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立式螺旋搅拌磨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带导流板的磨筒,通过离散单元仿真软件对磨机进行模拟仿真,研究了导流板对磨机性能的影响。仿真模拟的速度云图及碰撞数据表明导流板能够提高磨机内研磨介质的速度梯度以及碰撞能量,从而提高破碎效果,为立式搅拌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手工研磨气门的方法如下:首先检查气门工作面有无麻点、凹陷和斑痕,应采取光磨消除。检查气门杆的弯曲度,可将气门杆放在V型架上,用千分表检查其中部的摆差,超差时应予冷压校直。检查气门杆的磨损量,可用外径分厘卡检查,如其磨损超过0.125mm,应更换或喷镀、光磨至规定尺寸。气门头部锥面经多次磨削直径会减小,当气门头边缘厚度小于0.8毫米时,应更换新件。在电动光磨机上光磨气门时,须注意其工作面的磨修角度,在保证消除气门表面麻点、凹坑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磨削量,以延长气门的工作寿命。如无光磨机时,可用台钻或车床来锉磨。锉磨时,先将气…  相似文献   

3.
利用粉体工程的沉降原理来研究立式螺旋搅拌磨矿机在磨矿时的颗粒流体特性。由于立式螺旋搅拌磨矿机不同于传统的磨机,其在磨矿时可以实现物料内部分级及分层研磨,从而对于不同粒度的颗粒可以进行与之对应的有效研磨。本文利用沉降原理对颗粒流体特性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国产拖拉机支重台车,由于防水、防泥能力差,轴承和轴缺润滑油,则发生过早的损坏,平均3年更换一次支重台车轴及轴承,且更换台车轴承又麻烦。  相似文献   

5.
目前,气门仍普遍采用传统的手工研磨,现简述如下:首先检查气门工作面有无麻点、凹陷和斑痕,应光磨消除。检查气门杆的弯曲度,可将气门杆放在V型架上,用千分表检查其中部的摆差,如东方红-75、802拖拉机气门杆摆差超过0.02毫米,应予冷压校直。检查气门杆的磨损,可用外径分厘卡检查,如其磨损超过0.125毫米,则应更换或喷镀、光磨至规定尺寸。气门头部锥面经多次磨削直径会减小,当气门头边缘厚度小于0.8毫米时,应更换新件。在电动光磨机上光磨气门时,须注意其工作面的磨修角度,在保证磨平消除气门表面麻点、凹坑的前提下,尽量少磨去气门工作表面…  相似文献   

6.
曲轴磨修中存在的问题发动机曲轴使用一段时间后,轴颈尺寸被磨损到一定程度或表面形位公差降低,便不能继续使用了,需要按下级配修尺寸磨修,并配相应尺寸的轴瓦,方能继续使用。曲轴的磨修是一项十分普及和重要的修理工作,其磨修质量与其使用寿命密切相关。当前修理厂...  相似文献   

7.
一、锉削修理法 多缸机曲轴磨损后,需在曲轴磨床上进行磨修;对于小型单缸机曲轴,当其磨损在使用极限范围内时,可以以所配合的轴瓦为基准,采用锉修的方法来修理。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棉花打顶机升降系统响应慢和精度低等问题,基于电动自适应升降的控制原理设计出棉花打顶机试验机型,阐述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设计了限位电路并制定出可行的工作模式,采用中心组合试验方法建立出响应时间与台车速度、工作电流、升降高度的回归方程。试验结果表明:台车速度与升降高度均对系统响应时间的影响极显著,工作电流对其为显著;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台车速度为0.625m/s,工作电流为3A,升降高度为130mm,对应的响应时间为1.18s。经过模型验证,实测响应时间平均值1.23s,与预测值相比仅有4.06%的误差,表明此优化方案可行,可为进一步研究步进升降控制系统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耕作物精准穴施肥控制机构工作参数优化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增加中耕作物产量,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设计了玉米苗期自动穴施肥控制机构,通过土槽试验分析了穴施肥控制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参数,研究了施肥传动机构工作参数对施肥控制精准度的影响规律。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试验,以动力输出轴转速、台车前进速度、触碰转针高度为影响因子,以穴株拟合度和伤苗率为响应函数,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平台的回归分析法及响应面分析法,对3个因子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台车前进速度为1.25 m/s,动力输出轴转速为16.5 r/min,触碰转针高度在5 mm的条件下,穴株拟合度可达到0.796,伤苗率接近10%,参数优化结果满足玉米苗期施肥控制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通过计算机的处理与控制,在试验过程中用直接实现改变台车前进速度或动力输出轴转速的试验方法(简称动态试验法)来获取旋耕机运动参数与功率消耗的关系曲线,从而大大减少了试验次数,提高了试验的可比性及精度。本试验方法也适用于其它耕种机具。  相似文献   

