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探究莱芜黑山羊消化系统生长抑素(SS)免疫阳性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分布规律。消化道中SS免疫阳性细胞形态多样,大多呈椭圆形和锥体形,主要分布于幽门腺区,而贲门腺区、结肠、盲肠和直肠中未见阳性细胞。胰腺中SS免疫阳性细胞数量较多,主要分布于胰岛的外套层,在胰岛的中央和外分泌部的腺泡细胞之间也有少量阳性细胞。结果表明:消化系统SS阳性细胞出现最多的部位是幽门腺区和胰岛的外套层。  相似文献   

2.
猪十二指肠中生长抑素阳性细胞和免疫细胞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研究猪十二指肠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抑素(SS)阳性细胞、IgA阳性细胞和酸性非特异性脂酶(ANAE)阳性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SS阳性细胞的发育模式与IgA阳性细胞和AENE阳性细胞的呈相反趋势。SS阳性细胞数量于3日龄开始增加,20日龄达到第一个高峰,然后于45日龄呈极显著降低(P<0 01),90日龄又呈显著上升趋势(P<0 05),至120日龄时又达到第二个高峰;从出生至3日龄猪十二指肠无IgA阳性细胞的分布,20日龄时IgA阳性细胞开始出现,45日龄IgA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 05)并达最高峰,90日龄时又呈下降趋势;猪十二指肠AENE阳性细胞数量在3日龄及20日龄均极显著增加(P<0 01)。然后于45日龄开始显著减少(P<0 05)。结果表明猪十二指肠中SS阳性细胞的发育对免疫细胞的发育可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组织学方法分别研究猪胃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抑素(SS)阳性细胞和盐酸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胃底腺盐酸细胞数量刚出生时很少,但从3日龄开始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直到120日龄才开始下降。从出生1~3日龄,盐酸细胞数量呈极显著增加(P<0 01);在20日、45日龄和90日龄时,盐酸细胞数量仍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 05,P<0 01)。然后于120日龄,盐酸细胞数量呈极显著减少(P<0 01)。胃底腺中SS阳性细胞发育与盐酸细胞正相反,从刚出生(1日龄)到3日龄,SS阳性细胞极显著增加(P<0 01),然后从3日龄以后SS阳性细胞逐渐减少,一直持续到120日龄。表明猪胃底腺中SS阳性细胞的发育可能对盐酸细胞的发育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蓝狐消化道5-羟色胺和生长抑素免疫组化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蓝狐消化道内5-羟色胺和生长抑素2种免疫阳性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分布密度.结果表明,消化道中这2种免疫阳性细胞形态多呈圆形、椭圆形或锥体形,主要集中分布在胃腺上皮、肠上皮及肠腺上皮细胞之间.5-HT免疫阳性细胞数量以结肠最多,直肠和空肠次之,胃底腺区、十二指肠、回肠和幽门腺区较少,食管、贲门腺区和盲肠中未见:SS免疫阳性细胞大量出现于幽门腺区,食管、责门腺区和盲肠中未见;根据其形态推测,蓝狐消化道这2种免疫阳性细胞有内、外2种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5.
