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杉木萌芽力强,特别在丘陵地区更为常见,群众称为“鸡窝兜”。它分散了养分,严重妨害主干的生长(见表1)。为了消灭萌蘖,有的地区采用剪萌条的办法,但剪后又易重发,往往需要剪除多次,为此,我们在安徽省原黄山茶林场对萌蘖原因和防治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近年又在别处作补充观察,现将试验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杉木是萌芽性极强的树种,根际部分和第一条侧根至离地面10厘米之间的潜伏芽(不定芽)很多.在丘陵区,用杉木实生苗造林后,若环境条件较适宜,并采用科学的栽植技术和管理措施,使植株顶端生长优势旺盛,潜伏芽受到抑制,根际萌蘖便较少或不萌蘖,林分生长量大;相反,环境条件不适宜,缺乏科学的栽植和管理措施,顶端生长优势受到抑制时,潜伏芽便会成丛状的萌发起来,因而严重地影响着植株主干的高粗生长.为了掌握杉木萌蘖发生的规律,了解其对林木生长带来的影响,探讨抑制萌蘖的方法,几年来,我县三级林科组织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研究试验.最近,我所与7个公社林科站组成联合调查组,历时45天,对鸿仙、均坝、马家河、群丰、伞铺、王十万、古岳峰等15个公社、大队林场作了一次杉木萌蘖的调查,现将情况综合如下:一、杉木幼林萌蘖情况及对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用材树种,生长快、材质好。但立地条件和经营活动的差异,影响到杉木的萌蘖性,其对杉木主干生长影响极大,而防除杉木萌蘖性牵涉到整个栽培经营技术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杉木幼林黄化,主要表现在枝叶变黄,生长衰弱,林相呈黄至红褐色。枯黄的程度随地形地势而异,无明显发病中心。枝叶上亦无病斑痕迹,经显微镜检查和组织分离均未发现病菌。几年后渐变为不生不死的“小老头”。鉴于杉木幼林黄化发生普遍,并严重地影响成林成材,为林业生产中急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1974年至1975年初,我们在广东省番禺县、东莞县和广州地区,作了初步观察,并结合开门办学,进行了一些分析和试验。  相似文献   

5.
<正> 在浙江省,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的高指标是“三个一”,即在整个轮伐期内,按年平均生长量计:树高1米、胸径1厘米,每亩材积1立方米。对于杉木人工林的生长发育过程,多数研究者又将其划分为幼林、速生、干材和成熟四个阶段。在幼林阶段,因苗木处于恢复时期,高和径生长比较缓慢,通常达不到年高生长1米的指标。1982年春,我们在富阳县金慈的红土丘陵地上营造了82亩杉木林,据1984年生长季结束后观测,平均树高达366厘米,即年平均高生长已达1.22米。在已发表的材料中,这片幼林的生长速度是领先的。  相似文献   

6.
杉木造林后,头2-3年常从根颈处长出大量萌蘖,影响主干生长。尤其我所地处右江干旱盆地,温度高,湿度低,风大,土壤瘠薄,造林后植株常由于缺水而死亡,成活的植株也常遭大风吹刮而造成主干歪斜或机械损伤,致使萌蘖丛生,影响主干生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切经过试验”的教导,于1974年和1975年作了不同深栽防萌试验(见表1、2)。从试验结果看出,从苗木根颈部分开始埋土5-25厘米,随着栽植深度增加,萌蘖率逐步下降,高粗生长逐步提高;栽植深度超过30厘  相似文献   

7.
8.
杉木是我国一个主要用材树种,在我国南方栽培很广。一般来说,决定杉木造林成材有五个条件,即气候、土壤、良种壮苗、造林质量、抚育管理。这五个条件又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其中气候、土壤是前提,良种壮苗是基础,造林质量是关键,抚育管理是保证。在这里,我们仅就五星岭林场十七年的生产实践,专门谈谈杉木的幼林抚育。幼林抚育是巩固造林成果,促进林木速生丰产最重要的一环,杉木造林更是如此,通过幼林抚育,解决幼树与杂草、幼树与土壤的矛盾,而幼树与气候的矛盾,则是随着上述矛盾解决而解决的。改变了土、水、肥、气、光、空间等环境条件,幼树就生长快,长得好。但抚育方式不当,或抚育不及时,又会走向反面,如使幼树变成“小老头”,受压,畸形,萌条丛生等等。所以我们很有必要研究杉木幼林抚育的规律,寻找花钱少,成林快的抚育技术。  相似文献   

