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山东省莒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年平均气温12.1℃,年降雨量873 mm,光照充足,全年无霜期184 d,属温带季风气候。笔者根据本地气候条件和日光温室结构性能,和菜农一起进行了蔬菜1年多茬栽培试验、示范,经过几年摸索,总结出日光温室豇豆、番茄、黄瓜1年3种3收高效栽培模式,第1茬种植豇豆,每667 m2收入5 000元;第2茬种植番茄,每667 m2收入12 000元,第3茬栽培黄瓜,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季风性、大陆气候国家,横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三个气候区,有山区,有高原,这种复杂的气候及地理环境造成了我国黄瓜栽培茬口的地方性和多样性。现我国的黄瓜种植主要有以下10个茬口:春大棚种植黄瓜、春露地育苗种植黄瓜(包括春季小拱棚种植黄瓜)、春露地直播种植黄瓜(包括露地直播后用地膜覆盖种植黄瓜)、夏露地种植黄瓜、秋露地种植黄瓜、秋大棚种植黄瓜、秋延后温室种植黄瓜、越冬日光温室种植黄瓜、早春温室种植黄瓜(包括大棚多层覆盖栽培)、冬露地种植黄瓜。并且不同的地区栽培茬口、播种时间及适宜品种也各不相同。根据不同的地理…  相似文献   

3.
新疆香菇逆温带温室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佘长夫 《食用菌》2001,23(3):23-24
新疆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秋季时间短。平原地区一般荫棚适合香菇正常出菇的时间较少,往往栽培一次跨两个年度才能出菇结束,加之大气干旱菌棒易失水,因此产量低,效益差,发展缓慢,前几年几乎无鲜菇供应市场。近两年我们选择夏季冷凉、冬季气温较高、光照强度大,海拔 1 0 0 0~ 1 2 0 0m的山区逆温带修建日光温室栽培香菇,获得了高产高效,鲜菇上市后深受欢迎,售价 8元/kg左右。现将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 建造出菇温室 温室可新建,也可利用原有的蔬菜日光温室。通常宽 7m,长 50~ 60m,背高 2 8~ 3 0m,土墙体厚 1 2…  相似文献   

4.
新疆乌鲁木齐南郊山区的板房沟乡、水西沟镇,属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海拔1 600 m,冬季受逆温层影响,日平均气温比乌鲁木齐北郊平原高4~5℃,加之空气中悬浮物少,形成独特的光热条件,十分适宜发展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近年来,秋延后辣椒发展迅速,面积逐年扩大,仅在板房沟乡每年就有3 000多个日光温室进行秋延后辣椒生产,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单茬(6~11月)每667 m2产量3 600kg以上.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查得出2012~2013年度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园茄一年一大茬,西红柿、黄瓜、豇豆(架豆)、西葫芦等一年两茬,园茄套种黄瓜、园茄套种西(甜)瓜等种植模式,天园紫茄、绿剑、保罗塔、东方长茄等品种,产量高,经济效益好,适宜在临泽县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日光温室黄瓜水稻轮作高产栽培模式,有利于彻底清除黄瓜病残体及土壤中存活的病菌,可减轻第2年种植黄瓜时病害发生,避免不能在同一地块连作的弊病。文章主要介绍日光温室黄瓜水稻轮作高产栽培模式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新疆克州充分利用荒山、戈壁、滩涂、逆温带等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戈壁设施农业。阿图什市库木萨克戈壁荒滩建设了一批集中连片的温室大棚,吸引当地种植户,并示范引导当地种植户在特色种植上下功夫,积极发展具有特色的无公害高附加值农产品。目前戈壁温室种植已成为克州阿图什市松他克乡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将其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了准确预测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的发生,以日光温室水果黄瓜为试验材料,于2020年9—11月在北京市不同方位的4个日光温室内,运用无线网络环境监测系统对日光温室黄瓜的生长环境(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进行了实时动态监测,并同步进行白粉病流行调查.采用贝叶斯网络模型建立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预测模型,预测黄瓜白粉病是否发...  相似文献   

