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保护性耕作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效益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华北平原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下冬小麦生长及产量效益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设置了秸秆不还田翻耕、秸秆还田翻耕、秸秆还田旋耕、秸秆还田免耕4个处理。结果表明:从冬小麦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情况和产量、产值来看,多数性状表现为秸秆还田翻耕>秸秆还田旋耕>秸秆还田免耕;从劳动生产率来看,秸秆还田免耕的劳动生产率最高为24.48%,其次为秸秆还田翻耕,再次为秸秆还田旋耕,对照的劳动生产率为最低;从产投比来看,秸秆还田旋耕处理的经济效益较好,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2.
宁陵县地处豫东平原,全县辖14个乡(镇),364个行政村,总人口57万,其中农业人口52万,耕地面积5.36万hm2,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8.25万hm2。其中小麦种植4.71万hm2,玉米种植3万hm2,花生种植1.25万hm2,酥梨栽植1.33万hm2,粮食总产42.6万t,是典型的农业县。当前,宁陵县90%以上的冬小麦整地方法采用旋耕作业,土壤耕层日趋变浅,平均为17.6cm,较第二次土壤普查下降7.4cm。致使小麦抗倒伏能力下降,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减弱,生产潜力受到一定影响。本试验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在冀中南山前平原小麦-玉米两熟区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可行性,于2003—2004年度,在藁城廉州镇,就免耕、深松耕、旋耕3种不同的耕作方式对冬小麦作物产量和田间土壤水分变化状况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不同耕作方式下,小麦生育期田间苗情和成熟期产量性状调查结合定期的土壤水分测定分析,探明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和深松耕的耕作方式,有利于改善土体结构,增加土壤蓄水保墒性能,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节水、节本、增产增效明显,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粉垄耕作对潮土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了新型耕作方式——粉垄耕作对旱地潮土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从农作制度的改进上破解粮食增产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设旋耕(12~16cm,CK)和粉垄耕作(FL1:20~30 cm,FL2:30~40 cm)3个处理。结果表明,粉垄耕作能够增加小麦的穗粒数和产量。FL1、FL2处理的群体数分别为730.6万茎/hm2、761.4万茎/hm2,分别比CK(683.9万茎/hm2)显著增加46.7万茎/hm2、77.5万茎/hm2。FL1、FL2处理的小麦穗粒数均为31.2粒,比CK(26.8粒)极显著增加4.4粒。FL1、FL2处理能增强旗叶的光合性能,小麦旗叶的SPAD值分别为51.3、46.7,均极显著高于CK(20.2)。FL1(8 137.6 kg/hm2)、FL2(8 481.2 kg/hm2)处理的小麦产量均显著高于CK(6 518.5 kg/hm2),分别比CK增产24.8%、30.1%。 相似文献
5.
6.
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大田条件下设4个处理:传统耕作(CT)、还田免耕(NT1)、整秆覆盖免耕(NT2)、还田深松免耕(NTS),研究了保护性耕作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返青后,保护性耕作0~20 cm土壤容重低于传统处理,有机质含量、速效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高于传统处理,但20~40 cm土壤养分各项指标除NTS表现与0~20 cm相同趋势外,NT1和NT2有减小趋势。保护性耕作最终提高了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但降低了公顷穗数,比传统耕作减少240万/hm2,产量表现:NTS>CT>NT2>NT1。表明,土壤深松技术与秸秆还田相结合,能有效改善和提高土壤耕层和耕层以下土壤理化性状,发挥保护性耕作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7.
为黔西南烟区生产上土壤耕作深度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土壤不同耕作深度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深耕可改善烤烟的生长发育状况和经济性状,耕深25cm烤烟的农艺性状最佳;耕深20cm和耕深25cm烤烟的株高较常规耕深15cm分别增高4.86%和17.67%,茎围分别增大8.33%和22.22%,叶长分别增长5.20%和12.88%,叶面积分别增大3.82%和38.21%,产量分别提高20.08%和15.88%,产值分别提高22.91%和21.81%,上中等烟比例分别提高5.31%和7.31%;土壤深耕可提高烟叶的钾含量,总氮含量随着耕深的增大而提高;耕深25cm烟叶的氯含量较常规耕深15cm降低28.57%,糖碱比减小10.84%,使其化学成分组成更趋合理。黔西南烟区土壤耕深25cm并与其他农艺措施配合,对烤烟产质量的提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9.
10.
11.
