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水稻传统施肥中氮肥浅施现象较为普遍,如作基肥施用的氮肥大多作耙面肥,肥料往往集中在土壤表层,很容易逸失或受雨水和灌溉影响而流失,碳酸氢氨挥发量很大。为此,我们改变了晚稻基施化肥操作程序,即采用先施化肥、后机械旋耕的机械深施法,并与常规施肥法作了对比。 一、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3.
不同控制下限对水稻灌水量、分蘖以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在不同土壤水分控制下限时对水稻灌水量、分蘖及产量的影响,设计了4个处理(即控灌Ⅰ、控灌Ⅱ、控灌Ⅲ、常灌)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个处理的灌水量走势基本是一致的,都在拔节孕穗期的灌水量最多,每个生育期灌水量都是常灌控灌Ⅲ控灌Ⅱ控灌Ⅰ;4个处理的水稻分蘖趋势都是先增加后减少,都是在分蘖末期达到最大分蘖数,有效分蘖率大小顺序为控灌Ⅱ控灌Ⅰ控灌Ⅲ常灌,与各处理最大分蘖数顺序一致;没有一种处理的产量指标都是最高的,4个处理的产量指标相差较大,但产量指标最终体现在产量上,控灌Ⅱ的产量是最高的,所以控灌Ⅱ产量指标相对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方法】在河西绿洲灌区张掖节水农业试验站设置5个施氮水平和3种施氮策略的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及施氮策略对膜下滴灌水稻生长发育、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施氮量对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等产量构成因子均有显著影响,可显著提高膜下滴灌水稻产量。与N0处理相比,N1、N2、N3、N4处理产量显著提高33.50%、45.60%、39.20%、30.63%,并且施氮处理间差异显著。施氮量为225 kg/hm2时,水稻产量最高,为5 622.8kg/hm2。适当的氮肥后移可显著提高水稻的有效穗数,形成水稻高产。N2B处理有效穗数比N2A、N2C处理显著提高16.72%、7.32%,产量提高4.88%、2.54%。水稻氮肥利用率与施氮量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施氮量为225 kg/hm2时,水稻氮素吸收利用各项指标显著低于N1处理,但显著高于N3、N4处理。并且增施水稻穗肥、粒肥可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N2B处理氮肥吸收利用率达到35.81%,比N2A、...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明分蘖期不同淹水深度和淹水历时对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于2018年4-7月,以陆两优996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模拟受淹的方法,开展了早稻分蘖期不同淹水深度和淹水历时的试验研究,设定CK(不受淹处理)、H1(20 cm)、H2(30 cm)、H3(40 cm)3种不同淹水深度和D1(1 d)、D3(3 d)、D5(5 d)、D7(7 d)4种不同淹水历时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结果显示,分蘖期受到淹水胁迫后会抑制早稻分蘖数的增长和促进株高的增长,且随着淹水深度和历时增加水稻分蘖增长受到抑制更严重,株高较对照间的差异会越显著;淹水胁迫对早稻剑叶SPAD值影响表现为受淹开始前1 d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水稻受淹结束后剑叶中SPAD值会显著降低,等到受淹结束后7 d时,剑叶中SPAD值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早稻分蘖期受到淹水胁迫后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会降低,随着淹水深度和淹水历时增加与CK间差异越显著,且不同部位中对穗部位干物质积累影响最大;在产量构成方面表现为早稻分蘖期受到淹水胁迫后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实际产量的显著降低,与SFW(淹水累计深度)之间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14~(**)、-0.983~(**)和-0.942~(**)。受淹水胁迫影响最大的为实际产量,所有处理与CK间实际产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并且随着淹水深度和历时增加与CK间差异越大,回归分析表明可以以SFW(淹水累计深度)为自变量构建早稻分蘖期淹水胁迫后实际产量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6.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生产合理的氮肥运筹模式,为实现水稻可持续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水稻品种吉粳88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秸秆还田(S)和秸秆不还田(S0);副区为氮肥运筹处理,在总施纯氮量为200 kg/hm~2下,设置基肥、分蘖肥、穗肥质量比分别为7∶2∶1(N1)、6∶3∶1(N2)、5∶3∶2(N3)、4∶3∶3(N4)4种氮肥运筹比例,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研究了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秸秆还田结合适宜的氮肥运筹能够有效增加水稻产量。在秸秆还田条件下,随着基肥占总施氮量比例的降低,水稻产量呈现逐渐降低趋势,N1处理下水稻每穗粒数显著提高,增加有效穗数和结实率,提高水稻产量,且其产量最高比秸秆不还田条件下产量最高的N3处理高7.50%。在同一氮肥运筹模式下,秸秆还田处理水稻分蘖至拔节阶段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均低于不还田处理,拔节至抽穗阶段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不还田处理,而在抽穗至成熟阶段,只有高基肥处理(N1、N2)的阶段干物质积累量高于不还田处理。在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间表现为随基肥占总施氮质量比例的降低,拔节至抽穗、抽穗至成熟阶段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呈逐渐降低趋势,N1处理水稻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最高。秸秆还田处理的平均氮素积累总量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在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间表现为随着基肥所占总施氮量比例的降低,氮肥利用效率呈逐渐降低趋势,N1处理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最高。【结论】在秸秆还田为8.0 t/hm~2条件下,氮肥运筹以基肥、蘖肥、穗肥质量比为7∶2∶1时能够有效增加各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及水稻产量,为最佳氮肥运筹比例。  相似文献   

