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笔者在靖江段长江潮间带养殖区内实施“长江名特优水产品生态养殖技术应用”项目,运用生态学原理,重点推广堤内池塘主养江蟹,江鳜、江虾混养鲢、鳙、鲫或主养长吻鮠、江鳜、江虾混养鲢、鳙等养殖模式,以及青、草、鳊、鲫等长江系鱼类品种为主的堤外“低坝高网”滩地围栏养殖模式,利用长江水域,开发长江滩涂,发挥珍稀水产良种优  相似文献   

2.
成卫平 《内陆水产》2004,29(6):12-12
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世界上率先相继获得草、鲢、鳙人工繁殖成功,从而结束了我国池塘养鱼从江河捞苗的历史,并推动了我国池塘养鱼的快速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反映人工繁殖的草、鲢、鳙出现生长慢、个体小、成活率低,性早熟等问题。为此,作者2003年进行了草、鲢、鳙原种与常规草、鲢、鳙池塘养殖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采煤塌陷水域鲢、鳙高效增养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山东省邹城市采煤塌陷水域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当地渔业经济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实践,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总结出了一套以养殖鲢、鳙为主,同时搭配河蟹、鳜等名优品种的高效养殖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以邹城市北宿镇西故采煤塌陷区为例,将采煤塌陷水域鲢、鳙高效增养殖模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为了解福寿螺对青饲料中的喜食品种,探索池塘生态养殖青鱼技术,以进一步节约成本,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1995年2~11月,在江苏盐都县义丰镇水产村的鲢、鳙精养池塘中进行了混养青鱼  相似文献   

5.
鳙的摄食习性及人工投饵精养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养鱼》2004,(12):71-71
鳙(Aristichthys nobilis)是我国特有的淡水经济鱼类,俗称花鲢、胖头鱼、大头鱼、黄鲢、黑鲢、麻鲢等。作为我国“四大家鱼”之一,鳙历来是我国池塘养殖的主养和配养品种,具有很高的养殖产量,现已被引种至50多个国家和地区。鳙生活在水域的中上层,行动比较迟缓,性情温驯,生长快速,容易捕捞,因而也是我国湖泊、  相似文献   

6.
河蟹高效套养,即运用池塘生态学原理,以养殖河蟹为主,套养与河蟹相互协同、互利共生的名贵水产品青虾、鳜,适当放养鲢、鳙,达到充分挖掘水体生产潜力,提高池塘养殖综合效益的目的。2012年,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开扬村渔业科技人户示范户徐玉兵,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在池塘中以种草、投喂饵料鱼和饲料相结合,以江黄颡、鳜鱼为主养品种,搭配青虾、鲢、鳙混养模式的养殖效果,并提出了该模式的生物学基础,结果表明该模式具有较高的盈利水平.  相似文献   

8.
通过太平湖水库网箱养殖团头鲂、鲢、鳙及鳜试验并结合网箱养殖系统相关生态因子的影响分析,对该系统优化技术参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鲢、鳙对养殖水体的生态功能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鲢、鳙的营养生态位,阐述了鲢、鳙的放养密度、放养规格、养殖周期、配比和最佳载鱼量.并对鲢、鳙在养殖水体中的氮磷利用、生物调控等生态功能进行了评析,阐明了鲢、鳙在淡水渔业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0.
在同一池塘内进行河蟹、青虾、鳜鱼及鲢鳙鱼养殖,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不仅挖掘了增产潜力,而且还优化了养殖结构,是新型的多品种高效养殖模式。2012年,江苏省金湖县前锋镇白马湖村某养殖户在45×667m2池塘内进行多品种高效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11.
纪礼陈 《水产养殖》2013,34(5):25-27
在同一池塘内进行蟹、鳖、虾、鳜多品种养殖,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不仅挖掘了增产潜力,而且还优化了养殖结构,是多品种高效养殖模式。2012年,江苏省金湖县在《夹荡现代渔业精品园》项目实施中,大力推广多品种高效养殖技术,着力培育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新亮点,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受到了当地养殖户的欢迎。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治之年,人心思治。革新养鱼技术,促进淡水渔业的发展,已成为水产战线上的当务之急。在池塘养殖业中,目前国内养殖高产池塘的放养,一般是以鲢、鳙鱼为主,搭配草、青、鲤、鳊、鲴等鱼类。亩产一般在1500百左右,广东兴宁苗种场73年在一口四亩塘中,以鲢、鳙、鲮鱼为主,草鱼次之,搭配多种鱼类,共放养16个品种,获亩产2535斤的高产记录。但是,总产中鲢、鳙鱼所占的比重大,在商品质量及经济价值上,均不如草、鲤鱼。同时,鲢、鳙鱼的饵料因受到水体自然生产率的限制,不革新养殖制度就难已继续提高池塘养鱼单产。能否以草、鲤鱼为主的放养,适当搭配鲢、鳙等其它鱼类,促进池塘养鱼高产(尤  相似文献   

