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对于提高杂交水稻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优化杂交水稻群体质量,扩大杂交水稻库容量,提高光合叶面积指数和光能利用率,增强杂交水稻根系活力,延缓根系和叶片衰老,提高杂交水稻库容的有效充实度,可实现杂交水稻高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实践中形成了以精确定量栽培、强化栽培、三定栽培为代表的等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杂交水稻高产栽培也存在栽培技术与我国农村发展不适应,以及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不很好协调的矛盾。精准化栽培、生态化栽培和轻简栽培将是我国今后水稻生产发展急需技术。  相似文献   

2.
水稻高产精确定量栽培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探求能满足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五个方面综合要求的,先进的、适用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是水稻栽培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是水稻科学栽培的创新发展。详述了水稻叶龄模式、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水稻高产优质群体培育的总途径和分阶段的诊断的定量指标。从播栽期、培育壮秧、合理基本苗、行株距、施肥、水分等方面进行了水稻栽培技术的精确定量。实践证明,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和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杂交稻稳促攻栽培法的高产机理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杂交水稻的生理特性和四川盆地的生态特点,经过多年实践,提出地膜中苗、宽行双株、W调氮法、停滞期施氮相配套的稳促攻栽培新技术,使水稻生长前期群体动态结构稳定在最佳范围,培育健壮个体;中期(停滞期)扩源增库,增强物质运转,提高光合效能,促进产量构成因素协调发展,建造高产群体结构,后期改善群体受光态势,维持根系活力,延长功能叶光合时间,主攻穗重。该技术在生产上应用,一般较常规栽培增产12%左右。  相似文献   

4.
《中国稻米》2000,(1):24
1999年9月27~29日,第七届全国水稻栽培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中国水稻研究所召井。本次会议围绕对世纪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的要求,研讨可持续、能节本、多增效的现代化水稻栽培理论与技术,会上彭少兵博士等6位国内外专家作了学术报告,10位与会代表作了有关水稻栽培研究的专题发言,费槐林研究员就我国ZI世纪水稻栽培科技创新行动框架的起草工作做了报告。与会代表对水稻栽培和生产中高产与优质的关系、水稻栽培物化技术与栽培学科如何适应科技体制改革和走向市场、信息技术与水稻精确栽培以及将来中国加入WT()后农产品市场(特别…  相似文献   

5.
寒地水稻单本稀植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单本稀植超高产栽培技术是在旱育稀植基础上又一项新的栽培技术 ,也是寒地水稻高产再高产栽培技术的新突破。它充分发挥稻株自身的生长能力 ,提高了分蘖力和分蘖成穗率 ,稳定了高产栽培的穗群体 ,通过提高个体质量 ,使平均穗粒数增加 ,结实率提高 ,千粒重有所增加 ,从而获得超高产量。一、理论依据寒地水稻单本稀植超高产栽培技术是根据我们在“八五”期间研究提出的水稻再高产的新理论设计的。研究中发现 ,稻株个体生长障碍是水稻再高产的限制因素 ,同一品种在实现相同穗群体情况下 ,基本苗 (穴丛内 )越少 ,有效分蘖率越高 ,穗粒数增加…  相似文献   

