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金城山淫羊藿生长适宜环境因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淫羊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生态位宽度计算公式,对嘉陵江流域金城山森林公园淫羊藿在不同环境因子范围上的生态位宽度进行测定,探讨自然植被群落中金城山淫羊藿生长的适宜环境因子。[结果]从生态位的角度来看,金城山淫羊藿的适宜海拔为574~623 m,适宜土壤含水量为14%,适宜土壤pH值为5.73~5.83,适宜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28~2.48 g/kg,适宜土壤深度为16.0~19.7,适宜光照强度为796.6~1 015.0 lx。[结论]该研究对开发淫羊藿中药资源和加强淫羊藿野生资源保护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先秦到秦汉“圃田泽”环境变迁与文化地理关系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时期,圃田泽湖域宽泛,古人活动的文化遗存分布于濒水的高岗台地上。然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时代,圃田泽已严重萎缩,风沙堆积情况加剧。经过在古圃田泽核心湖域内的考古发掘、调查,发现了数量众多的西汉后期以来的文化遗存。这一文化地理变迁的事实显示西汉以来黄河中下游地区经历了由暖湿转趋干冷的环境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3.
岑巩县山油茶生长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琪兰  刘诗韬  雷坤 《农技服务》2012,29(5):590-591
为发展岑巩县油茶产业提供参考,利用岑巩县1970~2010年的气候资料,分析了岑巩县油茶生长期的光、温、水等气候资源得出,岑巩县的温度、水分和光照等气候条件较适宜油茶生长发育,并针对其不利气候生长因子,提出了相应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4.
董军  何礼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714-2716
"禅宗五山"是南宋朝廷钦定的五大禅宗寺院,是江南禅寺的典型代表,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五山"山水环境优美、风景宜人,是山水营建的佳作。该研究通过对"五山"山水环境的深入研究,归纳了"五山"山水环境的普遍规律,解读出蕴藏于山水环境背后的风水观、山水崇拜观、审美观以及意识形态的内向性等深层的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泽陆蛙夏末秋初体温与环境因子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夏、秋季节交替时(7-8月) 泽陆蛙体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在自然状态下,对泽陆蛙(Fejervarya multistriata)体温及其所处环境的气温、地温、水温、空气相对湿度和光照度等进行了测定,并对其体温与诸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体温与气温关系密切,7月份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8月份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体温与地温及水温之间关系密切,7月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8月份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体温与光照度之间关系较密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体温与空气相对湿度存在负相关关系,7月份空气相对湿度对其影响不明显,8月份则明显受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不同栽培基质对青天葵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蔗渣、锯末、菇渣等不同基质为试材,以土壤为对照,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药用植物青天葵生长的影响,并测定叶片POD、CAT及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以筛选出适合青天葵无土栽培的基质。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基质对青天葵叶长、叶宽、根长等生物量具有不同的效应,4种试验栽培基质中,菇渣∶木糠∶蔗渣配比1∶1∶1作为基质时效果最好,可适用于青天葵无土栽培。  相似文献   

7.
摘要通过对文登气象局的花生试验田的花生数据进行统计,参照该站1981~2010年气象资料,从土壤、温度、降水、日照等方面对试验田的环境条件与大花生的适宜生长条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文登气候和环境条件适宜大花生生长。  相似文献   

8.
NaCl胁迫对芙蓉葵种子萌发和种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定芙蓉葵的耐盐性,以芙蓉葵为材料,采用纸上发芽(TP)和营养沙培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NaCl处理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指标整体呈下降趋势;芙蓉葵的株高、茎粗增长量下降;叶绿素质量分数、电导率和脯氨酸质量分数呈增加趋势;叶片含水量低于对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在9g/L盐处理下高于对照,有显著差异;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变化平缓,维持在一定水平。通过对盐胁迫条件下芙蓉葵形态指标的观测以及生理指标的综合分析表明,芙蓉葵在园林应用上的耐盐阈值为9g/L,存活阈值为12g/L。  相似文献   

