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家畜胚胎性别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及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家畜胚胎性别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及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畜胚胎的早期性别鉴定技术是家畜性别控制技术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家畜胚胎移殖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胚胎冷冻,切割及核移殖技术等的发展,家畜的性别控制技术愈来愈显得重要。它一直是畜牧生产和科研关注的热点。本文就家畜胚胎性别鉴定的意义、分子生物学方法及研究现状等方面加以综述。1性别控制的意义通过家畜胚胎早期性别鉴定实现性别控制,一方面能大大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由于人工授精技术的普及,公畜的需要量越来越少。因此,奶牛、奶山羊、犬、兔,都以雌性价值高。而在实际生产中,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也需人为地控…  相似文献   

3.
牛消化道正常菌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胃肠道内栖居有许多种微生物,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其中大部分与胃肠道细胞接触,交换营养物质、能量或遗传信息。目前,国内外对鸡、猪、兔等单胃动物的消化道正常菌群作了大量分析和研究,并研制开发出多种微生态制剂,增进了动物健康;提高了生产力。对反刍动物消化道正常菌群,国外有微生态制剂应用于牛的试验研究,但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及应用尚未见报道。本文就国内外牛消化道正常菌群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1牛消化道正常菌群概况1.1牛瘤胃正常菌群牛瘤胃中存在着极其复杂的微生物区系,主要有原生虫和细菌两大…  相似文献   

4.
家禽的部分消化工作依赖于消化道菌群的活力。这些菌群不仅在某些饲料成分的消化过程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因此,保持这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是维护消化道健康和性能的关键。通过实验在肉鸡日粮中添加百得喜,数据表明,家禽饲料中添加百得喜可以改善粪便病原菌(肠杆菌、大肠杆菌、梭菌)数量和菌群平衡。  相似文献   

5.
鹅消化道正常菌群定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鹅日龄和消化道部位对正常均群定植规律的影响,以吉林白鹅为实验动物,试验期间饲喂以玉米秸秆为主要纤维源的日粮。采用稀释滴种法对0~56日龄鹅及成鹅消化道6个部位(腺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靠近黏膜的内容物及黏膜的8种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真杆菌、消化球菌、类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计数,从而获得主要正常菌群在消化道中的定植过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健康和腹泻仔猪消化道内(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7个部位菌群取样后进行培养和分离鉴定,研究健康和腹泻仔猪间不同菌群关系的差异,揭示维持仔猪的正常消化代谢优势菌群的组成、比例和结构.结果发现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是健康仔猪消化道内数量最多的菌群,为优势菌群;韦荣氏球菌、肠杆菌、肠球菌在仔猪发生腹泻时明显增多,为有害菌群.有害菌群的增多抑制了有益优势菌群的生长,从而导致仔猪发生腹泻.  相似文献   

7.
鸡消化道正常菌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鸡的消化道内定植着大量的正常菌 ,主要有乳酸菌、拟杆菌、梭菌、肠杆菌等 ,他们对于维持机体健康、提高抗病能力以及营养、免疫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常情况下 ,正常菌群与鸡机体二者之间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的微生态系 ,当这种平衡被破坏 ,就可导致机体发病。微生态制剂可以最大限度维持这种平衡 ,使机体处于健康状态。文章对鸡消化道正常菌群的消化特点、种类和数量、生理作用及机理 ,消化道菌群失调的原因及危害、动物微生态制剂的研究等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家畜胚胎早期性别鉴定的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简要综述了胚胎早期性别鉴定的几种不同方法。并特别对PCR方法在胚胎性别鉴定中的研究历程,应用及基本过程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9.
随着健康养殖,抗生素替代呼声的提高,近年来,微生态制剂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微生态制剂通过调控机体微生态平衡,改善宿主健康状况而发挥作用,包括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益生元、合生元等。因应用对象及选用制剂的性质和种类不同,报道的效果不尽一致。家禽生产中,因宿主生理(肠道短)和健康状况、饲养环境等不同,往往会影响微生态制剂的预期效果。家禽肠道是微生态制剂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其中微生态环境是影响微生态制剂使用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充分了解家禽消化道正常菌群的特点及其生理作用,对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鱼类消化道菌群的作用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态学在鱼类中的研究较在哺乳动物中的研究深度有较大差距。本文介绍了鱼类消化道菌群对鱼类的营养作用、免疫作用,对病原菌入侵的拮抗作用和自身的致病作用;介绍了水体中的微生物、盐度、水温,鱼类摄食的饵料、药物,鱼类不同的生理状态和发育阶段对鱼类消化道菌群的影响;并认为鱼类早期发育阶段肠道菌群的演替、肠道菌群的免疫机理和利用肠道菌群进行环境监测等是今后鱼类肠道微生态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仔猪消化道菌群变化与仔猪腹泻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健康和腹泻仔猪消化道内(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7个部位菌群取样后进行培养和分离鉴定,研究健康和腹泻仔猪间不同菌群关系的差异,揭示维持仔猪的正常消化代谢优势菌群的组成、比例和结构。结果发现: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是健康仔猪消化道内数量最多的菌群,为优势菌群;韦荣氏球菌、肠杆菌、肠球菌在仔猪发生腹泻时明显增多,为有害菌群。有害菌群的增多抑制了有益优势菌群的生长,从而导致仔猪发生腹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述了家畜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方法和意义,着重介绍了体外受精技术流程、技术要,最和操作手法,简述了家畜体外受精主要技术内容的理论基础,并展望了牛体外受精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鸡、鸭消化道pH和消化酶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阐明鸡、鸭对营养物质利用率差异的原因,比较了8只公鸡和8只公鸭消化道内容物酸碱性及体内主要蛋白质消化酶、碳水化合物水解酶和脂肪水解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鸭消化道前段除口腔pH比鸡的高(P〈0.01),食管膨大部、腺胃和肌胃的pH均比鸡低(P〈0.05或P〈0.01),而后段消化道从空肠开始到直肠,鸭的pH均比鸡高(P〈0.05)。(2)鸡和鸭消化道内主要蛋白酶活性存在差异。鸭肌胃内容物中胃蛋白酶的相对活性和总量都极显著高于鸡的(P〈0.01);鸭十二指肠、空回肠和盲肠内容物以及胰腺组织中胰蛋白酶的相对活性和总量高于鸡(P〈0.05或P〈0.01);鸭空回肠内容物中糜蛋白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鸡(P〈0.05)。(3)鸭胰腺组织中脂肪酶相对活性极显著高于鸡(P〈0.01),脂肪酶总量显著高于鸡(P〈0.05);肠道内容物中脂肪酶的活性也大多数高于鸡。(4)鸡和鸭消化道内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水解酶活性差异没有很强的规律性,但鸭空回肠内容物中纤维素酶的相对活性高于鸡(P〈0.01),盲肠内容物中纤维素酶的总量显著高于鸡(P〈0.05)。消化道中消化酶活性差异是鸡鸭对饲料养分消化利用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伪狂犬病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伪狂犬病是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的一种重要传染病,猪为病毒的贮存宿主。该病一毒一旦感染动物则终生带毒呈潜伏感染状态,遇到外界应激则重新激活而向外界排毒,引起易感动物发病。为了加强进口检疫和优良种畜的推广,防止该病的传入,各国科技工作者根据常规的抗原抗体检测方法不能检测该病毒的潜伏感染情况,研制出各种检测伪狂犬病病毒核酸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本文就核酸探针杂交技术,常规PCR、鉴别PCR、鉴别与定量PCR等  相似文献   