6.
两种不同穗型水稻超高产直播栽培技术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两种不同穗型高产水稻品种单产700~850kgg667m^2超高产稻田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表明,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作用:弯曲穗型品种新稻11号(珠光)依次为穗粒数〉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半直立穗型品种99—28依次为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实现单产700~850kg/667m^2超高产直播栽培水平的技术途径:弯曲穗型品种是靠稳定单位面积穗数,增加穗粒数,达到穗大、粒多、粒重的个体,稳定提高千粒重,实现这一途径的超高产直播栽培关键技术是改善群体质量,降低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提高品种的抗倒性;半直立穗型品种是靠增穗增粒稳定粒重,实现这一途径的超高产直播栽培关键技术是保证播种质量,提高出苗率,确保苗足穗多,充分发挥耐肥抗倒、生物产量大的优势,提高穗数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7.
稻麦“双迟”栽培模式及其周年生产力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试验,通过设置4种栽培模式,探讨了“双迟”(迟熟水稻+迟播小麦)栽培模式对稻麦周年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换茬时间的推迟,稻麦周年生产力不断增加,其中,水稻产量呈增长趋势,而小麦产量先增后减,迟熟中粳茬小麦产量最高。延长水稻生育期和攻取大穗是稻麦周年高产的关键。水稻一些关键性投入的生产力随着熟期的推迟而不断增加;小麦方面,除种子生产力呈降低趋势外,其他因子生产力先增后减,迟熟中粳水稻+小麦模式下表现最高。适期播种有利于提高稻麦周年的一些关键性投入的生产力,适当延迟稻麦换茬时间可以提高稻麦周年经济生产力。就稻麦“双迟”栽培模式的概念和调控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水稻高产群体首先必须有足够的个体数量,同时要提高群体内每一个体的质量。数量和质量是一对矛盾,在个体条件下,植株各部分的发展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比较容易统一。但在群体条件下,数量和质量往往不易统一,必须通过调节个体数量和各器官的生长,促进某些部分,控制另一部分。如何调节与提高群体质量,通过群体质量的改善,从根本上挖掘寒地水稻的潜在产量?本文对此问题作以初步探讨。1产量的高低,最终决定于抽穗至成熟期的光合生产能力近几年广泛栽培的几个主要品种高产试验田的资料分析(表1)结果表明,造成品种间和品种内产量差异…  相似文献   

9.
水稻三围立体栽培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兆麟 《中国稻米》2007,13(6):55-56
根据水稻分蘖规律,在田间采取大等边三角形加小等边三角形的栽培模式,可实现稀中有密,密中有稀,进而增强水稻田间通气性和透光性,提高水稻田间温度,使水稻健壮生长,从而促进水稻低节位分蘖(有效分蘖),增加光合面积,提高光合产物,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并协调个体与群体发展的库、流、源之间的矛盾,进而增加水稻有效穗和穗实粒数,最终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0.
浅谈“稻亦有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启鸿 《中国稻米》2019,(3):6-10,25
借“稻亦有道”的命题,结合工作之长,对水稻栽培之“道”,谈三点认识。历史之道,从中国古代积累的水稻栽培的基本规律来指导栽培技术的创新,应坚持什么?改革什么?科学之道,基于先进栽培技术之原理,以“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为例,阐述了高产栽培首先必须揭示高产群体的生育模式、各时期的诊断指标,明确各项调控技术在群体形成中的作用原理和精确定量(适时、适量)的方法,以此指导、设计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方案,并经大田高产实践验证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形成建立过程。文中对“精确定量”的生育模式、诊断指标、计算公式和技术应用的适时适量等,都说清科学道理。治学之道,在发展稻作科技工作中,专家们应尊重他人劳动,弘扬良好风范。  相似文献   

11.
水稻高产技术的新发展——精确定量栽培   总被引:117,自引:19,他引:98  
新世纪水稻栽培科学的发展目标已经由追求高产的单一目标,发展成为追求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综合目标。面对这一新的目标,水稻栽培科学要有新的发展,要有大的作为,必须走精确定量的路子。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高产优质群体生长发展动态指标的精确定量,二是栽培技术措施的精确定量。前者包括以水稻叶龄模式为代表的作物生育进程(器官建成和产量因素形成)的定量化,和以水稻群体质量指标体系为代表的高产(高光效)群体空间形态、生理指标的定量化。后者包括播期、壮秧(苗)、基本苗、施肥和管水的精确定量。多年来,作者等对此进行了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展现了较好的前景。更为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作者等基本明确了建立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方法体系。在江苏推行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无论从可行性和必要性看,都势在必行。从江苏的实际来看,江苏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应该以单产650~700kg/667m^2为目标来设计。本文根据精确定量栽培的指导思想和作者等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初步提出了在江苏实现这一目标的精确定量栽培的指标体系,并提出来了通过选用主体品种、抉择主流技术、开展主导培训,把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普及推广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水稻新品种“满仓515”高产栽培主攻方向的探讨何国亮,叶润生(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福州300519)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是由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四要素的乘积决定的。在大田种植的群体中是相互制约的,如何在栽培的各环节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取得高产...  相似文献   

