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河北省麦田节节麦等杂草发生特点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河北省常年种植冬小麦250万hm2。长期以来,并未发现节节麦(A egilops squarrosa L.)、雀麦(B rom us japonicus Thunb.)等禾本科杂草在麦田造成危害。2001年,在盐山县麦田首次发现节节麦危害;2002年,在定州市麦田首次发现雀麦危害。从全省调查结果看,目前常发性杂草仍以播娘蒿、荠菜、麦瓶草为主,但节节麦、雀麦等恶性禾本科杂草在部分地块已成为优势种,并造成严重为害。2004年调查,节节麦、雀麦已经成为本省小麦稳产、高产的严重威胁。1麦田禾本科杂草的发生特点1郾1发生面积大节节麦和雀麦的发生面积在首次发现时,均不足600m2,而目前已…  相似文献   

2.
陕西关中西部麦田禾本科杂草发生态势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陕西关中西部麦田禾本科杂草的分布区域和田间密度呈明显上升趋势。据调查,20世纪80年代,野燕麦(Avena fatuaL.)仅在渭河两岸麦田零星发生,目前已蔓延到塬区和旱地,且发生量逐年增加。2001年,恶性杂草节节麦(Aegilops iauschiiCoss.)也在塬灌区麦田首次发现。陕西省岐山  相似文献   

3.
临汾市小麦田恶性杂草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节节麦、雀麦、野燕麦、早熟禾等麦田恶性杂草均属禾本科有害生物。与小麦同属不同种,越年生或一年生,秆丛生,株高90cm,靠种子繁殖,外部形态无论苗期、成株期都与小麦极为相似,尤其是生长前期难以辨认。与小麦争光、争肥、争水,造成小麦生产不同程度的减产,甚至绝收。近几年来,在本市小麦田不断发生为害,呈扩展蔓延之势。2006年发生危害面积达2.87万hm2,给局部麦田造成严重减产,成为本市小麦生产一大隐患。1发生情况据调查,小麦田节节麦、雀麦、野燕麦、早熟禾等麦田恶性杂草在本市总体为中等偏重发生,局部田块重发生或大发生。一般轻发生田…  相似文献   

4.
麦田杂草已发展成为影响我市三麦生产再上新台阶的重大障碍。据1986年春调查,全市麦田主要杂草21科63种。发生面积350万亩左右,其中禾本科杂草80万亩,阔叶杂草270万亩。而且密度很大,硬草、看麦娘等,一般每平方米2700~4500株,高的达9000株以上。每年全市因杂草为害损失小麦7.5万吨以上。为了最大限度地控制麦田草害,我们从1985年起,对麦田杂草综合治理技术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精、禁、工。药”麦田杂草综合治理技术措施。“精”:即精选麦种。麦种内含有大量的杂草种子,随麦种调运和播种进行传播。1988年在郊县…  相似文献   

5.
麦田杂草重点防控节节麦、看麦娘属、雀麦、菵草等禾本科杂草,播娘蒿、猪殃殃等阔叶杂草。要立足麦草秋防、综合防控,根据小麦种植区域、杂草种类与分布特点,开展分类指导。一是非化学控草技术。精选种子。通过对麦种调入和调出检疫,检查其中是否夹带杂草种子,特别是毒麦、节节麦、野燕麦等。农业措施。  相似文献   

6.
有害杂草——节节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节麦AegilopssquarrosaL.属禾木科(Gramineae)山羊草属(AegilopsL.),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潜在危险性杂草之一。我国原无节节麦,后在我国西安,新乡、山东及山西零星发现,最近河北苍州地区的小麦地里也发现不少此草,对小麦的产量和质?..  相似文献   

