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硅肥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正大硅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正大硅肥能增加水稻穗长,增加穗粒数,提高结实率,从而提高水稻产量。作基肥时,产量可增加199kg/hm2,增产率2.19%;作追肥时,产量可增加161kg/hm2,增产率1.79%,2种施肥方式的增产效果经方差分析,差异均不显著;施用正大硅肥对提高水稻抗病性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白浆型水稻土生物硅肥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生物硅肥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硅肥可以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施硅肥各处理产量均表现为高于对照,平均增产7.3%,在白浆土上每公顷基施150kg生物硅肥处理,增产最高,增产率达15%。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条件下,对生物硅肥和硅钙镁肥进行肥效试验,并探讨硅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硅肥可以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抗逆性,平均增产5.2%,施用40 kg/667m2和50 kg/667m2生物硅肥,增产效果最好,增产率分别是8.4%和7.5%.  相似文献   

4.
水稻施用硅肥、锌肥、硼肥试验结果表明,单施硅肥、硅+锌肥和硅+锌+硼肥处理,能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与对照相比,硅+锌+硼肥处理增产率12.4%~14.9%,硅+锌肥处理增产率10.3%~11.4%,单施硅肥增产率7.6%~8.0%,三个处理都达到极显著增产水平。推荐施肥用量:硅肥90kg·ha-1,锌肥4.5kg·hm-1,硼肥4.5kg·ha-1。  相似文献   

5.
硅对生姜的生长起很大作用,对硅的需求量较大,通过试验得出生姜增施硅肥,能显著提高生姜生长势,增加生姜产量。但过量施用硅肥后,使用量与生姜产量不成正比,一般高产生姜田硅肥使用量以每80kg/667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6.
夏玉米施用硅肥效果及适宜用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翠珍  邵长泉  孙汉水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869-6869,6889
在滨海盐化潮土上进行夏玉米施用硅肥田间点播试验,研究夏玉米施用硅肥效果及适宜用量。结果表明,施用硅肥能够增强玉米抗病性,改善植株生物学性状和产量结构;增产效果明显,每公顷施硅肥112.5 kg增产量最高,每公顷施硅肥75 kg次之,与对照相比,增产率分别为6.64%、15.87%,每公顷纯增效益分别为916.81、127.1元。从产出投入结果看,经济最佳硅肥施用量为75~112.5 kg/hm2。  相似文献   

7.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钙肥对水稻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使用本地常规硅肥相对于对照产量略有提高,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施用硅钙肥75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达到7245kg/hm2,比CK1公顷增产390kg,增产率为5.7%,公顷增加效益897元。  相似文献   

8.
为消除生姜生产中因重茬种植和盲目过量施肥,导致的生姜的产量和品质下降问题,在生姜土壤退化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生姜的需肥规律和肥料优化试验结果,分类开发了高产生姜用基肥、苗肥、三股杈肥、立秋肥及秋后肥,并集成套餐肥,制定了套餐肥的施用时期、施用量及施用方法等施用方案。经示范试验,在化肥用量比CK减少16.9%的前提下,产量增加458.4 kg/亩、增长7.5%,增收2 174.16元/亩,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早稻上施用硅、锰肥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每667m~2分别施用50kg硅肥和7kg锰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单产分别增加43.4kg和56.6kg,增产率为10%和13.8%左右,并且锰肥效果优于硅肥,而成本低于硅肥。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通过施用硅钙肥与常规施肥和八五四农场当地硅肥做对比试验,研究硅钙肥在八五四农场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硅钙肥处理比常规施肥处理和常规硅肥处理产量均有所增加,公顷分别增产361.4、177.2kg,与常规施肥和常规硅肥处理的增产率分别为3.92%、2.00%。分别比常规施肥和常规硅肥处理公顷增加效益754.50、412.65元。可见,在当地施肥习惯下,常规硅肥处理和硅钙肥处理产量效益相差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活性增效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试验设置普通复合肥(农民习惯)、低量活性增效肥和高量活性增效肥施用3个处理,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活性增效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农艺构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低量活性增效肥处理和高量活性增效肥处理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较农民习惯施肥分别增产1500 kg/hm2、700 kg/hm2,增产率16.4%、7.7%。经济效益上,低量活性增效肥处理在产值、收益和产投比上分别提高了16.4%、21.0%和54.7%;高量活性增效肥处理在产值、收益和产投比上分别提高了7.7%、9.6%和18.8%。本试验条件下,水稻生产上施用活性增效肥能够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2.
水稻施用硅锌肥料效应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客观评价水稻施用锌肥和硅肥的效益,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的校正及进一步优化肥料配方提供依据,进行水稻施用硅锌肥料效应田间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氮磷钾肥料施用量充足的情况下,配施一定量的锌肥或硅肥能改善和提高其农艺性状,促进有效分蘖,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推荐用量:每667m2配施硫酸锌1kg或含SiO2 30%的硅钙肥50kg,增产率可达2.70%~4.22%。  相似文献   

