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对湖南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和环境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总结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全省118个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中,地表型饮用水水源水质的达标率为92.3%,主要污染物为总磷和粪大肠菌群;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的达标率为72.7%,主要污染物为总大肠菌群、氨氮和锰。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主要存在保护区划分率低、保护区整治不彻底、应急能力低等问题。针对水源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环境保护对策,为政府决策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监督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要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对庆安县庆安镇福安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进行了评价,水源地地下水质量较好,各项指标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的Ⅲ类要求。同时分析了水源地的水文地质特征,对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分:庆安镇福安村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范围是以取水井为圆心,30m为半径的圆形所围区域,一级保护区面积为0.0028260km~2。  相似文献   

3.
以加拿大大温哥华地区水源地管理实践方案为例,就其水质保护目标、水源地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重点阐明其在饮用水保护方面所采用的水源监测预警、生态系统管理策略和水土流失控制等策略.借鉴加拿大大温哥华地区水源地保护方案,提出建立统一的水源地管理体系、重视水源保护区的公众教育,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全过程采用风险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城镇饮用水水源水质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用水是用途最为重要的水资源。调查了安徽省县级以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结果表明全省饮用水水源地达标个数为117个,达标率为87.97%。其中,湖库型水源地和河流型水源地的水质达标率较高,均达到97%以上;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受氟化物超标的影响,水质达标率为93.1%。分析表明,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水源地达标率相对低于其他地区,建议根据水源地类型分别实施水源地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实现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在饮用水水源地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既可以保障居民的用水安全,又能够为改善水质提供科学的依据,所以我们必须要努力实现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在饮用水水源地的应用。本文在把握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内涵的基础上,对如何有效实现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在饮用水水源地的应用做出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巴中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估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济龙  何吉明  袁泉  欧敏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5):102-103,105
以巴中市2005—2009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为依据,评价了全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现状,分析了全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巴中市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措施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模糊评价在巢湖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模糊评价对巢湖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水质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确定8个主要影响因子的权重和隶属度,结果表明,主要超标指标为TN、TP,水体富营养化严重;6、7、8月随入湖水量进入的污染物多,12月水体自净能力差,水质恶化严重。同时,将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与单因子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因子评价突出影响水体的主要污染因子,具有从严性,而模糊综合评价充分考虑了多个因子对水体的影响其结果更加准确、客观,因此可为水源地保护区的水质规划与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内涵、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从饮用水水源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出发,从水量、水质、脆弱性、生态环境四个方面对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基本内涵作了探讨,并根据我国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现状,提出了保障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基本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闫红飞  吴巍巍  李巍  朱雪诞  曹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718-16720
[目的]研究金墅湾水源地陆域保护区水力阻截方案,以确保金墅湾水源地水质安全。[方法]采用太湖流域河网一维水量水质模型,对5种水力阻截方案下金墅湾水源地陆域保护区水流运动特征及污染物输移规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将金墅湾水源地陆域保护区内现有的临时土坝拆除后,进入保护区的水量和污染负荷大幅增加,水质变差,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水力阻截措施控制进入保护区的污染负荷量;在土坝拆除后,并实施水力阻截措施的情况下,进入保护区的水量和污染负荷有所减少,水质明显改善。其中,在陆域保护区周边所有河道设置水力阻截设施且调度方式为只排不引,沿湖口门田鸡港闸、金墅港闸、龙塘港闸调度设置为只引不排(方案5)时,可限制京杭运河、浒光运河河网水质较差水体进入保护区,进入保护区的水量全部来自于水质较好的贡湖,保护区内水体流动性较好,区域水质改善程度最大。[结论]从金墅湾水源地陆域保护区水流运动特征及污染物输移规律来看,水力阻截方案5相对较优。  相似文献   

10.
