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畜禽宝     
《畜牧市场》2004,(11):31-31
本品为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与西南农大合并组建新的西南农业大学后,多位专家教授集数十年养猪科研教学精华,根据国际上最新营养理论,结合我国国情,精心研制而成的具有保健、营养、促长、催肥等多种新奇功能的添加剂,是21世纪新型科技高品质产品。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我国农产品加工的教学、科研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70年代末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相继恢复了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教学和科研工作,到80年代初期,北京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开设农产品贮藏加工专业,后成立了食品科学系,以后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农业大学等也成立了食品科学系,经过几年的努力组建了一支多学科师资队伍,包含果蔬贮藏、加工、畜产品加工、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工程和食品科学。农业科研单位也相继成立了食品科学研究所或食品科学研究中心,形成了我国高等农…  相似文献   

3.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欧国凡,刘真惠西南农业大学主动适应经济建设需要,依托本校丰富的教育资源,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大量合格人才。近10年来,已为重庆市和四川省500多所农业职中、农业中专和农广校培养了大专以上(合大专...  相似文献   

4.
杨志强,男,汉族。生于1958年1月,四川省武胜县人。1982年1月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兽医系本科,同年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科研管理处处长、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任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法人代表,临床兽医学硕士生导师,甘肃省优秀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中兽医医药杂志》主编。  相似文献   

5.
<正> 四川省教育厅、农牧厅联合召开的《栽桑养蚕教育挂图》评审会议,于1986年5月7日至9日在西南农业大学蚕桑系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关科研、教育、生产等1O个单位18位代表,西南农业大学蚕桑系教授蒋同庆、副教授易永、胡永瑶、许恩远和四川省蚕桑学会副理事长、省蚕种公司高级农艺师苏湛勋同志负责主审。会议由四川省教育厅高光同志、四川省农牧厅米和平同志主持;主编邢学琰同志对这  相似文献   

6.
为推动我国蚕丝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加强学术交流,加速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振兴祖国的蚕丝事业,中国蚕丝学会于1998年11月25~27日在重庆西南农业大学隆重召开了第二届青年学术讨论会.参加大会的代表主要是来自全国1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蚕丝业科研、教学、生产、管理等方面的青年专家、学者,还有本学会的资深老专家、重庆市有关部门和西南农业大学部分领导,共121人.中国蚕丝学会高度重视本次青年学术会议,大会开幕式由本学会学术专业委  相似文献   

7.
杨志强 ,男 ,汉族。生于 1958年 1月 ,四川省武胜县人。1982年 1月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兽医系本科 ,同年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科研管理处处长、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任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究员  相似文献   

8.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改变了我国以往单一结构形态的农业养殖模式,丰富了食品、农副产品的种类,为医疗、科研做出了贡献,并已成为畜牧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特种经济动物福利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运输及生产、加工、科研过程中,特种经济动物更容易遇到动物福利被“剥削”的问题,只有完善特种经济动物福利,才能保障食品、动物制品的安全,才能打破“动物福利壁垒”,提升动物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文章综述了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及保障特种经济动物福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动物福利制度提供参考,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1991年11月中旬,本刊主管单位——西南农业大学刘鸿仁校长一行二人,肩负着农业教育为经济建设特别是贫困山区经济开发服务的重任,风尘仆仆地去北京向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汇报《山区开发》杂志三年来的办刊工作。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杨钟兴致勃勃地听取汇报后,对刘校长热情鼓励并表示积极支持。  相似文献   

10.
当前随着我国科研:所的跨越式发展,科研经费也随着科研规模不断扩大而增加。构建一个有利于发挥会计功能的科研:所财务管理体系,抓好财务管理的主要环节,是搞好科研:所经济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本文对强化科研:所经济、财务管理的对策做了简要的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1.
正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的前身是西南农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成立于2001年5月,与蚕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运行,2005年4月两院开始独立运行。此前两院同为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丝绸学院,于1992年由丝绸工程系和蚕学系合并成立。丝绸工程系于1985年开始筹建,1987年正式成立。学院的学科基础为西南农业大学蚕桑系(蚕学系)的茧丝学,学科渊源可追溯至1939年于四川乐山成立的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蚕丝科。70多年的学科演进,  相似文献   

