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选择藏猪及大白猪各7头,于180日龄进行屠宰,测定胴体性能及肉质等相关指标研究地方品种藏猪及引进品种大白猪的胴体性能及肉质差异。结果表明:藏猪胴体重、胴体长、瘦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均极显著低于大白猪(P0.01),腿臀率藏猪显著低于大白猪(P0.05);皮厚显著高于大白猪(P0.05),皮重率藏猪极显著高于大白猪(P0.01);背膘厚、屠宰率藏猪和大白猪差异不显著(P0.05);藏猪心重率极显著低于大白猪(P0.01);肺重率、肾重率、脾重率、头重率、花板油率藏猪均极显著高于大白猪(P0.01),肝重率、胃重率藏猪显著高于大白猪(P0.05);蹄重率差异不显著(P0.05);藏猪肉质pH_1显著高于大白猪(P0.05),pH_(24)藏猪极显著高于大白猪(P0.01),均在正常pH范围内;大理石纹评分、熟肉率藏猪极显著高于大白猪(P0.01),滴水损失率藏猪极显著低于大白猪(P0.01);剪切力和肉色评分不显著(P0.05),但两个猪种肉色评分均在优质评分3.1左右。试验结果表明:在饲养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白猪胴体性能优于藏猪,但藏猪肉质优于大白猪且表现出保水力强、肉色鲜红且肉品质优良等品种特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民猪和大白猪胴体和肉质性状之间的差异,试验以民猪和大白猪为研究对象,在相同的饲养方式及饲养条件下,选取大白猪(日龄180 d)、民猪(日龄180 d和240 d)各6头屠宰,分别测定活体重、活体瘦肉率、背膘厚、眼肌面积等胴体性状;测定pH值、肉色、滴水损失、剪切力、肌内脂肪含量等肉质性状。结果表明:胴体性状同体重与同日龄民猪和大白猪比较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民猪背膘厚显著高于大白猪,眼肌面积极显著低于大白猪,活体瘦肉率和生长速度显著低于大白猪;肉质性状同体重民猪和大白猪相比,民猪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大白猪,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极显著低于大白猪,肉色红度显著高于大白猪,肉色黄度、亮度和pH24h值与大白猪差异不显著;同日龄民猪肌内脂肪含量和肉色a*值显著高于大白猪,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极显著低于大白猪,肉色黄度、亮度和pH24h值与大白猪差异不显著。说明民猪和大白猪具有较大的遗传基础差异,民猪生长速度慢、瘦肉率低,但肌内脂肪含量高、嫩度和保水性好、肉色鲜红,肉质明显优于大白猪。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地方品种柯乐猪与引进品种大白猪的种质特性,试验从2个品种中分别选择19头和12头进行胴体及肉质性状等相关指标的测定,并进行性状间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表明,柯乐猪和大白猪的宰前活重与胴体重均极显著正相关(P<0.01),瘦肉率与宰前活重均显著负相关(P<0.05);柯乐猪眼肌的L45min*与b45min*呈极显著正相关(r=0.701,P <0.01),大白猪眼肌的L45min*与b45min*呈显著正相关(r=0.671,P <0.05)。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环境条件下,大白猪的胴体性能优于柯乐猪,但柯乐猪肉质优于大白猪,性状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三门峡雏鹰黑猪与杜长大三元杂交猪育肥阶段部分肉质指标,试验选择10月龄三门峡雏鹰黑猪10头、6月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6头进行屠宰,分别测定了肉色、滴水损失、p H值、熟肉率、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两品种之间屠宰45 min后红度(a1*值)、宰后24小时后红度(a24*值)和黄度(b24*值)差异极显著(P0.01),屠宰后肉色45 min、24 h后亮度(L*值)差异显著(P0.05),滴水损失率、屠宰45 min后p H值和24 h后p H值、粗脂肪含量和粗蛋白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风味氨基酸总量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东北山林放养野猪与大白猪肉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山林放养野猪与大白猪的肉质,试验选择山林放养体重为80 kg的纯种野猪与圈养育肥体重达100 kg的大白猪进行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表明:野猪的瘦肉率显著高于大白猪(P0.05),但产肉性能较大白猪差,同时两者物理肉质性状除p H24值外,其他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6.