15.
鲤鱼消化管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大体解剖和常规组织学方法,对14尾全长300-380mm鲤鱼的消化管的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鲤鱼的消化管不发达,管壁由内向外分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与外膜四层。口咽腔的黏膜内含有较多的味蕾;食管黏膜上皮的形态依皱襞部位而异:皱襞顶端为复层扁平上皮,侧部及基部则由数层粘液细胞和少量上皮细胞构成;食管后紧接前肠,无胃;除直肠外的肠壁固有层中均有不发达的肠腺分布。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贵阳市某种羊场的山羊进行消化道寄生虫检查,结果表明,该羊场山羊消化道寄生虫的感染率达100%。寄生种类有线虫、吸虫、绦虫、球虫,分别是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夏伯特线虫(Chabertia)、乳突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papillosus)、仰口线虫(Bunostomum)、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马歇尔线虫(Marshallagia)、钝刺细颈线虫(Nematodirus spathiner)、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胰阔盘吸虫(Eurytrema pancreaticum)、槽盘吸虫(Ogmocoty)、莫尼茨绦虫(Moniezia)、曲子宫绦虫(Helictometra)、艾美耳球虫(Eimeria)等,为多种虫混合感染。根据调查结果采取了相应的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黄鳝消化道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肠卷石蜡法 ,对幼鳝和成鳝的消化道全长作纵切片 ,HE染色显示消化器官组织结构 ,嗜银法显示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结果显示 ,黄鳝消化道为一直形管道 ,主要由食管、胃、前肠和后肠组成。消化道的组织结构与哺乳类有许多相似之处 ,基本上由 4层组成。但食管上皮为含有大量杯状细胞的复层上皮 ,除胃体部外 ,其余器官内均缺腺体。本研究还显示了各器官连接部的结构变化。上述器官内均有散在分布的消化道内分泌细胞 ,表明黄鳝消化道还是一个主要的内分泌器官  相似文献   

18.
植物多糖因其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菌、抗病毒、抗氧化、分子识别等多种生物活性,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笔者就植物多糖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对畜禽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鲍晶晶  张莉 《中国畜牧兽医》2020,47(10):3297-3304
畜禽的选种选育在生产中至关重要,育种值估计是选种选育的核心。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是利用全基因组范围内的高密度标记估计个体基因组育种值的一种新型分子育种方法,目前已在牛、猪、鸡等畜禽育种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方法可实现畜禽育种早期选择,降低测定费用,缩短世代间隔,提高育种值估计准确性,加快遗传进展。基因组选择主要是通过参考群体中每个个体的表型性状信息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基因型估计出每个SNP的效应值,然后测定候选群体中每个个体的SNP基因型,计算候选个体的基因组育种值,根据基因组育种值的高低对候选群体进行合理的选择。随着基因分型技术快速发展和检测成本不断降低,以及基因组选择方法不断优化,基因组选择已成为畜禽选种选育的重要手段。作者对一些常用的基因组选择方法进行了综述,比较了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分析了基因组选择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展望了其在畜禽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