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那西肽在人工诱发鸡产气荚膜梭菌病中的预防效果,将48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其中第1组为常规饲养,第2~6组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试验组。各组饲喂的日粮如下:第1组和第2组,空白对照日粮;第3、4、5组,对照日粮+那西肽(1.25mg/kg、2.5mg/kg、5mg/kg);第6组,对照日粮+杆菌肽锌(30mg/kg),测定鸡的生产性能和死亡率,观察肠道病变情况,并进行预防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感染产气荚膜梭菌各试验组鸡的生产性能受到一定负面影响;饲料中添加1.25mg/kg、2.5mg/kg、5mg/kg那西肽能有效的减少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死亡。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防治鸡的产气荚膜梭菌病,减少该病对养殖行业造成的损失,本文结合当前减抗禁抗的新形势,从生物安全防控、检测技术研究、科学免疫接种、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等方面对鸡产气荚膜梭菌病的防治进行了探讨,为养殖场有效防治鸡产气荚膜梭菌病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海南霉素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敏感性,在某大型养鸡场采集了209份鸡肠道样本,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和MALDI-TOF质谱仪微生物鉴定仪鉴定,并对鉴定的菌株进行分型。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海南霉素、恩拉霉素、盐霉素、丁酸甘油酯对临床分离的产气荚膜梭菌的抗菌活性,以期为当前限抗禁抗后养殖场选择合适的药物控制产气荚膜梭菌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共分离出61株产气荚膜梭菌,分离率为29.2%;通过多重PCR对所分离的产气荚膜梭菌进行分型,结果分离株均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4种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其中海南霉素与恩拉霉素对鸡源产气荚膜梭菌的抑菌效果最好,且MIC值范围均为0.004~0.06μg/mL。海南霉素具有很好的抗梭菌效果。  相似文献   

4.
产气荚膜梭菌是动物肠道中的条件致病菌,是引起畜禽及人类多种重要疾病的主要病原,是一种人畜共患性疾病,在禽类会引起鸡最重要的肠炎性疾病,给全世界带来巨大损失。本试验从安徽各地区的市场和超市分批进行采购冷鲜鸡,随后,对其进行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培养,进行生化试验、分子分型试验并研究青霉素等药物的抑菌效果,为产气荚膜梭菌的诊断和预防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对防控人的产气荚膜梭菌性疾病和鸡的坏死性肠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抗生素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抑菌试验,筛选出对产气荚膜梭菌抑菌敏感性强的药物,帮助饲料、养殖企业选择抗生素控制产气荚膜梭菌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择恩拉霉素、维吉尼亚霉素、杆菌肽锌、金霉素、阿维拉霉素、那西肽、林可霉素等7种生产中较常用的抗生素,采用试管稀释法对鸡源产气荚膜梭菌CVCC52标准株和猪源产气荚膜梭菌CVCC2038标准株进行抑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除金霉素外,其他药物对鸡源和猪源产气荚膜梭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恩拉霉素的抑制作用最强,对CVCC52的MIC为0.6μg/mL,对CVCC2038的MIC为0.2μg/mL;(3)其次为阿维拉霉素,对CVCC2038的MIC为0.25μg/mL;(4)维吉尼亚霉素次之,对CVCC52的MIC为0.8μg/mL,对CVCC2038的MIC为0.8μg/mL。通过对以上7中抗生素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恩拉霉素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抑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产气荚膜梭菌是引起犬猝死症的主要病原菌,目前临床上还没有预防犬猝死症的疫苗。本试验以分离自犬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为制苗菌株,首先对利用甲醛进行产气荚膜梭菌培养液脱毒的浓度和时间进行了优化,然后利用脱毒后的产气荚膜梭菌培养液对小鼠和犬进行免疫,并对不同佐剂(铝佐剂和油佐剂)和不同免疫途径(皮下注射和腹腔注射)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产气荚膜梭菌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免疫后小鼠体内可产生高水平的血清抗体,抗体效价最高可达6.25×104。产气荚膜梭菌铝胶灭活疫苗对犬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单次免疫(4mL/只)或2次免疫(2mL/只)均可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5/5)。结果表明,本试验制备的犬A型产气荚膜梭菌灭活疫苗可用于预防犬产气荚膜梭菌感染。  相似文献   

7.
于2017~2022年间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共采集487份未免疫产气荚膜梭菌病疫苗的牛血清样品,采用小鼠毒素血清中和效价法,进行牛产气荚膜梭菌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6年间A型产气荚膜梭菌血清抗体阳性率较高,均在60.00%~93.57%之间;在内蒙古中部和西部地区牛A型产气荚膜梭菌病的血清阳性率均不低于76.02%,说明两地区均有该病流行;犊牛、育成牛及孕牛A型产气荚膜梭菌阳性血清占比分别为67.38%、88.62%、87.81%,表明各年龄段牛均易感。2021~2022年,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牛产气荚膜梭菌A型阳性血清占比75.27%,B型占比1.08%,C型占比3.23%,D型占比4.30%,表明近年引起牛产气荚膜梭菌病猝死症的主要病原是A型产气荚膜梭菌,B型、C型、D型是非主要血清型。  相似文献   

