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基诺族,他称攸乐,本民族自称基诺,无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人口一万余人,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一九七九年六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确认基诺人为一个单一民族。基诺族聚居于云南省景洪县的基诺山区,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部。基诺山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江河纵横,到处是古木参天、浓荫蔽日的原始森林,为发展农林业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3.
橡胶林与西双版纳刀耕火种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长期进行着传统的刀耕火种农业。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减少,原来刀耕火种中土地休闲周期大大缩短,造成土地肥力恢复不及,于是刀耕火种的改进被提到议事日程。当地群众正积极地寻求各种土地耕作方式来保持土地肥力,提高单位土地上的产出。发展橡胶林已成为当地群众刀耕火种改进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基本温饱的解决,发展橡胶林已成为通过创收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并满足在变化了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群众新的需求,由此,橡胶林已成为西双版纳刀耕火种的一种替代作物。  相似文献   

4.
山区是北京生态保护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是北京建设宜居之都的重要屏障,北京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是保护北京山区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梳理北京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演变的基础上,发现其存在公众参与意识淡薄、政策体系不够细化、资金投入力度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北京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森林生态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兼论刀耕火种的分类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刀耕火种(Slash-and-Burn)是一种古老和原始的经济生产方式,又称作生荒耕作制,是撩(撂)荒耕作的主要形式,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刀耕火种生产方式的出现,在人类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标志着人类由只能以“天然产物”作为食物的“攫取经济”,跨入到能进行食物生产的“生产经济”阶段(1);表明人类在物资和能量的富聚上,已由非稳定能量来源的狩猎──采集经济层次递进到准稳定能量来源的斯威顿经济层次(2),并在人口、生境和技术变革影响下,有向被其他经济生产形态替代的发展趋势。以现存于中国和世界其…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海南环境资源(耕地、森林,水资源减少与恶化)同人口发展(增长速度过快)存在严重剪刀差的状况进行了剖析,並依据海南的农业生产现状、物资、科技投入的可能条件和2000年的发展目标(人均粮食400公斤/年),提出了海南环境人口承载量和相应的人口生态对策。  相似文献   

7.
从国家法律、行政规章、中央一号文件3方面系统梳理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并将政策划分政策萌芽期(1949~1985年)、政策探索期(1986~2006年)、政策发展期(2007~2015年)、政策深化期(2016~今)4个阶段,探讨了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政策的演进特征以及分析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最后提出,未来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政策需要在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下以农业绿色发展为基本线索,构建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持续提高的法律保障环境,健全绿色生态导向农业补贴制度,兼顾效率与效益加快建立以秸秆利用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新的秸秆利用机制和制度安排,进一步推进我国秸秆全域全量利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PLUS模型预测阿坝州生态脆弱区2030年土地利用情况,并利用InVEST模型计算2000年、2010年、2020年及2030年生境质量,对其时空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草地、湿地退化情况显著且裸地持续增加,预计2030年裸地面积将达334.38 km2;与2000年相比将会有204.55 km2湿地退化。驱动因子中,降雨是限制林地、湿地扩张的主要因素,侧面反映水源涵养功能的重要性;草地受各项因子的影响程度相差不大,一般生长在远离政府的地方,且其面积扩张受DEM限制;气温是导致裸地增加的主要因素。生境质量总体较高但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且有缓慢变差的趋势,预计2030年生境质量低的区域面积将比2000年增加670.28 km2,主要由扩张的耕地、建设用地造成。未来生境质量降低的速率将有所减缓,但仍需加强人工措施来阻止降低。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动态演变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刀耕火种是我国原始农业产生以来影响深远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的固有属性决定了其必定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作为早期农业的重要生产方式,刀耕火种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导致了生态环境的变化,并影响了当时社会,促成了相关政策及思想的出现.由于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不同,我们不能单一地去讨论刀耕火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是要回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去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土地与人口的城镇化失调已久,厘清内在的变化机理,是协调人地结构矛盾的迫切需求.本文以重庆市璧山区为例,采用增长弹性系数法,利用2004-2014年的城乡建设用地和人口数据,分析二者的关系演变轨迹.研究结果表明:1)城镇建设用地增长率182.5%,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率4.12%,二者增减幅度差距大;2)城镇人地增长弹性系数为1.81,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快于人口增加,有土地城镇化倾向,且城镇化发展存在区域不平衡;3)农村人地增长弹性系数为0.17,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慢于农村人口的析出;4)城镇人地关系与农村人地关系变化剧烈的地区分布存在一致性,形成以璧山主城为中心的向相邻街镇震荡的环形格局.农村建设用地的增减决定了农村人地关系是否协调,应加强对农村闲置宅基地的整治.另外,应促进农村人口城镇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度.  相似文献   

12.
13.
多年来,我国南方稻区种植制度的改革,对农业增产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改制过程中,有些地方超越了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许可范围,违反了因地制宜的原则,不适当地提高复种指数,加重了农作物的某些自然灾害和用地与养地的矛盾,使一些地区的改制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根据我国南方各地的气候特点,进行种植制度的气候生态分析与区划,有利于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地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这对促进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诺族刀耕火种的民族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录序言Ⅰ、基诺山区的自然环境及刀耕火种农业的地理分布Ⅱ、基诺族农村公社刀耕火种民族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Ⅲ、基诺族刀耕火种民族生态系统的变革及其问题Ⅳ、基诺族社会主义优化民族生态系统模式的探讨结语  相似文献   

15.
《山西农业科学》2015,(9):1084-1088
为了充分了解我国油菜育种的发展趋势,应用2008—2014年冬油菜区域试验的汇总资料,对长江上游、中游、下游、黄淮及早熟5个区组油菜新品种的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及抗病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油菜新品种平均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单株有效角果数、角粒数和千粒质量在不同气候影响和不同年度间存在波动;芥酸含量黄淮区组控制的最好,长江上游区组浮动最大;硫苷含量在各区组间差异不明显,各年度间逐步降低,达到国家低硫苷标准;参试品种的含油量也有了明显改善,尤其是长江下游区组,最高含油量达到46.1%;受环境条件和气候条件影响,各区组间油菜新品种菌核病和病毒病发病率存在差异。今后应该运用各种技术提高油菜品种含油量和抗逆性,并应用新技术保护油菜品种所有权。  相似文献   

16.
凤台县东亚飞蝗演变成因及蝗区生态调控治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凤台县东亚飞蝗蝗区现状 ,分析了影响东亚飞蝗发生的原因 ,综合近年来的防治实践 ,总结了生态调控措施及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邓吉祥  刘晓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263-267,270
基于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涵、政策逻辑分析,构建了一个解释长沙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理论框架.在理性人假设下,长沙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其普遍性特征,城市集聚能力不断增加,人口总量持续上升.但同时,长沙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也面临人口空间分化明显、农民工总量逐年回落、城市排斥力上升、转移成本压力巨大等个性特征.基于此,提出助推长沙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三大思路:一是统一思想,清除地方政府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的思想桎梏;二是以长沙市争创国家中心城市为契机,从战略上将长沙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上升为21世纪湖南发展腾飞的百年大计;三是从战术上切实创新农业人口转移思路,解除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8.
实施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工程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加快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与建设,逐步改善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环境,是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美丽原州的重大举措。为切实加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工作,确保实现迁出一片、恢复一片、见效一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20.
运用社会生态学、经济伦理学和人口经济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 ,揭示了人口环境系统的特征、动因及其容量。描述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和环境对人口的威胁。预测了全球与中国面临的人口环境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