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发展迅速.从1991年的287.93万hm^2发展到2003年的472.34万hm^2。目前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约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1/4.总产约占世界的1/5、占亚洲的70%。马铃薯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现已成为我国第四大作物,在我国22个省、市、自  相似文献   

2.
2015年,农业部提出将马铃薯作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推广种植,为使马铃薯种植高产高效,应重点解决好种薯、无公害种植、收获、贮藏、加工等问题,实现马铃薯产业稳定、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吉林农业》2015,(7):42
<正>国家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使马铃薯成为继小麦、水稻、玉米之后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全国政协委员、民进甘肃省主委尚勋武认为,与其他主粮作物相比,马铃薯耐瘠薄抗旱,粮菜兼用,在甘肃、内蒙古等主产区,马铃薯已经从困难年代发挥重要作用的"救命薯"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致富薯"。但是,与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相比,种粮补贴、良种补贴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在马铃薯种植方面尚处于空白或试点阶段;马铃薯主  相似文献   

4.
《农技服务》2018,(6):42-43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类粮食作物,同时也是营养丰富的蔬菜作物,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马铃薯在我国种植十分广泛。为指导马铃薯的科学种植,从土地准备、种薯选择与处理、播种、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提出,今后,马铃薯将成为继稻米、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作物。这一趋势使我国马铃薯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马铃薯主粮化,对其产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有何影响?据资料记载,我国马铃薯栽培始于明万历年间,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其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丰富,且宜粮、宜菜、宜饲、宜加工,是主要的粮饲兼用作物之一,在我国一度形成了"南菜北粮"的食用局面。众所周知,马铃  相似文献   

6.
正马铃薯因营养价值高,热量低而深受欢迎。目前,大众对马铃薯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提高马铃薯产量来满足大众需求是目前农作物种植的一大要点,也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农村覆膜栽培技术得到推广。本文主要对覆膜栽培技术在马铃薯栽培中的优势,技术要点,所存在问题以及发展来进行阐述。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栽培作物种类数量多,马铃薯更是第四大种植农作物。一方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是我国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秦王川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以期为当地种植结构调整和马铃薯种植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大田马铃薯扣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又称土豆、洋竽,原产于南美洲安地斯山脉的秘鲁、玻利维亚等地,明朝末年传入我国,是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的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其分布广泛、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丰富,是一种宜作粮、菜、饲及工业原料等多用途的作物。随着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的调整,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种薯生产方面,黑龙江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全国排名第四位,总产排在第三位,是全国久负盛名的马铃薯之省。为此,我们经过多年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黑龙江省大田马铃薯扣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马铃薯是粮菜兼用作物,它具有早熟、丰产、适应性强、生育期短、栽培季节性要求不强、可广泛种植的特点。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在各地均有栽培,分布极广。当今,马铃薯逐渐成为中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可以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多保障。所以提高马铃薯的种植及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在我国种植面积近500万hm2。但由于种植技术落后、产量低、效益差。今年初农业部宣布马铃薯为我国第四大主粮,科学高效种植意义重大。该文从品种选择开始、种薯处理、整地、施肥、播种、田间全面论述了马铃薯在豫西丘陵山区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本报讯近日,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研讨会"上表示,今后要通过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力争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单产水平、总产量和主粮化产品在马铃薯总消费量中的比重均有显著提升,让马铃薯逐渐成为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会议认为,马铃薯主粮化已成为必然的选择,预计到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余欣荣表示,将因地制宜扩大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在不挤占三大主粮的前提下,把马  相似文献   

12.
<正>马铃薯是粮菜兼用作物,它具有早熟、丰产、适应性强、生育期短、栽培季节性要求不强、可广泛种植的特点。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在各地均有栽培,分布极广。当今,马铃薯逐渐成为中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可以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多保障。所以提高马铃薯的种植及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是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作物,是世界上第四大农作物,近年来在我国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马铃薯是一种特别高产的作物,理论产量(潜力)可达120t/hm2。同时,马铃薯作为一种粮菜兼用作物,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在同等条件下,其单位面积蛋白质产量分别是小麦的2倍、水稻的1.3倍和玉米的1.2倍,  相似文献   

14.
<正>马铃薯以其适应性广,耐储存、营养全面等特点得到广泛种植。2015年,国家正式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把马铃薯作为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作物,有利于提升国民健康素质和国家粮食安全,马铃薯产业将得到大力发展。马铃薯栽培方式多样,在本地区推广马铃薯早春栽培,收获早、产量高,还能种植下茬作物提高种植效益,受到农民欢迎,现将相关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乌兰察布市旱作马铃薯节水高效优质栽培技术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饲兼用作物和工业原料,是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第一生产大国,面积和总产各占世界的1/4.乌兰察布市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是全国地级市中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马铃薯在我市不仅是粮菜兼用作物,而且是高效救灾作物.近几年,乌兰察布市委、政府顺应自然和经济规律,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把马铃薯作为全市农村牧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来培育.通过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和科研推广力度,加强良繁体系建设、扶持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市场销售渠道等多项措施,使我市马铃薯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是我国继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作物,它是粮食、蔬菜、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的主要农作物,适宜种植范围广、产量高、营养丰富均衡,粮、蔬、饲兼用,且弥补了蔬菜及粮食作物中营养的不足,具有经济效益高和营养丰富的特点.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均列世界前茅,种植面积达550多万hm2.  相似文献   

17.
<正>马铃薯俗称土豆、洋芋,属茄目、茄科,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马铃薯在世界多数国家均有种植,尤其是在欧、美等国家,被人们称为第二面包作物。由于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非常高,块茎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而且适应各种生态地区种植,所以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玉米、小麦、水稻的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在我国各地都有种植,特别是北方地区种植面积最大。就我省来说,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都在300万亩以上。马铃薯除了一般食用外,还可用作饲料、食品加工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是继水稻、玉米和小麦之后的世界第四大主粮作物,对稳定世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1].我国是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自2015年农业农村部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后,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马铃薯产业也在蓬勃发展,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精准扶贫、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耕作制度的...  相似文献   

19.
最近,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举行,会议讨论了马铃薯主粮化和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研讨会提出推动土豆成为餐桌上的主食,让马铃薯逐渐成为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在发展目标上,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单产水平、总产量和主粮化产品在马铃薯总消费量中的比重均有显著进步,逐步实现马铃薯生产品种专用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机械化、经营产业化、产品主食化,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正>在我国马铃薯排在小麦、水稻、玉米之后,逐渐成为我国的第四大作物,特别是在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顺利推广和实施的情况下,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到8625万亩左右,总产量达到10300多万吨,对平衡蔬菜供应及进出口、促进农民增收增效、缓解粮食供应矛盾、有效应对贫困救济和救灾方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马铃薯生产可分为四大生产区域,分别为南方冬作区、中原二季作区、西南一二季混作区和北方一季作区,四大生产区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