9.
楠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根系是组成地下系统的主要营养器官。它不仅有吸收土壤水份和无机盐的作用,也有合成有机氮和有机磷供给植株代谢活动的功能。所以根系的生长发育直接影响生物产量的形成过程。我们于1979—1982年6月,对实生楠竹幼林根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一、研究方法选择6—7年的实生幼林,在郁闭度0.4—0.5的林分中,设立定位观测地,进行观测和记载。生长测定:按不同年龄的竹鞭,分层挖掘土壤,保持根的自然状态,测量其垂直和水平分布。年生长周期的观测,采用定位调查法,每月15号在选定的林地内,挖开土壤,观察  相似文献   

10.
杨树幼林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枯干枯梢后,经平茬萌蘖更新重新形成的幼林,必须及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才能恢复速生丰产林标准。否则,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和培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1991年3月对织金县桂花林场已营造的518hm^2(公顷)杉木幼林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其感病率为(12 ̄99)%,感病指数为6.00 ̄82.00,经过3年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病虫的分布。为害,症状特征,发病原因,为病害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楠竹为单轴散生的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地下茎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营养体的迭替十分迅速,故在幼林郁闭期间,立竹自然稀疏既迅速又明显。因此在生产实践上,研究幼林的合理密度及调制措施,是竹林丰产迫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横山水库建成于1969年。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开展农业学大寨,大搞库区绿化造林运动,自1970年以来共营造杉木林1627.2亩,占造林面积的22.65%。由于加强了杉木抚育管理,杉木生长很快,到1975年已提早成林,目前一般生长良好。但是,在抚育管理过程中,发现由于杉木密度大,生长快,林分郁闭度大,造成林木养分供应不足,通风透光不良,环境卫生不好,大大影响了林木的生长发育。据山湾200亩试验地调查,立地条件一般的林分,杉木郁闭后第一年高生长就不再上升,第二年开始下降,病虫害第一年有所增加,第二年比较严重(表1)。  相似文献   

14.
楠竹为单轴散生的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地下茎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营养体的迭替十分迅速,故在幼林郁闭期间,立竹自然稀疏既迅速又明显。因此在生产实践上,研究幼林的合理密度及控制措施,是竹林丰产急待解决的问题。当前国内外对竹林密度的控制,主要是通过间伐地上营养器官来调节光、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前言楠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为单轴散生的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地下茎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营养体的迭替十分迅速,故在幼林郁闭期间,立竹自然稀疏既迅速又明显。因此在生产实践上,研究幼林的合理密度及调制措施,是竹林丰产急待解决的问题。当前,国内外对竹林密度的调制主要是通过间伐地上营养器官来创造适合竹林生长的  相似文献   

16.
康宁 《安徽林业》2007,(2):26-26
1998年,祁门县先后从广西、云南调进毛竹种子,并育苗试验成功。1999年,利用毛竹实生苗在祁山镇芳村林场造林0.2hm~2,对实生毛竹林的高、径生长以及分蘖等生长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杉木是优良的速生树种。建国以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来,全省已营造杉木林600多万亩。随着杉林面积的扩大,各地出现杉木的两种主要病害黄叶病和叶枯病,发病面积超过30万亩,其中杉木黄叶病14万亩。杉木发生黄叶病后,轻则影响生长,如咸丰县坪坝营林场,连续四年受害后,杉木平均高生长量下降50%,平均胸径生长量下降45%;重则树势衰退,导至叶枯病发生,成片枯萎死亡。为落实毛主席关于“同病虫害作斗争”的指示。我们对发病原因、发病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和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逐步摸索杉木速生丰产的经验,我们从1974年春开始,对杉木进行幼林抚育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汇报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地分别设在我场馒头山西南坡和马鞍山西坡,面积分别为32.31亩和17.24亩。土壤均为石砾土,瘠薄干燥,肥力较差。1970年和1971年对这两块林地进行了水平梯田条垦整地,并于次年春用2年生苗木造林,株行距均为139.6厘米×56.4厘米。栽后,即1972年、1973年仅作了一般抚育管理。  相似文献   

19.
楠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在其整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除幼林初期可以种子繁殖和分蘖芽繁殖外,主要靠地下茎节间生长环细胞分裂分化而繁殖。由于楠竹为单轴散生竹种,竹鞭在竹林生长繁殖上起着主导的作用,所以竹鞭对竹林的生物演替,经济产量,栽培措施……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楠竹(毛竹)栽培,在我国已有一干多年的历史.过去主要是采用移竹繁殖.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国开始楠竹种子育苗和造林实验研究工作.试验证明:楠竹种子育苗造林,成活率高,成本低,成林快,为大面积营造人工林提供了新的途径[1].到七十年代末期,我国已大量开展了楠竹育苗造林工作,如广西、四川、河南等地已有大面积人工幼林.楠竹人工幼林的发育过程,包括幼林的生长,分化,适应环境和占领空间等几个阶段的演变.深入研究人工幼林演变的规律和特点,对控制竹林生长发育和制订营林技术措施,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