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不同肥料品种和施肥水平试验,筛选出西畴县白芸豆种植获得高产、高效的最佳施肥技术。在同等条件下施用钙镁磷+硫酸钾组合的肥料对白芸豆产量和效益均较好,每公顷产量达2688kg,投入产出比为1:7.8;三元复合肥和过磷酸钙+硫酸钾次之;表现较差的肥料品种是自制的尿灰。但在选择肥料品种和施用量时还应考虑到本县的生产实际进行有目的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磷、钾肥对糯玉米鲜果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糯玉米品种西山糯,结合2002年试验结果,即适宜种植密度每公顷为6.5万株,施N量每公顷为450kg,进行了不同P、K肥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P、K肥施用量及配比为:每公顷P(P2O5)肥120kg、K(K2O)肥120kg,比例为1∶1;P(P2O5)肥120kg、K(K2O)肥360kg,比例为1∶3;P(P2O 5)肥360kg、K(K2O)肥120kg,比例为3∶1。鲜果穗产量每公顷达14617.5~16045.5kg,干子粒产量每公顷达6745.5~7168.5kg,支链淀粉含量达93.0%~94.4%,可溶性糖含量为2.19%~2.62%。  相似文献   

3.
水稻氮肥不同施用比例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试验研究,各处理水稻在收获时均无贪青晚熟现象。氮肥施用比例基∶蘖∶穗=5∶3∶2的处理产量效果最好,公顷产量为8543.1kg,公顷增加效益1488.90元。其次为氮肥施用比例基∶蘖∶穗=4∶2∶4的处理产量效果次之,公顷产量为8501.2kg,公顷增加效益1405.20元。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施肥最佳氮、磷、钾比例是纯N、P2O5、K2O=19.5∶10.5∶3处理,公顷产量12798kg,比对照增产7.9%,公顷增加效益1146.45元。  相似文献   

5.
玉米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方式施肥量与施肥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玉米为供试作物,对大垄行间栽培方式的施肥量与施肥结构进行系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草甸黑土公顷施肥量225~270kg时,氮、磷、钾比例以2.1∶1∶0.5为宜,公顷产量12303kg;公顷施肥量315kg时,氮、磷、钾比例以1.5∶1∶0.5为宜,公顷产量11808kg。施肥量180~270kg/hm2,产量上升幅度较大;施肥量270kg~450kg/hm2,产量略有上升,但幅度不大;施肥量450~540kg/hm2,产量呈下降趋势。通过效益分析可知,施肥量在270kg/hm2时,最为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6.
早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在柳江县成团镇白露村开展水稻田间"3414"肥效试验,研究县域不同土壤类型早稻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丰缺程度为中N、低P、低K的田块上开展肥效试验,14个处理中以每公顷施N 180kg、P 60 kg、K 202.5 kg处理(N2P2K2)的水稻产量最高,为6628.5kg/hm2;用二次回归分析,得出每公顷最佳施肥量为氮肥施140 kg,磷肥45 kg,钾肥155 kg。N、P、K比例为1∶0.32∶1.1。但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和施肥经验,建议推荐早稻每公顷施肥量为氮肥140 kg,磷肥45 kg,钾肥135 kg。  相似文献   

7.
生物有机肥在大豆和玉米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2008年采用小区的试验,研究生物有机肥对大豆和玉米的应用效果,试验设置3个生物有机肥用量水平、2个化肥用量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大豆施用生物有机肥与常规施化肥处理相比,生物有机肥150kg/hm2+70%化肥用量增产8.4%,每公顷利润增加225元。玉米施用生物有机肥与常规施化肥处理相比,生物有机肥225kg/hm2+70%化肥用量增产7.7%,每公顷利润增加660元,施用生物有机肥增产的原因主要是增加了大豆的株粒数、百粒重,玉米的穗粒重。  相似文献   

8.
6%抗坏血酸水剂在西瓜和甜瓜上的施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6%抗坏血酸水剂对温室大棚西瓜和甜瓜的增产效果,于2007年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6%抗坏血酸水剂1∶1 500~2 500倍液茎叶喷雾3次,喷液量600~750 kg/hm2,平均增产10%~30%,处理区较对照区瓜皮薄、纤维少、肉质细嫩、味甜爽口,早成熟5~7 d.建议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白芸豆的α-淀粉酶抑制剂(α-AI)对抑制淀粉分解有明显作用,为研发一款能够抑制淀粉分解的休闲食品。【方法】以白芸豆为主要原料,经过一系列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α-AI提取参数。【结果】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为过筛粒径0.150 mm,温度为45℃、pH为8、料液比为1∶8。将提取液用于研制一种白芸豆产品-果冻,经过单因素微波杀菌时间的研究,确定了抑制率高的微波杀菌时间为20 s;根据对成品果冻的α-AI的抑制率和感官评定双指标,确定最优的豆液添加比例为30%。【结论】开发的该果冻产品能具有抑制淀粉分解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进贤县2006年晚稻“3414”肥效试验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晚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施用纯N 225 kg、P2O575 kg、K2O 150 kg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达8768.5 kg/hm2;对水稻株型影响的大小表现为N>K>P;氮磷钾最佳配比为1∶0.3~0.35∶0.8~0.9。  相似文献   