应用新城疫弱毒苗经消化道黏膜2次免疫鸡后,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鸡十二指肠中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阳性细胞和P物质(Substance P,SP)阳性细胞的分布及其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动物首免后第3周,新城疫免疫组SS阳性细胞数量极显著增加(P<0.01),而SP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首免后第5周和第7周,新城疫免疫组和对照组中的2种阳性细胞数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2、16、30、44、58日龄岭南黄鸡外周器官中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定位分布与发育性变化。结果表明,在鸡腺胃、肠、心、肝、脾、肺、肾、胰、脑垂体、肾上腺、胸腺、法氏囊中均可观察到Ghrelin免疫阳性反应。其阳性细胞类型包括:腺胃腺小管的内分泌细胞,肠道黏膜上皮和肠腺内的内分泌细胞,肠道黏膜下层和肌层间的神经丛,心内膜下层的蒲肯野纤维,肝血窦中的枯否氏细胞,脾的巨噬细胞和网状细胞,肺的巨噬细胞,肾脏肾小囊壁层的扁平上皮细胞和脏层的足细胞、球内系膜细胞和球旁复合体,胰腺的胰岛细胞,腺垂体的部分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肾上腺的嗜铬细胞,胸腺上皮细胞、胸腺小体和巨噬细胞,法氏囊黏膜上皮和小结相关上皮内的内分泌细胞、囊小结的网状细胞、巨噬细胞、皮质髓质交界处的上皮细胞等。2~30日龄鸡,随着日龄的增长,各器官中的Ghrelin表达量增加,44、58日龄则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牛乳房炎由乳头口感染各种病原微生物后引起。伴随感染乳头粘膜和乳腺见嗜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侵润并增加了乳汁中白血球数,乳房乳汁经抗原作用后不但免疫球蛋白浓度上升,而且.免疫球蛋白数增加,因而诱导乳腺和乳头发生局部免疫。我们已知,消化道和呼吸道的粘膜,由于分泌型IgA可阻止病原体的定居,说明乳房炎病原菌的最初感染部位是从乳导管头部粘膜开始。本文通过对已判定为分泌乳房炎乳的乳头及乳房炎乳头的乳导管头部粘膜分泌IgA细胞(IgA阳性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并对发生乳房炎时粘膜免疫有关的IgA阳性细胞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孕酮对大鼠小肠黏膜IgA+阳性细胞的影响,将24只wistar健康雌性大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后,于发情间情期,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只做假手术;OVX组:双侧卵巢摘除;OVX+P1组:双侧卵巢摘除+孕酮2 mg/kg;OVX+P2组:双侧卵巢摘除+孕酮10 mg/kg,连续用药7 d,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雌二醇和孕酮的含量,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小肠黏膜IgA+阳性细胞。结果表明:(1)OVX组大鼠血清中孕酮浓度最低,孕酮处理后,孕酮浓度OVX+P1组比OVX组升高77.25%,OVX+P2组比OVX组升高235.25%,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2)和对照组相比,OVX组大鼠的小肠黏膜IgA+阳性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补充两种剂量的孕酮后,和OVX组相比,IgA+阳性细胞的数量有减少的趋势,其中OVX+P1组与OVX组差异不显著(P>0.05);OVX+P2组与OVX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卵巢摘除使大鼠小肠黏膜IgA+阳性细胞的数量减少,IgA+阳性细胞的数量与孕酮的浓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eal—time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ghrelin的功能性受体GHSR-1a(Growth hormone seeretagogue receptor-1a,GHSR-1a)在奶山羊胃肠道的分布和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GHSR—1a免疫阳性细胞广泛分布于奶山羊胃肠道。在皱胃主要定位于黏膜层和肌层;瘤胃、网胃和瓣胃黏膜层及肌层中也可见GHSR-1a免疫阳性细胞;在小肠主要位于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在结肠、盲肠和直肠GHSR—1a免疫阳性细胞也有广泛分布;GHSR—1a主要表达于内在神经丛神经细胞、胃底腺上皮细胞、肠腺上皮细胞、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中。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皱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GHSR—1a的表达水平相对较高,显著高于瘤胃、网胃和瓣胃的表达(P〈0.05)。结果表明,ghrelin可能通过GHsR-1a对奶山羊胃肠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通过NBF液固定,阿尔新蓝—藏红O复染(AB/SO)法与吖啶橙染色(Acridine-Orange,AO),对不同日龄鸡免疫器官中肥大细胞(MC)及肝素阳性细胞的形态、分布及数量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显示,NBF溶液固定,AO染色可以清晰地显示肝素阳性细胞,其呈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大小不一;胸腺中肝素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髓质;法氏囊中肝素阳性细胞多分布于淋巴小结周围;脾脏中肝素阳性细胞分布在实质,血窦、血管周围偶见;肝素阳性细胞与AB/SO染色显示的MC的分布十分相似;18日胚龄前,免疫器官中肝素阳性细胞的数量与胚龄呈正相关,18日胚龄后肝素阳性细胞数量下降是否与肥大细胞脱颗粒有关,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不同日龄的长爪沙鼠颌下腺IgA的定位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爪沙鼠的颌下腺由导管部和分泌部构成,分泌部主要由浆液腺构成,导管部包括闰管、纹管、颗粒曲管和小叶间导管等。