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中国农技推广》2020,(2):96-96
当前正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也是南方草地贪夜蛾,长江流域油菜菌核病,西南、汉水流域和黄淮麦区小麦条锈病等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的重要时节。各级植保机构在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切实抓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做到抗疫防病虫两不误,为科学指导防控、粮食和蔬菜稳产保供提供技术支撑。(一)及早进行部署。各地认真分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工作的影响,认真安排部署各项监测工作。及时印发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是植保工作的基础,是农业生产中避免农事种植风险、保障农民获得绿色高质高效高产粮食的一项关键工作,在乡村振兴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以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农业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工作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阐述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工作的具体举措与实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积极推广,应用植保新技术,提升病虫害监测预警水平,全面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及时有效控制病虫为害,确保重大病虫不暴发成灾,最大限度减少陕西省府谷县农作物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浙江省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积极推进监测预警领域法制政策落地,陆续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制度机制建设,实施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点建设,落实浙江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了浙江省监测预警体系的水平和能力。但浙江省监测预警体系依然面临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恶化、人员短缺、工作条件欠佳、运营经费缺乏等系列挑战,笔者结合体系发展的公共属性、弱质性、技术融合性和技术导向性,探讨提出通过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条件、完善监测预警网点建设和创新测报站点建设管理模式等应对体系发展挑战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气象条件监测、预警和评价技术"项目在京通过验收。该项目针对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稻飞虱、小麦白粉病)气象防灾减灾的业务发展与生产防控应用需求,建立了病虫害发生的气候背景指示、气象等级指标体系,及病虫害发生气象等级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永安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引导农业新发展,调整种植结构。气候变暖,重大病虫害入侵率剧增,永安市农业病虫害新的发生概况表明,传统的病虫害防控体系突显出一些问题,过去传统的植保植检工作主要关注粮食作物病虫害,随着气候变暖,以前次要的病虫害繁殖速度加快、发生世代速度加快,加大了对农作物的危害。浅析了农业部门要认清当前国内发展格局,从现代农业病虫害智能监测预警网络、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新入侵生物的植物检疫等方面构建发展所需的现代植保服务体系,打赢重大病虫害防控攻坚战,保障粮食和生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6.
广东持续完善农业预警体系建设与应用,推进了与国家对接的监测预警病虫害和农业防灾救灾体系建设,提升了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能力监测,完善了省级农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监测,形成以广东省农业厅"菜篮子"农产品价格和广东省发改委重点农产品价格指数的信息发布机制,初步建成全省农产品市场价格趋势监测和预警体系。广东研究农业预警体系领域集中在监测与预警病虫害防控、农产品质量、农产品产地环境等实际操作应用技术,仅有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较少省级科研院所有文献报道广东农产品价格、产业风险预警机制等涉及农业预警体系的相关研究,农业预警体系的科研研究工作有待强化与拓展。  相似文献   

7.
植保检疫工作在建设现代农业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对促进农业健康持续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期间,浙江省植保检疫系统加强体系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和植物疫情的监测预警能力、防控指导能力和管理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8月9日,农业部在湖南长沙召开秋粮作物重大病虫防控工作会,对病虫监测预警、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和农药减量控害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再落实。会议强调,今年秋粮重大病虫防控工作任务艰巨,要切实做好各项监测防控工作,确保重大病虫不大面积暴发成灾,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力争全国秋粮作物病虫害专业化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6月以来,四川省大部分地区遭遇持续阴雨寡照天气,利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截至2014年7月16日,全省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2 513.9万亩。其中,稻瘟病蔓延流行迅速,在常发区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均高于2013年,多点出现化苗;水稻螟虫、纹枯病等田间菌(虫)源基数高,穗期病虫害防控形势严峻。为此,四川省各级迅速行动起来,大力组织开展水稻病虫防控。一是强化监测预警切实落实监测预警汇报制、会商制和预警制,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和完善动物疫病监测与动物疫情预警工作对于从根本上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阐述了河南省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方法,即通过研究监测模型、建立监测网络、筛选监测方法、开展监测分析,建立监测(评估)预警体系.提出了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体系的各项保障措施,同时对河南省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后的运行成效进行...  相似文献   

11.
6月9日,农业部召开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暨蝗虫防控工作视频会议,总结夏收粮油作物病虫防控工作,分析当前病虫害发生特点和下阶段防控形势,部署下一步工作。农业部副部长、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暨治蝗指挥部指挥长危朝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再接再厉,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加大力度,切实打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和蝗虫防治攻坚战,绝不能因为监测预警不到位而错失防治时机,绝不能因为防控措施不到位而造成病虫暴发成灾,为夺取全年粮食和农牧业丰收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安徽农业科学》2019,(13):258-260
人畜共患疫病监测与疫情预警工作,是防控疫病的基础,构建有效的动物疫病监测与预警体系对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提高畜产品质量、防控与净化重大人畜共患疫病,保障畜牧生产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对冀西北地区人畜共患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现状的调研,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冀西北地区的人畜共患疫病监测预警体系提出了有益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8月9日,农业部在湖南长沙召开秋粮作物重大病虫防控工作会,对病虫监测预警、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和农药减量控害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再落实。会议强调,2016年秋粮重大病虫防控工作任务艰巨,要切实做好各项监测防控工作,确保重大病虫不大面积暴发成灾,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力争全国秋粮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率达到35%。  相似文献   

14.
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我国是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等有害生物(以下简称病虫害)多发、重发、频发国家。防控好病虫害是植物保护工作的主要职责,植物保护是公益性、公共性、社会性防灾减灾事业,建设现代植保体系事关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农民增收。为提升我国植保防灾减灾水平,增强重大病虫疫情监测预警和防控处置能力,服务现代农业,现就加快推进现代植保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  相似文献   

15.
正8月9日,农业部在湖南长沙召开秋粮作物重大病虫防控工作会,对病虫监测预警、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和农药减量控害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再落实。会议强调,今年秋粮重大病虫防控工作任务艰巨,要切实做好各项监测防控工作,确保重大病虫不大面积暴发成灾,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力争全国秋粮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率达到35%。会议指出,受超强厄尔尼诺气候事件影响,高温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目前分宜县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织形式、地位和作用,分析了体系中存在监测体系断层、服务体系不完善、防控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大力发展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建立健全农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控机制、加强植物检疫和农药管理力度等方面构建新型植保服务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针对西峡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我们始终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理念,加强农作物病虫草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开展重大病虫应急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检疫性有害生物普查防治、农药科学使用技术宣传普及等,为西峡的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一、防控现状  相似文献   

18.
简要回顾了我省重大植物疫情防疫体系建设背景、建设布局、建设进展及取得成效,旨在加强植物检疫防疫体系建设,提高重大植物疫情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实现植物检疫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19.
健全、完善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是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浙江暴发性、迁飞性、流行性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加快,外来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增大,对浙江农业生产构成重大威胁。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减少病虫危害损失,广安在充分利用现代设施设备和病虫防控新理念,着力构建了集监测体系、预警体系、防治体系为一体的水稻病虫防控体系,经过3年实施,病虫防治成效显著,同时农药施用次数和施用量明显减少,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