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库尔勒香梨叶内主要矿质元素年生长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20年树龄库尔勒香梨果树为试材,研究了叶片中6种矿质营养元素(N 、P 、K 、Ca 、Fe、Zn)含量的7个生长时期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结果表明:叶片内N、P、K 含量随叶龄增加而降低; Ca、 Fe、Zn含量随叶龄增加出现先升高后期明显降低的变化,只是高峰出现的时期各异;N与P、K及P与K元素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显著正相关;Ca与Zn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日本栗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年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5~2006年连续2 a对日本栗(Castanea crenata)叶片中N、P、K、Ca、Mg矿质营养元索含量及其年周期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日本栗叶片中N、P、K、Ca、Mg元素的含量在年周期内呈规律性变化,且各元素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不同树龄日本栗叶片N、P、K、Mg元素含量差异极显著;利用叶分析指导施肥时,采取叶样的时期应在生长季前期,即叶片速生期;生长季前期叶片内N、P、K含量与当年结苞数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但并不是决定当年结苞数的唯一影响因素。西北林学院学报23卷第4期郑瑞杰等日本栗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年动态变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不同生长时期叶片营养特征。[方法]以3种土壤质地盛果期库尔勒香梨的叶片为试材,研究库尔勒香梨开花展叶期、花芽分化期、果实膨大期叶片的N、P、K、Ca、B、Mg等元素含量变化及其与标准株产量的关系。[结果]香梨叶片的N、B和Mg含量随生长期呈增加的趋势,P和K含量随生长期呈单峰曲线变化,Ca含量在开花展叶期最大,花芽分化期最小,不同生长时期对香梨叶片不同元素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香梨处于土壤环境不同,其叶片营养元素的组成及含量是有差异的。开花展叶期土壤质地对叶片N/P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花芽分化期和果实膨大期土壤质地对叶片N/P影响差异显著(P0.05),同一类型土壤的叶片N/P随生长时期呈增加趋势,生长时期均对叶片N/P影响差异显著(P0.05)。[结论]该研究可为库尔勒香梨养分管理技术提供理论指导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系统分析了紫茎泽兰叶片中N,P,K,Ca,Mg,Al,Mn共7种矿质营养元素在生殖生长时期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在花芽分化期叶片中N,Mg,Al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K,Mn含量呈上升趋势,P,Ca含量无明显变化;蕾期阶段和花期阶段,叶片中N,K含量呈下降趋势,Mg,Al,Mn含量呈上升趋势,P,Ca含量无明显变化;结实期阶段,叶片中N,P,Mg,Mn含量呈下降趋势,Al含量呈上升趋势,K,Ca含量无明显变化。元素Ca与P的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其他矿质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杜梨(Pyrus betulaefolia Bge.)为试材,研究了生长期内矿质营养(N、P、K、Ca、Mg、Fe、Cu、Mn和Zn)在叶片、新梢和根中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杜梨叶片、新梢和根中各矿质营养含量差异较大,且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变化动态。除Fe外,N、P、K、Ca、Mg、Cu、Mn和Zn 8种元素在叶片中的含量均高于根;根中N、P、K、Ca、Mg、Cu、Mn和Zn元素在7月2日均有一个峰值,而叶片中仅有K同期出现峰值,P、Cu同期为含量较低点;新梢中P、K、Cu、Zn 4种元素含量与叶片中的含量相近,且变化趋势相似,新梢中Fe的含量在整个生长期始终低于根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扁桃叶片矿质元素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含量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为不同扁桃生长时期营养诊断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扁桃‘叶尔羌’品种为试材,研究叶片生长发育期间的N、P、K、B、Fe、Mn、Zn、Cu、Mg、Ca元素的含量。【结果】随着叶片生长发育,扁桃叶片中N、P、K、Mn、Zn、Cu元素含量呈下降趋势,Fe、Mg、Ca元素含量呈上升趋势,B元素含量呈锯齿状趋势。同时,扁桃各个生长时期的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展叶期时有3组,膨大期有7组,硬核期有4组,成熟期有6组,各个生长时期的矿质元素间相关均有不同。【结论】根据扁桃不同生长时期矿质元素间促进与拮抗,进行合理平衡施肥,才能满足树体对营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将太子参分别栽植于海拔为2 157 m的高海拔地(LPS)及海拔为677 m的常规栽培海拔地(SBX),测定太子参不同生育时期的生物量、多糖含量、总皂苷含量及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LPS的太子参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总皂苷含量高于SBX,而多糖含量低于SBX;LPS太子参地上、地下部分的N、P、K、Ca、Mg、Cu、Zn动态积累变化与SBX较为一致,其含量因海拔不同而有所差异;Fe、Mn、B的动态变化因海拔、植株部位及生育期不同而有所差异。