【目的】定量分析华北平原保护性耕作对冬小麦的产量和产量组成响应,明确冬小麦适宜的高产耕作方式。【方法】搜集中外文献数据库公开发表的40篇文献中513组试验数据,运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描述保护性耕作对冬小麦产量和产量组成的响应结果。【结果】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免耕对冬小麦总体呈现显著减产响应,产量减低5.11%,主要体现在冬小麦穗数显著降低7.67%。深松耕对冬小麦呈现显著增产响应,增产11.72%,主要体现在冬小麦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显著增高。深松耕条件下,华北平原中部和南部地区存在显著的增产响应,且冬小麦产量受年均气温、年降雨量和施氮量影响较小。【结论】在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区域采用深松耕方式有助于提高冬小麦产量,主要体现在产量组成各因素的显著提高。华北平原中部和南部优先使用深松耕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小麦是内黄县最大粮食作物,2010年种植面积89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3.5%,而由于种值习惯等因素,全县90%以上的小科采用的定旋耕。为了充分发挥耕地潜力以及肥料的应用效果,通过改进耕作措施实现作物高产是一个很重要的趋势,本研究探讨内黄县不同耕作深度对小麦生产的影响。旨在为内黄县如何稳定和提高小麦产量提高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的水氮处理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构成的影响。[方法]以"周麦18"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因素为3种水分处理,副因素设置为3种氮肥水平,开展大田试验。[结果]拔节期作为冬小麦对水肥效应的关键期,适量追施氮肥可以提高冬小麦的株高、单株分蘖数和叶面积指数,并可显著提高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量,从而改善冬小麦的群体结构。冬小麦在水氮互作下,其株高和地上部干物质量均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渐增加;叶面积指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抛物线状变化。以灌溉3水(返青水、拔节水和开花水)同时施用氮肥270 kg/hm~2(拔节期追肥)的处理产量最高。[结论]该研究可为豫北地区冬小麦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黄淮海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区高质量农田可持续发展,2018—2021年,采取裂区设计,冬小麦播种前旋耕(A)、深松(B)、深翻(C)作为主处理,夏玉米播种前免耕(X)、灭茬(Y)和旋耕(Z)作为副处理,对周年不同耕作模式与耕层土壤特征、夏玉米产量及稳定性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季深松或深翻与玉米季直接播种或灭茬播种结合的周年轮作(B-X、B-Y、C-X、C-Y),能有效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容重和坚实度,达到改善耕层土壤特性,有助于维持优良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在黄淮海一年两熟区要优于其它周年耕作模式;且夏玉米产量稳定,其中C-Y耕作模式比A-Z增产18.6%。小麦季播种前深松或深翻与玉米季播种前免耕或灭茬组成的周年耕作模式,是黄淮海区域值得推广的周年耕作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宁夏南部旱地降水不足、耕层浅薄、作物产量低等问题,探讨不同耕作措施对宁南地区土壤物理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为合理改善旱地耕层土壤结构、选用适宜耕作措施和作物增产增效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方法】以马铃薯和春小麦为供试作物,在宁南旱区开展2年(2019-2020年)大田试验,设置2种耕作方式(翻耕和深松)和4种耕作深度(20、30、40和50 cm),分别为传统翻耕深度20 cm、深翻耕30 cm、深松30 cm、深松40 cm、深松50 cm等5种不同耕作措施,以传统翻耕深度20 cm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耕作方式结合深度措施对作物收获期土壤容重、生育期土壤紧实度与水分、生育期作物生物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深松50 cm处理能显著降低马铃薯季和春小麦季0—60 cm层土壤容重,平均分别较对照显著降低6.49%和6.94%。马铃薯季和春小麦季各处理生育期平均土壤紧实度均以深松50 cm处理最低,分别较对照显著降低19.32%和8.11%。深松50 cm处理对提高马铃薯和春小麦季作物各生育期0—100 cm层土壤蓄水量效果最佳,平均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13.58%和2... 相似文献
19.
20.
在翻耕与旋耕模式下,研究了4种施氮模式[N0:不施氮肥;N1:一次性施氮210 kg·hm-2(60%控释尿素+40%普通尿素);N2:普通尿素210 kg·hm-2(50%基肥+50%拔节肥);N3:普通尿素270 kg·hm-2(50%基肥+50%拔节肥)]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施氮方式下,翻耕较旋耕增产0.60%~8.99%,穗数显著增加3.01%~12.41%,拔节期旗叶SPAD值、养分积累量、氮收获指数和氮肥生理利用率等均表现为翻耕较旋耕效果好,而氮肥利用率间无显著差异。翻耕条件下,施氮冬小麦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分别显著增加16.20%~21.51%,6.93%~10.80%和5.98%~12.45%。同一耕作方式下,各施氮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氮收获指数和氮肥生理利用率均为冬小麦翻耕条件下一次性施氮210 kg·hm-2(60%控释尿素+40%普通尿素)最高。综合各因素考虑,冬小麦翻耕条件下一次性施氮210 kg·hm-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