7.
节节麦是一种恶性杂草,对小麦生长危害大,其发生面积在鲁南地区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分析了节节麦的发生规律及逐步蔓延的原因,提出了草害的有效防治对策,对防控鲁南地区节节麦草害的恶性蔓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警惕麦田恶性杂草节节麦蔓延危害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节节麦是一种进境危险性植物杂草,近年来在河北等省区麦田发生危害,面积迅速扩大,以目前节节麦传播蔓延的速度,节节麦将在各适生区域泛滥成灾,严重威胁我国小麦安全生产和粮食安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节节麦的来源和成灾原因,提出了应急措施和控制节节麦危害蔓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麦田新型除草剂砜吡草唑的除草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杂草严重影响小麦的丰产丰收,而使用除草剂是麦田杂草防除中最经济有效的手段。砜吡草唑是新型广谱、高活性的苗前土壤处理除草剂。明确砜吡草唑对麦田杂草的除草活性是该药剂在麦田应用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温室盆栽法研究了其对麦田常见杂草的杀草谱及除草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砜吡草唑土壤处理对麦田禾本科杂草鹅观草Roegneria kamoji、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雀麦Bromus japonicus、棒头草Polypogon fugax、蜡烛草Phleum paniculatum,阔叶杂草大巢菜Vicia sativa、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麦家公Lithospermum arvense、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但对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和野燕麦Avena fatua的防除效果略差。在推荐剂量180 g/hm^2下,对鹅观草、多花黑麦草、雀麦、棒头草、蜡烛草、大巢菜、播娘蒿、麦家公、泽漆的株抑制率和鲜重抑制率均可达到90%以上。而对节节麦和野燕麦的ED 90分别为209.54和886.43 g/hm^2,高于砜吡草唑的田间推荐剂量。砜吡草唑具有广泛的杀草谱及较高的除草活性,可作为小麦田杂草化学防除的重要候选药剂。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冬小麦田恶性禾本科杂草发生及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席建英 《植物检疫》2007,21(5):278-280
进入21世纪以来,恶性禾本科杂草已对我省冬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据调查,禾本科杂草有野燕麦、雀麦、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节节麦、稗草、早熟禾等。其中优势种群为雀麦、野燕麦、、节节麦和看麦娘。据2005年11月底不完全统计,全省冬小麦田禾本科杂草已发生20.75万hm^2,并日趋严重。为了寻找有效的防治药剂,,对69%骠马水悬剂、3%世玛油悬剂、70%彪虎水分散粒剂等进行防治冬小麦田禾本科杂草试验。结果表明,上述3种药剂均能有效防除禾本科杂草。  相似文献   

11.
节节麦是近年来焦作市小麦田上升危害的恶性杂草。根据2年的系统调查和田间试验结果,明确了节节麦在麦田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提出了田间测报调查取样方法。通过小区试验测定了不同节节麦密度下的小麦产量损失率。经数学模拟,确定了小麦产量损失率与节节麦密度间为双曲线函数关系,数学模型:y=x/(0.737 3+0.0259 3x)。根据Chiang的经济阈值计算公式,确定了河南省焦作市不同小麦产量水平和不同防治水平条件下的节节麦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2.
皖东丘陵地区,位于江淮之间,常年种植小麦320万亩左右,总产8亿公斤。近年来,麦田杂草危害日趋加重。据统计,1980年麦田草害面积98万亩,1986年达到150.5万亩,草害面积增加53.6%,平均每年增加8.7%。杂草发生密度每平方尺30~200株,多的达300株以上。因草害减产,一般为10~20%,严重的达50%以上。如不进行有效防除,全区年损失小麦可达4500万公斤左右。可见,麦田草害已成为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的重大障碍。  相似文献   

13.
2001年,莱州市麦田杂草扁穗雀麦(BromuscatharticusVahl.)大面积发生,全市发生面积1.5万hm2,占全市小麦播种面积的37.5%,其中较重发生的面积400hm2。据笔者调查,受害田内平均有该草7.5株/m2,重者达十几至几十株,以致在田内形成“草坪”。扁穗雀麦发生面积之广,发生程度之重,在莱州历史上尚属首次。扁穗雀麦,俗称“野麦子”,为禾本科一年生或两年生杂草,以往多发生于田边、沟边,麦田内很少发生。其外形及生理特性与小麦非常接近。成株高达100cm,秆丛生,叶条形,叶鞘密被白毛,叶舌干膜质;穗状…  相似文献   

14.
襄阳市麦田杂草发生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襄阳市常年种植小麦33万hm^2。近几年,随着耕作制度的变革,间作套种面积的扩大以及免耕田的出现,复种指数的提高,农田杂草发生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影响农作物产量与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从全市范围的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常发性杂草在麦棉轮作田,多以猪殃殃、牛繁缕、小巢菜等阔叶杂草为主,在沿河麦稻轮作田,以看麦娘、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为主。  相似文献   