11.
杆齿式残膜回收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残膜回收机具存在拾膜、卸膜机构复杂且可靠性低的问题,设计了杆齿式残膜回收机。介绍了杆齿式残膜回收机的工作原理,对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分析,确定了拾膜机构、卸膜机构及起膜装置的关键设计参数。以机具行进速度、拾膜杆齿线速度与机具行进速度比、拾膜杆齿入土深度为影响因素,利用土槽台架试验系统,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并通过Design-Expert数据处理软件对拾膜率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当机具行进速度为1.2m/s、速比为1.0、杆齿入土深度为55mm时,拾膜率和卸膜率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2.
残膜回收机拾膜卸膜机构运动分析及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搂草机滑道弹齿机构设计了杆齿式残膜回收机,对机构运动进行了仿真分析和正交试验。运用仿真分析得出杆齿末端的运动轨迹和不同速比下杆齿末端的加速度曲线,并利用土槽台架试验系统,对影响机具拾膜率及卸膜率的行进速度、速比(机具行进速度与杆齿轴转动线速度比)、杆齿入土深度3个主要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速比的变化对机构拾膜率的影响程度大于机具行进速度和杆齿入土深度的变化,当机具行进速度为0.85m/s、速比为1.5、托膜铲入土深度为50mm时,杆齿式拾膜机构、卸膜机构的拾膜率和卸膜率均达到优水平。  相似文献   

13.
行星架式伸缩杆齿拾膜机构的改进设计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克服伸缩杆齿式拾膜机构结构复杂的缺点,对其进行了改进设计,并对杆齿拾膜轨迹进行了理论和仿真分析。同时,通过土槽台架试验系统对影响机构拾膜性能的机具行进速度、拾膜杆齿末端挑膜线速度与机具行进速度比和杆齿入土角度3个主要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机具行进速度为0.9m/s、拾膜杆齿末端挑膜线速度与机具行进速度比为1.2、杆齿入土角度为55°时,拾膜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高速和超高速磨削是提高磨削效率、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和提高零件加工质量的先进加工技术。超高速磨削可以对硬脆材料实现延性域磨削加工,对高塑性、高强度等难加工材料也有良好的磨削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切取棒料剖片的农机金相试样切割机,通过轴向移动的工作台和纵向移动的砂轮片,完成对棒料的两次切割.控制系统的核心采用PLC,变频调速器实现了对砂轮片转速的无级可调和自动控制.采用机电一体化设计思想,对其整体造型、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保证了农金相试样切割机的切割质量.  相似文献   

16.
香蕉秸秆含水率高、脆性大、富含纤维素,而现有的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粉碎率低、能耗高且茎秆纤维易缠绕粉碎刀辊。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异向双辊式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介绍该机的总体设计方案,确定粉碎装置、传动系统、限深装置的结构和主要参数。田间试验表明:该机器在田间作业时,当刀辊转速为1 600 r/min,前进速度为12.9 m/s,粉碎刀片长度为124 mm时可达到最优工作状态,此时平均工作效率为0.437 hm^2/h,高于性能指标0.400 hm^2/h;机器平均粉碎合格率为97.09%,大于行业标准94%,达到秸秆粉碎还田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7.
水稻生产在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劳动力减少和淡水资源的日益缺乏,水稻直播技术应运而生。为此,针对目前国内水稻直播机无法实现均匀播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水稻直播机的播种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由播种量采集装置、速度检测装置、播种量调节装置和报警装置4个部分组成,采用ST188型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单位时间内经过排种管的种子数量;通过YS41F型霍尔元件计算拖拉机行进速度;用AT89C51型单片机接收采集的播种量和速度信息,计算分析实际播种速度与设定值的差异,然后向调节装置森创110BYG250C型步进点机发出指令。当实际播种速度的偏离值超出允许的误差范围时发出警报,通过单片机输出,采用声音加指示灯闪烁报警。对该系统自动控制条播机进行田间旱直播研究,对播种后的水稻株距、株距范围及水稻产量数据分析发现:与手动控制相比较,该播种自动控制系统在拖拉机不同行进速度下,水稻播种精确度较高,水稻植株分布均匀,水稻产量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水貂饲喂环节劳动强度大、环境差,水貂饲喂机械化水平不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水貂养殖轨道式双排自动饲喂车,该饲喂车主要包括控制系统、行走系统、输料饲喂系统、饲喂支撑架收展系统。详细分析了饲喂过程中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研究了控制实现方法和动作过程,通过光电传感器与PLC准确控制所有电机的工作状态定位转换,实现饲喂电机工作参数的人机交互调整;设计了导向轮定轨结构,优化缩短了饲料输送管路;模仿人工饲喂时手与手臂的动作形式,设计了自动饲喂投食结构,并进行了机构运动学分析,确定了具体结构及运动参数;设计了饲喂车收展结构,并通过作业条件分析确定了结构参数。样机试验结果表明,自动饲喂车以0.6 m/s速度行进,以预设的200、400、600 g为投喂量,饲喂车实际投喂质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65~210 g、355~427 g、567~622 g,饲料堆放质量变异系数分别为6.53%、3.78%、2.74%,漏喂率均为0%,满足实际饲喂要求。该自动饲喂车提高了饲喂效率,节约了劳动成本,增加了饲喂车载料量。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一种基于土壤基质的播种精度检测方法.运动的土槽台车搭载播种机将种子播种到土槽土壤上,同时机器视觉系统动态采集序列图像.采用编码器和PLC等实现台车运动距离检测,控制触发面阵摄像机采集序列图像,完成序列图像的硬件拼接;再通过图像处理拼接算法完成种子的目标识别和序列图像的拼接,得出播种机播种精度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匹配粒距率达85%以上,正确粒距率达70%以上;经多次重复试验后,系统检测的绝对误差在4%以内.  相似文献   

20.
新型土槽试验台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土槽试验台,通过对台车的集成设计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研制成功了集土壤恢复功能和试验功能为一体的台车,实现了被测农机具的三维受力、牵引速度、旋转部件扭矩和转速的自动检测,并可进行智能化工况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