12.
《畜牧市场》2005,(3):3-3
四川诺承贸易有限公司坐落于西南经济中心成都,是一家信誉良好的大型商贸企业。短短数年,诺承凭借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雄厚的经济基础以及最优质的服务,已经成为西南地区知名的饲料原料贸易公司,公司拥有成熟的客户网络和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及四川农业大学的动物营养专家作为销售队伍。其售后服务堪称一流。我公司与国内外各大公司紧密合作,是多家公司在西南地区总代理。其下属企业有:成都恩特商贸部、成都市高新区诺承动物医院、成都恩特商贸部,专业经营国内外各大厂商的各种兽药、添加剂、饲料原料,保证产品质量。提供最优服务。  相似文献   

13.
鉴于家蚕基因组研究的重大理论意义与广阔应用前景,西南农业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在合作完成了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绘制的基础上,紧接着于2 0 0 3年11月在西南农业大学建立“西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基因组应用研究联合实验室”。两单位拟在联合实验室的合作框架下,深入开展家蚕等基因组信息与功能基因的产业应用研究。11月15日下午,国务委员陈至立在视察西南农业大学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后,与重庆市市长王鸿举、科技部吴忠泽等领导一起为该联合实验室揭牌。联合实验室的建立,有利于发挥两单位在资源、技术、信息等…  相似文献   

14.
在发展农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大业中,潍坊市奎文区钢城街道上埠村党支部书记李善洪,建树颇多。近年来,他带领村委一班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一、二、三产业并举,上下同心,聚力实干,实现了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00元。  相似文献   

15.
2001年初,重庆市科委、西南农业大学将国家科技部下达的《西南地区蚕业高新技术配套开发与示范》项目在我县实施。三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科委、西南农业大学专家教授的直接帮助指导下,经过课题实施小组全体人员和示范基地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已圆满完成课题的各项科技攻关任务,2004年6月,国家科技部、重庆市科委、西南农业大学在我县进行了结题验收。  相似文献   

16.
候光炯教授从事土壤科研教学60周年庆祝会暨学术报告会昨在蓉城举行经四川省政府批准,由西南农业大学、四川省科委、四川省农牧厅、四川省教委、四川省科协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侯光炯教授从事科研教学60周年庆祝会于1990年6月10日在成都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的200多名同志出席了庆祝会。此前,四川省人事厅、四川省教委、四川省农牧厅、四川省科委和四川省科协联合作出了“关于向侯光炯同志  相似文献   

17.
<正>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的前身是西南农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成立于2001年5月,与蚕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运行,2005年4月两院开始独立运行。此前两院同为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丝绸学院,于1992年由丝绸工程系和蚕学系合并成立。丝绸工程系于1985年开始筹建,1987年正式成立。学院的学科基础为西南农业大学蚕桑系(蚕学系)的茧丝学,学科渊源可追溯至1939年于四川乐山成立的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蚕丝科。70多年的学科演进,30余年的院系建设,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励精图治,改革创新,开创了学院事业发展的新局  相似文献   

18.
《蚕学通讯》2019,(2):F0003-F0003
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的前身是西南农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成立于2001年5月,与蚕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运行,2005年4月两院开始独立运行,此前两院同为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丝绸学院,于1992年由丝绸工程系和蚕学系合并成立。  相似文献   

19.
为比较北京桑普生物化学公司产品鱼虾 4号添加剂对草鱼生长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以下试验。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地点 西南农业大学水产系室内循球养殖系统。 1.2试验时间 2000年 12月至 2001年 2月。 1.3试验鱼 试验鱼来自西南农业大学水产系试验渔场,每箱放养试验草鱼 15~ 18尾。在水族箱中用普通饲料驯养两周待草鱼适应环境后再开始试验。每个处理设两个平行试验组。 1.4试验饲料 试验饲料为市售商品饲料。其组成为进口鱼粉、菜粕、豆粕、棉粕、麦麸、次粉、维生素和矿物质预混料等原料,配方如表 1所示,饲料原料粉碎后全部过 40目筛备…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四川省泸州市以发展南亚热带名优水果晚熟荔枝和龙眼为主,但由于泸州属荔枝、龙眼栽培次适宜区.生产常不能获得丰产、稳产,从而也导致泸州果业总体发展速度较慢,规模较小,效益不高。1999年底,泸州市委、市政府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西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和四川省农业厅等科研、教学、行政等部门的专家来到泸州,召开了泸州市果品经济发展论证会。专家们一致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