11.
1 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于2004年设在黑龙江省二九一农场试验站和原种场 10 号地,土壤类型均为潜育化草甸黑土。试验站土壤有机质含量 3.48%,pH值 8.1,速效氮93.1mg/kg,速效磷 19.1mg/kg,速效钾103.8mg/kg,前茬玉米,春耙茬整地,原垄种大豆;每公顷施肥200kg,氮、磷、钾比例为 1∶  相似文献   

12.
用0.5%苦参碱水剂,40%福美砷WP,2.12%腐植酸铜水剂3种杀菌剂对苹果树腐烂病病菌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5%苦参碱水剂对苹果树腐烂病病菌的抑制作用效果优于福美砷,与2.12%腐植酸铜水剂抑制作用相当,有效中量Ec50为9.97 mg/kg,0.5%苦参碱水剂的毒力效果是40%福美砷WP的1.15倍;0.5%苦参碱水剂涂治后的伤口愈合率为50.18%,明显优于40%福美砷WP的伤口愈合率(37.78%),其相对防效达到83.54%。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0.6%苦参碱水剂防治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 hypulina Wehrli)的田间效果。结果表明,在茶园病虫防治时,推荐使用0.6%苦参碱水剂600倍稀释液(1 125.00 m L/hm~2),在茶尺蠖1~2龄幼虫期每公顷对水675 kg于傍晚均匀喷雾到茶树全株,既节约成本,又达到最佳防效。  相似文献   

14.
40%福星乳油对梨黑星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常用药剂对梨黑星病的防治效果不理想,急需筛选出能有效防治该病的药剂,通过田间小区防治试验及30hm2以上多点的生产示范试验,40%福星乳油、茂丰6%抗坏血酸水剂对梨黑星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施用40%福星乳油1∶6000~8000倍液、茂丰6%抗坏血酸水剂1∶2000倍液,平均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推荐用量为3.75~4.50 kg/hm2,防治需在病害始盛期,且要求隔7 d左右连喷3次,用水量不少于600 kg/hm2。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兴国县早稻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在兴国县8个乡镇进行的早稻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推广配方施肥平均每公顷比常规施肥增产稻谷507kg,增产率8.0%,增加纯收入666.15元;配方施肥协调了氮磷钾三者的比例,从农民常规施肥的1∶0.37∶0.38调整为1∶0.36∶0.75;配方施肥区施肥贡献率比常规施肥区施肥贡献率平均增加了4.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白芸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芸豆原产于墨西哥和美洲,从17世纪开始传播到世界各地,芸豆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既是蔬菜又是粮食,还可作糕点和豆馅。白芸豆产量高(一般公顷产量2250kg以上),外贸出口量大,经济效益好(公顷纯效益3000元以上),面积逐年扩大。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白芸豆的特征特性白  相似文献   

18.
硅提高水稻的抗病性和抗倒伏的能力,有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作用。为了明确水剂硅在水稻应用的最佳时期,为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提供依据进行此项试验。最终的产量上施用水剂硅的产量为9019.千克/公顷,没有施用水剂硅的处理产量为8309.3千克/公顷。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药剂浸苗防治党参根腐病的田间防效,通过试验观察,5%香芹酚水剂1 500 ml/450 kg水浸种苗和23%辛·几丁聚糖水剂225 ml/450 kg水浸种苗各1 800 kg/hm2,2次观察平均防效分别为85.2%和81.7%,都在80%以上;鲜重折合产量分别为11 055 kg/hm2、10 830 kg/hm2,比对照10 200 kg/hm2分别增产8.38%、6.18%,增产在5%以上,建议在党参浸种苗栽培技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寒地水稻侧深施肥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对比的方法,研究几种不同的侧深施肥方式与常规全层施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侧深施肥方式省工省时,能够提高肥效利用率,降低化肥投入,有利于水稻分蘖的早生快发,增加田间单株分蘖个数,提高穗粒数、结实率,增加产量。4种侧深施肥处理,产量表现最高的是处理2,中化复合肥(21∶15∶16),实际公顷产量达到8848.5kg,比常规全层施肥增产12.6%;其次是处理3,云天化复合肥(23∶15∶16),实际公顷产量达到8743.5kg,比常规全层施肥增产1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