高海拔种植太子参能提高其产量、皂苷含量,但不利于多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镉(0、1、5和10 mg/L)对罗勒植株生长及镉吸收累积的影响。[方法]以Hoagland营养液为基础,罗勒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镉对罗勒植株生长、镉吸收累积及可溶性糖、全N、全P和全K含量的影响。[结果]低浓度镉(1 mg/L)对罗勒生长及地上部鲜重和干重的累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镉(5和10 mg/L)对罗勒的生长、地上部与地下部的鲜重和干重产生抑制作用。随镉浓度增加,罗勒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且均低于对照;罗勒地上部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且均高于对照,地下部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地上部的全N、全P、全K含量均高于地下部。随镉浓度增加,罗勒对镉的吸收累积呈增加趋势。[结论]罗勒是一种有潜力的镉高累积芳香植物。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N浓度和K浓度对高羊茅(Fescue arundinacea Schreb.)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羊茅生长早期,低浓度N和高浓度K处理的地下生物量均大于高浓度N和低浓度K处理;在遮光处理下,低浓度N处理明显提高了地上生物量.在高羊茅生长后期,全光照条件下,高浓度N处理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明显高于低浓度N处理,并且高浓度K仅在高浓度N处理下对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分蘖数有明显的增加作用;而在遮光处理下,高K浓度处理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明显高于低K浓度处理,特别是在低浓度N条件下,高浓度K显著提高了地上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N和K浓度在高羊茅不同生长时期和不同光照条件下的作用效果为温室工厂化草坪生产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反季节莲雾叶片养分周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莲雾开花对叶片N、P、Mg含量有一定影响,而叶片K、Ca含量受莲雾果实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在莲雾幼果期和壮果期喷施叶面肥对于补充叶片Ca、Mg含量有一定效果。并根据不同时期莲雾叶片养分含量的变化提出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那氏778诱导剂对北沙参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在北沙参的整个生长发育时期,用800、1000、1200倍的那氏778诱导剂对北沙参进行叶面喷施。[结果]各处理均促进了北沙参地上部生长,增加了株高,增大了叶面积,积累了地上部干、鲜重,从而促进了北沙参地下部的生长和干、鲜重的积累,最终增加了北沙参的产量,提高了其品质。其中以处理1000倍的效果最好,小区产量比对照增加了20.15%。[结论]筛选出了最佳的那氏778诱导剂浓度,为今后在赤峰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氮磷钾配比对切花菊‘神马’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研究氮磷钾不同用量配比对切花菊Dendranthema×grandiflorum‘神马’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最适宜的营养液配方,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氮磷钾分别设3个水平,共9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氮对‘神马’生长发育的影响最大,不同水平之间茎粗、叶面积、花径、花瓣长、破蕾期、植株鲜干质量、根长差异显著;磷对茎粗、花颈长和破蕾期的影响显著;钾对花颈长、破蕾期、叶鲜质量和茎鲜质量的影响显著。最佳的氮磷钾摩尔浓度配比为营养生长期N∶P∶K=14.3∶2.0∶8.0,生殖生长期N∶P∶K=7.1∶4.0∶12.0。表4参18  相似文献   

13.
以热研2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Aublet) Swartz cv. Reyan No.2]为材料.研究不同生长阶段干物质产量、养分和营养成分变化。结果表明:地上部干物质呈“单峰”曲线,初花期最高为540.81g/株;地上部苗期吸收的N、P、K较小,但干物质养分含量高;分枝期后吸收量增加,初花期后N、P出现负积累,整个生育期地上部对磷的吸收量最小;随热研2号柱花草生育期的延续,地上部粗蛋白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升高,营养价值降低,初花期粗蛋白产量最大为54.78g/株。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选取3种有机酸进行大田灌根,以清水为对照,研究了其对烤烟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殖酸处理能够明显促进烟株地上部和地下部鲜干重的增加,苹果酸处理对团棵期以前的烟株具有早生快的作用;腐殖酸能够提高烤烟叶片质体色素含量,促进烟株光合作用,生育后期能够促使烟株适时落黄成熟,且施用腐殖酸能够提高烟株的抗逆性和抗衰老能力,MDA含量、SOD活性、GSH含量均以施用腐殖酸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盐碱胁迫对不同棉花品种生长及离子组含量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盐碱胁迫对棉花生长、生理及离子平衡的影响,从离子平衡角度研究棉花抗盐性的内在机制。【方法】 以鲁棉研24号与新陆早45号棉花为材料,设置无盐(CK)、混盐(SA)2个盐度。