DAB显色结果表明,IgA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浆液性腺泡、闰管、纹管、颗粒曲管和小叶间导管,并可分布于腺泡和腺管间结缔组织,IgA阳性产物的分布具有不均一性,无明显随年龄变化的规律性。阳性产物分布于胞质中,胞核呈阴性,对照组阴性。提示从浆细胞产生或循环而来的IgA先经结缔组织进入颌下腺组织,进而定位分布于浆液腺泡和各级导管,导管部有较多的IgA分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中国优良地方猪种梅花猪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分布与形态特征,本试验选取6头30日龄断奶健康梅花仔猪,在相同条件下饲养至65日龄,所有仔猪饲喂相同日粮,自由采食饮水。试验结束时,收集仔猪胃肠道各段组织样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3种胃肠道内分泌激素5-羟色胺(5-HT)、胃饥饿素(ghrelin)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免疫阳性细胞的分布及形态特征,并对阳性细胞密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梅花猪的肠道不同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均存在5-HT阳性细胞,主要位于肠上皮组织中,呈锥形、圆形、梭形等形态,可分为开放型和闭合型,其中十二指阳性细胞肠密度显著高于其他肠段(P<0.05);梅花猪的胃肠道不同部位均有Ghrelin阳性细胞,阳性细胞密度也是随胃肠道走向递减,胃腺体部密度最高;梅花猪的肠道不同部位均有GLP-1阳性细胞,阳性细胞密度沿肠道走向呈抛物线分布,其中回肠数量最多。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探究梅花猪胃肠道生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ghrelin阳性细胞在食蟹猴消化系统中的分布定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ghrelin免疫阳性细胞在食蟹猴消化系统中的分布部位、含量及细胞形态。结果:ghrelin免疫阳性细胞分布于食蟹猴的胃、十二指肠、空肠前段、空肠中段以及胰腺中,而在口腔黏膜、食管、空肠后端至直肠、肝脏中均无表达。结论:食蟹猴内ghrelin阳性细胞的分布与人和其他动物的分布基本相似,ghrelin在进化上具有保守性,物种间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测定不同年龄段实验长爪沙鼠舌下腺IgA的定位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长爪沙鼠的舌下腺由导管部和分泌部构成,分泌部主要由粘液腺构成,其间散在分布有浆液腺细胞;导管部包括闰管、分泌管和小叶间导管等。粘液腺泡内含酸性粘多糖,浆液腺泡内主要以中性粘多糖为多,IgA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闰管、分泌管和小叶间导管,少量分布于腺泡和腺管间结缔组织,IgA阳性产物无明显规律性年龄变化,主要分布于胞质,胞核。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观察禁食是否对生长期北京鸭腺胃ghrelin免疫阳性细胞生成有影响。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25、35、50日龄的北京鸭(已经禁食72 h)单位面积(mm2)腺胃组织中ghrelin阳性细胞数目。研究发现在这3个时期,不管是禁食组还是自由采食组,大量ghrelin阳性细胞多分布于腺胃深层复管状腺中;禁食组腺胃中gh-relin阳性细胞数目比自由采食组极显著增加(P0.01)。结果提示:禁食是影响腺胃产生有活性ghrelin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ghrelin的功能性受体GHSR-1a(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 receptor-1a,GHSR-1a)在奶山羊胃肠道的分布和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GHSR-1a免疫阳性细胞广泛分布于奶山羊胃肠道。在皱胃主要定位于黏膜层和肌层;瘤胃、网胃和瓣胃黏膜层及肌层中也可见GHSR-1a免疫阳性细胞;在小肠主要位于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在结肠、盲肠和直肠GHSR-1a免疫阳性细胞也有广泛分布;GHSR-1a主要表达于内在神经丛神经细胞、胃底腺上皮细胞、肠腺上皮细胞、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中。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皱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GHSR-1a的表达水平相对较高,显著高于瘤胃、网胃和瓣胃的表达(P<0.05)。结果表明,ghrelin可能通过GHSR-1a对奶山羊胃肠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观察贵州小型猪胃肠黏膜5-羟色胺(5-HT)、生长抑素(SS)免疫反应(IR)细胞的分布及形态特点,试验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显示成年贵州小型猪胃肠黏膜5-HT、SS-IR阳性细胞,观察其分布规律和形态,并对阳性细胞进行计数。结果表明:成年贵州小型猪胃肠黏膜5-HT-IR、SS-IR阳性细胞呈椎形、圆形、卵圆形、梭形等多种形态,多分布于腺体的底、体部,黏膜表面上皮细胞间较少;5-HT-IR阳性细胞于十二指肠分布最密集,其次为胃黏膜,在小肠各段中呈下降的分布趋势;在大肠各段的分布又呈上升趋势;SS-IR阳性细胞在胃窦最多,从小肠起始段至大肠末端的分布呈减少趋势。说明贵州小型猪胃肠黏膜5-HT-IR、SS-IR阳性细胞形态多样,两种细胞的分布规律与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分布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18.
