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刺探电位技术研究了绿盲蝽在13个棉花品种上的取食行为,为阐明不同棉花品种对绿盲蝽取食行为的影响提供依据。通过比较分析,初步将绿盲蝽在刺吸棉花过程中产生的波形综合为4种:Ⅰ波表示口针刺入植物组织,Ⅱ波表示在撕裂植物组织或细胞,Ⅲ表示在取食细胞内容物,Ⅳ波表示结束取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抗虫棉种植面积的扩大,聊城市棉田盲蝽象发生现逐年加重的趋势,为有效控制棉盲蝽象危害,2005年进行了2.5%高渗高效氯氰菊酯EC防治棉盲蝽象效果试验。1试验概况试验在聊城市东昌府区许营乡春播棉田进行,4月23日直播后盖地膜,棉花品种为抗虫棉“丰抗-6号”,密度为每公顷5.5万株,蕾期长势均匀。靶标为绿盲蝽、三点盲蝽、中黑盲蝽等的混合种群成虫、若虫。试验期间平均气温26.4℃,雨量107mm。雨日、雨量均有利于棉盲蝽象的发生。试验前最后一次施药为6月2日用40%氧乐EC1000倍液防治棉叶螨1次,试验期间未施其它任何杀虫剂。1.1供试药…  相似文献   

3.
邢光耀 《中国棉花》2013,40(5):22-23
 为有效控制棉田绿盲蝽的发生危害,开展了几种药剂混配对棉绿盲蝽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棉花安全,对棉花的生长发育、后期产量无不良影响;从对绿盲蝽的最终防治效果上来看,以3%氟虫腈ME 1.00 mL·kg-1+5%啶虫脒EC 1.00 mL·kg-1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96.89%,并且与其他含有3%氟虫腈的处理差异不显著;且其对棉花的最终保蕾、保心效果最好,并且与其他含有3%氟虫腈的处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防治棉苗病害、棉蚜和绿盲蝽,2013年在聊城市东昌府区许营乡刘庄开展了几种杀菌剂和杀虫剂混配拌种对棉苗病害、棉蚜和绿盲蝽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棉花安全,对棉花的生长发育、后期产量无不良影响.从对棉苗病害的防治效果上来看,可选用25%溴菌腈WP防治炭疽病,30%恶霉灵FS防治红腐病和立枯病,也可选用2.5%适乐时FS防治以上3种病害.从对棉蚜和绿盲蝽的防治效果上来看,宜选用24%螺虫乙酯SC,也可选用70%噻虫嗪WS.  相似文献   

5.
不同棉花品种对棉盲蝽的抗性及抗性鉴定方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2008-2010年连续三年在网室内系统调查,从210多个不同性状棉花品种(材料)中筛选出5个抗绿盲蝽的材料和1个感绿盲蝽的材料。通过综合分析,确定了叶片危害指数减退率和蕾铃被害减退率两个抗性评判指标,把棉花品种对棉盲蝽的抗性划分为高抗、抗、中抗和感共四个级别,并提出了综合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6.
在2008年抗盲蝽棉花材料筛选的基础上,选出4个对盲蝽抗性较好的棉花材料和2个感盲蝽的棉花材料,分析其田间抗盲蝽性,并对其生长势和产量构成因素与目前2个主栽棉花品种做了比较,以评估这些棉花材料的应用价值。试验结果表明,表现出良好抗盲蝽性的品种HH1、BJ2、HH2的田间生长势和产量构成参数与抗虫棉中棉所41相当,优于常规棉中棉所49不喷施化学农药田。  相似文献   

7.
沃野叶面肥是由山东省寿光市沃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最新研制的一种新型微量元素叶面肥料,为了解该叶面肥在鲁北棉花上的应用效果,2005年进行了棉花喷施沃野叶面肥的效果试验。1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在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尚集乡吕家村进行。试验地土壤为壤质潮土,肥力中等,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供试土壤有机质含量1.18%,速效氮137mg·kg-1、速效磷29mg·kg-1、速效钾131mg·kg-1。供试棉花品种为抗虫棉33B,4月18日播种,4月25日定苗,密度为6万株·hm-2。除试验处理外其它措施同常规栽培。于7月20日和9月10日在小区中间行连续随机数取10株进行棉花生…  相似文献   

