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草地学报》2006,14(3):F0003-F0003
宁夏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2年是我国西北地区保护最完整黄土高原保护最早的一个“本氏针茅典型草原自然保护区”历经25年的自然修复与改良试验完善了草原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的研究与管理体系面积由2300hm^2扩大到7000hm^2草原植物种数由10种/m^2增加到23种/m^2;植被覆盖度由20%提高到95%生物量由1200kg/hm^2提高到12750kg/hm^2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为我国半干旱区植被的自然修复和退耕还草禁牧工程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2.
《草地学报》2006,14(4):F0003-F0003
宁夏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2年,是我国西北地区保护最完整、黄土高原保护最早的一个“本氏针茅典型草原自然保护区”,历经25年的自然修复与改良试验,完善了草原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的研究与管理体系,面积由2300hm2扩大到7000hm2,草原植物种数由10种/m2增加到23种/m2;植被覆盖度由20%提高到95%;生物量由1200kg/hm2提高到12750kg/hm2,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为我国半干旱区植被的自然修复和退耕还草禁牧工程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示范样板。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以科研一教学一生产为一体,先后与美国农业研究局(ARS),日本东京…  相似文献   

3.
甘谷县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项目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甘谷县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项目区生态系统各组成要素的特点,运用效益指标体系,对该项目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经过综合治理,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率达31.16%,林草覆盖度由14.81%提高到17.06%,年拦水212.73万m^3,拦泥105.04万m^3,保护植被1904.01hm^3,增加灌溉面积448.00hm^2,使土地利用率提高了37.40%,粮食产量提高了6.73%,人均收入由982.00元提高到1183.36元,年产值达3.60万元/hm^2,投入产出比达1:1.14,利润率为48.49%,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西部3个盟市自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生态建设工程以来,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个盟市禁牧、休牧、划区轮牧面积231万hm^2,占草场总面积的9.37%。草场实施禁牧后,草原生态恶化趋势得以遏制,牧区草场植被覆盖度由禁牧前的10%提高到禁牧后的15%;牧草株高由20cm增加到25cm,产草量由300kg/hm^2提高到375kg/hm^2。牧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牧民接受科学养畜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市场意识增强了,传统的饲养方式和经营管理观念逐步转变。牧户能繁母畜比例由47.6%提高到58.3%,出栏率由36%提高到52%。实施禁牧后,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得到转变;畜牧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农牧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掌握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状况,科学评估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建立落实的生态效益及草畜平衡效果,充分合理利用天然草原,对天然草原植被生长状况、草原生产力及利用状况、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效益等方面开展高峰期草地生产力分析工作尤为重要。通过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昭苏县2013年天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为94.3%,比2012年提高了11.3%,鲜草产量9034kg/hm2,比2012年提高了58.5%。其中禁牧区草地植被总盖度为90.6%,比2012年提高了5%,禁牧区鲜草产量9812kg/hm2,比2012年增加3.2%。草畜平衡区草地植被总盖度为94%,比2012年提高了15%,草畜平衡区草地鲜草产量为4691kg/hm2,比2012年提高了61.7%。  相似文献   

6.
以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灌丛草地类型区作为草地实施放牧和全年禁牧管理后的观测区。以2003年的观察数据为基础,通过不同月份梯度实施禁牧与全年放牧状态下,草地植被的高度、盖度、多度和重量的变化对比,辅以气象、土壤因子进行分析,意在找出草地合理的放牧强度,草地适宜的休养生息时间,使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更加科学化。结果表明,灌丛草地在实施禁牧措施后草地植被状况有好转。草地初级生产力平均提高104g/m^2。灌木初级生产力平均提高115.8kg/hm^2。植被盖度平均提高20%,植被高度平均提高17cm,植被的群落演替过程也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在青海省河南县高寒草甸草地上,选择有代表性的3种草地类型样地,进行了3种处理的施肥灌溉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区内草地植被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植物高度增高,植被盖度增加。试验组(Ⅰ)试验区内比试验区外可食鲜草产量增加2649.95kg/hm^2,提高43.19%;试验组(Ⅱ)可食鲜草产量增加2354.85kg/hm^2,提高36.30%;试验组(Ⅲ)可食鲜草产量增加1735.41kg/hm^2,提高29.66%,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石羊河上游高寒草地一年生牧草燕麦与毛苕子的种间协同增产效应,结果表明,混播群落中燕麦与毛苕子对光能、养分、水分等资源利用的相互协同作用,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了整个群落草层高度的增长和单位面积干物质产量的增加。其中以燕麦76kg/hm^2和毛苕子42kg/hm^2混播草地的种间协同效应最佳,干物质产量为5900kg/hm^2,比燕麦和毛苕子单播分别增产51%和37%;草地纯收入为3020元/hm^2,经济效益显著。可有效解决高寒牧区冬春牧场利用过度和冷季草畜供求矛盾的问题,对维持正常草原畜牧业生产及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2000年6-9月在内蒙古多伦县草原工作站所属的一个牧场进行了草原植被利用强度对水土流失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草原植被利用强度与水土强度与水土流失密切相关。例如,8月27日的降雨量为21.72mm,对照区的清水径流量为934.19m^3/km2,土壤侵蚀量为1.84t/km^2;轻度利用区分别为1421.61m^3/km2和3.17t/km^2;中度利用区分别为1589.36m^3/km25和7.36t/hm^2,重度利用区分别为1827.78m^3/km2和9.95t/hm^2。除植被因素外,降雨量,降雨强度以及地形、土壤类型都影响水土流换多少。  相似文献   