13.
两优培九系江苏省农科院水稻863课题组育成的两系亚种间杂交稻新品种。1998年引入临安市试种获得成功 ,1999年开始在藻溪镇、龙岗镇和马哨乡等地进行示范种植 ,并根据山区特点 ,开展了氮肥施用技术和群体起点与密植规格配套技术试验 ,初步摸索了一条“适群体、壮个体”的高产栽培路子 ,为大面积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一、性状表现1.产量1998年参加杭州市20个组合的单季稻小区品比试验 ,实收单产539.9kg/667m2,居第2位 ,比对照汕优63增长11.7 % ,增产达显著标准。1999年继续进行1…  相似文献   

14.
“早、稀、控”四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在总结湘乡市吨稻田技术的基础上,立足超高产目标,大胆创新,积极引进外地单项先进技术,进行组装配套而成。它充分发挥了杂种、时空、个体生事和群体生态等优势,是水稻超高产栽培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常规水稻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针对杂交稻营养生长优势的表现形式和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合理的栽培。采用超稀播,育壮秧,以蘖代苗,适当稀植并采取以分蘖成穗为主的栽培途径是我国稻作栽培的新发展。杂交稻高产群体的研究不但确定了适宜的群体指标,更注重建成高光效群体和冠层结构。杂交稻栽培还注重引用新技术。在今后的工作中,栽培技术应以“三高”农业为取向,加强省工,节本,改善品质的栽培研  相似文献   

16.
由湖南省主持的“水稻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课题是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此项攻关研究在理论上实现重大突破,技术上体现重大创新,获得了一批阶段性成果和关键性突破技术。主要突破性技术成果如下:1双季稻“旺很壮秆重穗”超高产栽培法,1997年10月通过国内水稻专家的现场评议,一致认为此项技术是我国水稻栽培技术的重大突破。“旺根壮秆重穗”超高产栽培法,其原理是以旺根系,壮个体、适群体、高积累,创大穗大粒,高结实率而获得高产。1997年在11个重点示范村,8个重点示范镇开发示范,结果实现单季产…  相似文献   

17.
由王夫玉博士主持编制的江苏省水稻生产第一个地方标准———《东海县水稻单产9~10t/hm2(600~667kg/667m2)栽培技术规程》(DB32/T390 -2000) ,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 (10575 -2000) ,已由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0年5月23日发布并于2000年6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是在充分消化江苏省乃至全国各地关于水稻高产优质栽培的众多研究新成果、吸取水稻群体质量栽培等多项先进技术和总结自己多年水稻模式栽培试验、示范与推广经验的基础上 ,根据东海县及黄淮地区有关农业的气候、水…  相似文献   

18.
无公害水稻栽培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无公害水稻栽培施肥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增施腐熟有机肥,实行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有利于水稻群体质量提高,降低稻米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实现高产、优质、无公害。明确赣榆地区无公害水稻栽培施肥技术应该是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比例以5∶5为宜,前后期肥料运筹比例为6∶4为宜。  相似文献   

19.
水稻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的限制因素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调查、实地取证和试验,明确了限制单季水稻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的主要因素是栽培措施不当,如秧苗素质差、栽插密度过稀、施肥量过大、大水漫灌等,这直接影响了群体质量,造成资源浪费;品种的耐肥性太强和大穗型品种弱势粒充实差也是影响水稻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的重要原因。通过构建水稻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栽培技术体系,即以水稻实地养分管理技术、轻干湿交替灌溉技术为核心,配套培育壮秧、增密控肥、前氮后移、喷施叶面肥和选用高产与氮高效品种等措施,可以获得产量与养分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直播水稻个群体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调水稻个群体关系是水稻高产的关键措施,也是高产稳产栽培的主要内容。水田直播水稻与移栽水稻、机插水稻的个群体结构有很大区别。通过研究水田直播水稻个群体结构的特点,探讨水田直播水稻高产栽培的适宜群体结构,为提出合理的农艺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