8.
黄河三角洲转基因棉田绿盲蝽发生规律及综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州市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常年种植棉花15万hm^2左右。90年代末期,抗虫棉开始大面积推广,棉铃虫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但同时,因抗虫棉田用药量、用药次数大大减少,一些次要害虫逐渐成为棉田的主要害虫,近年来,绿盲蝽在棉田的危害逐步加重。为此,开展了黄河三角洲转基因棉田绿盲蝽发生规律及综防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绿盲蝽在河北省邯郸市棉田已成为危害棉花多种蝽中的优势种。由于棉绿盲蝽个体小、体色与棉花叶色相似,且具有行动迅速转移快等特点,有很强的隐蔽性,群众难以科学防治。目前的转基因抗虫棉对盲蝽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并不具有抗性,一旦气候条件有利于其发生,将对棉花生产构成威胁。因此,必须了解绿盲蝽发生危害的规律,找出绿盲蝽的防治适期,进行科学防治。  相似文献   

10.
长江流域棉盲蝽防治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龚平 《中国棉花》2012,39(7):44-44
长江流域棉田的棉盲蝽主要是绿盲蝽、三点盲蝽、中黑盲蝽和赣盲蝽。随着抗虫棉品种的推广,化学防治次数减少,近年来棉盲蝽一般导致减产10%~20%,成为当地棉花害虫防治的主要对象,防治不及时的减产可达50%以上;而且水肥条件越好、生长越茂密的棉田发生越重。由于棉农对棉盲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棉盲蝽已成为安阳县棉田主要害虫,种类有绿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等。其中绿盲蝽为优势种,特别是2004年、2005年发生严重,给棉花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在本县棉盲蝽于6月上旬迁入棉田为害,至9月中旬,为害期长达110天。棉盲蝽以成、若虫刺吸植株汁液,造成破头破叶、枝叶丛生,蕾铃大量脱落,棉花严重减产。2005年6月18日本县测报站在洪河屯乡调查一块Bt抗虫春播棉花田,百株棉盲蝽47头,植株顶叶破叶率100%,并有7%的棉花植株已成为无头棉;7月9日再次调查该棉田,百株棉盲蝽54头,被害株100%,第1~3果枝蕾铃脱落率26%;8月17日第3次调查该棉花…  相似文献   

12.
棉花是开封市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常年播种面积 8万~ 1 0万公顷。近几年 ,开封市棉区盲蝽象发生危害逐年严重 ,特别是 2 0 0 3、2 0 0 4年连续两年大发生 ,成为阻碍开封市棉花发展的最主要害虫。1发生特点1 .1以苜蓿盲蝽为主多种盲蝽混合发生。据调查 ,开封市棉区盲蝽象的种类以苜蓿盲蝽为主 ,与中黑盲蝽、绿盲蝽和三点盲蝽混合发生 ,其中 ,苜蓿盲蝽占44.3% ,中黑盲蝽占 34.6% ,绿盲蝽占 1 5 .1 % ,三点盲蝽占 6.0 %。1 .2危害时间长 ,世代重叠严重。棉盲蝽因其种类不同 ,发生世代、迁入棉田的时间和危害高峰略有差异。三点盲蝽一年发生 3代…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常见的棉盲蝽有绿盲蝽、中黑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4种,其中绿盲蝽为优势种群。在河南省,棉盲蝽一年发生3~5代,其中棉田发生2~4代,以成虫和若虫通过刺吸式口器吸取汁液,为害棉花的嫩头、生长点、幼嫩花蕾及棉铃,造成破头、破叶、丛生枝、蕾铃大量脱落等。象,  相似文献   