9.
落葵是重要的药食同源作物,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在南方地区普遍种植。PEG6000是经济适用、应用比较广泛的种子引发剂。本试验以落葵品种‘肥头大耳’和‘特大圆叶’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浸种,研究PEG6000引发对落葵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EG6000浸种会导致‘特大圆叶’发芽率显著下降,但对2个品种幼苗出土、株高、茎粗、鲜重、干重和壮苗指数均有促进作用。这些结果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使用PEG6000试剂引发有助于加快落葵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0.
以石灰、猪粪和菇渣作为土壤改良剂进行酸性硫酸盐土盆栽落葵试验,结果表明:酸性硫酸盐土施用土壤改良剂均有利于落葵的生长,产量显著提高,其中以石灰2 mg/kg处理的产量最高,其次为菇渣处理和猪粪处理,但对落葵植株地上部的氮、磷含量没有影响;土壤改良剂可提高土壤pH值及降低交换性铝和活性锰的含量,有利于酸性硫酸盐土障碍因子的消除和土壤的改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宁夏用水情况分析,结合宁夏用水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调整水价、规范用水管理、节约用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需水量主要分为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量和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2个部分。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方法,指出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中水回用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喻青  赵新华  秦琦  薛岩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831-2833
介绍了国内外中水回用的发展现状以及中水回用系统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首先分析了水利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即可持续发展对水利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丰富了新思路,水利建设实践推动了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并基于此提出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思路,即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推进水利建设制度创新;人水协调,加强水利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长距离输水管道由于管线长,同时受地形和水质条件的影响,管道在输水过程中将会存在较多问题,特别是在水质欠佳的条件下.在工程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影响,否则将会影响管道的正常输水.该文以内黄县小农水项目补源引水管道工程为例,对长距离输水管道的规划进行探讨,提出具体的规划方案和措施,为类似工程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于 1996 - 2 0 0 1年对平凉市区域自然气候条件下胡麻全生育期的需水量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 ,丰水年、平水年、干旱年份胡麻的需水量不同 ,多年胡麻平均需水量为 393.6 0 m m,胡麻产量为 2 0 83.5 kg/hm2 ,需水系数为 2 .83m m/kg,全生育期平均需水强度为 3.5 2 m m/d。并应用彭曼法计算确定了作物系数 KC,推算出平凉市7县 (区 )胡麻生育期需水量为崆峒区 4 6 6 .7m m、泾川县 4 90 .5 mm、灵台县 4 71.0 m m、崇信县 4 87.8mm、华亭县4 4 3.6 m m、静宁县 4 5 5 .2 mm、庄浪县 4 4 0 .9mm。  相似文献   

17.
水足迹和虚拟水是目前国际水资源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虚拟水"贸易能对改变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格局发挥作用,而要发挥这种作用,还要靠农产品的"虚拟水"流动来实现。借助水足迹和虚拟水的概念,计算了2000和2002年我国及各区域主要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通过分析区域的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关系,分析了中国农产品"虚拟水"在全国5个区域上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中国农产品的"虚拟水"数量在增长,各大区的农产品"虚拟水"总量及变化有差异。计算结果表明,中国是一个水资源高度自给的国家,但区域间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重要途径.水资源是一种具有经济和社会特征的自然资源,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理应适用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基于循环经济的理念,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水资源循环经济的概念与特征,探讨水资源循环经济的利用尺度,初步提出水资源循环经济的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9.
扎龙湿地是我国最大的以鹤类为主的湿地生态类型国家级保护区。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扎龙湿地水面急剧减少、部分沼泽干涸、植被退化缺水严重等一系列问题,缺水已成为扎龙湿地面临的致命危机。通过对扎龙湿地耕地和草甸土壤含水量的试验对比分析,发现耕地土壤含水量普遍低于草句土壤含水量,原因在于根系吸水。指出农业活动对湿地缺水有一定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黄初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476-17478,17482
缺水分类研究有利于制定缺水对策。在总结已有缺水分类体系的基础上,根据缺水成因,初步建立了由人为成因类、混合成因类、自然成因类三部分组成的缺水分类体系,从而提出了系统性缺水概念。系统性缺水是指在一定评价期某评价区内,人为因素决定的社会经济系统的需水时空结构与自然影响因素决定的水资源时空分布格局不协调所导致的缺水现象,属于混合成因型缺水,具有时空性、尺度性、外部性、整体性等特性,可划分为临界、早期、中期、晚期等系统性缺水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