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郑永允  房慧 《齐鲁渔业》1998,15(5):31-34
对河蟹育苗期的苗种病因,症状及预防措施进行了综合报道,提出了对弧菌病,丝状菌病,真菌病,固着类纤毛虫病等的诊治方法,预防措施是切断水源和饵料等带入病原体的途径,控制饵料投量,提高投饵技术,从蚤状幼体到大眼幼体各期饵料的适宜投饵喂量,以其日最大摄食量的70%为宜,并提出亲蟹最好在11月交配,采取抱卵蟹越冬方式。  相似文献   

2.
河蟹生活史从亲蟹产卵孵化开始,经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发育至成蟹止。早期人工育苗为幼体阶段,分蚤状幼体(Z)和大眼幼体(M)两个阶段,正常的蚤状幼体蜕皮5次,每次蜕皮分为一期,分5期,然后转为大眼幼体,但在2004年的河蟹人工育苗过程中,我市部分场家出现了幼体发育阶段性缺失现象,  相似文献   

3.
<正> 在天然海水池塘利用生态育苗技术培育的蟹苗,以其适应能力强、成活率高、生长快,深受广大养殖者欢迎,蟹苗一直供不应求,因此河蟹生态育苗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应用这种技术时,很多人套用在河蟹育苗刚开始时所采用的育苗方式,结果造成蟹苗的单产很低,一般每667m~2水  相似文献   

4.
提高河蟹幼体变态成活率的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河蟹育苗成本逐年降低 ,售价随之下降 ,利润趋于平衡 ,因此 ,提高Z1→Z2 ,Z5→M变态成活率 ,可大大提高蟹苗的产量 ,以获取最大利润。笔者通过近几年在几家育苗场的生产实践 ,就提高Z1→Z2 ,Z5→M变态成活率的经验总结如下。1 影响蚤状幼体 (Z1→Z2 )变态成活率的因素在整个河蟹育苗中 ,Z1→Z2 的变态死亡率极高 ,主要表现为蚤状幼体不进食 ,体质消瘦 ,体色发白 ,活力减弱 ,尾巴发直等状况 ,致使大量掉苗 ,甚至全部死亡。因此 ,Z1→Z2 变态是否顺利 ,是整个育苗生产关键 ,直接影响到变态成活率。1.1 抱卵蟹提温时对…  相似文献   

5.
管标  李飞  陶刚  万全 《水产养殖》2012,33(6):29-34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绒螯蟹属[1]。河蟹肉质鲜美、风味独特、历来受到百姓喜爱,河蟹的养殖和育苗也一直势头良好[2]。河蟹工厂化育苗已进行了多年,但所产蟹苗质量较差,成活率低。2000年以来,浙江、江苏、辽宁等沿海地区又兴起了河蟹生态土池育苗的热潮,育苗  相似文献   

6.
河蟹人工育苗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蓄水池及其处理、亲蟹暂养、布苗方法、幼体培育一整套河蟹育苗高产技术,在576m^3水体中大眼纪估312.5kg,单位水体出苗量540g/m^3;蚤状本Z1变大眼幼体平均或活率达到28.6%,发现一种可疑病原菌。大眼纪体最适培育 10万尾/m^3。  相似文献   

7.
河蟹生态育苗的特点是在整个育苗过程中不加温,从布苗到大眼幼体,不使用任何抗生素等药物。4月中旬布苗到5月上旬大眼幼体出售,前后共需20天左右的时间,ZⅠ—ZⅥ的育苗水温在19—25℃之间。此时生产的蟹苗,可直接放入池塘中培育,不需任何保温措施。生态育苗培育的蟹苗体质健壮,生命力强,成活率高,从大眼幼体培育到扣蟹的成活率可达20%左右。  相似文献   

8.
劳彦  小杰 《科学养鱼》1986,(4):16-16
河蟹的人工繁殖包括亲蟹的选留、饲养、越冬、促产、孵化、幼体培育及蟹苗采收等环节,下面就着重谈一下人工育苗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在梭子蟹人工育苗基础上,进行青蟹人工育苗技术研究,特别是对亲蟹培育、Z1变Z2、Z5变大眼幼体及大眼幼体变稚蟹等几个关键环节的管理上更为成熟,如Z1变Z2的成活率达到70%以上,总成活率达到8%.  相似文献   