8.
产气荚膜梭菌又称魏氏梭菌、产气荚膜杆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可见于土壤、污水、饲料、食物、粪便以及人畜的肠道等中。该菌为条件性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多种严重疾病。鸡的坏死性肠炎以及仔猪红痢都是由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所引起的严重的肠道疾病。  相似文献   

9.
为研制G型产气荚膜梭菌类毒素疫苗,本研究将G型产气荚膜梭菌菌株(7a9-2、D3-2)增菌培养后接种产毒培养基高效产毒,除菌后获得外毒素,经粗提后进行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制备的G型产气荚膜梭菌外毒素含有α、NetB两种毒素蛋白。将两株G型菌株所产外毒素经2倍倍比稀释后经腹腔注射小鼠,检测外毒素的致病性,结果显示7a9-2菌株所产外毒素毒力较强,可作为疫苗候选株。因此选择7a9-2菌株制备外毒素,并经甲醛灭活后制备G型产气荚膜梭菌类毒素疫苗,经检验合格后免疫三黄鸡。免疫后5周内,每周随机选取10只鸡采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鸡血清中的抗体效价。结果显示,免疫组鸡血清稀释100倍后,一免组鸡的抗体效价最高可达6.83log2,二免组鸡抗体效价最高可达8.34log2,免疫后鸡体内可产生较高水平的抗G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抗体。免疫后实验鸡通过口服鸡球虫卵囊和G型产气荚膜梭菌菌液进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攻毒后免疫组鸡肠道病变程度和发病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各组鸡的生长情况,计算鸡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  相似文献   