对宁夏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开展全指标、全覆盖的“双全”监测结果表明:宁夏城市饮用水以地下水为主,南部山区以山前截流的水库水为主;29个水源地的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大部分水源地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总体来看,湖库型水源地水质略优于地下水型水源地;地级城市水源地水质优于县级城镇水源地;承压水型水源地水质优于潜水型水源地。根据“双全”监测情况综合分析,掌握了宁夏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现状和空间分异特征,初步提出了水源地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盘锦市饮用水源地全面调查,进行水源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分析,包括地表水环境、空气与土壤环境等质量评价内容,为进一步制定污染防治措施,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饮用水源地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李明华  张兴文  耿春建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233-10235,10260
以复州河流域为例,根据对大连市复州河流域的水质调查、监测与评价,分析流域水环境状况及工业点源、农村面源的污染因素,并指出复州河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在污染控制、水源保护、水环境监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该研究将复州河流域划分为4类功能区,提出严格执行水源地保护区管理条例,合理规划空间发展格局,实施水资源管理制度,节水减排、流域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水质监控体系建设等水环境治理保护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区不同类型村庄生活污水排放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密云水库作为北京市重要的水源地,水质状态存在向中等富营养发展的趋势.由于流域村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程度低,已成为影响密云水库水质的污染来源之一.本文选取水源保护区内普通自然村、生态旅游村和镇政府所在村3种典型村庄为研究对象,采用人户调查和采样分析的方法对村庄生活污水的产量、组成、排放系数及季节变化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村庄的污水的产量和结构不尽相同,旅游村的污水产量远远高于普通村和镇级村.厨余废水、洗浴废水和洗衣废水构成生活污水的主要部分,其中旅游村的污水主要来自养鱼废水.生活污水的产生具有季节性和时段性的特点,旅游村夏秋两季污水产量最高,约为冬春两季的2~4倍;普通村和镇级村夏季污水产量约为其他季节的2~3倍.旅游村的人均生活污水排放系数最高,为118 L·d-1,是其他类型村人均生活污水排放系数的4~5倍,普通村最低.污水中的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N)指标均较高.COD含量与污水类型密切相关,与村庄类型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4.
王秋利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0):128-130
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汉江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收集安康市自1962年以来所积累的各类水质检验数据,按年代整理对比分析并根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安康市水资源丰富,地表径流密集,平均河网密度1.43km/km2,年径流量10.657×109m3(人均约3964m3)。历年来各项指标的检验结果显示当地各类水源水质良好,硬度为60~290mg/L,矿化度175~250mg/L,整个流域极少污染,是难得的生活饮用水源地。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工业基础薄弱、交通旅游产业滞后,经济总量小而环境容量大,水体广博、自净力强,困扰大都市的污染问题在这里尚不十分突出,目前人为污染对水源的影响还极其轻微,只要注意加以保护可以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地。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地区是饮用水水源河流和湖泊主要的集水区,长期以来以城市环境保护为重点而忽视农村环保建设,近年来更有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农村环境保护的压力不断增大,尤其是对饮用水水源安全的威胁不断加剧.从法律法规、农村排水处理技术等方面简述了我国农村排水管理模式的现状,指出现有农村排水管理模式的不足,提出从管理层面提高和研究饮用水源集水区农村排水新标准、加强农村排水监管能力建设;从技术层面要集成和筛选适合当地情况的农村排水成套技术,从而探索构建饮用水源集水区农村排水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黄剑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9):22-24,55
目的: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嘉陵江南充段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方法:根据环境质量标准的5个等级建立评价等级集,选择降半梯形分布来确定隶属函数,建立模糊关系矩阵,采用超标倍数赋权法确立权重系数,构造权重系数矩阵,将模糊矩阵和权重矩阵进行合成,计算水质综合评价结果。结果:结果表明,总氮和粪大肠菌群是嘉陵江南充段主要超标因子。2003-2009年嘉陵江南充段三断面水质总体呈现逐年好转的趋势。其中,清泉寺饮用水水源水质属于III类,基本能够达到饮用要求。小渡口控制断面和李渡镇出境断面,水质级别在IV和V类之间。结论:模糊综合评价充分考虑了多个因子对水体的影响,其结果更加准确、客观,因此可为该地区的水质规划与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南湾水库水源地保护区污染源调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南湾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各乡镇工业、农业、生活及养殖情况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分析了保护区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并提出了水源地保护的防控对策。结果表明:保护区主要污染源为畜禽养殖、化肥流失及水土流失,主要点源及非点源污染物均为氮、磷,为非点源污染的潜在威胁;点源污染源主要为靠近河道的158家养猪场,其等标污染负荷比达87.41%;非点源污染源主要分布在谭家河乡、李家寨镇、浉河港镇及董家河镇,其等标污染负荷比分别为31.64%、24.50%、16.95%与15.68%,累计达88.77%。最后根据污染源评价结果提出了水源地保护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