【结果】 盐碱胁迫下,鲁棉研24号与新陆早45号的生长及光合作用受明显抑制,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鲁棉研24号叶中P含量显著增加了55.80%,新陆早45号无显著变化。 鲁棉研24号与新陆早45号各器官中的Na含量均显著增加,鲁棉研24号茎、根中K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25.20%、26.04%,叶中K及植株总体Ca、Mg含量有所下降。鲁棉研24号与新陆早45号地上部分Zn、Al、Mn、Mo含量显著增加,地下部分显著降低。【结论】 盐碱胁迫下新陆早45号较鲁棉研24号吸收了更多的Na,导致植物对N、P、K、Ca、Mg等离子的选择性吸收能力降低,且鲁棉研24号较新陆早45号具有更强的将各离子向地上部分运输的能力,提高自身在盐碱胁迫下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新梢发育过程中矿质元素的变化特性,找出新梢发育过程中影响各部位发育的关键营养元素,以文冠果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流动分析仪和原子吸收仪测定了新梢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部位矿质元素(氮、磷、钾、铁、锰、铜、锌、钙、镁、钠)的质量分数,明确各元素在文冠果新梢内不同部位的分布规律与年动态变化趋势。结果显示:①文冠果新梢发育过程中不同部位氮、磷、钾、铜、铁、锌等质量分数下降,而钙、镁、锰、钠等质量分数则上升。②茎尖矿质元素质量分数接近于幼嫩叶片,并始终高于幼嫩叶片。③除了5月7日外,各时期叶片中的氮、磷、铁、锰等质量分数均高于茎段;各时期内茎尖、茎段、叶片中的钠质量分数差异均不显著。④在新梢生长初期叶片中的镁、锌、铜等质量分数高于茎段,生长后期叶片低于茎段;在新梢生长初期茎段中钾、钙元素质量分数高于叶片,生长后期茎段低于叶片。⑤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磷、氮、钾、铜、铁等质量分数对文冠果新梢的发育有重要影响;其中磷、氮、铜是影响茎尖发育的主要矿质元素,磷、氮、钾是影响茎段发育的主要矿质元素,磷、铜是影响叶片发育的主要矿质元素。⑥相关分析表明:氮、磷、钾、铜、锌这5种矿质营养元素之间的吸收与积累呈显著正相关(P < 0.05),而钙、镁、锰、钠等元素与氮、磷、钾、铜、锌等元素呈显著负相关(P < 0.05)。磷、氮、钾、铜、铁等对文冠果新梢的发育有着重要影响,在施肥时应该注意补充磷、氮、钾、铜、铁等影响较大的矿质元素。同时合理搭配其他必需的矿质元素,注意用量的协调,保证文冠果树体营养均衡、植株健康,使文冠果树施肥达到合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晚实核桃叶内矿质元素含量的年动态变化规律,确定核桃叶片养分诊断的适宜采样时期。[方法]以晚实核桃品种陇南12号为试材,测定了叶片生长发育期间N、P、K、Ca、Mg、Mn、Cu、Fe、Zn等元素的含量并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陇南12号晚实核桃叶片内N、P、K含量在核桃年生长季内的变化呈下降趋势,在整个生育期桃叶片内N、P、K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4.98、1.97和7.81g/kg;Ca、Mg、Mn、Cu含量随核桃生育期的推进而逐渐增加,其中Ca含量的增加幅度接近1倍,Mg含量的增幅为25.1%;Fe、Zn含量则随着核桃生育期上下波动。[结论]综合考虑,对晚实核桃陇南12号叶片进行N、P、K等养分诊断时,采样时期以7月份为宜。  相似文献   

18.
 滇重楼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多年来的大量采挖,已使其野生资源濒临灭绝的境地。钙与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品质形成和中药功效密切相关。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钙水平对滇重楼生长、养分元素吸收和总皂甙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滇重楼野生资源的保护和人工栽培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施钙可明显增加滇重楼株高,以钙40mg/kg处理株高增幅最大。总生物量和根茎增加百分数以钙80mg/kg处理最高,高于此水平时,滇重楼总生物量和根茎增加百分数显著下降(P<0.05)。随施钙水平增加,叶片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分别呈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的增加。不同钙水平对滇重楼各部位N,P含量和茎中K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叶片和新、老根茎中K含量有显著的影响(P<0.05)。叶片中K含量以钙80mg/kg处理最高,新、老根茎中K含量以钙40mg/kg处理最高。叶片、新根茎和老根茎中钙含量与施钙水平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但茎中钙含量与施钙水平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新根茎总皂甙含量与施钙水平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但不同钙水平对老根茎总皂甙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滇重楼生长、总生物量累积、药用部位生物量累积、养分元素含量和总皂甙含量,滇重楼施钙水平在钙40~80mg/kg之间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重金属污染区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方法,研究铅-镉复合污染对天竺葵生长的影响。[结果]随着铅-镉复合浓度的增加,天竺葵的株高、地上及地下干重和Cd、Pb的富集系数及转移系数都呈下降趋势。在1 500 mg/kg Pb、50mg/kg Cd污染的条件下,天竺葵植株没有出现萎黄、死亡等胁迫症状。铅、镉主要分布在天竺葵的根部,造成铅-镉复合污染对天竺葵根的抑制效应明显大于地上部分。镉、铅之间存在拮抗作用,且相互抑制地下向地上的转移量。[结论]天竺葵对铅-镉复合污染有较高的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