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呼伦贝尔沙地是我区四大沙地之一。过去曾有樟子松森林环境的历史,今天又具备恢复发展樟子松林的主地条件。本文通过调查了解论证了把呼伦贝尔沙地建成樟子松林基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且提出了主要措施和设想,对治理我区沙地和在沙地发展珍贵的樟子松林,乃至把沙地建成樟子松基地方面阐述了依据,谈出了建议、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2.
这里是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区,区内建有国家级樟子松林自然保护区、樟子松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红花尔基伊敏河国家湿地公园;这里连绵120公里的樟子松林带对于防止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为呼伦贝尔大草原构筑了一道防风固沙的生命线……这里就是呼伦贝尔市红花尔基林业局。红花尔基林业局建于1970年,地处大兴安岭与呼伦贝尔草原过渡带,位于呼伦贝尔沙地南端,横跨鄂温克族自治旗和新巴尔虎左旗行政区。  相似文献   

3.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自然分布于我国东北部大兴安岭北部山地,常与兴安落叶松混交;还分布于大兴安岭南部的呼伦贝尔沙地,形成林带,所以我国的樟子松林可分为山地樟子松林和沙地樟子松林。由于它具有喜光、耐寒、耐旱、耐瘠等特性,所以成为我国北部固沙造林的主要树种。对樟子松种实害虫的研究,基本上是在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林带内进行。50年代末,中国林业科学院孙锡麟在该林带对樟子松球果象甲(Pissodes validirostrisGyll.)进行观察,并在1959年首次报道观察成果。事隔30年后,林业部和种子公司组织全国有关生产、教学和科研单位分地区对主要树种种实害虫进行研究。东北林业大学林学  相似文献   

4.
湖南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植被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湖南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内植被分布情况,为生物资源的科学保护管理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标准地调查与样线调查相结合方法可知,湿地公园内植被类型可划分为57个群系,其中森林植被划分为11个群系,湿地植被46个群系,群系类型多样,物种组成丰富,森林植被表现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点,湿地植被是衡山县、衡东县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5.
通过野外调查与统计分析,龙湾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植被可划分为水生植被、沼生植被、沼泽化草甸植被和湿生木本植被4个植被型、11个群系组、44个群系,其中洲滩沼泽化草甸植被分布面积较大,永久性水生植被分布面积较小。通过对主要湿地植被群系结构研究分析,湿地公园的湿地植被群落主要由湿地草本植物组成,其湿地植被的外貌季节性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6.
以嘟噜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为基础,分析了该区域湿地植物区系特征、植被类型,物种组成、结构及分布特点。调查结果显示,嘟噜河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73科182属309种,湿地植被划分为4个植被型,7个植被亚型,17个群系组,19个群系,25个群丛,湿地植被物种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7.
通过代表性样地取样和样线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呼伦贝尔赫尔洪德沙地樟子松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植被属于典型草原植被,自然植被类型相对丰富,共有4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10个植被亚型,19个群系组,49个植物群系。  相似文献   

8.
崀山丹霞地貌区植物群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线路与标淮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崀山丹霞地貌区森林植物群系特性。结果为:峎山有10个植被型、72个植物群系,其植被主要是中国、日本共同的属和众多的中国特有属树种为组成特征的森林植被,也有一定比例东亚—北美成分,在结构组成上表现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点;丹霞单体出現特异的群系分布格局和"植被孤岛效应",不同发育期丹霞地貌上分布着不同演替系列上的森林植被类型;发現分布于丹霞赤壁下部的1个新的植被型(藤本植被型)和2个丹霞赤壁面上由崀山特有物种为建群种组成的持有植物群系(新宁毛莨群系,崀山唇柱苣苔群系)。  相似文献   

9.
利用典型样地取样法,对苏州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群落进行了调查,对该区森林植被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对不同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分析。依据相关文献,上方山森林植被可以划分成5个植被型亚纲, 6个植被型组(植被型),11个群系,16个群丛。以马尾松为主体的暖性针叶林和枫香林、栓皮栎林、白栎林3种落叶阔叶林在本区分布最广,也具有丰富的竹林资源。由于立地条件和种群竞争的共同作用,不同植被类型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标存在一定差异。湿地松林群落内阔叶树种组成稳定,个体竞争和缓,湿地松感病较少,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可能长期存在,应加以保护和利用;马尾松林则日渐衰败,建议有选择地逐步清除病木,并采取合理的营林技术措施,促进其朝着稳定的落叶阔叶林或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演替。  相似文献   

10.
沈新华  丁发林 《林业调查规划》2021,46(2):106-109,113
采用样线、样地及植被分类等方法对兰坪县翠坪山县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植被类型丰富,植被保存较完整,共有3个植被型、4个植被亚型和6个群系,植被水平地带性分布不明显,而垂直地带性分布明显。依据植被类型分类系统,分别阐述了云南松林、华山松云南油松林、毛曼青冈林、青冈杨桦林、白穗石栎林以及杜鹃灌丛的植被类型特征,区内物种多样性丰富。提出加强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开展科研监测,积极探索保护策略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