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气象灾害防御立体式宣传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现阶段气象灾害防御宣传偏向于平面化、不利于实际操作的问题,提出了立体式气象灾害防御宣传模式,主要包括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建设立体气象灾害防御体验馆、定期和反复进行气象灾害防御演习、多部门协作开展宣传等内容,以期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干旱、暴雨洪涝、低温冷害、冰雹等是吉首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具有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危害损失大等特点,针对当地农业气象灾害,吉首市气象部门逐步健全气象为农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气象灾害监测网,建设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不断加快气象服务产品开发等,避灾抗灾和防灾减灾兼具,全面落实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措施,最大程度避免和减少农业气象灾害损失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根据剑河县气候特点和气象资料,分析了影响剑河县农、林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并提出了加快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建设、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制定防御和治理气象灾害规划等主要防御对策,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气象灾害的影响,促进农林业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4.
根据温州市平阳县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历史气象灾情资料,运用天气气候学、统计学等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平阳县境内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发生规律,提出加快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气象灾害防御工程的建设,以及宣传教育等措施的推进,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气象灾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阿拉善盟主要气象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68~2017年阿拉善盟气象灾害统计数据,分析阿拉善盟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表明:阿拉善盟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大风、沙尘暴、高温和干旱等,气象灾害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大风和沙尘暴发生日数主要集中在春季,夏季次之。大风、沙尘暴近50年发生日数呈下降趋势,高温呈上升趋势。从空间分布来说,阿拉善盟气象灾害主要集中在北部,其中拐子湖地区发生三类气象灾害日数最多,巴彦浩特地区最少。  相似文献   

6.
根据赤峰市气象灾害的实际情况,概括出该地区几种主要气象灾害的特点,并从危害程度、时空分布、形成原因等方面对主要气象灾害进行剖析,提出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7.
遵化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分析了遵化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危害,并结合遵化市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保护生态平衡、建立健全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系等防御对策,以减轻遵化市农业气象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2018年汛期降水特征、主要灾情及影响、气象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归纳和总结,以期对进一步做好气象灾害防御气象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有效应对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2018年汛期降水特征、主要灾情及影响、气象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归纳和总结,以期对进一步做好气象灾害防御气象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有效应对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0.
张鹏 《河北农业科学》2011,(10):103-105
为加强聊城市气象灾害预报与防御工作,对1961~2010年聊城市8个气象台站实测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影响聊城市的主要气象灾害(洪涝、干旱、大雪、大风、冰雹、冻害等)的特征,提出了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建设的基本思路与框架,并介绍了聊城市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1.
聊城市农业气象灾害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聊城市1961~2010年8个气象站实测气象资料,采用最小二乘法、倾向率等方法分析聊城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聊城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变化趋势有升有降,其中6类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对2017—2021年辽宁省干旱、暴雨、寒潮、大风、冰雹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特征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发现,2017—2021年,辽宁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并未减弱,且对辽宁省农业和其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提出了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即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优化灾害预警的服务产品、开放合作与推进科技创新,以第一时间播报气象灾害,为有效预防气象灾害,减轻气象灾害产生的影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东北地区玉米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面临着一种以上气象灾害的威胁。目前,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普遍是以单一灾种对承灾体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无法反映真实气象条件下农业生产面临的综合风险;作物在不同发育时期或发育阶段遭受气象灾害对最终产量的影响有所不同。本文以东北地区玉米为例,研究基于作物不同发育阶段多种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与技术体系。【方法】将东北玉米生育期划分为播种-七叶、七叶-抽雄、抽雄-乳熟、乳熟-成熟4个发育阶段,把冷害、干旱、涝害作为3种主要气象灾害,利用玉米发育期、气象、土壤、作物面积和产量等多元资料,根据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形成机制,以一定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由自然灾害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性和脆弱性及人类防灾减灾能力4个因素综合作用的“自然灾害风险四要素说”为理论依据,在全面分析东北玉米发育阶段冷害、干旱、涝害的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性和脆弱性、人类防灾减灾能力四要素的基础上,从风险四要素的内涵出发选取风险评价指标。采用孕灾环境多指标法,从气象、作物、自然地理等方面选取指标全面反映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的危险性;从承灾体暴露性、脆弱性的内涵出发选取评估指标;鉴于防灾减灾能力比较滞后的研究现状,选用产量变异系数综合反映防灾减灾能力,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农业气象灾害成因的多要素性、复杂性,影响要素之间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四要素及危险性指标的权重。利用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法构建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利用加权综合评分法构建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发育阶段3种主要气象灾害频率之比作为权重系数反映不同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的相对严重程度。【结果】在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利用加权综合评分法构建作物生育期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根据作物减产率与4个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指数的相关性调试确定各发育阶段风险指数的权重系数,建立比较完备的基于发育阶段的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及生育期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进而初步建立了东北玉米基于发育阶段的多种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技术体系。【结论】对东北典型全域灾害年份及代表站点主要气象灾害典型年份关键发育阶段主要危险性指标与减产率的分析表明,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指标的选取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农业气象灾害是造成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浙江省历年气象资料和灾情资料,分析了浙江省台风、洪涝、干旱、低温冻害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地域分布特点,分析了近几年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并提出了防灾措施,从而为防御农业气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保障农业生产稳产、增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数额巨大,对此,主要就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常见的几种气象灾害进行分析,提出为降低灾害损失、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需加大防灾减灾宣传、完善工作体系和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等,以做好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16.
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数据库系统的建立与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系统收集整理福建省福清市农业、气象、灾情、生态环境、物候、遥感、社会经济等资料的基础上,分类建立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数据库。同时,针对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分析不同生育期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适宜气象指标,建立了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农业生产防御对策数据库的检索系统。  相似文献   

17.
农业气象灾害研究是服务三农问题的重要研究领域,许多学者做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江西省主要气象灾害有低温冷冻灾害、暴雨和洪涝灾害、干旱和高温灾害以及台风、大风和冰雹气象灾害。这四大类型气象灾害对江西的农业生产产生严重危害。应对江西省存在的气象灾害减灾对策是,加强防御低温冷冻灾害对水稻的危害对策;雨后及时排水等应对暴雨和洪涝灾害;加强水利建设和管理应对干旱和高温灾害;做好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工作应对台风、大风和冰雹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8.
吴俊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626-10628,10630
利用1959~2010年虞城气象档案历史资料,总结分析了该县气侯特点、主要气象灾害以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等。结果表明,虞城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旱涝不均,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经常发生的有暴雨、大风、寒潮、连阴雨、高温等原生气象灾害和内涝、干旱等次生气象灾害,全县气象灾害每年造成的损失占自然灾害造成损失总数的70%以上,约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3%~6%,对虞城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同时提出了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9.
影响双阳区的主要气象灾害包括:暴雨洪涝、干旱、大风、雷暴、冰雹等。利用1959—2015年气象资料,统计主要灾害性天气事件的时间变化特征,总结发生规律,对各气象灾害的强度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气象灾害影响程度及形成机理,并结合双阳区孕灾环境,分析气象灾害危险性等级的分布特征,为趋利避害,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暴雪、干旱、雷电、冰雹、大雾、大风、低温、高温、霜冻、冰冻、寒潮等造成的灾害。气候复杂多变,尤其是近年来因气候变化等原因,各种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具有发生种类多、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的特点。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大风、冰雹、霜冻、寒潮、连阴雨、雨(雾)淞、雷暴等十多种,一年四季都可能有灾害发生。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措施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对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