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金忠  刘洪国 《北方水稻》2012,42(6):47-49,77
水稻控制灌溉是一种节水栽培新技术。八五二农场生产大面积推广应用该项技术,平均节水70~100 m3/667 m2,节水率达22%~35%。控制灌溉技术在推广应用时,要与垦区应用的"浅、湿、干"灌溉技术有机结合,处理好生产性用水与控制灌溉的关系,同时要与水稻叶龄诊断技术相结合,以更加精准地进行节水灌溉,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青菊  胡金财  马士学 《北方水稻》2012,42(2):34-35,42
几年来,通过对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的试验研究,探讨在控制灌溉基础上寻求确保水稻高产、提优的水稻生产新途径。试验证明:控灌区比常规灌溉区平均增产7.8%,节灌区比常规灌溉区平均增产5.5%,水稻节水控制灌溉对水稻生长发育、抗倒伏、抗病、提高产量和品质起到了重要作用,应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滨海盐碱土条件下水稻控制灌溉可比对照明显节水,节水幅度在24.0%~76.6%之间,产量变化不明显或略有增产。在水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采用控制灌溉技术是水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中国水稻生产中控制灌溉技术、干湿交替灌溉技术、水稻“薄、浅、湿、晒”灌溉技术、微灌技术、蓄雨型灌溉技术和覆盖旱种6种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及其应用发展情况,并总结了控制灌溉技术、干湿交替灌溉技术和覆盖旱种3种主要节水灌溉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其机理。从加强水稻根—土互作机理、新技术应用以及根构型特性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未来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重点,以期为中国水稻高产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常规粳稻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在壤土、黏土、砂土3种类型土壤下,自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开始分别设置轻度节水灌溉(-15k Pa)、重度节水灌溉(-25k Pa)处理,并以常规水层灌溉为对照(CK),探究不同土壤类型下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壤土和黏土条件下,与CK相比,轻度节水灌溉、重度节水灌溉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轻度节水灌溉较CK分别增产13.89%和10.96%,重度节水灌溉分别增产7.02%和6.61%,水分利用效率轻度节水灌溉较CK分别提高32.0%和26.0%,重度节水灌溉较CK分别提高29.0%和26.0%;在砂土条件下,轻度节水灌溉和重度节水灌溉处理产量较CK明显下降,但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其中,轻度节水灌溉处理较CK减产5.67%、水分利用效率较CK提高18.0%,重度节水灌溉处理较CK减产11.22%、水分利用效率较CK提高21.0%。在壤土、黏土条件下,轻度节水灌溉能够提高地上部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光合势、群体生长速率和净同化率,从而提高产量,而砂土条件下节水灌溉降低了地上部群体干物质积累,最终导致减产。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主要从水稻的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四个方面对水稻节水灌溉进行了探讨,并且初步掌握了水稻对水分敏感时期,即有效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抽穗后20 d内等四个时期。并以此为指标进行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水稻节水可达30%以上,增产幅度在10%~15%之间。达到了明显的节水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7.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多年不同灌溉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淹水灌溉栽培使水稻分蘖高峰期提前,分蘖增多,株高增高;节水灌溉栽培、极度节水灌溉栽培使水稻分蘖高峰期后移,分蘖减少,株高降低,生育期推迟。在常规淹水灌溉、节水灌溉、极度节水灌溉三种灌溉栽培下平均穗长递减。常规淹水灌溉栽培、节水灌溉栽培对水稻单位面积收获穗数和平均每穗实粒数影响不大;极度节水灌溉栽培对水稻单位收获穗数和平均每穗实粒数影响较大。节水灌溉栽培、极度节水灌溉栽培使水稻平均千粒重和平均结实率较高;常规淹水灌溉栽培反而使水稻千粒重和结实率降低。常规淹水灌溉栽培、节水灌溉栽培条件下水稻平均产量接近,说明水稻在栽培过程中适度的节水,对产量没有影响;极度节水灌溉栽培条件下水稻平均产量较低,说明节水过度对水稻的产量影响很大,降低了水分利用效率,反而成为低效用水。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了浅湿干灌溉、间歇灌溉、好气灌溉等3种大田节水灌溉方式对水稻群体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水灌溉延迟了水稻分蘖进程,分蘖数较常规灌溉不同程度增加,增幅为27~54茎/m2;水稻成穗率较常规灌溉有所提高,增幅分别为3.2%、13.9%和12.8%;水稻根干质量和根冠比均高于常规灌溉。  相似文献   

9.