15.
我市常年小麦种植面积22.6万亩,杂草发生面积17万亩,造成危害的达8~10万亩。麦田杂草优势种为猪殃殃、野油菜和野燕麦,这类杂草发生面积广、密度大,已成为影响小麦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调查,一般每平方米有20~30株,多者达105~250株,严重的...  相似文献   

16.
杂交籼稻与小麦轮作区麦田杂草发生特点及其化除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年田间普查与系统调查结果显示,在单季籼型杂交稻与小麦轮作麦区,麦田杂草发生与其他种植方式的麦区有着不同的特点:水稻让茬早,播前杂草密度大;禾本科杂草为优势种群,主要是日本看麦娘与菵草;杂草出苗早,出苗高峰在秋、冬季;杂草群体大,危害重。根据杂草发生特点、气候特点及当地小麦生产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播前灭茬、播后苗前土壤封闭、秋季苗期茎叶处理、早春补除的全程化除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土壤处理防治小麦田杂草节节麦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节麦是我国冬小麦田中的一种恶性杂草。本文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了有效防治节节麦的土壤处理剂,为冬小麦田节节麦的化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温室试验结果发现:氟噻草胺、噁草酮和异丙隆对节节麦毒力较高,GR50值分别为37.2、15.7和349.3 g/hm2,均低于各自田间推荐剂量,但其在小麦与节节麦之间的选择性指数为0.6~1.1 (< 2),说明安全性差。异丙隆与噁草酮按不同质量比复配后,对节节麦联合作用类型均呈现加成作用,其中以质量比4 : 1复配后的除草活性高于异丙隆单剂,且各单剂对小麦的安全性有所提高,选择性指数达2.0。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异丙隆与噁草酮复配后在有效成分600~900 g/hm2剂量下于杂草出苗前进行土壤喷雾处理,药后60 d对雀麦、节节麦、猪殃殃和播娘蒿的防除效果达86%以上,增产效果明显,达13%以上,且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18.
调查表明,山西麦田杂草种类约75种,隶属于25科.以播娘蒿、荠菜、马齿苋、田旋花、藜和节节麦等为优势种群.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播娘蒿,为61.2%,其次是荠菜,为52.6%.不同农田生态区域、同一区域春麦区与冬麦区、旱作地与水浇地麦田之间,杂草群落结构存在差异.部分麦田杂草呈现节节麦和雀麦等禾本科恶性杂草比重上升、传播蔓延加快的态势.采取以化学防除为主、农业措施为辅的综合防除技术,可有效控制麦田草害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19.
东辛农场麦田杂草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面积大,以阔叶草为主,共计12科19种,危害严重的优势种为播娘蒿、荠菜、泥糊菜、萹蓄和小藜。近年来禾本科杂草扩展蔓延迅速,除雀麦为本地原有种外,其他均为外来侵入品种。阔叶、禾本科草混生面积有所扩大,化除难度增加。耕作制度、种植结构、栽培方式、频繁的种子调运、跨区收割作业和长期依赖苗后茎叶处理是麦田杂草发生程度逐年加重的主要原因。充分发挥"轮作换茬、合理耕翻、防除农田四边杂草、推进农业标准化"等农业措施的控草作用,改进和完善化除配套技术体系是当前东辛农场麦田杂草治理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20.
稻茬麦在我地小麦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常年播种面积 2 5万亩 ,约占全区耕地面积的 31 3%。受地下水位和灌溉方式以及长期单一用药等因素的影响 ,形成了比较独特的麦田杂草优势种群。由于小麦属密植作物 ,且撒播面积大 ,难以进行机械和人工除草 ,加之这些杂草耐药性强、密度大 ,成为影响稻区小麦生产的因素之一。为此 ,我们对稻茬麦田恶性杂草的发生特点及防除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1 稻作麦田恶性杂草发生情况及上升原因2 0世纪 90年代初 ,本地区早熟禾、看麦娘、草等恶性杂草仅为零星发生 ,由于该类杂草适应性强 ,繁殖系数高 ,加之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