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建立镇咳涤毒散中蒲公英鉴别方法。试验分别采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对方中蒲公英进行鉴别,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明显检出蒲公英的显微特征及特征指标成份,方法简单高效、准确性高、重现性好,专属性强,适用于镇咳涤毒散中蒲公英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为控制四味穿心莲超微粉的质量,分别对其所含的四味药材进行薄层鉴别研究。通过穿心莲对照药材、穿心莲内脂和脱水穿心莲内脂的鉴别对穿心莲进行质量控制;通过靛玉红的鉴别对大青叶进行质量控制;通过芦丁的鉴别对葫芦茶进行质量控制;通过槲皮素的鉴别对辣蓼和葫芦茶进行质量控制。试验筛选并优化了相关提取方法和色谱条件,并分别制备对应的阴性样品溶液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四种薄层鉴别方法均无阴性干扰,且简单、稳定,可以有效控制四味穿心莲超微粉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为控制四味穿心莲超微粉的质量,分别对其所含的四味药材进行薄层鉴别研究。通过穿心莲对照药材、穿心莲内脂和脱水穿心莲内脂的鉴别对穿心莲进行质量控制;通过靛玉红的鉴别对大青叶进行质量控制;通过芦丁的鉴别对葫芦茶进行质量控制;通过槲皮素的鉴别对辣蓼和葫芦茶进行质量控制。试验筛选并优化了相关提取方法和色谱条件,并分别制备对应的阴性样品溶液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四种薄层鉴别方法均无阴性干扰,且简单、稳定,可以有效控制四味穿心莲超微粉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提升三味拳参口服液的质量标准,试验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对三味拳参口服液中苦参、穿心莲、拳参进行鉴别。试验优化了供试样品的制备方法及展开系统,采用一次样品处理,一套薄层展开系统同时把苦参和穿心莲两种药材一次鉴别出来,同时开展了拳参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检出苦参、穿心莲、拳参特征指标成份,简便快速、分离效果好,斑点清晰,重现性好,专属性强,既达到中国兽药典的要求,还节省时间、试剂,适用于三味拳参口服液中苦参、穿心莲、拳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升穿梅三黄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对制剂中大黄、黄芩、黄柏、穿心莲和乌梅进行显微特征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大黄和黄柏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大黄、黄芩、黄柏、穿心莲和乌梅显微特征明显;大黄TLC准确度、重现性良好,黄柏TLC效果不佳。[结论]该鉴别方法简便,重复性佳,可用于穿梅三黄散的质量标准提升。  相似文献   

6.
为了建立去滞散的质量标准,试验分别采用显微法和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山楂、黄芪、当归、枳壳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表明:去滞散中山楂、黄芪、当归、枳壳的显微组织特征明显,易于鉴别;供试品在与4味中药材的对照品、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示出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样品无干扰。说明该鉴别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去滞散的质量标准控制。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立苍术香连散中苍术及木香的薄层鉴别方法,试验采用薄层色谱对散剂中苍术及木香进行鉴别。结果表明,薄层色谱能够明显检出苍术和木香的特征有效成分。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可以作为该散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高乌头药材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其真伪鉴别和准确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外观性状、显微、TLC鉴别方法。结果:高乌头显微鉴别特征性明显;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结论:该研究所建方法准确可靠,可为高乌头药材真伪鉴别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完善中药四味穿心莲散的质量标准,在显微鉴别的基础上,用薄层色谱法对组方中的大青叶和穿心莲进行了鉴别研究。结果表明,薄层色谱分离效果好,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  相似文献   

10.
黄连解毒散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关尔吉顾进华(中国兽药监察所)(中国兽药典委员会办公室)黄连解毒散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四味药材组成。具有泻火解毒之功效,主治三焦实热、疮黄肿毒。收载于《中国兽药典》1990年版二部。该质量标准鉴别项仅有显微鉴别,缺少...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建立金根芩连散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组方中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确定了该制剂中金银花、黄芩、连翘及柴胡的薄层鉴别方法,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色谱斑点分离较好。该方法能有效的鉴别复方中的金银花、黄芩、连翘及柴胡。本试验所建立的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为该复方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清脂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清脂胶囊中白术、白芍、柴胡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HPLC法对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芍药苷进样量在0.104-1.0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 5),平均回收率为98.92%,RSD为0.61%(n=9)。结论:本研究建立的TLC和HPLC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清脂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白黄散胶囊的质量标准。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白头翁、黄芪、黄连、黄柏、山楂、乌梅、诃子,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盐酸小檗碱在9.91~148.6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7.70%,RSD为1.30%。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白黄散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仔泻康口服液质量标准,以便控制产品质量,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黄芪、黄芩、黄连、白头翁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制剂中黄芩苷、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TLC鉴别分离度好,简单、灵敏、专属性强。黄芩苷线性范围在0.12~0.75μg(R2=0.9975),平均回收率为97%,RSD=1. 46%(n=6);盐酸小檗碱线性范围在0. 125~0. 75μg(R2=0.9929),平均回收率为93.33%,RSD为2.21%(n=6)。对黄芪、黄芩、黄连的定性鉴别及黄芩苷、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准确、可靠,所建的标准可用于仔泻康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建立白虎定喘口服液的质量检测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金银花、黄芩、知母、板蓝根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黄芩中有效成分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特异性强;在0.103mg/mL~0.824mg/mL范围内黄芩苷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阴性对照无干扰,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7.98%,精密度试验RSD为0.61%。说明建立的检测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对白虎定喘口服液的质量进行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兽药典》2005年版防己散的质量标准进行修订,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防己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进行了含量测定。建立了同时测定防己散中2种成分含量的方法,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2.55~525.5μg/ml(r=0.9995)和27.30~273.0μg/ml(r=0.9996);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8.1%(RSD=1.9%)和97.9%(RSD=2.2%)。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为防己散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止咳平喘颗粒的质量标准,本试验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组方中紫菀、桑白皮、百部、枇杷叶及鱼腥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方中紫菀酮的含量。结果显示,TLC鉴别专属性强,斑点清晰;采用C18反相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0 nm,其线性范围为10.2~510.0 μg/mL,回归方程为A=11481C+36617(R2=1,n=6)。平均回收率为99.89%,RSD=1.57%。本试验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有效地控制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建立控制五皮口服液中主要成分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桑白皮、陈皮、姜皮进行定性鉴别,更好的进行质量控制。所拟定的TLC色谱条件,斑点分离效果佳,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可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结论:该方法定性明确可靠、操作简便、可供本品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