《养猪》2017,(2)
为了探索出地方圩猪合理的生长肥育模式,选择60 kg左右的圩猪20头,分为圈养组和放养组,进行生长肥育测定。圈养组按照常规饲喂全价配合饲料;放养组白天山林放牧,自由活动和觅食,早晚各补饲1次精饲料,两组饲养至90 kg体重结束。两组分别选择6头90 kg的试验猪进行屠宰,并进行肉质和氨基酸测定。结果表明:放养组日增重为259.1 g,极显著低于圈养圩猪的373.2 g(P0.01);放养组料重比为3.12,体重增长1 kg,放养组比圈养组少消耗0.98 kg精饲料;放养组的肩胛后沿处、最后肋处、腰荐结合处和倒数第3、4肋处背膘厚分别是51.33 mm、27.35 mm、47.10 mm和37.96 mm,分别比圈养组下降24.4%、32.3%、12.4%和33.1%,差异显著(P0.05),而屠宰率、眼肌面积差异不显著(P0.05);放养组的肌内脂肪含量为1.82%,极显著低于圈养组(P0.01),而pH_(45)、pH_(24)、肉色(L、a、b)、失水率、拿破率、肌肉水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放养组的酪氨酸(P0.01)和赖氨酸含量(P0.05)显著高于圈养组,其他氨基酸差异均不显著(P0.05)。放养模式虽然延长了饲养周期,但减少了饲料的消耗量,显著降低了脂肪的沉积,提高了酪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是圩猪生长肥育较好的一种饲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研究测定了60、120、150、180、210日龄东北民猪与大白猪背最长肌游离水和肌内脂肪的含量,结果显示,120日龄大白猪背最长肌游离水含量极显著高于东北民猪1.25个百分点(P0.01),而210日龄东北民猪极显著高于大白猪2.27个百分点(P0.01),其他阶段无显著差异;60日龄东北民猪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大白猪1.08个百分点(P0.01),180日龄东北民猪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大白猪0.94个百分点(P0.05),其他日龄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东北民猪背最长肌内游离水含量随着机体生长逐渐接近并超过大白猪,而大白猪背最长肌肌内脂肪沉积开始较晚,随着机体生长肌内脂肪含量逐渐接近东北民猪。  相似文献   

8.
圩猪与大约克猪的肌肉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圩猪和大约克猪的肌肉品质,选取圩猪和大约克猪各10头,屠宰后取背最长肌,按照肉质性状测定标准对部分肉质性状和16种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肉色,圩猪比大约克猪高12.86%(P0.05);粗蛋白质,圩猪比大约克猪低6.34%(P0.05);大理石纹和肌内脂肪含量,圩猪比大约克猪分别高84%(P0.01)和150%(P0.01)。背最长肌谷氨酸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圩猪比大约克猪分别高11.08%(P0.01)、5.51%(P0.01)、4.67%(P0.01)和7.54%(P0.01);脯氨酸、亮氨酸和赖氨酸含量,圩猪比大约克猪分别高9.33%(P0.05)、5.14%(P0.05)和3.06%(P0.05);其他指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圩猪具有较好的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9.