7.
雨水 《湖南农机》2002,(3):19-19
水稻控制灌溉,是指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的需水特点,适时适量灌溉,控制土壤的适宜含水量。在水稻栽插浅水层返青活苗后,田间不再保持水层,而是充分发挥自身的调节机能,使水稻生物体与环境的协调处于最佳状态,从而达到高产情  相似文献   

8.
果园液体肥深施机械是果园生产机械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概述我国果园生产和施肥机械研究现状,介绍施肥机械的类型、结构及工作原理,总结国内外液体肥深施机械研究成果,探讨施用液体肥的必要性,提出对果园开沟设计的研究需求,指出液体肥深施机械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提高果园生产效率、实现果业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稳定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生产的中心任务。为了增加土地的产出,人们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化肥增产增收的效果尤为显著。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指出:在所有增产措施中,施用化肥而增加的产量占总增产量的40%。我国是一个农业国,每年的化肥用量有1.5亿吨,其中2/3以上为氮肥。  相似文献   

10.
深施磷肥对旱地小麦土壤水分、根系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磷肥在旱地小麦生产上的作用及最佳磷肥施用技术,于山西闻喜县进行了3个施磷量(P2O5用量75、112.5、150kg/hm2)条件下2个施磷深度(20cm、40cm)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其对土壤水分、根系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施磷量,孕穗期20~80cm根长密度提高,且深层施磷效果显著。增加施磷量,越冬—孕穗期0~100cm土壤蓄水量显著提高,且深层施磷效果更好,尤其生育中期深层土壤水分。增加施磷量,成熟期穗数显著提高,千粒质量增加,且深层施磷穗数和穗粒数处理间差异显著。增加施磷量,产量提高528~736kg/hm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6%~29%,且深层施高磷显著提高了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系数。结果还表明,深层施高磷的节水、增产效果最好。此外,深施磷肥条件下,穗数与越冬、返青和孕穗期20~40cm,拔节期60~80cm土层蓄水量关系密切;穗粒数与拔节和孕穗期40~60cm土层关系密切;产量与越冬—孕穗期20~100cm土层关系密切,尤其与越冬和孕穗期20~40cm、拔节期60~80cm土层。总之,旱地小麦增加施磷量有利于增加深层根系分布,进而提高花前1m土体内土壤水分,且深层施磷效果显著;深层施磷主要通过提高穗数和穗粒数实现节水增产,且以配施150kg/hm2磷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盆栽试验,以常规灌溉为对照(CK),研究了水稻在分蘖期轻度旱涝交替胁迫(T-LD)和重度旱涝交替胁迫(T-HD)前、后及复水后各个生育期的部分生理指标变化,以探讨旱涝交替胁迫对水稻生长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T-LD处理的水稻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显著高于T-HD处理和CK;与CK相比,旱涝交替胁迫处理显著降低了水稻叶片中丙二醛(MDA)的质量摩尔浓度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显著增加了水稻叶片中叶绿素总量;复水后(黄熟期)GS活性均明显提高并高于CK。说明分蘖期旱涝交替胁迫可以增强水稻叶片的生理活性,延缓叶片衰老,不会降低水稻后期的耐淹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机插水稻分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插水稻分蘖发生特点及成穗规律”项目,重点试验研究三个方面内容:①研究机插水稻大田分蘖发生以及成穗规律;②明确大田缓苗期叶位数;③各节次分蘖发生、成穗规律及消长动态。  相似文献   

