺设了无纺布坡面的植被盖度显著大于对照坡面;陡峭边坡不同坡位的植被盖度: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P<0.05),这与自然坡面植被盖度分布规律一致。②3种微地形的植被盖度均显著大于陡峭坡面,其中条形坑的土壤水分和植被盖度最大,最大盖度维持的时间最长。③微地形和坡面的植被盖度均与土壤水分呈显著正相关,与空气温度、地表温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微地形的土壤硬度(3kg·cm^-2)适宜植物生长,大于该值会对植被生长产生抑制作用;铺设无纺布有利于促进上坡位的植被生长,使坡面植被分布更均匀。研究结果表明,在陡峭边坡坡度、坡位和温度等无法改变的情况下,选择对压实的坡面进行整地翻耕处理,增加长条坑的数量并铺设无纺布等有效的工程改造措施,能显著增加植被盖度,促进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自然恢复及技术对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对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恢复植被存在的主要问题、植被自然恢复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分析认为 ,无论是退耕地 ,还是小流域 ,植被都能依据自繁殖能力进行自然演替 ,并形成群落。在没有人为干扰和自然物种侵入的退耕地上 ,植被依据植物的演替规律自然恢复 ,15~ 2 0a为草本群落阶段 ,15a之后出现灌木 ,2 0~ 2 5a后可形成灌木群落 ,30~ 5 0a后 ,形成乔木群落 ;封禁 12a的小流域 ,木本植物的种类达 41种 ,分属于16科 34属。针对人工恢复植被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仿拟自然演替规律植树种草相结合 ,封抚结合 ,实现多林种 ,多树种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7.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沿线植被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以塔克拉玛干浙江省公路为主线,调查由沙漠北缘至腹地自然概况,植物组成及分布特点,植被类型等,结果表明,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沿线植物组成非常贫乏,仅18种;生态学特性则以中生,耐盐的高位芽植物占主导地位;大多数植物以根蘖为主要繁殖形式;植被类型简单、隐域性盐化草甸植被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气候变化与植被恢复 总被引:23,自引:11,他引:23
对黄土高原100a来的气温、降水资料的分析表明,黄土高原气温持续升高,降水减少,气候较过去变得暖干;年降水平均减少了100mm左右,使得黄土高原气候带及植被带南移,生态与环境更加恶化。根据环境的变化,提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对策是选择合适的树种、适当减少人工林种植密度;配合一定的工程措施,增加雨水的蓄积和入渗;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建设,强化行政管理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强化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9.
工程行为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被的破损及恢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随着准噶尔盆地石油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和工程建设相继上马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环境脆弱的生态平衡受人为活动影响日益严重。突出表现在工程行为造成沙漠植被的破损 ,如碾压、铲除、压埋、油污 ,以及对植物生长环境地表的扰动等。通过观察试验发现 ,当工程行为方式及强度对生态环境的干扰未使生态稳定性瓦解时 ,则沙漠植被具有自然恢复能力 ,但恢复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若要加速和强化恢复过程 ,就要在工程中采取及时固沙、适时补播灌草植物的有效人工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