13.
在同一池塘内进行河蟹、龙虾、鳜养殖,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是一种高效生态养殖模式。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结合当地实际,在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科技对接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大力发展蟹、虾、鳜多品种高效生态养殖,取得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俱佳的理想效果,深受当地养殖者的欢迎。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水产科技情报》1977,(5):34-35
广东省顺德县水产养殖试验场在省测试分析研究所的帮助下,对池塘养殖的鳙、鲢、鲮、鲤等品种进行了快中子诱变试验,取得了一些成绩,给新技术应用到养殖鱼的育种、提纯复壮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东北地区一直以鲤、鲫、草、鲢、鳙为池塘主养品种。虽然养殖规模较大,但产量不高,效益低下,成为制约当地渔业生产发展的难点问题。为突破这一瓶颈,以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增加经济效益,我们开展了池塘养殖乌鳢商品鱼的试验。经过一个生  相似文献   

16.
在同一池塘内进行蟹、鳖、虾、鳜多品种养殖,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不仅挖掘了增产潜力,而且还优化了养殖结构,是值得推广的多品种高效混养模式。现将主要技术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肥城市有水库、塘坝、河道、池塘及塌陷地水面4万亩,可养殖水面3.2万亩,现已开发利用1.4万亩。肥城市的渔业生产近10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养殖品种由原来的鲤、草鱼、鲫、鲢、鳙几个品种发展到现在的建鲤、彭泽鲫、鲢、鳙、团头鲂、罗非鱼、美国大口胭脂鱼、胡子鲶、南方大口鲶、草鱼等十几个品种,甲鱼、泥  相似文献   

18.
《科学养鱼》2005,(1):79-79
鳙又名花鲢,为我国池塘和大水面养殖的主养或搭配品种。因鳙鱼的头一直是市场热销产品,大众消费者对鳙的接受度非常高,尤其大规格鳙市场前景广阔。水库等天然大水域中的鳙因主食天然饵料而市场价格较高,但养殖周期长,产量低,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调整养殖结构,加大鳙的养殖比重,大幅度提高鳙的饲养规格和产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镇通过实践表明:利用冬季鱼池套养鳜鱼,不仅解决鳜鱼单养需要有充足的饲料相配套,技术要求较高,大面积养殖有一定的困难问题,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池塘产出率,增加养殖效益,一般亩增商品鳜8~15千克一、套养方式1.冬季成鱼池套养利用冬季成鱼囤养池塘套养鳜鱼,塘口要求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面积5~10亩,水深2~2.5米。一般每亩套放一龄鳜鱼种50~80尾。2.冬季亲鱼池套养在冬季鲢、鳙等亲鱼池套养鳜鱼苗,每亩套放体长8~10厘米鳜鱼种50~100尾,可增收商品鳜10千克左右。3.冬季蟹…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世界水产养殖大国,淡水养殖是最重要的生产方式,2011年淡水养殖总产量达2472万吨,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44.12%。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是草鱼、鲢、鳙、鲤等十多个品种,这些品种构成了我国淡水养殖的绝大部分。其中草鱼、鲢、鲤、鳙、鲫、鳊和青鱼是我国最主要的大宗淡水养殖品种,养殖区域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