10.
李永生 《草业科学》2005,22(4):52-52
据农业部消息,各级地方政府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草原保护和建设的部署,不断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和监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预计2005年种草保留面积达2300万hm^2,当年新增666.67万hm^2;草原围栏2933.33万hm^2,比去年增加333.33万hm^2;禁牧面积超过2666.67万hm^2,项目区草原植被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桑杰东智 《青海草业》2009,18(1):32-33,40
尖扎县草地害虫主要是蝗虫,其次是草原毛虫,集中分布在尖扎滩乡、当顺乡和能科乡的土壤沙质大的干旱草地上。2008年尖扎县蝗虫发生面积达2.067×10^4hm^2,平均虫口密度为53.8头/m^2,其中危害面积1.333×10^4hm^3,占全乡可利用草地面积(5.634×10^4hm^2)的23.7%,危害区损失牧草达500×10^4kg(按375kg/hm^2)。  相似文献   

12.
《草业科学》2008,25(10)
2008年全国草原虫灾呈现偏重发生态势。为做好防治工作,减低灾害损失,促进牧区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农业部与各级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及早谋划,制定切实措施,保证防治虫灾工作,组织指挥到位、信息传递到位、物资准备到位和督查指导到位,现已完成草原虫灾防治483.4万hm^2,较去年同期增加17%,有效遏制了草原虫灾蔓延的趋势。按平均较少鲜草损失450kg/hm^2,鲜草0.2元/kg计算,仅减少牧草损失一项,共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35亿元。  相似文献   

13.
傲英  冯立涛 《新疆畜牧业》2005,(1):33-33,64
乌鲁木齐市天然草原面积94.6万hm^2,可利用草原面积64.13万hm^2,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85.2%和67.3%。由于超载放牧,滥挖乱垦等因素,使草原牧草产量和质量大幅下降,全市90%的天然牧场存在不同程度退化,其中较为严重的退化草原面积占全部草原的40%。草原退化,植被裸露,导致大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接连不断。草原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功能严重退化,城市区域性生态环境恶化。为了深入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实现鸟鲁木齐市畜牧业跨越式发展,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加快农牧民奔小康步伐,乌鲁木齐市政府一切围绕发展、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务于发展。于2004年1月1日起对乌鲁木齐市城市周边5080万hm^2草原实行了禁牧。  相似文献   

14.
张瑛 《草业科学》2006,23(7):14-14
经过3年多草原围栏建设,宁夏自治区91万hm^2天然草原得到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干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的植被覆盖率分别增加了50%、20%、25%,草原沙化趋势得到一定程度遏制。  相似文献   

15.
苦参碱对草地蝗虫种群密度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设1%苦参碱225mL/hm^2,300mL/hm^2、450mL/hm^2,4.5%氯氰菊酯450mL/hm^2、600mL/hm^2、750mL/hm^2共6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1%苦参碱3个浓度对防治草原蝗虫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最低为83.51%,最高可达98.35%。其中:1%苦参碱450mL/hm^2,对草原蝗虫的防治效果达到了4.5%氯氰菊酯的防治效果。因苦参碱是植物源杀虫剂,具有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易于就地取材,节约开支,使用经济等优点,在防治草原蝗虫时可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6.
浅谈草原生态监理与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拥有各类草原近4亿hm^2,占全球草原面积的13%,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1.7%,占我国绿色植被生态环境系统的63.7%,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和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资源。新疆草原毛面积5733万hm^2,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4%,占全区绿色植被的86%,分别是农田和林地面积的11.8倍和16.9倍。草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的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等方面的巨大生态功能还未被人们所充分认识和重视。  相似文献   