10.
1996 ̄1997年,在北方地区首次利用420m^2塑料大棚土池,放养大眼幼体49.5万只,进行培育大规格幼蟹试验。采取清池肥水,布放水草,科学投饵,控制水质等措施,共出池Ⅴ期以上幼蟹16.4万只,平均成活率33.13%,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达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1.
2003年4~5月,在南通东朋水产品有限公司吉成河蟹育苗场进行河蟹育苗,共育出四批大眼幼体。前两批以丰年虫无节幼体为主要饵料,1.500m^3育苗水体共育出大眼幼体370kg,平均出苗量0.25kg/m^3,蟹苗质量较好(规格为15万只/kg左右),但育苗成本很高,为800元/kg;第三批苗以新鲜淡水蚤(桡足类)为主要饵料,丰年虫无节幼体为辅助饵料,495m^3育苗水体共育出大眼幼体99kg,平均出苗量0.20kg/m^3,蟹苗个体小(规格在44万只/kg左右),质量差;第四批育苗完全不用丰年虫无节幼体,而是采用生态法育苗,施肥培育单细胞藻类,450m^3水体共育出大眼幼体260kg(3900万),平均出苗量0.5kg/m^3左右,育苗成本低,大眼幼体质量好。规格在8000只/kg的幼蟹,回捕率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在河蟹育苗过程中,Ⅰ期蚤状幼体(简称Z1)到Ⅱ期蚤状幼体(简称Z2,下同)的变态是最易出事的一环,因而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是育苗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本人根据多年从事河蟹育苗生产经验,对影响Z1成活率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朱钧 《水产学报》1997,21(4):462-464
  相似文献   

14.
张美如 《科学养鱼》2000,(11):26-26
近几年来,江苏省河蟹育苗业经济效益出现严重滑坡,每公斤大眼幼体由 1995年的最高价 18000元下降至 2000年的 3000元左右,许多育苗场出现了亏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种蟹品种混杂、大眼幼体质量下降、扣蟹养殖成活率降低是最突出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成蟹个体愈来愈小、口味愈来愈差已是不争的事实。本人根据多年从业的经验和调查掌握的材料,提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确保种蟹为正宗长江蟹   正宗长江蟹自然产地为长江口东起铜沙滩,西至靖江、江阴沿江,尤以崇明一带为“黄金海岸”,品种纯正,捕捞这一带性腺成熟的长江…  相似文献   

15.
<正>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einensis)俗称毛蟹、河蟹(以下简称河蟹)。该蟹分布广,北起我国的辽东半岛及黄渤海,南达钱塘江口。亲蟹性成熟后,从淡水降河洄游到河口咸淡水区进行产卵繁殖,发育至大眼幼体再溯河进入淡水生长肥育。解放后,我国在上述沿海河口地区及沿江湖口,建闸筑坝,阻隔了河蟹的生殖及索  相似文献   

16.
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中的几个技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中亲蟹的准备,Shou状幼体Ⅰ期到Ⅱ期的变态及Shou状幼体Ⅴ期到大眼幼体的变态等关键环节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梭子蟹人工育苗基础上,进行青蟹人工育苗技术研究,特別是对亲蟹培育、Z1变Z2、Z5变大眼幼体及大眼幼体变稚蟹等几个关键环节的管理上更为成熟,如Z1变Z2的成活率达到70%以上,总成活率达到8%。  相似文献   

18.
1995年3月20日至4月26日,在河蟹育苗生产条件下,进行了亲蟹孵幼期3种升温方式对蚤状Ⅰ、期-Ⅱ期幼体变态率和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抱卵蟹幼期间的培育阶段,以水温10℃为起点,升温方法依次为每2天升温1℃,每3天升温1℃和每4天升温1℃,排幼时的水温依次为19℃、18℃和17℃,在蚤状Ⅰ期-Ⅱ期的幼体培育阶段中,其变态成活率依次为2.8%、51.4%和81.4%。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河蟹人工育苗生产的苏北技术模式。并根据作者的实践,对其中的若干重要技术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丹东市兴起了河蟹土池育苗的热潮,土池育苗具有投资少,风险小,易操作,生产的蟹苗质优价高的特点。但是丹东市的土池河蟹育苗一般面积较小,在5~20亩之间,且产量较低,一般在0.5-1kg,每年的土池蟹苗很难满足广大蟹民的需要。为此,笔者于2002年在大面积土池中进行了河蟹育苗生产试验,以获得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