13.
通过缓控释氮肥/速效氮肥不同比例施用试验,探讨缓控释氮肥/速效氮肥调控对玉米产量与氮肥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缓控释/速效氮肥对玉米的产量构成要素及产量的影响随缓控释氮肥比例的增加而提高;辽中南、辽东、辽西、辽北各地区玉米施用缓控释/速效氮肥比例为45%/55%时,产量构成各要素最优,产量最高,氮肥效率各项指标最优。  相似文献   

14.
水稻机插与其它种植方式在产量及分蘖特性上的差异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水稻机插与直播、抛秧、人工手插的分蘖特性和产量差异,指出机插稻的高产优势源于其宽行窄距的定量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番茄“2+X”氮肥总量控制的田间肥效试验,摸清了汾河灌区番茄栽培过程中不同氮肥用量标准及施肥效应,掌握氮肥的区域最佳施用量,确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水平,提高了番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为建立经济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和本地区番茄肥料配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余泓  屈喜燕 《河北农机》2023,(6):130-132
稻米作为中国的重要经济作物,其生产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而稻米想要达到高品质,往往受到许多方面的影响,包括种植、施肥等。适当地施肥不但可以提高栽培稻米的土地的肥力,而且可以促使稻米的良好发育,增加一定的稻米产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许多稻米种植人不了解施肥的适宜程度,常常会造成稻米土壤肥力不足甚至施肥过度的现象的出现。本站利用对稻米土地的观察与调查,来讨论氮磷钾用量对稻米土壤肥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黄淮海区域大白菜合理有效的施肥模式,以“北京新三号”为供试材料,设置12种不同处理(CK1,不施肥;CK2,常规施肥;T1,常规减施化肥N 100%;T2,常规减施化肥N 15%;T3,常规减施化肥N 15%+有机肥替代15%N;T4,常规减施化肥N 30%;T5,常规减施化肥N 30%+有机肥替代15%N;T6,常规减施化肥30%+有机肥替代30%N;T7,常规减施化肥N 40%;T8,常规减施化肥N 40%+有机肥替代15%N;T9,常规减施化肥N 40%+有机肥替代30%N;T10,常规减施化肥N 40%+有机肥替代40%N),研究氮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大白菜产量、品质、土壤养分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大白菜产量,处理T3最高为307.43 t/hm2,较处理CK1,CK2和T1分别增产63.06%,14.49%和36.68%,与土壤中速效氮、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与常规施肥相比,氮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显著降低了大白菜硝酸盐含量,提高了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氮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土壤酶活性也产生了显著影响,增施适量有机肥还增强了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而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此外,与处理T1相比,氮肥利用率提高5.54%~60.71%.综合大白菜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等因素,常规减施化肥N 15%+有机肥替代N 15%施肥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根据盘锦地区水稻生产中化肥主要以人工地表抛施为主。利用率低下,劳动强度大,化肥投入成本高的实际情况,提出在春季机械旋耕的作业基础上研究配置化肥深施设备.推广应用水稻机械深施化肥技术。通过效益分析,证明其在盘锦地区水稻生产中具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9.
水稻水肥调控是水稻获得高产的重要原因.为揭示间歇灌溉模式下不同缓释肥施肥水平对水稻生产影响,选取湖北省漳河灌区为研究区域,以水稻品种荃早优丝苗为试验材料,于2019年6-9月开展了淹水灌溉W1和间歇灌溉W2两种灌溉模式以及传统肥N1和缓释肥N2不同施肥水平[F(0.5)、F(0.75)、F(1)、F(1.25)、F(1...  相似文献   

20.
胡焱 《南方农机》2023,(18):48-50
【目的】针对不同地区探讨适宜的氮肥施用量,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氮肥施用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粮食增收。【方法】笔者以安顺市西秀区蔡官镇为试验地点,选用“安顺优玉1号”作为试验材料,设定了包括低、中、高氮肥施用量的三个处理组,并设立对照组(零氮肥施用)。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重复三次。【结果】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植株高度、茎粗、叶面积等生长指标和玉米籽粒数、穗重和株重等产量指标均有所提高,然而在氮肥施用量达到一定程度后,玉米相关指标的增幅逐渐减小,甚至出现了下降的现象。【结论】施用适量的氮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施用过量的氮肥可能导致玉米生长抑制和产量降低。种植工作者应根据当地土壤条件、气候特点以及品种需求,科学合理地施用氮肥,促进玉米种植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