17.
高山草原放牧系统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高山草原夏季牧场的牧草营养物质富余达1倍以上,秋季牧草供需相当,冬季可满足80%左右,春季不到40%;草地上的载畜量和畜增重夏牧场是5.08羊单位/hm^2和27.22kg/hm^2,秋牧场是5.59羊单位/hm^2和31.83kg/hm^2,冬季牧场是1.64羊单位/hm^2和-4.38kg/hm^2 ,春季牧场是1.64羊单位/hm^2和-7.10kg/hm^2。在牧草增长率和绵羊种群采食率轨迹图中出现2个平衡点,表明夏,秋牧场的牧草生产有贮藏效应,冬,春牧场为牧草亏缺期。只有采用系统耦合的效应力,方可使放牧系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巴林左旗天然草原植被恢复措施及成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家生态发展的大政方针,按照国家项目建设要求,经2002~2003年2年的努力,巴林左旗圆满地完成了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项目的各项任务指标:即草原围栏改良4733hm^2,高效节水灌溉饲草料基地540hm^2,早作饲草料基地2126.67hm^2。此项目的建设以恢复和保护天然草原,维护草原生态平衡,改善巴林左旗草原生态环境和草原畜牧业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发展思路,本着统筹规划,全面保护,重点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靠科技遵循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规律,按照相对集中,先易后难,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和治理模式,以建促保,保建并举,突出生态效益,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原则。依靠高新科技,运用生物、工程管理等综合措施有效遏制天然草原的退化,提高和恢复天然草原植被及其生态功能,实现恢复和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保障巴林左旗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苜蓿进行行距、灌水、施肥种类及施氮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以30em处理产草量最高,每公顷产干草11049kg,比45cm处理增产干草9.9%,差异显著(P〈O.05);以灌水1次为好;施农家肥22500kg/hm^2产干草11403kg/hm^2,增产效果最佳,比施复合肥150kg/hm^2增产干草17.1%(P〈O.05)和施磷酸二铵150kg/hm^2增产干草6.6%(P〈o.05),施磷酸二铵比施复合肥增产9.8%(P〈0.05);施尿素112.5kg/hm^2增产效果好于施尿素75kg/hm^2和150kg/hm^2处理;处理6(彳亍距30cm,灌水3次,施磷酸二铵150kg/hm^2,施氮肥112.5kg/hm^2)和处理2(行距15cm,灌水2次,施农家肥22500kg/hm^2,施氮肥112.5kg/hm^2)分别产干草11818kg/hm^2和11730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20.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盐池”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 cv.Yanchi)与“邦德”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mzdtiflorum vc.Abundant)轮作研究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饲草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处理中(NPKN450kg/hm^2、P2O5 180kg/hm^2、K2O300kg/hm^2)的饲草鲜草产量在各处理中最高,两季合计达162.7t/hm^2;其中苏丹草鲜草产量为102.3t/hm^2,分别比不施肥(CK)、不施氮(PK)、不施磷(NK)和不施钾(NP)处理增产352.7%、356.7%、28.2%和13.9%;黑麦草鲜草产量为60.4t/hm^2,分别比CK、PK、NK和NP处理增产344.1%、255.3%、24.8%和25.3%。配施NPK处理,全生育期饲草干物质目均积累量为65.2kg/hm^2,分别比CK、PK、NK和NP处理高215.0%、197.5%、22.00.4和9.6%,苏丹草与黑麦草的干物质日均积累量分别为104.5kg/hm^2和36.9kg/hm^2。氮磷钾配施显著促进饲草的养分积累,全生育期的饲草N、P2O5和K2O积累量分别为500kg/hm^2、210kg/hm^2和1196kg/hm^2,同时,N、P2O5和K2O日均积累量分别为1.37kg/hm^2、0.58kg/hm^2和3.29kg/hm^2^2;其中苏丹草的日均积累量分别为2.12kg/hm^2、0.79kg/hm^2和4.16kg/hm^2;黑麦草的日均积累量分别为0.84kg/hm^2,0.43kg/hm^2和2.66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