应用RT-PCR方法从鸡胚中扩增CDC25B基因片段,将其连接于pGM-Teasy。分别利用pGM-Teasy中T7和SP6启动子及其RNA聚合酶,以线性化的CDC25B/pGM-Teasy为模板转录合成正、反义DIG标记RNA探针。以合成的地高辛(DIG)标记的CDC25B-mRNA为探针,进一步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in situhybridiza-tion histochemistry,ISHH)探查CDC25B-mRNA在鸡十二指肠黏膜的分布。结果表明,成年鸡十二指肠肠腺上皮细胞中有丰富的CDC25B-mRNA的转录,其中CDC25B-mRNA探针杂交阳性细胞在肠腺基底部和小肠绒毛中部分别占上皮细胞总数的81.60%&#177;9.63%和36.21%&#177;8.81%。原位杂交阳性产物大部分分布于十二指肠肠腺上皮“干细胞部”和“增生部”细胞的胞质和胞核,肠腺基底部杂交信号由下至上逐渐减弱,至小肠绒毛下部消失,转为阴性。在黏膜肌层以及肌肉层杂交反应呈阴性。本研究从基因水平证明了鸡十二指肠黏膜肠腺上皮“干细胞部”和“增生部”细胞中有CDC25B-mRNA的存在,表明该区域有活跃的增殖过程,以补充绒毛上端死亡脱落的细胞。  相似文献   

19.
海狸鼠消化管显微及亚显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光镜、电镜和组织化学技术,对 10 只成年海狸鼠消化管的食管、胃底、小肠和大肠壁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 H E 染色,海狸鼠食管粘膜上皮细胞角化程度较高,胃底腺壁细胞的数量几乎与主细胞的相等或稍多,小肠肠腺底部含有大量潘氏细胞; Schiff 氏染色,胃粘膜的上皮细胞、胃底腺的颈粘液细胞、十二指肠腺的粘液细胞、肠腺的潘氏细胞和杯状细胞均为阳性; M assonfontana 氨银法染色,在胃底腺和肠腺内均见有银亲合细胞。扫描电镜下,胃粘膜表面见有较多胃小凹,小肠上皮细胞的微绒毛形成许多指状突起。透射电镜观察,胃底部壁细胞中线粒体、滑面内质网、细胞内小管发达,小肠上皮细胞的微绒毛密集排列,细胞间见有连接复合体结构,胃底腺和肠腺内见有散在分布的内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20.
通过石蜡切片和HE染色方法观察了宁都黄鸡小肠的显微结构,同时通过改良甲苯胺蓝染色的方法鉴定小肠中的甲苯胺蓝染色阳性细胞.结果显示,宁都黄鸡小肠与一般禽类小肠显微结构类似,黏膜下层缺乏十二指肠腺,黏膜固有层缺乏淋巴小结.小肠从前到后,杯状细胞逐渐增多.3段小肠的肠腺和回肠杯状细胞呈甲苯胺蓝染色阳性.小肠壁四层结构中都有肥大细胞的分布,主要分布于黏膜上皮细胞下、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结缔组织中.肥大细胞体积较大,多数呈卵圆形,有的细胞形态不规则,甚至有突起.胞核染色呈深蓝色,胞质中含有紫红色颗粒.结果表明,宁都黄鸡小肠腺细胞和杯状细胞甲苯胺蓝染色呈阳性,说明其能够分泌有助于吸收的活性物质;小肠中具有丰富的肥大细胞,说明宁都黄鸡有较完善的肠道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