《养猪》2021,(5)
为深入了解莱芜猪的肉质特性,研究系统测定了42头莱芜猪和30头杜长大的p H、滴水损失、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等肉质性状,并对各性状进行群体间比较和性状间相关性分析。两群体比较结果表明,莱芜猪的p H(p H_1和p H_(24))、L_1、a_1、b_1、a_(24)、b_(24)、IMF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杜长大(P0.001),风干水分含量和肌纤维直径均极显著低于杜长大(P0.001),滴水损失和L_(24)与杜长大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莱芜猪的p H_1与p H_(24)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杜长大的p H_1与p H_(24)呈弱正相关。莱芜猪p H_1和p H_(24)与风干水分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杜长大的p H_1与滴水损失、L_1、a_1、b_1、L_(24)和a_(24)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P0.001),p H_(24)与其它肉质性状相关性均较弱。莱芜猪的滴水损失与L_1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a_1和a_(24)呈显著负相关(P0.001),而杜长大的滴水损失则与L_1、a_1、b_1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1)。莱芜猪的IMF含量与肉色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P0.001),而杜长大的IMF含量只与肉色中的a_(24)、b_(24)呈显著正相关(P0.01、P0.001)。研究揭示莱芜猪的许多肉质性状与杜长大存在大的差异,研究结果对两群体今后的肉质遗传改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新引入的新美系大体型纯种长白、大白、杜洛克猪的繁殖性能,试验采用SPSS软件从相同品种不同胎次和同一胎次不同品种二个方面对其繁殖性能相关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第1胎3个品种的妊娠期、产仔数、产活/健仔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第2胎大白猪的妊娠期极显著(P0.01)、产活/健仔数显著(P0.05)、产仔数有显著的趋势(P=0.075)高于杜洛克猪,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第1,2胎杜洛克猪的出生重均极显著高于大白猪(P0.01),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大白猪的妊娠期第2胎极显著高于第1胎(P0.01),长白猪的出生重第2胎显著高于第1胎(P0.05)。说明3个新美系大体型猪在追求体型大、生长速度快的同时,基本保持了与普通体型猪在妊娠期、产仔数、产活/健仔数和出生重方面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张佳谊 《中国奶牛》2006,(10):49-50
1原产地诺曼底牛在9世纪和10世纪被维京人带到诺曼底,经过1000多年的培育成为能够满足法国西北部居民乳用和肉用的兼用型品种。法国目前的诺曼底牛系谱手册创始于1883年。虽然二战期间大批牛被入侵者屠杀,但法国现在还有约300万头诺曼底牛。目前,他们在满足优质牛肉供应的同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鲁西黄牛的产区环境谈起,论述了鲁西黄牛品种的形成与特征、牛肉的品质风味,进而分析了鲁西黄牛的现状,并提出了针对品种资源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畜牧市场》2008,(9):10-11
养殖概况 重庆市梁平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扼渝东北交通咽喉。是重庆通向湖北等省区的“渝东经济走廊”中的重要县市,全县辖33个镇乡、有一个空军飞行基地、一个工业园区和西南佛教祖庭双桂堂,总人口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9万人,幅员面积189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60万亩。渝万高速公路。达万铁路横贯全境,2005年全县实现了村村通电、通讯、通水泥路。  相似文献   

14.
15.
青藏高原地方鸡种——海东鸡与商品鸡蛋品质分析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者对青藏高原地方鸡种—海东鸡与商品新罗曼鸡的蛋品质及蛋中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海东鸡的蛋重、蛋壳重、蛋白重及蛋白重/蛋重极显著低于新罗曼鸡(P0.01);而蛋形指数和蛋黄重/蛋重极显著高于新罗曼鸡(P0.01);蛋壳厚度和蛋壳重/蛋重海东鸡显著高于新罗曼鸡,且海东鸡的哈氏单位显著高于新罗曼鸡(P0.05);蛋黄和蛋壳强度重二者无显著差异。海东鸡蛋全蛋粗蛋白质含量比新罗曼鸡蛋低21.3%,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粗脂肪含量比新罗曼鸡高18.1%,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6.
17.
畜禽种质资源作为当代全球性生物资源问题的组成部分,涉及到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是当代社会面临的紧迫问题之一。建设国家水禽品种资源基因库是有效保护我国水禽品种资源的迫切要求。福建省石狮市水禽保种中心在农业部、福建省农业厅、石狮市人民政府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国家水禽品种资源基因库,可同时保存我国地方鸭品种20个,目前已收集保存了我国地方水禽品种10个,部分鸭品种已采用“家系等量随机选配”方法进入家系保种阶段。本文详细叙述了国家水禽品种资源基因库保种群种鸭家系组建方法,为今后更有效的保护我国畜禽遗传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静原鸡又名静宁鸡、固原鸡,主产区在甘肃省静宁县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现为固原市),甘肃省庄浪、通渭、华亭、秦安、会宁及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泾源、西吉等县亦有分布,而以静宁县的鸡源多、品质好而得名.静原鸡年产蛋量平均124个,最高可达218个;产肉性能亦较好,公鸡6月龄半净膛屠宰率为73.4%~75.02%;全净膛屠宰率为68.71%~69.5%.母鸡产蛋前(9月龄)半净膛屠宰率74.6%,全净膛屠宰率67.6%~69.1%,是耐高寒气候的优良蛋肉兼用鸡种.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宽体金线蛭 (W .pigra)的人工繁殖、饲养和采收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20.
务川黑牛品种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务川黑牛的分布、品种特性、适应性、抗病力、生产性能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