10.
王瑞云 《中国家禽》2002,24(14):16-16
鸡坏死性肠炎(NE)是由A型或C型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梭菌、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细菌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11周龄以下的幼鸡,以发病突然、急性死亡为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为获得腐败梭菌α毒素和D型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的共表达产物,并鉴定其致死活性和反应原性,评价其免疫保护效力,利用PCR扩增腐败梭菌α毒素和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基因Gcsa和Gcpe并克隆至pETDuet-1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自诱导培养基诱导这2段基因共表达;用SDS-PAGE和Western-blot以及小鼠毒性试验、抗毒素血清中和试验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将诱导后的大肠杆菌灭活,制成铝佐剂疫苗1 m L/只皮下注射免疫家兔2次,测定免疫血清中和抗体效价,用1 MLD的腐败梭菌毒素和D型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分别攻击。结果显示,所构建的E.coli BL21(pETDuet-Gcsa-Gcpe)可以同时表达Gcsa和Gcpe,表达产物能够与腐败梭菌和D型产气荚膜抗毒素血清反应;且具有小鼠致死毒性,只有用2种抗毒素一同作用,才能将其毒性中和;制成灭活疫苗免疫家兔,免疫血清对腐败梭菌毒素的中和抗体效价为2 MLD/0.1 m L,对D型产气荚膜梭菌毒素的中和抗体效价≥50 MLD/0.1 m L;用2种毒素攻击,免疫组家兔全部保护,对照组全部死亡,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5版)效力检验标准。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表达载体可以实现α毒素和ε毒素的活性共表达,本研究为腐败梭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的多联基因工程灭活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产气荚膜梭菌(C. perfringens)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鸡、鸭、猪、牛等食源动物中均普遍流行。生肉及其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可能被产气荚膜梭菌污染而引起人的食源性腹泻,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产气荚膜梭菌出现了多种耐药性,因此控制产气荚膜梭菌污染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本文从该病流行、毒素、耐药基因、屠宰零售及食品污染风险等各环节进行梳理,分析该病引起的公共卫生危害,并提出了相关的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13.
G型产气荚膜梭菌可引起鸡坏死性肠炎和肠毒血症,致病力强,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发展。坏死性肠炎B样毒素(necrotic enteritis B-like toxin, NetB)是近年来发现的是一种新的β-成孔毒素(β-pore-forming toxin,β-PFT),是G型产气荚膜梭菌的主要致病性毒素和保护性抗原,深入研究该毒素的结构功能及致病机理对于鸡坏死性肠炎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但至今尚无相关系统性综述报道。鉴于此,论文主要对国内外关于G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流行概况、NetB毒素的分子结构特征、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及其相关防治制剂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基于NetB毒素研制鸡坏死性肠炎的防治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多种严重疾病。为了调查不同动物A型产气荚膜梭菌流行情况及α毒素基因同源性,本试验从不同地区共采集病料307份,其中鸡133份(包括肉鸡112份、蛋鸡21份)、鸭65份、犬31份、猪14份、兔子20份、小鼠9份、牛粪便18份、鸵鸟粪便17份。取肠道内容物和粪便进行产气荚膜梭菌分离鉴定和毒素基因分型,并检测cpe、β2毒素基因携带率;从不同地区、不同动物源A型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株挑选18株进行α毒素基因扩增,将所得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307份样品中68份(22.1%)呈产气荚膜梭菌阳性,不同动物源产气荚膜梭菌阳性率介于5.9%~44.4%;68株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株α毒素基因阳性率为100%,所有分离株毒素基因分型均为A型,未检测到cpe毒素基因,β2毒素基因总阳性率为63.2%;分离株与NCBI参考菌株α毒素基因相似性介于97.8%~100%。结果表明,不同动物α毒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本调查为研发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通用疫苗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产气荚膜梭菌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可导致许多类型动物坏死性肠炎和肠毒素血症。产气荚膜梭菌产生多种毒素以及许多酶,该菌可产生3种唾液酸酶,包括1个内分泌唾液酸酶NanH与2个外分泌唾液酸酶NanI和NanJ。产气荚膜梭菌唾液酸酶表达调控系统(VirS/VirR 2组分信号转导系统、RevR调控系统、ReeS调控系统、NanR调控系统、VR-RNA调控系统)通过增加毒素的活性以及增强产气荚膜梭菌对肠细胞的黏附等方式在产气荚膜梭菌发病机理中发挥潜在作用。近年来,对唾液酸酶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唾液酸酶在细菌发病机理中的功能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现综述产气荚膜梭菌唾液酸酶分子结构与特性、表达调控、唾液酸酶及其抑制剂的作用,以期为进一步探索产气荚膜梭菌的发病机理与唾液酸酶抑制剂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常见病原菌敏感的精油和乳化剂,首先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了12种精油对产气荚膜梭菌、大肠埃希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作用,然后将筛选出的5种抑菌效果较好的精油与吐温系列乳化剂分别按不同比例互作,测定对上述3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后根据MIC结果,测定产气荚膜梭菌在低于精油MIC下的生长曲线以及在MIC下的菌体形态变化。结果显示,肉桂醛对产气荚膜梭菌最敏感,且10%吐温40乳化肉桂醛可显著降低对产气荚膜梭菌的MIC;生长曲线表明1/2、1/4、1/8MIC的肉桂醛对产气荚膜梭菌的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扫描电镜显示肉桂醛作用后的产气荚膜梭菌形态发生明显改变。肉桂醛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抑菌效果优于其他精油。试验结果为临床防治产气荚膜梭菌引发的梭菌性肠炎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1病原鸡坏死性肠炎是由产气荚膜梭菌(A型或C型)引起的一种急性非接触性传染病。产气荚膜梭菌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细菌,在土壤、饲料、粪便及人和动物的肠道中都可以检测到。正常鸡的嗉囊、小肠和盲肠中也存在该菌,但并不会引起发病。当鸡受到外界不良刺激或因疾病等原因导致免疫力下降时,肠道菌群遭到破坏,肠道中的产气荚膜梭菌可大量繁殖,导致坏死性肠炎发生。  相似文献   

18.
产气荚膜梭菌是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包括污染的水、食物和土壤中,当机体胃肠道菌群紊乱或受到气温骤降等应激反应时,产气荚膜梭菌可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人和动物气性坏疽、食物中毒、肠炎、肠毒血症等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不仅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畜牧业的发展,而且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威胁。产气荚膜梭菌分型比较复杂,特异性诊断是防治该病的重要环节,因此需要快捷、高效和准确的鉴定和分型。目前,关于产气荚膜梭菌的主要检测方法有微生物学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法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法。本文主要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检测法进行总结,为产气荚膜梭菌检测方法的研究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家禽》2009,31(9)
坏死性肠炎是一种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疾病,它威胁着缺乏饲用抗生素情况下的家禽生产。加拿大圭尔夫食品研究中心的科学家采用添加产气荚膜梭菌的饲料饲喂罗斯肉鸡,利用低密度鸡免疫微阵列研究其对产气英膜梭菌感染反应的基因表达谱。共使用24个阵列。包含处理、时间、数纽、随机效应、染色的混合模型以及处理和时间中的所有互作来识别感染后vs感染前之间、感染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正>鸡球虫病和坏死性肠炎是规模化养鸡业中流行最广、危害最重的消化道感染性疾病,是由艾美耳球虫和产气荚膜梭菌所致,一般常相伴发生。本文在介绍球虫和产气荚膜梭菌基本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是流行因素及其相互影响,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