9.
正青县位于河北中南部,设施蔬菜播种面积32万亩。近几年,青县在扩大原有春秋大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型日光温室,提高深冬生产能力,逐步淘汰落后设施和种植模式,温室播种面积发展到2.3万亩。该县菜农尝试日光温室茄子—黄瓜—甜瓜两年三茬轮作倒茬栽培模式,生产效益非常高。1栽培设施日光温室跨度10 m,脊高4.5 m,长70 m以上,后墙底厚200 cm,后墙最上部厚50 cm,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新疆吐鲁番地区为提高日光温室利用率,增加农民收益,摸索总结出了日光温室辣椒高效立体栽培模式,即在垄背点种叶菜(辣椒定植前),垄背两侧定植辣椒,垄背中间间作哈密瓜(或西瓜、黄瓜、豇豆)等吊秧作物,垄的北段定植番茄、南段种植金瓜等拉蔓作物,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益。叶菜在上年12月20~1月15日种植,2月5~15日上市;辣椒定植时间为2月5~15日,此时叶菜苗  相似文献   

11.
连山区地处辽宁西部,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降水适中,无霜期160天左右,大于10℃活动积温3400℃左右,年降水量550毫米左右,日照1450小时左右,属于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旱作农业区。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设施农业发展较快,目前我区日光温室面积近1万亩,形成了一定区域特色的黄瓜—番茄一年两茬的优化高效模式。这种模式不但充分利用了光温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复种面积,又可提高产量,实现农业增产增收。目前这种模式在全区范围内已有一定的面积,现将模式的经济效益及栽培技术概述如下:1模式与经济效益日光温室黄瓜—番茄一年两茬模式:年(亩)…  相似文献   

12.
1黄瓜的叶片及商品瓜为什么发黄?答:最近有些农民朋友咨询,为什么在节能型日光温室内种植的黄瓜叶片和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发黄现象?通过调查发现,这些植株生长不正常的黄瓜,多是种植在棚型相对较矮、采光入射角小的日光温室内,而且栽培密度较大。  相似文献   

13.
蔬菜日光温室高效种植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3种类型的日光温室中进行了4种种植模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种类型的日光温室在最冷的1月份最低温度均能保持在4℃以上,以当前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流行的CK型日光温室保温效果最好;4种种植模式中以A(黄瓜→套种油菜或蒜苗→番茄→平菇)、B(黄瓜→套种油菜或蒜苗→黄瓜→番茄→蒜苗)两种效益最高,平均年产鲜菜每公顷分别为494t和405t,年纯收入分别为53万元和54万元。适于北方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沛县设施蔬菜生产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沛县地处淮北平原 ,年均降雨量 766.0mm ,年均气温 1 3 .8℃ ,无霜期 1 65d(天 ) ,为蔬菜生产大县。 2 0 0 1年沛县种植业总产值 2 6亿元 ,其中蔬菜产值 1 7.79亿元 ,占 68% ,蔬菜已成为沛县农业主导产业。沛县在蔬菜生产中应用的保护地设施为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 ,据统计  相似文献   

15.
  敏等 《西北园艺》2014,(3):9-9
<正>陕西周至地处秦岭北麓、关中平原的中东部,年均气温13.2℃,年均降水量674.3 mm,年日照时数1993.7小时,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通过实施春玉米—秋架豆—越冬菠菜高效栽培模式,农户亩纯收益达到了8 000元以上。现将该项技术介绍如下:1种植模式春玉米4月上旬按照宽窄行种植,在收获前3周套种架豆,架豆借助玉米秆生长,在霜降前收获  相似文献   