水稻在新疆农业生产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水稻生产。以新稻11号和新粳2号为材料,比较分析了控制灌溉和常规灌溉条件下水稻的生长需水量、生理生化指标、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常规灌溉处理比控制灌溉处理的分蘖数高,但是最终有效分蘖数及成穗率要小于控制灌溉处理;控制灌溉比常规灌溉每667m2少灌水134.4m3,节水23.5%;新稻11号和新粳2号的产量控制灌溉处理比常规灌溉处理分别增产4.93%和4.42%,控制灌溉处理增产的原因在于其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表现均比常规灌溉好。可见,水稻控制灌溉技术不仅可以节约大量水资源,还能提高水稻产量,实现节本增效的目的,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水稻无水层灌溉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无水层灌溉栽培可以降低水稻的无效分蘖、株高、有效穗数,提高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水稻无水层灌溉栽培技术可节水21.6%,有利于缓解农业用水紧张问题,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水稻节水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盘锦市水资源形势严峻,在水稻生产中发展节水灌溉是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总结了盘锦灌区应用的水稻节水灌溉模式,综述了节水灌溉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及对稻田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对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水稻生产提质增效、水稻绿色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草甸白浆土保水能力强,通透性差,常规灌溉使水稻生长发育不良。通过节水控制灌溉试验结果表明,节水灌溉技术既降低了成本,又增加了产量,使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3.
1990年以来 ,对水稻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 ,利用负压计测定土壤水势和土壤干量法测定土壤的含水量 ,初步掌握了水稻对水分较为敏感的生育期。既 :有效分蘖期、抽穗前 2 0d、抽穗期、抽穗后 2 0d是水稻对水分较为敏感的时期 ,并且测定各期土壤水势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以此为指标进行节水栽培技术探讨。同时研究以湿润灌溉、秧苗旱育和旱稻品种利用为中心形成水稻节水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结果 ,水稻节水达 30 %以上 ,旱稻用水仅为水稻用水的 5%~ 7% ,具有明显的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14.
水肥条件对杂交水稻辽优5218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辽优5218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下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2B2处理、A1B1处理辽优5218产量较高,分别达到11 406、11 306 kg/hm2,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由于节水灌溉处理比常规灌溉节水约40%,因此杂交水稻辽优5218采取A2B2的水肥管理模式更有利于节本增收。在两种灌溉方式下,较高基蘖肥比例(80%)均不利于有效穗数的增加。节水灌溉处理剑叶叶绿素含量下降较快,说明节水灌溉与常规灌溉相比加速叶片衰老进程,不利于结实率提高。提高水稻成穗率和结实率是发挥辽优5218产量优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水稻节水栽培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水稻不同灌水方法即浅—湿—浅间歇灌溉、湿润灌溉、常规灌溉对水稻产量及耗水量、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润灌溉较常规灌溉节水5247t,节水率33%,节约成本220元/hm2,是一项保护生态,节约资源的好技术,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甸白浆土保水能力强,通透性差,常规灌溉使水稻生长发育不良。通过节水控制灌溉试验结果表明,节水灌溉技术既降低了成本,又增加了产量,使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寒地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节水灌溉角度出发,对国内外水稻灌溉技术的研究动态和趋势进行了详细的概述,并结合我国水资源特点,有针对性地介绍了我国水稻灌溉的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了几种高产节水灌溉模式,进而为今后的寒地水稻节水灌溉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水稻不同灌水方法即浅—湿—浅间歇灌溉,湿润灌溉,常规灌溉对水稻产量及耗水量,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润灌溉较常规灌溉节水5247t,节水率33%,节约成本220元/hm^2,是一项保护生态,节约资源的好技术,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主要节水灌溉方式对水稻根系形态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耗水第一大作物。发展节水栽培对稻田水分高效利用和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水稻根系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也是多种激素、氨基酸和有机酸合成的重要部位。水分管理措施的改变会直接或间接引起根系生长发育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稻地上部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本文综述了干湿交替灌溉、控制灌溉和覆盖旱种对水稻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今后节水灌溉下水稻根系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改善水稻根系形态生理和高产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根据新形势下稻米市场的需求状况,以及唐山市推广水稻旱育稀植节水无公害栽培技术以后,水稻增产10.4%,农民收入提高15.2%的实际结果,提出了唐山地区水稻品种选择、育秧管理、化学除草,增施有机肥、科学施用化肥、节水灌溉及病虫防治等旱育稀植节水无公害栽培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