14.
我国棉花绿盲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棉田中的主要害虫逐渐转变为棉蚜、盲蝽和烟粉虱,其中绿盲蝽为主要优势种.本文就棉花上绿盲蝽的发生规律、预测预报、综合防治措施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为制定综合防治规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棉盲蝽象属半翅目盲蝽科,河南省周口市棉田盲蝽象的种类主要为绿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果树苗圃和温室大棚作物面积扩大及抗虫棉大面积推广应用,棉盲蝽为害面积逐年扩大,为害程度加重,已上升为棉田主要害虫。2006年在扶沟、西化两县调查,7月~8月虫田率达100%,虫株率60%以上,百株虫量180头~350头,林木苗圃附近地块棉田百株虫量达620头。盲蝽象的为害往往造成棉花产量下降品质降低。1为害特点棉盲蝽象对棉花为害期长,从幼苗一直到吐絮期均有发生,主要为害期在6月~8月,以7月第3代绿盲蝽为害最为严重。盲蝽象以剌吸式…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普及种植及广谱性杀虫剂使用量的减少 ,盲蝽象由次要害虫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 2 0 0 3年本地大发生 ,造成棉花大面积减产、品质下降 ,因此各地应根据其发生规律 ,采取相应综合防治措施 ,以免来年再度严重发生。为害吴桥县棉田的盲蝽种类主要有 4种 :包括三点盲蝽、绿盲蝽、苜蓿盲蝽和中黑盲蝽 ,其中绿盲蝽为优势种 ,其危害性最大 ,危害程度最高。1绿盲蝽发生原因。1 )牧草种植面积扩大 (特别是紫花苜蓿种植面积的扩大 )、保留大量棉柴在田间越冬及田间杂草的存在都为绿盲蝽越冬提供了丰富的越冬场所。 2 )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7.
赣北5种棉盲蝽取食习性及危害症状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提高认识和便于田间调查识别区分不同种类棉盲蝽的发生及危害症状,对江西赣北棉区中黑盲蝽、杂毛合垫盲蝽、绿盲蝽、赣棉淡盲蝽、小斜唇盲蝽5种棉盲蝽进行了棉花上取食习性和危害症状的观察、比较。  相似文献   

18.
王玉堂 《江西棉花》2007,29(3):47-47
棉盲蝽又叫棉花盲蝽象,俗称"小臭虫",属半翅目盲蝽科,其种类很多,我国棉区已发现17种,山东记载有11种,主要的有绿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和中黑盲蝽等4种.  相似文献   

19.
水稻品种对黑肩绿盲蝽功能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研究了以不同水稻品种上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为食的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对褐飞虱卵的功能反应。结果表明,以TN1、IR26、IR64和丙97-34等4个品种上褐飞虱为食的黑肩绿盲蝽的功能反应均显著地强于以丙97-59上褐飞虱为食的黑肩绿盲蝽的,而在前面的4个品种间则差异不明显。统计分析表明,由丙97-59上所育出的黑肩绿盲蝽对猎物的处理时间显著或极显著地长于由其他4个品种上所育出的,而瞬时攻击率则在5个品种上所育出的黑肩绿盲蝽间差异不显著,这说明导致不同品种上育出的黑肩绿盲蝽功能反应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对猎物处理时间上的不同。文中还就试验结果在害虫治理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水稻品种对黑望绿盲蝽功能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研究了以不同水稻品种上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为食的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对宰飞虱卵的功能反应。结果表明,以TN1、IR26、IR64和丙97-34等4个品种上褐飞虱为食的黑肩发盲蝽的功能反应均显著地强于以丙97-59上褐飞虱为食的黑绿盲蝽的,而在前面的4个品种间则差异不明显。统计分析表明,由再97-59上所育出的赤肩绿盲蝽对猎物的处理时间显著地长于由其他4个品种上所育出的,而瞬时攻击率则在5个品种上所育出的黑肩绿盲蝽间差异不显著,这说明导致不同品种上育出的黑肩绿盲蝽功能反应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对猎物处理时间上的不同。文中还就试验结果在害虫治理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