13.
施不同量硅肥对向日葵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巴彦淖尔市河套地区向日葵为研究对象,在施用氮磷钾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不同量的硅肥,研究不同处理下向日葵的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所有施用硅肥的处理与未施用硅肥的处理相比较,在向日葵叶面积、结实率、籽仁率和单盘粒重等指标都有显著提高。硅肥施用量为90 kg/hm~2的处理的光合势最高,较对照处理提高了6.8%,该处理的叶面积、结实率、籽仁率和单盘粒重最高,产量最高,较对照处理提高了18.32%。硅肥施用量为135 kg/hm~2的处理的粗蛋白的含量最高,硅肥施用量为90 kg/hm~2的处理次之,较对照分别提高了6.3%和3.3%。在河套地区,基施氮磷钾肥结合适宜的硅肥有利于向日葵的高产,综合考虑生产效果和经济因素,在河套地区农业生产中可以将硅肥90 kg/hm~2施用量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椰糠有机肥料在晚稻上示范施用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椰糠有机肥料在晚稻上的施用效果,采用2处理、无重复的示范试验方法,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667㎡施用该肥150kg和200kg作底肥。结果表明:该肥两种施用量均可提高晚稻经济性状指标、产量、产值和土壤肥力,667㎡产量增加39.38kg和45.44kg,增产率为10.96%和12.59%,因产值增加量小和该肥成本高,造成纯收益为负值。为今后晚稻生产上继续推广应用,建议该肥生产商降低市场售价和财政支农资金给予补贴。  相似文献   

15.
在本试验条件下 ,硅肥的增产效应与硅肥的种类有密切关系。硅肥不同施用量的增产幅度为 4 0 %~ 11.1%。最高产量施用量为 4 95kg/hm2 ,每公斤硅肥可增加水稻产量 1 6 9kg。硅肥的最佳经济施用量为 4 0 2kg/hm2 ,投入产出比为 1∶3 2。在氮肥基础上 ,硅磷钾肥配合施用的互作效应最高。施用硅肥可降低水稻倒伏率 ,提高水稻对纹枯病和稻瘟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6.
用地膜加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生姜,露地提早下种,种植前晒种打破休眠,合理密植,增施麸肥、农家肥,注意病虫害防治,可提早40天左右采收嫩姜上市,可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2017~2018年度在湖北省稻油轮作主产区荆门市沙洋县进行了硅肥梯度用量试验对油菜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田间试验。硅肥梯度用量为:0、60、120、180、240、300kg/hm2。结果表明,施用硅肥的所有处理均能促进生长,增加油菜的株高、分枝数、角果数增和角果粒数,其中对油菜角果数的增加作用最大;对千粒重没有影响;施用硅肥可显著增加油菜籽粒产量,增产幅度140~265kg/hm2,增产率6.2~11.7%;油菜硅肥适宜用量为120~240kg/hm2,最佳施肥处理为180kg/hm2;施用硅肥的所有处理含油率、蛋白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对芥酸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安丘市是全国的出口蔬菜种植大县,其中生姜的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0万亩左右,全市生姜每666.7㎡平均产量在5000kg以上,具备较高的栽培水平;其中面积最大的栽培模式是微膜小拱棚模式,该模式投资少,操作简便,推广容易,该栽培模式占安丘生姜生产面积的80%。  相似文献   

19.
施用超级稻专用肥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但在不同肥力等级的地块,施用相同量的超级稻专用肥对产量提高程度不同,在一般土壤模式上,增产量和增产率较低;分别增加22.5公斤/亩和3.7%,而在漏水漏肥或偏瘦土壤模式上,增产量和增产率较高,分别增加55.1公斤/亩和8.8%,说明超级稻专用肥对于漏水漏肥或偏瘦的土壤相比一般的土壤增产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集成水稻侧深施肥、水稻专用配方肥、缓释肥、根外追肥等技术,形成水稻全程机械化轻简施肥模式。通过大田对比试验,研究该模式对水稻产量、效益、肥料当季利用率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基肥撒施相比,采用插秧施肥一体机侧深施用专用配方肥或缓释肥,水稻全生育期可以减少氮肥用量19%~34%,减少机械作业次数1~4次,水稻产量提高21.7~111.2 kg/亩。因肥料减量及机械施肥减次,水稻生产成本下降27.3~56.4元/亩,净收益增加170.7~496.5元/亩。另外叶面硅肥施用可有效提升水稻产量,增产率约为8.7%。基于侧深施肥的全程机械化轻简施肥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氮肥农学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