16.
正陕西省商洛地处秦岭东南麓,冬季阴、雨、雪、雾霾天气较多,对冬大茬黄瓜生产不利,多年实践证明,温室冬大茬黄瓜需要嫁接,用工成本高,且冬春季节低温寡照不易高产稳产,常年单一的黄瓜连作种植模式,使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针对这一生产难题,我们探索出了日光温室早春茬黄瓜与越冬菜花轮作种植高效栽培模式,改一年一大茬黄瓜为  相似文献   

17.
2010年4~8月,共走访北京市13个郊区(县)63个乡(镇)124个村的804家从业者(791户农户和13家企业/合作社),调研2009~2010年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经济效益的整体情况和不同茬口模式下的效益状况。结果表明:日光温室种植食用菌、花卉与草莓的投入产出比高于种植蔬菜和西甜瓜,其中食用菌的年产效益最高,达35895.34元·(667m2)-1,蔬菜的最低,为8003.09元·(667m2)-1;同样种植蔬菜与西甜瓜,塑料大棚的平均效益远低于日光温室,其中蔬菜比日光温室低34.29%,西甜瓜低28.94%;日光温室获得高效益〔>2.00万元·(667m2)-1〕的可能性大于塑料大棚,其中日光温室种植蔬菜获得高效益的比例最低为7.14%,而塑料大棚仅为3.06%;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多茬种植的效益都明显高于一大茬种植。针对制约设施园艺经济效益提高的因素,提出了优化种植结构,合理安排茬口模式;加大生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发挥合作社优势,拓宽销售渠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为进一步提高温室种植的综合生产效益,近年来,采用番茄越冬一大茬模式,每年6—10月日光温室土地闲置,进行多种茬口安排,总结出最适合当地的栽培茬口模式,即番茄-大白菜-黄瓜一年三熟模式,在规模种植基地进行示范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具体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生产参考。1日光温室番茄越冬一大茬1.1品种选择L-402番茄为无限生长类型,平均单果重200~250g,耐贮运,优质果率占90%以上,酸甜适口,为当地的主栽  相似文献   

19.
陈伟健  潘凯  杜丹  黄婷  吴凤芝 《北方园艺》2017,(22):200-205
2016年9—12月对黑龙江省7个县区的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情况进行调研,走访蔬菜生产企业(农业示范园区)8家、走访农户124户。此次调研对黑龙江省各地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主要栽培模式及相关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日光温室除大庆地区土筑墙体温室较多,其他地区基本上以砖构墙体温室为主要类型;由于加温成本高导致黑龙江省日光温室生产多以不加温条件下生产为主,茬次安排多为一年两茬模式;日光温室主栽蔬菜种类有番茄、黄瓜、甜瓜、菜豆;不同地区日光温室生产效益差异较大,同一地区温室一年三茬生产模式的投入产出比明显高于一年两茬;在年生产成本上,日光温室不加温生产,人工费用占比最高,约占总成本的50%~67%;日光温室加温进行冬季生产时,加温费用占比最高,占总成本的55%~65%。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生产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4~8月,共走访北京市13个郊区(县)63个乡(镇)124个村的804家从业者(791户农户和13家企业/合作社),调研2009~ 2010年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经济效益的整体情况和不同茬口模式下的效益状况.结果表明:日光温室种植食用菌、花卉与草莓的投入产出比高于种植蔬菜和西甜瓜,其中食用菌的年产效益最高,达35 895.34兀·(667 m2)-1,蔬菜的最低,为8 003.09元·(667 m2)-1;同样种植蔬菜与西甜瓜,塑料大棚的平均效益远低于日光温室,其中蔬菜比日光温室低34.29%,西甜瓜低28.94%;日光温室获得高效益[>2.00万元·(667 m2)-1]的可能性大于塑料大棚,其中日光温室种植蔬菜获得高效益的比例最低为7.14%,而塑料大棚仅为3.06%;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多茬种植的效益都明显高于一大茬种植.针对制约设施园艺经济效益提高的因素,提出了优化种植结构,合理安排茬口模式;加大生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发挥合作社优势,拓宽销售渠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