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当代的风景园林师,必须认识到中国传统园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需要从中汲取营养,继承优点,继而发展创新,探索现代风景园林之路。文章结合一些具体案例,从设计思想、设计手法和未来创新发展来探讨如何继承中国传统园林的创新手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具有博大艺术内涵和特点的艺术综合体。跟当时的人文环境,文化艺术水平息息相关。中国传统园林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可谓独树一帜,与西方园林、伊斯兰园林一道,并称为世界3大造园体系。然而由于社会发展和环境变迁,使得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人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之间,出现了巨大的时空落差。在传统文化继承上的缺失和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使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迅速发展的同时,在继承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又受到了西方园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文化相互交织,代表着中国人自然观和审美价值的中国传统园林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在现今设计中保留传统园林的精髓是每个中国设计师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以西安园博会的"四盒园"为例,提炼出了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园林的创新手法。这些手法主要涉及空间结构的梳理、意境诗意的表达和乡土材料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造景手法和园林艺术,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私家花园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从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应用角度出发,采用文献分析法,对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研究。首先,分析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地方特色,其次概述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表现要素及主要造景手法;最后,阐述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中的应用,深入探讨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私家花园的融合之美。通过借鉴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景观要素、现代工艺和地域文化的地方特色,赋予私家花园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不仅可以提升私家花园的价值和观赏性,还将有助于传承和推广中国园林文化。  相似文献   

5.
公园的风景建设往往是以其历史文化发展线索为背景依据的.都江堰离堆公园将川西古园与现代园林合为一处,悠久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融为一体,以其特有的园林风格和其中有关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历史文化与文物古迹特色,而成为闻名中外的一个旅游名胜.整个公园的园林设计风格继承了中国传统造园的精华,运用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手法,充分表达了时代特点和川西地方特色.现主要以离堆公园为例探讨历史文化对园林古迹开发的影响作用,希望对地方历史性园林的建设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文琦  高峰 《花卉》2019,(12):85-86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艺术成就辉煌,其独树一帜的风格是人类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在园林的整体布局和设计中意义非凡。浮庄是合肥环城公园包公园中的一个古色古香的水上园林,造园手法参照了江南古典园林的手法进行设计,其设计令人叹为观止。本文以浮庄为例,通过实地考察,浅谈园林中建筑、山石、理水、花木四大造园要素。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园林有着独特而又精湛的造园思想和设计手法,但不可否认的是,时下欧美等西方园林设计统领着整个风景园林设计界,临国日本的造园影响力也不容忽视。而有着如此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园林,在这一股股国际浪潮中渐渐被忽视,作为传统文化高度表达的中国传统园林面临同样的境遇。我国传统园林如何与现代设计结合?如何运用创新的手法继承与发展传统园林?急需当代风景园林师深刻反思。从若干问题出发,探讨继承并传承我国传统园林的创新手法,以期继承传统园林之思想和技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苏州古典园林理水艺术形式与造景手法的调查研究,提炼出古典园林理水的精髓,继承古典园林理水对自然水体形式模仿的意境、源头和水尾处理的艺术以及水体空间的分割手法,将其应用到现代园林理水景观设计中,探索出既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观念,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水景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中国古典园林,始于汉晋,盛于明清,独立于世界园林而自成一体。和西方几何规则式园林迥然不同的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和有着"天人合一"思想的中式园林,有最相近的体系。通过研究两者之间的异同,寻找在当下环境,中式园林造园手法的继承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归纳与总结中国传统园林的哲学思想与意境理论,探讨了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园林的方法,抽象与简化,变形与重整,结合新材料,使中国传统园林在新时代彰显文化特点和内涵。  相似文献   

11.
姜乔洋  丁云峰 《现代园艺》2022,(14):113-115
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文化传统、思想理论孕育出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古典园林两大造园体系,从而使得中西方在造园的各个方面以及对美的理解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近年来,随着园林景观的不断发展,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对美的理解与欣赏水平日益增强,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城市公园、绿地的需求也逐步提高。因此,对于中西方古典园林造园要素及手法的分析总结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概述中西方古典园林造园要素及手法的对比,可以更好地把握中西方造园的精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展园林之美。  相似文献   

12.
马玛骞  林海 《现代园艺》2023,(16):135-137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对自然的感悟和生命的追求。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以师法自然、崇尚自然为出发点,注重自然景观与人文艺术景观的和谐统一,追求情境交融的意境表达。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包括叠山理水、植物搭配、建筑升华和空间营造等,其构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并对世界园林建造产生了深刻影响。探讨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有助于更好地传承造园手法的文化内涵及特色,使古典园林造园要素更好地融入现代园林设计中,为现代园林建造提供有益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林威 《花卉》2017,(4):59-60
植物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典园林中植物既是人类赋予丰富文化信息的载体,也是文化符号和吉祥如意的象征。古人造园时深受佛、道、儒家的思想影响,通过比德、比兴等手法,以诗情画意写入园林,植物景观和欣赏者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升华为情景交融的境界,形成了园林植物景观中的意境、情境、画境,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现代园林植栽设计中亦应继承这些深厚、丰富的植物文化底蕴,通过对传统植物文化内涵的引申和改良,结合考虑园林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质地等因素,创造出具有具有高度科学性、艺术性和文化性和浓郁民族特色的园林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园林文化走进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它与城市的形象有着重要的关联。目前,我国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园林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基于结合济南森林公园对风景园林理论的理解上,对中国现代综合性公园景观设计所遇到的问题,以"古为今用"的手法提出解决意见,分析中国风景园林发展的趋势,同时吸取西方园林设计的优点,继承中国传统风景园林理法。  相似文献   

15.
以拙政园为例,从文化、意境美两方面阐述对中国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的影响,进而分析中国传统园林中的种植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6.
董金卫 《中国园艺文摘》2013,(6):145-146,230
面临当今席卷全球的"强势"文化肆意冲击"弱势"地域文化之时,相对处于"弱势"的近代中国文化所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园林又该何去何从?中国传统园林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后继而衰亡,而在中国近代文化滋养下的现代园林始终未适应时代的发展。中国园林如何重生?唯有立足本土文化,继承传统元素和传统造园技法,推陈出新彰显时代特征,紧跟当代人类生活而设计以及科学技术条件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余丹 《现代园艺》2014,(6):95-95
充分运用中国传统的园林造景设计,不但彰显传统文化的内涵,而且是对于中国传统园林设计元素的继承和发展。本文针对中国传统园林元素在现代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徐丽莎 《现代园艺》2019,(17):120-121
近几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在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享受。中国传统文化在如今社会发展之中的传承与发扬逐渐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尤其是在中国如今的园林建设之中,对古典园林设计的尊重,将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融入到现代的园林之中,成为现代园林建设的主流。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它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力和鉴赏力。即便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园林设计手法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其它设计手法所不能表现出来的韵味与典雅。基于此,将立足于传统园林构景手法,探析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为代表的山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国古典园林特点的形成,是由于当时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诸多复杂因素共同制约和影响的结果。同时,在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师法自然"自然观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我国古典园林不同于世界其他园林体系独特的园林艺术风格。比较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目的在于,探索如何将传统造景手法应用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为我国的现代景观设计提供方法借鉴,开辟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