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兔出血症病毒(RHDV)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兔病毒性出血症 (RHD)是由兔出血症病毒( RH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以传染性极强、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为特征,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是兔的一种毁灭性传染病。目前所有已测的兔的品种(系)都表现出对该病的易感性,但在自然条件下, RHDV只感染年龄较大的家兔, 2月龄以下的仔兔自然感染时一般不发病。该病自 1984年春在我国江苏无锡、江阴等县市首先暴发后,迅速流行蔓延开来,迄今为止,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所有省份都有 RHD的流行报道。此后朝鲜于 1986年开始…  相似文献   

2.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是一种导致家兔急性、烈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是严重威胁家兔产业发展的传染病之一。本文综述RHDV的病原学、检测方法、遗传变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RHDV未来研究方面做一展望,旨在为深入研究RHDV提供一定参考和信息。  相似文献   

3.
为检验兔病毒性出血症(RHD)灭活疫苗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流行毒株的免疫保护效果,试验将RHD灭活疫苗以1头份剂量免疫健康易感家兔,免疫后14天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方法测定其抗体效价,并用2010—2013年从我国不同地区分离的6株RHDV流行毒株进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兔免疫接种RHD灭活疫苗14天RHDV抗体效价可达到7.25 lb以上,此抗体水平可以分别抵抗6株不同RHDV流行毒株的攻击,攻毒保护率均达100%。说明现行RHD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以抵抗不同地区分离的RHDV流行毒株的攻击。  相似文献   

4.
兔瘟(兔病毒性出血症)是家兔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对本病的研究与报道始于1984年,但至今仍有许多问题尚未搞清。本文就笔者工作所见及部分收集的资料对本病研究的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兔出血症”是1984年存在我国发生的一种新的家兔的病毒病,已流行全国。为了加强冻兔肉产品的卫生检测,保证出口兔肉产品不带兔出血症病毒(指出口的去骨兔肉  相似文献   

6.
家兔主要疫病发病特点和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家兔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疫病主要有:兔瘟(兔出血症)、巴氏杆菌病、波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魏氏梭菌病、球虫病、疥癣病等,综合症有腹泻病、传染性鼻炎。现就其发病特点和防治措施等分别作一简要介绍。1 兔瘟(兔出血症)1.1 发病特点 本病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兔瘟(兔病毒性出血症)是严重危害养兔业的传染病之一,具有发病急、传染迅速和死亡率高的特征。1984年以来,一度在中国大规模流行,给养兔业造成了严重损失。近年来,兔瘟疫苗虽已广泛普及使用,但对兔瘟病的控制并不理想,免疫失败经常发生。现就免疫失败的原因作一探讨,以供参考。1免疫失败的原因1.1早期野毒感染家兔接种兔瘟疫苗7~10d后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如果兔舍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不好,被兔瘟病  相似文献   

8.
兔瘟(暂定名)或称兔病毒性出血症,是1984年首次发现于华东地区的一种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极高的家兔急性传染病,其病原是一种尚待分类的病毒。此病于1985年初传入湖南,给新兴的养兔业以重大打击。我们对本病自然感染病死兔和人工感染病死兔共100例,进行了病理形态学研究,兹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兔病毒性出血症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它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1984年中国首次报道了该病。RHDV曾是兔的一种毁灭性传染病,因给养兔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备受养兔业的关注。1989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病正式列为B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兔病毒性出血症(Rabbit heamorrhagic disease,RHD)简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abbitheamorrhagic disease,RHD)感染家兔并导致死亡的一种烈性病毒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为发病高发期,以60日龄左右青年兔发病死亡率最高,未断奶仔兔几乎不发病。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南部县某兔场疑似兔出血症病毒(RHDV)NB毒株进行鉴定,试验采用血凝(HA)及血凝抑制(HI)试验、家兔接种试验、家兔免疫攻毒试验、VP60基因的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NB毒株能凝集人"O"型红细胞,HA效价为12 log2,其血凝性能被RHDV疫苗毒株AV33株的抗血清抑制;NB毒株注射健康非免家兔,家兔在48h内死亡,具有典型的兔病毒性出血症(RHD)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RHDV(AV33)组织灭活疫苗免疫家兔后,家兔能抵抗NB毒株的攻击;NB毒株与AV33毒株的VP60基因同源性为96.12%,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59%。  相似文献   

12.
<正>对广大农村的养兔专业户来说,家兔的突然死亡常常使他们损失惨重,束手无策。这里就家兔猝死的原因做一简要阐述:引起家兔猝死的疾病主要有兔瘟(兔病毒性出血症)、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13.
<正> 兔病毒性出血症(暂定名)是1984年我国发现的兔的一种新的病毒性疾病,该病传播迅速,发病率和致死率极高,给养兔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实践证明,在目前尚无细胞苗供应的情况下,采用灭活脏器苗作紧急接种和平时进行预防接种是控制和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为了选择适用于制苗的脏器,提高疫苗的质量和数量,借助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能与人“O”型红细胞发生凝集的特性,我们在制苗的基础上,对人工感染致死家兔的不同脏器和组织进行了血凝价测定。  相似文献   

14.
兔出血症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兔病毒属的成员之一,能够引起家兔的典型兔病毒性出血症。2010年,研究学者首次在法国发现一例非典型兔出血症疫情,该病原与经典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基因序列差异明显,被称为RHDV2。研究发现该病原能够与经典RHDV发生部分交叉免疫保护,该病原能够感染幼龄家兔而且是唯一一个能够跨物种感染的兔病毒属成员。该病的迅速传播,严重威胁了以兔为中心的生态平衡。目前,该病毒尚未在国内有报道,但是不排除潜在的隐性感染。因此,对该病原的分析研究对于控制该病原的传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采用兔病毒性出血症灭活疫苗、兔病毒性出血症灭活疫苗和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强毒两种不同的免疫程序来免疫家兔.采用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血清的抗体效价。结果表明:经3次免疫后,疫苗免疫程序组免疫家兔的抗血清平均效价为9log2,未免疫家兔的抗体平均效价为2log2。  相似文献   

16.
农业部动物疫病免疫与诊断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14)兔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RHD)俗称兔瘟,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引起的以急性、高度传染性、大面积死亡为特征的烈性家兔传染病.目前,使用兔出血症疫苗后该病得到了很好防控,但由于免疫程序不适当或因主观因素不免疫疫苗等原因,该病呈零星散发态势,给发病兔场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7.
兔病毒性出血症又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家兔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呼吸系统出血、肝脏坏死、实质脏器水肿、瘀血、出血和高死亡率为特征。本病于1984年春天首次发现于我国江苏省,迅速蔓延至全国,之后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本病常呈暴发性流行,发病率及死亡率极高,给世界养兔业带来了巨大危害,是目前规模化兔场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8.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家兔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病程短促、传染迅速、流行面广,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我国江苏省部分地区1984年首先见有本病暴发。1986年之后,本病已在我省迅速流行,死亡率高达90%以上,给养兔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为了有效地控制本病的发生,我们于1988年—1990年进行了本病灭活苗的研制及应用工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兔病毒性出血症(又称兔瘟),是家兔的一种病毒性、急性传染病。多发病于2月龄以上的青壮年兔,2月龄以下的仔兔则很少发病死亡。1990年4月我场发生仔兔病毒性出血症,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的防治一直是家兔养殖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由于有些养殖人员对该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常常导致疫病的发生,使养殖场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的发病特征及其防治规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以此为契机,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控方案,期望为广大养殖人员提供解决方法,助力家兔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